大明崇祯第一权臣(校对)第2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3/550

广东和广西由大掌柜黄程负责;
南直隶和浙江的大掌柜曹化春;
北直隶和山东的大掌柜曹化雨;
东瀛和朝鲜的大掌柜郑芝鹗。
之所以只招这几个大掌柜前来并不光是因为他们能够通过快船迅速抵达,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几个地方基本是大明商贸活动最发达的地区,十大商帮大部分都集中在这些区域,而且,这些区域也可以通过快船转运银两,压根就不用担心挤兑或者无银两可兑的情况。
这些大掌柜原本也听张斌说过,要开拓银票任务,但是他们没想到这么快就会开展,在他们想来,起码要大明两京十三省,甚至是个州府县城都有东盛堂的分号,银票汇兑的业务才能展开,现在东盛堂的分号还远没有这么多,而且,西北各地发贼闹的正凶呢,很多地方银子压根就送不过去,更别说兑换了。
张斌并没有跟他们解释这么多,因为他准备召集各大商帮的掌舵人宣传一下东盛堂的银票,到时候也要详细解释一遍,这个时候跟他们解释有点白费功夫,还不如到时候一起解释。
没过几天,东盛堂五位大掌柜都培训的差不多了,第一批银票也印出来了,张斌直接召集四大商帮的掌舵人在福州聚会,宣传东盛堂银票发行的相关事宜。
龙游商帮、宁波商帮、徽州商帮、江西商帮,四大商帮的掌舵人再次齐聚福州的望月楼,这时候他们的心情已经大不一样,上次是张斌组织募捐,大家相信他福建巡抚的为人,冒着一定的风险各自捐出了几十万两。
而这次,张斌已经晋升福广总督,当初给他们承诺的月港互市早就开通了,他们也因此赚翻了天,后面珠海互市也开通了,各大商帮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一年利润翻一倍都算是赚的少的,他们中有很多人在这几年里资产都翻了十倍还不止!
正是因为张斌的提携,他们才能有今天,他们对张斌自然是相当的信任,张斌一召唤,这些掌舵人立马就一窝蜂赶过来了,好像生怕跑慢了会吃亏一样!
望月楼里,张斌看着这些熟悉的身影,内心一阵感慨,这些人虽说跟着自己赚了不少钱,但是,当初正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无条件的信任,自己才募捐到了第一笔军费,从而收复了福建附近所有海盗,收复了东番,闯出了一片天。
这些人是应该感谢他,他也应该感谢这些人,他不由站起身来,举起酒杯朗声道:“诸位,感谢大家对本官的信任,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大家对本官的信任,本官都铭记在心,来,我敬大家一杯。”
各大商帮的掌舵人连忙站起来,也是一阵感谢。
满饮了一杯之后,张斌直接道:“这次招大家来,主要是宣布一件大事,这件事想必大家也有耳闻,这件大事就是,东盛堂准备发行银票了!”
