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校对)第4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9/550

如果不会烧瓷器,又没有木材采伐,也挖不到煤也没关系,还可以织布、绣花、做手工艺品等等,东盛堂可以提供原料,做出来的东西也可以收购,这劳力又比福广那边便宜的多,比如织布,甚至跟机器织布都有的一拼。
还有,地里种不出粮食有的地方可以种出棉花啊,种出来的棉花也可以换粮食啊。
总之,只要肯想办法,总能找点东西或者找点事干来换取粮食,整个西北都可以变成东盛堂的廉价大工厂,依靠恐怖的运力,东盛堂也能赚取惊人的利润。
张斌站在大沽新港的码头上,看着挥汗如雨,搬运粮食的苦力,不由长叹一声,前面这些,还只是他的构想而已,他不掌控朝堂大权,很多计划就无法实施,没办法,崇祯就是不让他掌权,西北的老百姓也只能跟他一起等着,等着太子长大继位了。
那么,西北的老百姓会坐等太子朱慈烺继位吗?
当然不会,因为他们等不起,也等不了,这会儿西北的旱灾已经越来越严重了,很多地方的老百姓都已经断粮很久了,而朝堂之上掌权的薛国观不但不想办法救济灾民,还挖空心思欺瞒崇祯,买官卖官,提拔亲信,搞得西北五省到处都是贪官污吏。
这些贪官污吏哪里又会管老百姓死活,他们当官就是为了捞钱,好不容易主政地方,自然要想着法子捞钱,在他们不顾一切的横征暴敛下,老百姓根本就活不下去了,哪里还能等到太子朱慈烺继位。
正当张斌在大沽港考察的时候,远在四川的张献忠也跑成都城里考察去了,当然,他和张斌考察的东西不一样,张斌考察的是大沽新港的建设情况,而他考察的是怎么拿下成都,把蜀王府给劫了!
这蜀王一系乃是朱元璋第十一子朱椿的后代,洪武十一年封,到这会儿已经历经了十四代,在成都繁衍了将近二百五十年。
蜀王这一系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会拍当朝皇帝的马屁,各路藩王貌似都因为有想法而被皇帝收拾过,就他们这一系一直安享荣华,富贵了两百多年,反正不管谁当皇帝,他们都投其所好,使劲拍,以此来保住自己的封地,保住自己的地位。
为此,他们甚至还博了个贤王的雅号,当然,这个贤是针对皇室正宗也就是历代皇帝而言,对老百姓,他们同样是疯狂兼并土地,疯狂捞钱,能捞多少就捞多少,这会儿四川有将近七成的良田都在他们手中,这蜀王府之疯狂有可想而知。
这会儿小冰河天灾早已蔓延到了四川,再加上现任蜀王学了福王朱常洵的,一毛不拔,不但不拿出一点粮食来赈灾,还拼命盘剥手下的佃农,不减一丝一毫的租赋,这天府之国也被他整成了饥荒之地,饥民流民也随处可见。
第559章 巴蜀惊变
成都城,大明西部有数的雄城,有内外城墙两道,外城墙高约两丈,内城区高约两丈五,城外东南北三面都被锦江环绕,西面也开出了与锦江等宽的护城河,出了名的易守难攻。
此时,张献忠就在成都城的东门外,看着高耸的城墙,眼中直冒精光。
这成都城真不错啊,雄奇程度远超武昌城,跟襄阳城比都差不了多少,更重要的,这里远离长江主干道,官兵的战船根本就过不来,如果能拿下成都城,足以依此称王了!
他早就让手下进城查探多次,城里的情况他基本上了若指掌,这次,他就是来拿下这成都城的。
不过,他并没有将手下两万大军全部带过来,这次,他只带了百余精锐手下,他甚至连盔甲都没穿,也没拿什么武器,就这么空着手,悠哉悠哉的走向城门口!
他这是来寻死吗?
当然不是,他这是准备偷城,因为四川巡抚邵捷春还有那么几把刷子,这家伙组织了上万屯卫固守成都,他手下就两万来人,率军硬攻,基本上没什么希望,唯有智取。
这会儿,他是一副商户打扮,带着带着大概三十余车货物,他手下的上百精锐则大多伪装成了推车的苦力,只有少数人拿着腰刀充当护卫,这种商队在大明西部很常见,因为这会儿到处都是流民和饥民,如果不带点武器,搬运的货物十有九会被流民或者饥民哄抢一空。
这么大一个商队自然早就引起了城门守卫的注意,不过,这些守卫注意的并不是这帮精壮的汉子,而是他们推的车,或者说车上的货物。
这么多车货,肯定有油水!
这时候他们根本就想不到远在巴山和秦岭之间的反贼会跑到成都来偷袭,他们只想着捞点“入城费”,一般经验老道的行商都会有眼色,进城的时候都会给城门守卫一点孝敬,不然,让你把所有货物全卸下来,一个个袋子打开,慢慢的查,玩死你!
