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校对)第2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6/550

海州城足足“热闹”了一个上午才渐渐回归平静,二十万大军折腾了十多个时辰也着实累的不行了,他们留下人轮流值守之后便开始休息了,而城里的平民这会儿都躲在自家角落里绝望的哽咽着,他们甚至都不敢哭出声,因为哭出声就会迎来一顿暴揍,这帮禽兽,打死人可不偿命的!
辽东的平民并不是不想反抗,相反他们的反抗意识一直都很强,只是,每次都得不到大明朝廷的声援,迎来的只有后金的残酷镇压,久而久之,这些平民也慢慢绝望了,他们只能把仇恨深深的埋藏在心底,任由后金欺凌。
不过,一旦有机会,他们还是会爆发的,海州城里的平民这会儿是没法爆发了,因为整个海州足足驻扎了二十万后金大军,而城里的老百姓总共才十余万,他们爆发那是寻死,而三台子河和辽河之间的老百姓就不一样了,他们终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为明军打过来了!
袁崇焕跟戚元功说了,如果第二天后金不来进攻大辽河堡,他就会派关宁铁骑去收拢平民百姓,而皇太极这会儿根本就没法发动进攻,因为二十万大军的粮草辎重都差不多丢光了,从辽东各地筹集还需要时间,一天之内就筹集好,那完全是不可能的。
第二天,辽河东岸没有任何动静,袁崇焕终于派出关宁铁骑开始收拢三台子河和辽河之间的辽东平民了。
为什么要派关宁铁骑去呢,随便派人去通知一下不行吗?
当然不行,后金治下的辽东平民跟大明治下的平民百姓可不一样。
大明治下的平民百姓,特别是农村种地的农户,一年到头都看不到一个朝廷官员,管着他们的基本上都是乡绅;而后金治下的辽东平民,每时每刻都在诸申的监视之下,管着他们的直接就是八旗牛录和甲喇,简单来说,他们其实就是被八旗军监管的农奴。
皇太极虽然退了,那些监管辽东平民的诸申、牛录甚至是甲喇不可能也全退了,而诸申其实就是八旗预备兵,要说战斗力,其实不比普通明军差多少,所以袁崇焕派出了关宁铁骑,一是为了尽快收拢这里的平民,同时也是为了对付那些诸申、牛录和甲喇。
这天下午,关宁军游击将军祖泽洪便率五千关宁铁骑出发了,他的目的地是离大辽河堡大约二十余里的大洼,那里有个巨大的疙瘩湖,水量十分充沛,所以,席卷整个大明北方的旱情对那里并没有什么影响,根据以前刺探的情报,那里足足有两万多辽东平民被一个叫什么雅思哈的正蓝旗甲喇看管着,辛勤劳作,给建奴种地产粮。
关宁军基本都是出自辽东,甚至有些人原本老家就是这块的,所以,他们并不需要什么人引路,更不需要打听路径,有自己人指引就行,直接打马过去,绝对不会迷路。
原本西宁堡和大辽河堡附近是有几个村子的,但是,明军过来的时候,村子里的人都被迁移走了,甚至,袁崇焕率军一路从三台子河跑到西宁堡都没见过什么平民百姓,所以,他不确定皇太极有没有下令将这里的平民百姓迁移走,要不是一块块农田摆在那里,并没有荒废,他甚至会以为,这里也如同三台子河西案一边,被后金整成缓冲区了。
祖泽洪率关宁铁骑这一路狂奔,直接跑了十多里,才看到大路旁边的一个村子貌似有人影晃动,他立马毫不犹豫的一挥手,大喝道:“围上去。”
“轰隆隆”,五千关宁铁骑立马随着他往右一拐,直接将那村子围了个严严实实。
祖泽洪打马立在村口,直接对旁边一个小伙子道:“柱子,这是哪疙瘩啊?”
那年轻的关宁军骑兵仔细看了一下,又努力回想了一下,这才估摸道:“这疙瘩好像是张家村吧。”
祖泽洪又追问道:“队伍里有张家村人没?”
那年轻骑兵柱子摇头道:“没有,不过十三营的总旗官山鬼叔好像是附近阎家堡的。”
祖泽洪点头道:“那行,你去叫山鬼叔过来。”
柱子点了点头,打马往十三营聚集方向跑去,不一会儿,他便领着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汉子打马过来了。
那中年汉子这会儿貌似有点激动,所谓进乡情怯,他真有点怕回村子一看,父老乡亲都被建奴祸害光了。
祖泽洪一见他这表情,不由打趣道:“怎么了,山鬼叔,跟建奴干仗都没见你这么紧张过,这会儿你怕什么啊?”