第339章 兑换
应该说,在明朝发行银票真是很不靠谱一件事情,特别是明朝中期以后,因为宝钞的泛滥,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对于纸钞都相当排斥。
所以,嘉靖朝、隆庆朝、万历朝那些贪官污吏,那些太监税使,动不动就是十几座甚至几十座库房来存放金银珠宝,要能换成银票,他们早换成银票了,一千万两换成银票还塞不满一个书柜,何必搞的那么显眼呢。
问题就是,那会儿没有银票,或者说没人敢发行银票,朝廷发行的宝钞都成废纸了,还发行银票,扑街都算轻的了,就怕扑臭水沟里爬都爬不起来。
所有,有明一朝,没人敢发行银票,直到螨清道光三年,才有私营商号再次发行银票。
但是,张斌却敢,因为他知道这是一种趋势,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纸钞取代金属货币就会成为必然,而这个时候,因为他的到来,大明经济不但没有衰退,还在向前发展,已经到了需求纸钞的临界点,像这些大商帮的商户,肯定需要银票来周转,只是没人敢发行银票而已。
果然,他的话一出口,各大商帮的掌舵人立马露出跃跃欲试的表情。
这话也就他说出来能有这效果,他外公黄老爷子都不行,甚至崇祯也不行,没有别的,就是一个信誉问题,他是现今大明朝为数不多的,值得人信任的官员之一,至少在商户这个圈子里面是这样,因为相信他的人都发大财了。
看到众人的表情,张斌心里不由暗自松了口气,还好,他的信誉度在这些人心里足以抵消对宝钞的不信任。
他不失时机的道:“受东盛堂大掌柜黄老爷子所托,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次银票的发行规模和兑换方法。”
他这话也只是一个过场,其实在座很多人都知道他跟东盛堂有关系,甚至有些人都知道黄老爷子就是他外公,不过,这事也没人点破,人家的家事去多嘴干嘛,只要对自己有利就行。
张斌紧接着便拿起一张稿纸,装模做样的念道:“这次,东盛堂发行的银票单张面值为一百两,总金额为八百万两,分别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西、南直隶、山东、北直隶和属国琉球五地发行,每地发行一百万两。”
说罢,他直接示意他舅舅黄程将一叠叠银票分发到个大商帮掌舵人手里,每一叠都是八张,样式都是一样的,正面都是五个大字,“白银一百两”,然后是一排小字,东盛堂承兑银票,大明各地通用,另外就是一些复杂的图案和数字,背面也印了一副精美的山水画,这是武夷山谷口关附近的景色,去过的人都知道。
不过,每张银票都正面都用淡红色的大字印着各地的地名,以示区分。
众人接过银票都饶有兴致的看起来,有的在关注上面的图案,有的在检查银票的材质,有的甚至在暗暗撕扯,要是银票一扯就断,那就有点开玩笑了,毕竟这些银票都要频繁使用,谁能保证会不会不小心撕扯一下。
还好,银票的材质相当过硬,只要不故意去撕,使劲扯几下一点问题都没有。
看到众人满意的表情,张斌继续介绍道:“这些银票暂时只开放广州、珠海、福州、月港、杭州、南昌、金陵、济南、京城和琉球那霸港十个城池的汇兑,也就是说,你拿着银票去这些城池的东盛堂总号都能兑换到银子,东盛堂已在十个城池准备了足够的储备银两,每处一百万两,只多不少,这个大家可以放心。”
各大商帮掌舵人闻言,纷纷露出惊容,这话从侧面显示了东盛堂的实力,光是这几处,就有上千万两现银,加起其他地方,岂不是差不多有两千万两之巨!
虽说在座的这些都是大商户,大老板,但他们基本都是百万两级别的,资产超过百万两的不是没有,但最多也就是四五百万两左右,像东盛堂这样随随便便就能拿出一千万两白银的绝无仅有。
张斌看到众人的表情,心中不由暗自得意,现在就吃惊,还早着呢,等银票和药丸药散的业务一展开,东盛堂资产起码还能翻一倍,到时候那才叫一个吓人呢。
他继续介绍道:“这个银票的获取方式很简单,那就是用现银换,你存多少银子,就给你换多少银票。不过后面汇兑现银是要收费的,如果是本地汇兑,一百两收一两保管费;如果是异地汇兑,一百两收一两保管费加一两运输费。比如,你拿着印有福建底字的银票到福州和月港汇兑,一百两只收一两银子保管费,如果拿到金陵汇兑,一百两银子就要收二两费用。另外,如果数额超过十万两需提前两天通知,如果数额超过一百万两,需提前五天通知,毕竟准备银子需要时间是吧。”
这存银子还要收保管费是不是很不合理呢?
没人觉得不合理,这会儿可没有保险柜什么的,而且银子也特别占地方,要是家里放了数万两甚至是数十万两银子,你不请一堆人看家护院怎么能放心呢,这些人都得掏工钱,而且你还得提心吊胆,存东盛堂就不一样了,只要把银票保管好,其他事就不用管了。
至于异地汇兑要收手续费那就更没人觉得不合理了,你要运几万两甚至是几十万两银子穿州过省那还不得请镖局护镖啊,那费用可不是一百两收一两那么简单,镖局的酬金,人马的吃住,一路下来一百两最少要耗费三四两的运费,只收一两银子已经够便宜的了。
这些都不是问题,倒是有人有很多其他问题。
一位徽州商帮的大掌柜咳嗽一声,站起来拱手道:“大人,金陵只能兑换一百万两有点少了吧,如果银票兑换完了怎么办,我们拿着银子去也换不到银票啊!”
