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校对)第3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2/550

崇祯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即关切道:“双全,你要教导太子,这兵部的事必然时间去管,要不这样吧,兵部尚书之职你先挂着,兵部的事你也无需去管,朕来给你安排。还有,这会儿反贼也销声匿迹了,五省总督暂时就不需要设置了,朕先给你免了,你看怎么样啊?”
还能怎么样,我能说不行吗,这个兵部尚书其实没什么好争的,崇祯要不信任你,照样没实权,挂个名就挂个名,无所谓了,张斌干脆再次拱手作揖道:“多谢皇上恩典。”
这次君臣见面到此就算是圆满结束了,崇祯是如愿将张斌再次架空,张斌也假假意思博了个乖巧的形象,至于忽悠这个糊涂蛋倒不必急于一时,因为这会儿温体仁权倾朝野,党羽遍布整个朝堂,他还没想好从那里动手呢。
张斌出了御书房便径直赶往文华殿,在那里,小太子朱慈烺已经拉着郑成功上蹿下跳开了,师傅终于回来了,他又可以出宫去吃好吃的了,还可以跟小香香和小洋洋痛痛快快的玩耍一番,他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师生见面,又是一场欢喜,小太子朱慈烺那是一溜烟窜过来,直接扑进张斌怀里,张斌也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使劲在他小脸蛋上亲了几口。
这下张斌可不是装的,他是真的很喜欢这个聪明伶俐的学生,经过这么长时间相处,他已经把朱慈烺当儿女一样看待了。
小太子朱慈烺那更不是装的,他跟张斌是越来越亲了,有时候甚至超过了他的父皇崇祯,因为崇祯一遇上国家大事就废寝忘食,几天甚至几十天见不到人影那是经常有的事,哪像张斌,几乎天天陪伴着他,除了这次领兵出征,其他时候,每天跟他在一起的时间,比父皇、母后、皇伯母加起来还要长。
师生互道了一番离别之情后,张斌便开始考校朱慈烺的功课了,这小太子果然聪慧异常,《三字经》和《千字文》他都已经背的滚瓜烂熟,对其释义也了若指掌,不管张斌怎么提问,他都能对答如流。
张斌欣慰不已,还未到午时,他便宣布,带朱慈烺出宫去玩,去吃好吃的,以示奖励。
朱慈烺自然高兴的手舞足蹈,算算时间,他都快三个月没见小香香和小洋洋等玩伴了,着实想念的很。
张斌貌似又老老实实干起来教太子读书的活计,虽官居一品,却从不干预朝堂之事,甚至早朝的时候都一语不发,站在那里,就跟一座雕塑一般。
崇祯对此相当满意,温体仁也逐渐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转而将目标指向了都察院左都御史黄承昊,因为现在朝堂之中的重要衙门就都察院和户部没在他的掌控之中了。
户部纯粹就是个费力不讨好的衙门,由于大明财政吃紧,户部不但捞不到钱,还一天忙的焦头烂额,再加上户部尚书曹珖也不热衷权势,就知道蒙头干活,所以,他并没有急着去掌控户部,倒是这个都察院,掌管着监察百官的权力不说,原本还是“他的”衙门,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被人抢了去,他自然要夺回来。
于是,京城之中又开始暗流涌动,一到晚上,便鬼影祟祟,就如同阎王爷在京城开了扇门一般。
这些鬼影自然不是真正的鬼,他们都是身穿夜行衣的练家子,这会儿,京城足足有三波人马在暗地里调查朝堂官员。
第一波自然是张斌手下的亲卫,他足足在京城安插了上万亲卫,平时就是负责收集情报的,这会儿他一动怒,京城那些贪官污吏可就惨了,不知道多少人被他查了个底朝天,尤其是温体仁的党羽,一个个晚上睡女人的时候都被张斌手下的亲卫监视着!