总旗山鬼拱了拱手尴尬的道:“我这不是担心阎家堡的父老乡亲吗,再过一个村子,就是阎家堡了,我这心里真有点不踏实。”
祖泽洪闻言安慰道:“这兵荒马乱的,生死由天不由人,看淡点,对了,这是张家村吗?”
总旗山鬼拱手道:“是的,小将军,这里就是张家村。”
祖泽洪挥手道:“那行,你上前喊个话,让乡亲们出来,他们好像都躲屋里呢。”
总旗山鬼点了点头,直接打马上前扯开嗓门大喊道:“乡亲们,我是阎家堡的阎山,大家不要怕,袁大人和祖将军率军打回来了,从现在开始,这里又是我们大明的地界了!”
他喊完,村子里并没有多大动静,过了一会儿,不远处的一个院子里才走出来一个五十来岁的老汉,颤声问道:“山鬼,真的是你吗?”
阎山闻言,打眼看了一下,随即便翻身下马,跑上去哽咽道:“二大爷,你怎么在这?”
好巧不巧,这人正是他堂爷爷,那老汉仔细看了看阎山,然后便扑上来激动的道:“山鬼,真的是你啊!”
阎山一把接住他,使劲点头道:“是啊,是啊,是我,是我,二大爷,你怎么跑张家村来了。”
那老汉满含热泪,痛苦的摇头道:“阎家堡完了,你们跑出去之后,建奴恼羞成怒,直接放火把阎家堡烧了,我这还算好的,上年纪了,躲过了一刀,二娃,狗蛋他们那些二三十岁的小伙子全被建奴给杀了!”
“啊!”阎山闻言,身子一晃,差点没站稳。
这时候,后面突然有人伸出来一个大手掌,扶了他一把,随即拍着他的肩膀道:“山鬼叔,别想这么多了,我们是来救人的,死了的,没法救了,我们只能救活着的。”
阎山闻言,抹了把眼泪,点头道:“我知道了,小将军。”
他身旁的老汉见状,忍不住好奇道:“这位将军怎么看着这么眼熟啊?”
阎山连忙介绍道:“二大爷,这位就是祖大将军的儿子,祖小将军。”
什么祖大将军,祖小将军,这话如果放别地方说,人家绝对会认为你有病,但是,这话在辽东说却没有人会认为你有病,特别是在辽河以西这一块,宁远祖家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那老汉闻言,立马激动的拱手道:“原来是祖将军,我说怎么看着这么面熟咯,失敬失敬。”
祖泽洪微笑着摇头道:“老人家,不用客气,我这还要请你帮忙呢,麻烦你帮忙喊一嗓子,让乡亲们都出来。”
那老汉闻言,激动的点了点头,随即扯开嗓门大喊道:“乡亲们,是祖将军,祖将军率军打回来了!”
这下整个张家村立马炸锅了,几乎所有老百姓都打开房门跑出来,激动的喊道:“真是祖将军,真是祖将军吗?”
祖泽洪见状,拱了拱手,朗声道:“乡亲们,不才正是宁远祖家祖泽洪,家父祖大寿!”
张家村的老百姓闻言,立马激动的围上来,七嘴八舌道:“真像啊,真是祖大将军的儿子。我们得救了,朝廷大军来了,祖大将军来了!”
其实,祖大将军不一定是指祖大寿,祖家能称为大将军的多了,祖大乐、祖大成、祖大弼,还有他们的父亲祖承训都被辽西老百姓称为祖大将军,总之,宁远祖家在辽东名声之响亮,简直无人能比,甚至,崇祯还专门命人在宁远城建了一个功德牌坊,上书:宁远祖氏,左书:四代镇辽,右书:功在千秋!
不过,历史上,祖大寿最后的结局并不怎么光彩,后人对其评价也褒贬不一,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流传在辽东的一副民间对联:
一代名将,据关外,收关内,堪称往复有忠义;
两朝贰臣,悖前主,负后主,真个里外不是人。
祖大寿降清的确有很大成分是被形势所迫,当时他死守锦州,力抗十多万清军主力,洪承畴受命率十多万明军主力来援,却败的稀里糊涂,几乎什么都没干就降了,他无力回天,只能跟着降了。
应该说,投降螨清之前,祖大寿为了大明,出生入死,的确立下了不少战功,甚至,为了守城,他还做出了不少惨烈之事,当然,那都是历史了,现在张斌来了,这些惨事应该不会再发生了,祖大寿也不可能再被逼降清了。
第367章 血仍未冷
张家村的老百姓那叫一个激动啊,十年了,整整十年了,朝廷大军终于打回来了。
他们有很多其实都不是张家村人,而是从建奴屠杀或者摧毁的村子迁移过来的,这些年他们不知道看到多少父老乡亲惨死在自己面前,反抗,他们真的不敢了,因为一人反抗,建奴就屠村,一村反抗,建奴就屠一个县,青壮全部杀光,男女老幼全部抓去做奴隶,这种事情,辽东各地都发生过,谁还敢反抗,就算有人敢反抗,其他人也不让你反抗啊!
