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校对)第2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5/550

他唯一没有料到的就是,张斌会派人送火炮过来,而且来的这么快,来的这么多。
他要知道张斌会送这么多火炮过来,压根就不会在那么近的距离扎营。
可惜,这会儿说什么都迟了,甚至,他派蒙元骑兵回去收拾营帐都来不及了。
多尔衮他们兄弟刚刚点齐亲兵来到蒙元铁骑扎堆的地方,还没将蒙元铁骑集结起来,北边的便亮起冲天的火光,那位置,正好是他们扎营的地方。
皇太极见状脸色大变,他呆呆的看了看远处的火光,随即对身边的亲卫下令道:“快,带一队人过去看看。”
他这只是心存侥幸而已,这么大的火光,不用想,肯定是他们扎下的大营着火了。
果然,不到一刻钟,他派出去的亲卫便跑回来惊慌的道:“大汗,不好了,我们的营帐全着火了。”
皇太极闻言,冷冷的问道:“蒙八旗和汉八旗的大营呢?”
那亲卫失声道:“也着火了,全都烧起来了,所有营帐全烧起来了。”
皇太极闻言,眼角抽搐了一下,随即断然下令道:“传令,蒙八旗、汉八旗还有后金八旗,即刻撤退,连夜赶回海州。”
这可以说是后金崛起以来打的最窝囊的一仗,甚至还没跟明军正式开战就损失了数千八旗精锐,皇太极气的几欲喷血,他狠狠的看了一眼北面的火光,随即调转马头,带着后金联军往南奔去。
这个帐他迟早要找袁崇焕算,不过现在他必须马上率军赶回海州,袁崇焕这把火几乎把后金联军所有辎重都给烧了,不光是晚上没有帐篷没法宿营,还有锅碗瓢盆什么的,全丢了,他们甚至连饭都没法做,粮食这些人撤退的时候倒是知道抢出来一部分,问题他们不能吃生的啊!
皇太极这会儿是气的快吐血了,袁崇焕却是乐开了花,看到熊熊燃烧的后金联军大营,他忍不住大笑道:“哈哈哈哈,这下皇太极唯有退回海州了,不然他这二十万大军不冻废了也得饿废了。马上传令祖大寿,派出侦骑跟在建奴后面,看他们是在哪里渡河的。”
他身后一个亲卫应命而去,戚元弼有些好奇的问道:“袁大人,您的意思,我们追上去半渡而击?”
袁崇焕摇头道:“不不不,他们渡河的时候肯定会做好安排,如果不能一举击溃留下来的人马,他们渡过河的队伍再回头一击,我们必定大败。我是想在他们渡河的地方修一座堡垒,反正这辽河沿岸我们最少也要修五座堡垒,不如修一座修那里,架上二十门火炮,只要他们敢再从那里渡河,我们绝对能轰的他们找不着北。”
戚元弼闻言,恍然道:“有道理,只要火炮架起来,他们就别想从那里渡河了。”
当天晚上,侦骑便回报,建奴渡河地点就在离西宁堡大约五十里左右的一个河湾里,而且,看他们那架势是准备连夜渡河。
袁崇焕闻讯,心中已有定计,第二天一早,他得到建奴已经全部过河撤往海州以后便请戚元弼率戚家军将士将六十门火炮装上车轮舸,顺流而下,送到建奴渡河的地点,想办法抬上岸,同时又令祖大寿率五万关宁铁骑从陆路跑过去,即刻在河边搭建零时炮台,同时选好地点准备筑城。
关宁铁骑出发以后,他又召集何可纲、祖大乐、曹恭诚等将领细细交待了一番,随即便带着三万步卒和一应粮草辎重赶往后金联军渡河之地。
一路并没有什么意外,不出两个时辰,他便率军赶到了侦骑所说的河湾处。
此时,关宁铁骑正在修筑零时炮台,祖大寿则早已找到了和适合筑城之地,戚元弼也已将火炮送到。