另一波就是温体仁手下的亲信了,别看温体仁一路当官当的都是文官,他手下的打手也不少,这些大多都是从浙党官员培育的武职官员手下层层选拔出来的,有屯卫、有边兵、甚至连厂卫和锦衣卫都有,具体有多少人,除了温体仁,谁都不清楚,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手下的亲信肯定没有张斌的亲卫多。
还有一波原本是不用穿夜行衣的,因为他们是锦衣卫,暗中监视朝堂官员原本就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可惜崇祯对阉党之祸有阴影,他害怕有人利用锦衣卫和东厂排除异己,所以没有赋予骆养性暗中监视朝堂官员的权力,骆养性没办法,只能在暗中偷偷的搞,这波人反而是最少的,因为骆养性害怕崇祯知道他在暗中监视朝堂官员,所以,不是他的绝对亲信他还不敢派出去监视别人,而他的绝对亲信并不是很多,锦衣卫毕竟是皇上的私军,大部分还是忠于皇上的,而不是忠于他的。
如果这晚上光是温体仁偶尔派出的亲信和骆养性偷偷派出来的锦衣卫,那“鬼”撞“鬼”的概率还很小,京城毕竟这么大,一晚上,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穿着夜行衣鬼鬼祟祟的行动,相互之间要撞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张斌手下上万人这一行动起来,马上就撞见鬼了,他们很快便发现,自己负责的区域内竟然还有其他人穿着夜行衣在鬼鬼祟祟的行动!
张斌一开始还不怎么在意,因为他知道骆养性也在暗地里监视其他官员,他只是派人跟骆养性打了声招呼,告诉他自己也派出了一些人在调查,让骆养性不要大惊小怪。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不对劲了,因为负责京城西南边的李定国和白文选无意中发现,有人在监视黄承昊的府邸。
黄承昊可是他手下的暗子,这个骆养性清楚啊,这家伙想干嘛?
张斌干脆让人将骆养性叫过来,问问他到底怎么回事。
这会儿骆养性要和张斌会面就简单多了,因为他的府邸也在锦衣卫衙门附近,这一块的住户,除了锦衣卫,剩下的差不多都是张斌手下的亲卫,,他晚上穿个夜行衣,随意往张斌亲卫住的宅院一窜,自然会有人带他去见张斌,他压根就不用上房翻墙那么麻烦了,只要注意别让外人认出他来就行了。
这天晚上亥时,张斌一个人慢步走入后花园,来到东南角的一个凉亭中,貌似是闲的蛋疼,出来赏月的,其实不然,他是约了骆养性这个时候会面,但是,直到亥时一刻骆养性才在一个亲卫的带领下,大摇大摆的走过来。
张斌不由没好气的道:“太如,我还要上早朝呢,你这磨磨蹭蹭的,我都不用睡觉了。”
骆养性闻言,连忙赔笑道:“我不是害怕被有心人看到吗,特意绕来绕去的,绕了个大圈,所以耽误了一点时间。”
张斌摇了摇头,苦笑道:“好了,我也不跟你啰嗦了,我这都困的不行了。我找你来也没别的事,就是想问问你为什么要派人监视黄承昊的府邸,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是我布下的暗子。”
骆养性闻言,目瞪口呆道:“我没派人去监视黄承昊啊!”
张斌闻言,同样目瞪口呆道:“噢,你的意思,那些人不是你手下的亲信。”
骆养性肯定的点头道:“绝对不是,你跟我打了招呼之后,我这几天晚上都没派人出去了,就是怕跟你的人堵面了尴尬,如果你的人是这几天发现的,那绝对不是我手下的亲信。”
张斌闻言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道:“嗯,这么说来,监视黄承昊的跟我们肯定不是一路的,你这几天晚上也不要派人出去了,我倒要看看,究竟是谁在搞鬼!”