这个问题张斌自然早就想到了,他点了点头,解释道:“这个就需要等一等了,你可以具书申请,东盛堂收到申请之后一个月左右,你就可以存银了,毕竟准备存银的地方也需要时间是吧。”
其实,他并不准备把银子存在大明各地,每处东盛堂分号最多也就会存两百万两银子,多的都会拉到大员城,这个也是他规定百万两以上汇兑要提前五天通知的原因,因为有车轮舸,最远的京城五天也差不多能打个来回,实在不行还可以在附近的区域调拨。
这个问题也是在座许多大掌柜最关心的问题,因为金陵和浙江两地有钱人多的很,别说一百万两,要银票真的流行开了,估计一千万两都不够。
张斌这样一说,大家就放心了,毕竟几十上百年都没有银票商铺可以存储银两了,多等这一两个越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那个大掌柜满意的坐下来,紧接着,又一个大掌柜站起来拱手道:“总督大人,那其他行省呢,毕竟我们有很多货都是从其他行省进过来的,要银票能汇兑,我们就省事多了。”
这个问题张斌也考虑过,他沉吟道:“其他行省估计要等明年了,如果形势好的话,东盛堂会先开放十万两以下的小额汇兑,这个还要看情况,总之,东盛堂的汇兑地点肯定会越来越多,这个大家不用担心,整个大明甚至是整个南洋通存通兑也只是时间问题。”
其实,在座很多人都明白,总督大人所说的情况就是那些反贼正在造反,西北五省这几年怕是指望不上了,到处都是反贼,东盛堂就算开通了汇兑,也得有人敢去做生意啊!
第二个大掌柜略带遗憾的坐了下来,紧接着,又一个大掌柜站起来拱手道:“总督大人,我们可以用银票直接和其他商贩做生意吗?毕竟,就算是在各个省城和京城兑换了银子,要拉到地方也挺费事的。”
这个问题张斌倒没考虑到,他估摸着银票直接作为流通的货币估计还要很长一段时间,没想到这会儿就有人想着拿银票当货币用了,他只能鼓励道:“这个就要看对方的意思了,他要是愿意接受银票东盛堂自然不会反对,银票一发出去可就是你们的了,你们想怎么用,那是你们的事情,东盛堂是只认银票不认人的。”
这个大掌柜主要是怕别人拿着银票去东盛堂拒绝汇兑,看样子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他也拱了拱手,满意的坐了下来。
紧接着,又一个大掌柜起身拱手道:“总督大人,如果我们想兑换银票,可不可以直接请东盛堂派人来取呢?”
这家伙,是想连送去东盛堂那段路的钱也省了,不过这会儿正值推广银票的时期,这么点小事还是不要跟人家计较了,尽量让人使用银票才是关键,张斌点了点头,应允道:“如果数量超过万两可以考虑派人,不过不一定立马就能到,也有可能,需要等一两天。”
这个大掌柜的确是想省钱,因为他的商铺总号在徽州,要把银子拉去金陵也要花不少钱,等一两天对他来说倒没什么,只要能省钱就行,他也满意的坐了下来。
紧接着,又一个大掌柜起身拱手道:“总督大人,东盛堂有没有考虑在不属于大明的地方开头汇兑,比如吕宋的马尼拉,那里做生意的大明商贩也有很多,能不能考虑一下?”
张斌闻言一愣,这问题他还真没考虑过,大明的两京十三省还没全部开通呢,谁会想到别的地方去啊,不过马尼拉也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通商口岸了,在那边做生意的大明商贩的确比较多,估计这家伙在那边做的生意比较大吧。
他考虑了一下,随即郑重的道:“这个需要跟西班牙人协商,本官如果有空的话会去一趟马尼拉,相信这点小事西班牙人应该不会反对,我们争取两三年之内开通吧。”
这话说的真够霸气,总督大人压根就没想过人家会不同意,或者说人家会敢于不同意!