他们甚至都认为,这辈子就这样完了,他们将永远被建奴奴役下去。
现在,朝廷大军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怎能不欣喜若狂。
祖泽洪这会儿都被激动的老百姓挤的有点透不过气来了,他心里这个急啊,他还要去救其他人呢,而且,他还要很多问题想问这些人,建奴把前面那些村子的老百姓都弄到哪里去了,建奴有没有逃跑,这里还剩下多少平民,等等,他都不清楚。
他费尽口舌应付了一阵,这些老百姓总算平静了一点,他连忙逮住机会大声道:“乡亲们,前面村子的老百姓呢,你们知道哪里去了吗?还有,这里的建奴呢,有没有撤走?”
他这话一出,四周的老百姓突然安静下来,他们都用仇恨的目光看着不远处的一个大院子。
祖泽洪见状直接对一旁的总旗阎山道:“山鬼叔,带上你的人,围上去,一个都不要放过。”
阎山冷冷的点了点头,随后便跑回自己的战马旁,翻身上马,大吼道:“兄弟们,跟我上,围住那个院子。”
“轰隆隆”,他刚过来的地方突然冲出来上百骑,哗一下就将那个院子围住了。
阎山直接打马冲过去,抽出佩刀,飞身下马,一脚踹开院门冲了进去,很快,里面便响起兵器交接声和惨叫声,不一会儿他便拎着带血的刀子走了出来。
这时候,他已经没有了开始的慌乱和忧虑,剩下的唯有冷冷的杀气,他翻身上马,回到祖泽洪跟前,拱手道:“总共七个,一个不留。”
祖泽洪点了点头,随即朗声道:“好了,乡亲们,看守你们的建奴已经杀光了,现在,你们已经自由了,你们可以选择留在这里,继续耕作,朝廷会派官员来管理,以后还是二十税一。如果你们想迁移到跟安全的地方,等下可以跟留下来的将士报名,我们会统一安排船送你们去大明南边的福建东番安家落户。另外,我再问一下,有谁知道前面那些村子的人去哪儿了?”
这时候,终于有个中年汉子拱手道:“祖小将军,我前几天在田里干活的时候,看到牛录伊马图带着上百诸申押着一个村子的人往疙瘩湖那边去了。”
这时候又有几个人拱手道:“我也看到了,我也看到了。”
疙瘩湖那边正是甲喇雅思哈的驻地,牛录伊马图把人押过去估计是集中到甲喇雅思哈那里看管,看样子建奴还没来得及把这里的平民迁移走,他们只是将靠近交战区域的平民押到远离战场的地方暂时看押起来了。
想到这里,祖泽洪立马下令道:“十四营,十五营留下,向四周散开,小心搜索,将大洼附近村子里的建奴全清理掉,每个村子留下一个小队十个人驻守。”
两个千总应声拱手道:“末将遵命。”
祖泽洪又挥手大喝道:“十一营,十二营,十三营,跟我走。”
说罢,他便打马往疙瘩湖方向奔去,后面,三千铁骑相继跟上,滚雷般的马蹄声再次响起,整个大地上又随之轻颤起来。
疙瘩湖西南边,有一个巨大的村庄,这里聚集的农户足有上千家,那密密麻麻的房舍,简直一眼看不到头。
原本,这个村子叫南洼村,不过现在已经变成了甲喇雅思哈的驻地。
南洼村东,紧挨着疙瘩湖的地方,有一片围墙围起来的院子,占地足有上千亩,这里正是甲喇雅思哈的府邸和他手下诸申居住的地方。
此时,甲喇雅思哈正在府邸的大堂里来回踱步,他们的大汗前几天就派人来通知,明军已经冲到了大洼东边的辽河附近,要他将那边的平民全部迁移到驻地看管起来,等击败了明军再放回去。
他原本以为没什么事,却不曾想,这两天传来的消息却跟大汗说的完全不一样,什么将明军击败啊,人家明军都在辽河那边开始修筑堡垒了,但是大汗所率的大军却了无音信!
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便感觉到有点不对劲了,这次,明军怕是没那么容易击败,大汗有可能是在诓他!
其实,皇太极也不是想骗他们,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袁崇焕会如此大胆,竟然敢撵着他们的屁股把辽河渡口给掐断了,搞得他后面想派人通知辽河西边的牛录和甲喇都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过河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6/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