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校对)第4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2/550

张斌貌似也很震惊的样子,不过,他倒没有说不出话来,火车刚出发不久,他就惊奇的问道:“这火车不需要马拉动,岂不是说可以永远不停的跑下去?”
王徵装模作样的解释道:“这个当然不可能,跑个几百里还是要停下来加点煤加点水的。”
加点煤加点水能废多长时间,张斌又追问道:“这火车能跑多快?”
王徵估摸道:“一个时辰跑一百里应该没有问题。”
张斌喃喃的估算道:“一个时辰一百里,一天就是一千多里,从京城出发到河南和山西都只需要一天,到陕西和湖广只需要两天,到四川只需要三天,对了,这火车一次能拉多少人?”
王徵又估摸道:“如果挤着坐,挂十节这样的车厢,拉五千人应该不成问题。”
张斌又追问道:“这火车造价几何?”
王徵又估摸道:“这成本倒不是很高,一辆火车也就几千两银子,一里长的轨道成本也就几十两银子,就是太废人工了,特别是铺地上的轨道,这二十多里轨道我请了一万人,足足铺了两个月。”
张斌又喃喃的估算道:“一万人两个月二十多里,一个月就是十多里,十万人一个月就是一百多里,二十万人一个月就是两百多里,也就是说,只要请二十万人一年时间就能把轨道从京城铺到陕西是吧?”
王徵缓缓的点头道:“应该差不多。”
朱慈烺不明所以的看着这两个人一问一答,他真搞不明白,师傅这是想干嘛。
张斌又装作沉思了一会儿,随即便拍板道:“王大人,你可愿随我进京,将轨道从京城铺到陕西,然后做二十辆火车出来。”
王徵装作震惊道:“张大人,这可得花不少银子,你这是想干嘛?”
张斌坚定的道:“银子不是问题,我帮你想办法,只要能将轨道从京城修到陕西,再造二十辆火车,一次就可以运送十万大军,而且两天既可到达,这样,朝廷就不用担心反贼复起了,也不用担心建奴入寇了,而且粮草运送也将便的快捷无比,如果能将轨道再修到辽东,那建奴就完蛋了,我们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集结四十余万大军,打得他们屁滚尿流。”
原来是这个意思,朱慈烺不由都恍然大悟,王徵更是激动的拱手道:“既然能助朝廷剿灭反贼击败建奴,那没说的,我跟你进京。”
这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紧接着张斌又和王徵商量了一下战车的事情,当天便画出了草图让人转交给曹文诏,第二天一早,张斌便带着王徵和朱慈烺等人直奔京城而去。
一路无话,众人赶回京城之后,张斌便迫不及待的带着朱慈烺和王徵去求见崇祯,在朱慈烺添油加醋的描述下,崇祯也被这火车的功能的惊的目瞪口呆。
张斌又不失时机的将造火车、修铁路的好处一一列举出来,崇祯更是被说的心动不已,这造火车、修铁路的好处太多了。
首先,可以快速转运军队和粮草,如果真能将铁路修到陕西,反贼的问题压根就不是问题了,朝廷随时可以集结大军去围剿,两天即到,反贼就算复起,刚起来便会被扑灭。
然后,修铁路还能为沿途各省的老百姓增加收入,就算每人每月只发一两银子,一年下来也是十二两啊,老百姓有了钱就有了活路,有了活路谁还会跟着反贼造反啊。
最后,修铁路还能解决很多民生问题,比如说西北,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粮食,连年大旱,粮价飞涨,老百姓生活无以为继,如果能将铁路修到南直隶甚至是福广,那么南方的粮食就能源源不断的转运到北方,这西北最大的问题就解决了。
当然,修铁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盘活经济,促进商业流通,不过这点,张斌并没有跟崇祯说,崇祯这智商,估计根本就不知道经济为何物,跟他说了也是白说,有上面三个好处已经足够了。
果然,崇祯听完张斌列举的好处,立即拍板,造!
但是,问题又来了,这修铁路的人工和成本最少也要几百万了,他没钱啊!