袁崇焕看着辽河两岸后金军仓促撤离时留下的满地狼藉,不由豪情大发,对着祖大寿、戚元弼等一众将领慷慨激昂道:“此处扼守辽河要道,就如同关宁锦防线之大凌河堡一般重要,以后这里就叫大辽河堡吧。”
大辽河堡,寓意深刻,袁崇焕这是想打造一条如同关宁锦防线一般的牢固防线,让后金望而却步,众将闻言,纷纷大声叫好,一时间辽东军士气高涨,就地开始修筑堡垒。
此地也可以算的上是收复辽东的桥头堡,因为越过此地便是一望无际的辽东平原,如若能扼守住此处,辽东军进可攻,退可守,主动权尽在掌控,而后金就难受了,这处绝佳的渡河地点被占,他们想从辽河下游渡河变的困难无比,而且还要随时防备辽东军从此地渡河,深入辽东平原内部。
这么一个战略要地,袁崇焕自然异常看重,他决定在此修筑一个能容纳十万人的大堡垒,并在堡垒中架设五十门火炮,对河道这边二十门,其他三面各十门,让这里变成一座牢不可破的堡垒。
这一天,辽东军爆发出空前的热情,到下午,不但临时炮台已经搭建好,六十门火炮已经全部就位,甚至,连大辽河堡南面城墙的地基都被他们给挖出来了。
到了傍晚时分,他们又迎来了一个更大的惊喜,戚家军统领戚元功竟然亲率一百艘车轮舸送来了粮食五万石,一时之间,整个辽东军营地一片欢腾。
戚元功其实是受了张斌的委托前来与袁崇焕商议,怎么助他打赢这一仗的,现在虽然看上去辽东军形势一片大好,其实,后金联军只是暂退而已,皇太极肯定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在辽河沿岸修筑堡垒。
西宁堡一战,后金联军看似损失惨重,其实总共也才阵亡数千人,皇太极手里还是有二十万大军,辽东军这十万人马在他面前还是不够看。
袁崇焕率众将热情的招待戚元功共进晚餐之后,便挥退左右,与戚元功商议起来。
戚元功见众将一一退出帅帐,这才拱手道:“袁大人,我们总督大人这次派末将率军过来,主要是怕袁大人孤军深入,被建奴围攻,遭遇大败,从今日之战况来看,袁大人应该是站稳脚跟了,不知袁大人还需要什么协助,您尽管跟末将说,但凡是末将又或是我们总督大人能帮到的,绝对不会含糊。”
袁崇焕闻言,感动道:“张大人对袁某如此恩重,袁某真的无以为报啊。”
戚元功按张斌的交待回道:“张大人说了,这些都不算什么,只要袁大人能守住辽东,保住辽东军,就是最好的回报。”
袁崇焕郑重的点头道:“袁某记住了。”
戚元功见他这付模样,尴尬的道:“袁大人,您看,现在你需要什么帮助吗?末将奉总督大人之命专门来协助袁大人,老这样闲着,回去总督大人非得责罚末将不可。”
袁崇焕闻言,认真的考虑了一下,随即为难道:“要说此战之关键,主要是修筑堡垒的速度,堡垒修筑的越快,我们的胜算就越大,但是,就算加上你们这万余人,堡垒修筑的速度也快不到哪里去啊。另外,就是要防建奴前来阻扰,这次皇太极虽然吃了个闷亏,其实损失并不大,我想,他应该很快就会率军回来阻扰我们修筑堡垒,就是不知他会走何处,也不知他会怎么阻止我们修筑堡垒。”
戚元功点了点头,思索了一会儿,随即分析道:“堡垒的修筑无非石材和木材最为消耗时间,十万人又要开山采石、又要砍树伐木,修筑起堡垒来也快不到哪里去,不若这样,末将即刻派人通知总督大人,从福广收购一些石材、木材甚至是砖头过来,这样,你们修筑堡垒的速度就能快不少。”
袁崇焕闻言,目瞪口呆道:“这个,福广离此足有数千里,你们收购石材、木材和砖头过来,恐怕时间上来不及了吧?”