这家伙的确是做马尼拉那边生意的,而且做的还比较大,他自然希望直接在马尼拉就能兑换银子,毕竟拉着几十万两银子漂洋过海也是很危险的,听张斌这么一说,他立马兴奋的拱手道:“多谢总督大人。”
张斌微微挥手,示意他坐下来,再环眼四顾一圈,已无人再起身提问,这些人都是想东盛堂多开通一些兑换地点,以方便他们做生意,压根就没怀疑过东盛堂的信誉问题,看样子,他们是真的很迫切的想要有个商号站出来,发行银票了,只是他们自己都不敢而已。
从这次的情况来看,发行银票应该是完全没有问题了,张斌见众人都不提问了,这才举杯道:“来,我敬大家一杯,祝大家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各大商帮掌舵人连忙站起来,举杯连连感谢,一场银票“发布会”就这样圆满结束了,接下来不到一个月时间,第一批印发的八百万两银票都被哄抢一空,各地几乎都传来了增发银票的申请,尤其是南直隶和浙江,金额都不下于五百万两!
这一下,又够张斌忙的了,开银票商铺可没这么简单,不是收了人家银子给银票就完事了,中间还有很多流程需要梳理。
比如,银两的看护,每座兑换城市存银最少有两百万两,这是个足以令人疯狂的数字,不派人看守怎么行。
张斌想出的办法是征召东番的退伍老兵,这几年来,东番退伍的老兵也有几千了,有受伤的,有年纪大了的,也有厌战的,这些人派去看守银库还是没有问题的,反正他们的家人都在东番,也不怕他们搞什么鬼。
又比如,银两的转运,一百万两白银,差不多需要二十艘车轮舸,这车轮舸倒是好办,调拨一批给东盛堂用就行了,主要还是人员,这个也只能用退伍老兵,当然,他们也不一定全会开车轮舸,只能先让福建和广东水师将士带着他们熟悉一段时间,再让他们单独转运。
还有银两的存储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按这一个月来的速度,恐怕大明各地的兑换点最少会兑换出四五千万两的白银,这可不是一点地方就能放下的,好在大员城空余的地方还很多,张斌直接在总督府后面划了块空地,围墙哨塔修好,银库直接按一亿两的规模修建,就看大明这些有钱人到底有多少钱!
第340章 义诊
京城,西长安街,临近申时,各家各户都开始准备晚饭了,东盛堂大门外却依然排着长长的队伍。
文林郎药圣李时珍后人在此义诊,这几天,整个京城都轰动了。
义诊并不是没人搞过,一般医馆新开张都会搞几天义诊,不过,人家看病免费,药方免费,药可不免费,当然也有前几位免费一说,但最多也就免费十来个,哪像药圣后人这样,只要他带的药能治你的病,就给你免费,不管多少位,全天都是如此。
仅此一条,就够引起轰动了,这会儿一般人家真得不起病,因为没钱,京城老百姓这几年也只能堪堪混个饱腹而已,那来的什么余钱去看病,所以,大多数人病了也只能硬扛着,实在扛不住了才会想办法凑钱去看看。
现在有人给免费看病,还免费送药,京城百姓还不得拼命往这边跑啊。
这消息已经传的满京城皆知,所以,东盛堂大门外,从早到晚,都排着长龙,有的甚至晚上都不愿意回去,直接就在东盛堂大门外的广场上躺着,赶都赶不走,搞的巡城兵马好生无奈。
这些人他们甚至抓都不敢抓,因为他们都是病人,万一抓回去,死在牢里,那可怎么得了,所以五城兵马司只能每天派一队人在这守着,只要这些病人不到处乱窜就行,至于地上,五城兵马司的人跟他们一起躺,病人躺中间,五城兵马司的人躺外面!
反正这会儿天气热,躺地上貌似比躺床上还舒服。
这些当然是因为张斌派人打了招呼,要不然,五城兵马司的人可没这么好说话,就算不逮你,也得把你拎回去,毕竟这是天子脚下,而且皇城就在不远处,要没张斌打招呼,你病的再厉害也休想躺这过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3/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