第431章 暗夜
夜幕降临,寒风刺骨,整个京城慢慢陷入沉寂,在这寒冷的冬夜里,除非有特别重要的事情,一般人都不会出门,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窝在家里烤火,又或者干脆睡觉。
黄承昊也准备睡了,因为他明天还要早朝,崇祯是那种特别特别勤勉的皇帝,除非天寒地冻,大雪封路,不然,早朝就不会停,天再冷,他们这些在朝官员也得摸黑爬起来赶去早朝,所以,崇祯朝的京官都养成了早睡的习惯,一般戌时左右,夜幕刚刚降临,他们便会钻被窝,或是呼呼大睡,或是跟宠爱小妾匆匆热下身,然后呼呼大睡。
这会儿已经快戌时了,黄承昊就着油灯匆匆收拾了一下书桌上的东西,随后便熄了灯,疾步向小桃红的卧房走去,想起小桃红那火热的娇躯他顿时感觉浑身一阵热血沸腾,可惜,没什么时间消受啊,每次都是匆匆了事,他真期盼年节能快点到啊,只有那时候,他才能纵情享受一番小桃红的温柔体贴,可惜,年节才刚刚过去,要等过年,还得熬十一个月。
他这会儿精虫上脑,行色匆匆,浑然没有注意到,书房外面的窗棱下正蹲着两个黑影呢。
黄承昊刚离开不久,那两个黑影便无声无息的站起来,接着走廊上昏暗的灯光,轻轻将窗户撬开,如同鬼魅般的钻了进去。
这两个黑影也没注意到,在一里多外的一处平房屋顶上,有一个黑影正举着望远镜紧紧的盯着他们呢。
白文选盯着那两个黑影看了一阵,直到他们翻进黄承昊的书房,他才放下望远镜,轻声骂道:“他吗的,这些家伙终于又出现了,害我们等了好几天。”
趴在旁边的李定国淡淡的笑道:“急什么,这会儿又不是打仗,特战课上不是说了,守株待兔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耐心。”
白文选翻白眼道:“定国哥,我不是没耐心啊,主要这天太冷了,每天晚上趴这,我手脚都长冻疮了!”
李定国摸了摸他的头,勉励道:“好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现在人也等到了,你回去烤火吧,我带人去跟踪。”
白文选闻言,立马自告奋勇道:“定国哥,我跟你一起去。”
李定国却是摇头道:“不行,这里必须有人坐镇指挥,你留下,我去。”
说罢,他直接站起身来,纵身一跃,跳下屋檐,轻轻的落在地上,随即便对着院子里轻声道:“十五,十六,十七,十八。”
他的声音虽然很轻但在这寂静的夜里还是传遍了整个院落,很快,四十多个黑人便从屋子里窜出来,整整齐齐的排列在他面前。
他没再说什么,而是直接一挥手,随后便往夜色中奔去,四十余个黑衣人没有任何犹豫,排着队,无声无息的跟了上去。
很快,他们便来到黄承昊府邸的外围,并迅速的分成四个小队,悄声无息的隐藏进黑暗中。
大约过了一刻钟时间,两道黑影从黄承昊府邸后院的围墙翻出来,接着夜色的掩护,小心翼翼的向东边潜去。
李定国见状,并没有马上去追,而是打了个手势,示意后面的人去通知其他小队跟上,直到那两个黑影窜出去数十步远,他才挥手带着手下悄悄的跟了上去。
那两个黑影并没有发觉有人跟踪,他们小心翼翼的往东潜行了五六里,又转向北潜行了两三里里,然后直接翻过内城的城墙,进入长安街附近的一处院落中。
李定国并没有鲁莽的带人跟进去,因为这里已经是京城东北范围了,他对这里并不熟,他只是命四个小队暗暗将这个院落围住,随即便派人去找这块的负责人艾能奇和马元利。
过了不到一刻钟,艾能奇便带着一个小队悄悄的潜伏过来,他略微有些好奇道:“定国哥,你怎么过来了?”
李定国轻声道:“我是跟踪黄承昊府邸的黑衣人过来的,前面这个院落你知道住着些什么人吗?”
艾能奇在夜色中仔细看了看,随即摇头道:“这边的院落住的好像都是平民百姓,我们并不是很熟,不过背靠这些院落的正是温体仁的府邸,你看见后面那一圈围墙没,那就是温体仁府邸的围墙,不过温体仁的府邸大门并不在这条街上,而是在这排院落后面那条街上。”
李定国闻言,若有所思的点头道:“看样子,这帮人应该跟温体仁脱不了干系,这边是你负责的,你派人在这附近守着,千万不要打草惊蛇,我先回去向大人汇报一下,看接下来该怎么办。”
艾能奇闻言,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好,我这就排附近的一个中队十二个时辰轮流在这里看守,定国哥,你放心吧。”
李定国点了点头,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才转身带人往回赶去。
第二天早上丑时三刻,张斌刚起身穿好朝服,洗漱完毕,张差便在外面轻声道:“大人,定国来了。”
张斌闻言,匆匆喝了几口稀饭,又拿了个馒头,随即便疾步向大堂走去。
李定国这时正躬身站在大堂中等候了,他见张斌一进来,连忙拱手道:“大人,属下昨晚等到那帮人了。”
张斌闻言,抬手示意他坐下来,随即又把最后一块馒头塞嘴里,三口两口吞下去,这才走到主位坐下来,饶有兴致的问道:“噢,是谁派来的,你们查到了吗?”