戚元功微笑道:“袁大人,您忘了,祖将军从辽东出发不到五天,我们可就将火炮给您送过来了。”
袁崇焕的确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因为张斌只是命人驾驶着车轮舸停在广宁中左卫附近的小鱼港候命,并告诉他,如果有急事需要帮忙,可以派人乘坐快船去福广告知,这快船有多快他还真没想过。
祖泽溥回来以后,他又是安排火炮轰击后金联军大营,又是安排步卒去放火烧营,又是安排人跟踪后金联军,又是筹划修筑大辽河堡,忙的不得了,压根就没注意祖泽溥不到五天就去福广打了个来回。
现在戚元功这么一说,他才猛然反应过来,如果五天就能打一个来回,那从福广运送石材、木材和砖头过来还真能让他省不少事,他忍不住问道:“戚将军,你们一次能拉多少石材、木材和砖头?”
戚元功大概在脑海里估算了一下,随即肯定道:“一次拉足修筑一个堡垒的石材、木材和砖头还是没问题的。”
“啊!”袁崇焕闻言,不由大吃一惊,张斌手里到底有多少快船,修筑一个堡垒的材料可不是一点点,他们竟然能一次拉过来,可能吗?
他忍不住怀疑道:“真的吗?”
戚元功肯定的点头道:“真的。”
他们可不光有车轮舸,还有镇远巡洋舰,一艘镇远巡洋舰的运粮足以抵几十艘车轮舸,一次拉足修筑一个堡垒的石材、木材和砖头还只是他保守估计而已。
袁崇焕见他如此肯定,不由羞愧道:“那袁某就厚颜请张大人帮这个忙了,这堡垒一天不能修筑完成,我这心里就不踏实,能早点修好,我自然是求之不得。”
戚元功点头道:“那行,我等下就让快船回去通知张大人,请张大人先提前准备一下,明天我就命人率舰队回去拉材料,对了,建奴如果来阻止,袁大人准备怎么应对?”
袁崇焕沉吟道:“原本如果没有张大人支援的火枪和火炮,我就只有据城死守一途了,但是,有了张大人支援的火枪和火炮之后就不一样了,我或许可以阴建奴一把。只是,这火枪操控还好说一点,毕竟对直射就行了,这火炮的操控我却没有任何把握,虎蹲炮我还只是见过,并未使用过,而且辽东军中也无人使用过虎蹲炮,特别是带上炮车以后,我们就更不会用了,到时候胡乱开炮,恐怕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啊。”
戚元功立马拍胸脯道:“这有何难,末将给大人派一千熟练的火炮手,保证指哪打哪。”
袁崇焕闻言,犹豫道:“这样不大好吧,如果传到有心人耳朵里,张大人可就麻烦大了。”
他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现在朝堂上那些阉党余孽可无耻的很,他们根本就不会管什么辽东的得失,也不会管大明的安危,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跑皇上面前搬弄是非,干趴朝堂上跟他们不对路的官员。
皇上毕竟还年轻,很多时候都不能判断到底谁对谁错,像上次,他差点就被抓去千刀万剐了,现在想起来他还心有余悸呢,他可不想连累张斌被那些阉党余孽给害了。
戚元功闻言,淡定的道:“袁大人,您放心,只要不是全力参战,派个一两千人还是不会引起有心人注意的,到时候,你给我们一千套辽东军的军服就行了,只要你们不到处乱说,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袁崇焕挣扎了一下,最后还是咬牙点头道:“那就多谢戚将军了,如果到时候出了问题,袁某一力承担,反正如果没有张大人相救,我三年前就被千刀万剐了。这次的事如果被阉党余孽捅到皇上那里,最多也就是杀头而已,袁某把这条命还给张大人,还白赚了三年了,而且还不用被千刀万剐,这样算下来,袁某还是赚大发了。”
第366章 宁远祖家
袁崇焕倒不是活腻了,只是在战场上待久了的人对生死都会越看越淡,从天启二年到崇祯六年他在辽东呆了足足十年,期间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大战,看着成千上万的人在自己面前死去,死对他来说,真的已经不算什么了。
这个话题好像有点沉重,戚元功对朝堂上血雨腥风的斗争也不熟悉,他干脆引开话题道:“袁大人,三台子河和辽河之间的平民您准备怎么处理?”