这下又轮到张斌出马了,他立马跑去“游说”大明最大的商号东盛堂,而且很快就说服人家出资修筑铁路,制造火车,东盛堂就一个要求,那就是铁路修好以后,民间的货运和客运要交给他们打理。
这要求对崇祯来说压根就不算什么,他哪里知道铁路货运和客运财源滚滚,收益惊人,只要不让他掏钱,神马问题都不是问题。
他大手一挥,直接擢调王徵为工部右侍郎,全权负责修建铁路,制造火车,大明的火车和铁路就这样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第489章 成亲记
张斌带着太子朱慈烺和王徵等人匆匆回京了,他的家人却还在大员城,他们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自然要和亲友多待一阵,特别是他的妻妾,父母几乎都在大员城,回来一两天就走,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这个时候,福州城外已经立起福广军大营,那新兵招募速度简直快的惊人,一会儿来一船一会儿来一船,一天到晚都没停歇过,不到十天时间,十万大军便已经招募完毕。
福州城里的青壮那叫一个奇怪啊,原本他们还想着要响应张大人的号召,参加福广军,去围剿贼寇呢,结果张大人压根就没发出号召,福广总兵曹文诏也没有在福州城里贴告示,他们都不知道怎么报名,等有心人前来打探情况的时候,十万福广军竟然已经招募完毕了!
那家伙,福广军大营里的操练之声,喊杀之声简直惊天动地,绝对不下十万人马,这一下,张斌在福广的神话又多了一个,不到十天时间便招募了十万新兵,简直太神奇了。
还有更神的事情呢,福广军的新兵刚招募玩,那战马和马车便一船一船的送过来,又是不出十天时间,三万多匹战马和五千两马车便备齐了,简直就是神速。
这战马还好理解一点,只要买了往过运便成,有东盛堂遍布大明两京十三省的分号参与,不到十天时间买来三万多匹战马倒也不奇怪,问题这战车是怎么来的呢?
这种新式战车,图纸才刚出来不到二十天呢,五千辆,十多天时间就做好了,哪个做马车的匠户能有这神速!
如果是普通匠户当然不行,恐怕就是福广所有木匠全上阵恐怕都没这么快的速度,但是,高雄造船厂有啊,他们连十多丈长的战舰都能造,不到一丈长的战车造起来自然快的很。
这战车其实主要就是车轮部分,关键就是轮轴与轮轴架的配合,不能有丝毫偏差,要轮轴和架子之间别上劲了,这轮轴就转不动,马车就没法拉动,但是,高雄造船厂用的都是轴承,这个问题根本不用考虑,套上去就行,轮轴绝对能灵活转动。
至于上面的木方木板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现在用的都是蒸汽带动的锯子,又快又好,锯木板和木方简直就跟划豆腐一样,一天做两三百辆这样的小马车,对他们来说简直就跟玩一样。
人、马、战车、装备陆续到齐,曹文诏便开始整编操练了,福广军沿用的还是戚家军的鸳鸯阵,而且也是以万人为单位,曹文诏、曹变蛟、李定国等人各统帅一万人马,不过具体结构和戚家军就有点不同了,福广军不分步卒和车兵,每万人都分出了八百个小队,每个小队四辆战车,三人一组负责一辆,剩下四百人则是炮兵,负责操控一百辆虎蹲炮车。
这时候所谓的操练其实就是操练车阵,让大家熟悉新型战车的功能,至于战阵配合什么的,这些战兵早就操练的滚瓜烂熟了。
而这时候,原东番总督府花园中,张香也在操练,不过,她操练的不是什么新兵,而是他四个弟弟,他这四个弟弟小的虽然还只有一岁多,但都是她手底下的“老兵”了。
说实话,这操练着实有点不伦不类,因为就她一个人穿着粉红的戎装,他四个弟弟穿的却是儒袍,他们的年龄暂且撇一边不说,这服装实在是太不搭调了。
当然,他们本就是在玩,这些倒没必要那么在意。
此时,正是清晨,暖暖的阳光刚刚升起,正是一天中最适合户外活动的时候,张斌的妻妾和他们的父母,包括张成德夫妇和郑成功夫妇,只要在总督府的亲朋基本都聚集在花园中,他们在凉亭、小道又或是回廊中畅叙亲情,而郑成功和陈秀秀则陪着张香他们在草地上“操练”。
操练开始了,张香腰挎木剑,笔直的挺立在那里,似模似样的娇呼道:“集合了,快点,列队。”