李定国有些惭愧道:“我们跟了将近一个时辰才跟到他们落脚的地方,那里已经是能奇他们负责的区域了,属下对那边不熟,不敢贸然跟进去查探,不过据能奇所说,那片院落后面就是温体仁的府邸。”
张斌闻言恍然道:“果然是温体仁,终于揪住他尾巴了,很好,你让能奇全力盯紧那帮人,看他们每天都在干什么。你们一定要小心,浙党这三十余年来,一直是朝中数一数二的势力,靠的绝对不是运气,他们隐藏在暗中的实力肯定非同小可,你们就以那处为突破点,慢慢将他们隐藏在暗中的实力全部查出来,到时候我再根据他们隐藏在暗中的实力决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李定国闻言,连忙拱手道:“属下明白。”
张斌送走李定国便如同往常一样,带着个亲随,慢悠悠的往皇城走去,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般。
表面上,朝堂依然一片平静,张斌依然“老老实实”,不问政事,只顾着教太子,温体仁也好像突然收手了一般,不再命人攻击异己,不过,暗地里却一点都不平静,因为黄承昊正在调查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王应熊!
王应熊这个人并非浙党元老,甚至他都不是阉党成员,因为他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而且还被选为庶吉士,在翰林院进修了三年,更为凑巧的是,他刚从翰林院出来任职不久,他父亲正好去世了,他丁忧归家,一守就是三年多,直到崇祯元年,他才重新入仕。
按理来说,他这样一个步入仕途总共还不到十年的官员是很难进入内阁的,但是,他懂得审时度势,入仕不久,他便投入温体仁麾下,而且,很快就在温体仁的协助下获得了崇祯的信任,于是乎,他一路平步青云,从郎中直升侍郎,然后又被提为吏部尚书,并很快进入内阁。
他之所以能升职这么快,凭的自然不是功绩,因为像张斌这样,为官十多年,功勋卓著的官员这会儿才挂了个兵部尚书的名,连进入内阁的资格都没有,而王应熊却已经混进内阁快一年了。
如果要比功绩,他连给张斌提鞋都不配,但是,他就是掌控了吏部这个最重要的衙门,并且进入内阁成了宰辅,那么他凭的又是什么呢?
这个正是黄承昊调查他的原因,王应熊的政绩可不光彩,他还是礼部右侍郎的时候,就有冯元飙、章正宸、范淑泰等正直官员弹劾他贪污腐化,以权谋私!
可惜这些人职位都不高,章正宸和范淑泰都只是给事中,从七品的官员,冯元飙那时候也只是礼部右给事中,正七品的官员,几个七品芝麻官敢弹劾温体仁的爱将,结果可想而知,章正宸和范淑泰直接被打入刑部大牢,冯元飙则被温体仁直接丢到南都太仆寺养老去了。
这事本来已经被温体仁给压下去了,但是,好死不死,冯元飙和章正宸都是浙江人,黄承昊正好也是浙江人,而且他们三个人家乡离的并不远。
这里要说明一下,并不是所有浙江籍的官员都是浙党,浙江籍的正直官员一般都不会加入浙党,特别是天启朝浙党投入阉党之后,加入浙党的基本都是浙江籍官员中的败类,真正正直的浙江籍官员,就算是他们的同乡,也不屑与之为伍,甚至很多时候,还会因为看不惯他们的所作所为而站出来弹劾他们。
像冯元飙和章正宸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可不管王应熊是浙党新宠,温体仁的爱将,一旦发现他贪污腐化,以权谋私,他们照样会上奏弹劾。
因为弹劾一个贪官污吏,结果入狱的入狱,流放的流放,他们自然心有不甘,所以冯元飙一听说老乡黄承昊掌控了都察院,立马就写信向他揭发王应熊贪腐之事,请他主持公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2/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