这个问题的确很重要,三台子河和辽河之间土地肥沃,水量充沛,在旱灾比较严重的小冰河时期,这里已经算的上是辽东少有的绿洲了,所以,虽然这里地处前线,后金也没让地荒着,据以前的探报,在这里耕作的汉民足有十多万,就是不知道他这一冲过来,皇太极有没有下令将这里的汉民掳走,毕竟他可是在三台子河以西耽误了将近一个月时间。
袁崇焕思付了一阵,这才沉吟道:“这样吧,明天看看情况,如果建奴明天不发动进攻,估计几天之内他们怕是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渡河来战了,趁这几天时间我派关宁铁骑去收拢这一块的平民,到时候,他们想留在这里就留在这里,如果不想留在这里就麻烦你送到东番去,你看怎么样?”
东番迁移的平民越多,他们就越强大,这点戚元功是十分清楚的,有平民迁入他自然是求之不得,他连连点头道:“好,反正我们也要来回运材料,回去的船等于是空着的,正好拉平民去东番。”
皇太极会不会来进攻刚开始挖地基的大辽河堡呢?
这个还真不好说,因为他没有料到袁崇焕如此大胆,竟然敢撵着他的屁股跑,他刚一过河,人家就把渡河的地方给占了!
他认为袁崇焕应该会趁这段难得的时间将西宁堡修好,先在辽河西岸站稳脚跟再做打算,却不曾想,他带着二十万大军连夜渡河,在夜色中摸爬打滚,折腾了几个时辰,好不容易回到海州,这还没躺下呢,便有探马来报,他们渡河的地方发现大量明军。
皇太极闻报,恼火异常,这个袁崇焕,胆子越来越大了啊,竟然敢撵着老子的屁股跑,要不是手下二十万大军刚赶回海州,急需休整,他真想率大军回头揍这家伙一顿。
这会儿他是真没办法动手,因为手下二十万大军从昨天早上卯时开始就没休息过,先是填壕沟,然后是吃炮弹,然后又一路撤退跑到渡河地点连夜渡河,然后又在夜色中行进了几个时辰才跑回海州,这一路,没把人累死就算不错了,现在让他们去进攻明军,他们估计爬都爬不动!
这种情况下,他只能派侦骑密切注视明军动向,待手下大军休息好了再说。
话说,他们虽然跑回了海州城,但营帐还是没有啊,辎重也得等辽东各地送过来啊,二十万大军怎么休息呢?
他下的命令是大军先进城与民合居!
后金有时候就是这么肆无忌惮,虽说后面的螨清一统天下之后好像是个比较文明的封建王朝,但是后金这一时期,女真的统治者对于治下的子民,特别是辽东的平民,那真有点不讲文明。
不管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都是一个德性,需要这些平民种地产粮的时候就满嘴仁义道德,好像对平民多好似的,一旦他们有什么事又或者平民反抗,他们就不讲仁义道德了,就欺负你们怎么了?不服?杀!
比如这会儿,海州城总共才十余万人口,这一下涌进来二十万大军,怎么住的下呢?
皇太极可不管这么多,十余万人口就是两万余户,每户住进去一个小队,十个人,这不就住下了吗!
这个时候的海州城,那叫一个乱啊,一队队士卒破门而入,涌进平民家里,用鸡飞狗跳都不能形容这乱像了。
鸡还想飞?全部杀了炖了!
狗还想跳?也全部杀了炖了!
整个海州城到处都是呼喊声和咒骂声,甚至还夹杂着凄厉的呼救声,这些个士卒一个个又累又饿,火气还大的很,稍遇反抗,那就是一顿暴揍,不好好给他们做饭,还是一顿暴揍,等吃饱喝足了,他们还要泄火,稍微有点姿色的女人,那都倒了大霉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5/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