他四个弟弟立马拿着木棍飞快的向她跟前聚集,不过张海和张外年纪还小,貌似有点走路都走不稳当,刚跑几步便成了滚地葫芦,郑成功和陈秀秀连忙上前将他们扶起,半扶半抱着,将他们护送到张香跟前站好,这才退到一边。
张香皱眉看着两个“不成器”的弟弟,随即娇呼道:“注意了,立正。”
四兄弟连忙双脚并拢,抬头挺胸站好。
张香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继续娇喝道:“听我号令,向左转。”
四兄弟连忙转向左边,方向倒是对的,只是动作有点不统一。
张香立马娇斥道:“小海,你在想什么,昨天不还转的好好的,今天就你慢。”
张海委屈的道:“报告,姐姐,我没想什么,只是刚睡醒,还有点迷糊。”
好吧,这个理由很正当,张香勉强接受了,只是这称呼她有点接受不了,她立马纠正道:“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操练的时候要叫将军,不要叫姐姐。”
张海连忙抬头挺胸道:“是,将军。”
张香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娇喝道:“注意,向右转。”
刷的一声,四兄弟全部转过来了,这次动作还真有那么一点整齐了。
张香不由露出得意的笑容,继续娇喝道:“向后转。”
刷的一声,四兄弟倒是转过去了,只是张外却一不小心转地上了。
陈秀秀连忙上前将其扶起,又帮他整了一下摔乱的衣服,这才退到一边。
张香皱眉道:“小外,你怎么回事,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转身的时候要保持重心,你怎么又摔倒了?”
张外奶声奶气的道:“报告,将军,我也刚睡醒,还有点迷糊。”
好吧,这理由很强大,张香只能无奈的接受了。
她又号令几个弟弟转了几下,直到他们都能整齐的随着口令转动了,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娇喝道:“注意,举枪,准备刺杀。”
四兄弟连忙将木棒举起来指着前方,双脚开立,成弓箭步站好。
他们手中的木棒倒是按长枪的标准缩小了做的,只是没有木制枪头而已,主要张斌担心他们不小心把自己捅伤了,才没命人给他们做木枪头。
张香认真的检查了一遍,亲手扶正了一下张海和张外的姿势,这才继续娇斥道:“杀。”
“杀。”,四兄弟跟着大吼一声,使出吃奶的劲,一枪捅出去。
“吧唧”一声,张外用力过猛,连人带枪扑倒在地,陈秀秀连忙跑上前去将其扶起。
张香无奈的摇头道:“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前脚抓稳地面,后脚发力,你全身发力干嘛?”
张外很认真的听着姐姐的教导,疑惑的看向自己的前脚,貌似在思考怎么抓稳地面。
这时候,凉亭里面的张成德和黄氏夫妇已经笑得前俯后仰了,这节目虽然他们每天早上都看,却百看不厌,因为这些孙子孙女着实可爱的紧。
他们正看得来劲了,郑成功的夫人田川氏突然拉着小七左卫门走过来,轻声道:“姨娘,有空吗,我想跟您商量点事。”
黄氏闻言,转过身来在小七左卫门脸上轻轻捏了一把,宠溺道:“怎么了,小七左卫门也想去玩吗?”
小七左卫门倒是看着草地上的张香姐弟满脸跃跃欲试,田川氏却是摇头道:“这个,不是的,我是想跟你商量一下森儿的婚事,森儿已经长大了,该成亲了。他常年跟随张大人学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我们想趁这机会帮他把亲事办了。”
黄氏闻言,拍了拍手,连连点头道:“是啊是啊,森儿都十五了,该成亲了,怎么样,看上哪家姑娘了吗?”
这不就是跟你商量来了吗,田川氏尴尬的道:“这个,姨娘,您看森儿怎么样?”
这话问的,黄氏有点莫名其妙道:“森儿很好啊,文才出众,武功高强,以后肯定比我们家五姑娘强。”
田川氏闻言,满脸骄傲的看了看远处的郑成功随即又尴尬的道:“我是说,您觉得森儿和秀秀成亲怎么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2/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