张献忠偷城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这种事情自然轻车熟路,他大老远就陪着笑脸疾步走向那城门口的小旗官,还没走到人家跟前,他便掏出一张路引和一个钱袋子,那架势,明显就是个常年在外奔波的老行商。
那负责守城门的小旗一看那鼓囊囊的钱袋子,眼中立马露出贪婪之色,这么大一袋,估计有好几十两吧,这次真是赚大发了。
他笑眯眯的伸双手,一把接过钱袋子往怀里一踹,然后又打开路引看了一下,感觉没什么问题,这才微笑着问道:“湖广荆州府过来的啊,车上什么货?”
这路引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他在湖广肆虐了那么久,不知道攻克了多少县府州城,知县知州知府的大印也不知道抢了多少,开个路引就跟玩一样。
这路引并不是关键,那袋银子才是关键,这家伙要不是收了钱,态度哪里会这么好。
张献忠内心一阵鄙夷,脸上却是陪着笑,点头哈腰道:“就是些大米和鱼干什么的,都是吃的。”
那小旗忍不住卖弄道:“湖广那边河多湖多,这旱灾对你们没什么影响吧,听说你们那边的粮食和吃货便宜的很,你这几十车货怕能赚好几千两吧?”
张献忠这个烦啊,老子赚多少钱关你屁事啊,这次老子要把蜀王府端了,几千两算个屁啊。
不过,表面上他还是陪笑道:“我们湖广遭灾的确不是很严重,粮食和吃货价格还算可以,不过,荆州到这里远隔千山万水,跑一趟也不容易,就赚点辛苦钱,让军爷见笑了。”
那小旗官得意的点了点头,随即便挥手道:“行了,进去吧,不要在城里面惹事啊。”
饿贼尼玛,这么简单就过去了,害的老子还给粮车做了夹层,早知道直接把武器藏粮袋子里得了,费那劲干嘛。
张献忠忍不住腹诽了一句,这才装出一副感激的样子,千恩万谢的带着车队进了城。
话说这会儿城中足有上万守军,他带这百来号人进城有用吗,难道他手下都是以一敌百的高手?
当然不是,历史上他手下倒是很有一帮以一敌百高手,可惜这会儿李定国等悍将都被张斌抢去了,他手下精锐也就能以一挡十而已,他可不是想带着这上百精锐跟上万守军硬刚,他手下上万人已经装成流民模样散布在成都城四周了,而且,他还有其他安排。
他率商队进城才不到两个时辰,一骑快马便从城东狂奔而来,从那背上插的令旗来看,很显然是有紧急军情。
夔州府急报,上万贼寇正直扑新宁,新宁知县告急,城中仅有千余乡勇恐难以久守!
这正是张献忠的调虎离山之计,他将手下分成了两部分,一万人马伪装成流民潜伏到成都城四周,另一万人马则集结在一起,直扑新宁城,做出进攻夔州府的架势,以引诱邵捷春前去救援。
巡抚邵捷春收到消息,果然火急火燎的率领上万屯卫赶向夔州府,他不敢不去啊,因为按杨嗣昌当初“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策略,这四川就是他的防区,这会儿杨嗣昌虽然早就死了,崇祯却一直没下旨取消以前杨嗣昌定下的规矩,也就是说,如果被贼寇打进来,他这巡抚不但没得当了,还有可能要掉脑袋,他哪里敢让贼寇占领夔州府啊!
他也是疏忽大意了,没想到张献忠会玩这一招调虎离山之计,他这一走,成都城的守卫就剩下千余人了,千余人,驻守数十里长的城墙,分散开来,一里宽的城墙上才二三十号人,这城怎么守?
如果贼寇在城外还好说一点,凭借这千余人和高大的城墙好歹还能抵挡几天,问题这会儿反贼都混进城了啊。
张献忠隐忍了一天,第二天晚上子时,他便摸黑夺了东门,将城外上万手下放了进来,很快,四面城墙都被他占领了,成都城几乎瞬间易主!
紧接着,他便连夜挥军攻打蜀王府。
这蜀王府其实也相当于一座城池,其大小足有数千亩,四面都是丈许高的城墙,可惜,蜀王朱至澍不听巡抚邵捷春的劝告,舍不得掏银子募兵自首,这会儿整个蜀王府就数百护卫,又怎么可能顶得住张献忠手下的上万反贼。
天还没亮,蜀王府便被攻克了,蜀王朱至澍与妃嫔、宫女等投井自杀,张献忠手刃其尸,丢到了城外的锦江之中!
第560章 用卿恨晚
四川巡抚邵捷春中了反贼张献忠的调虎离山之计,率军前去救援夔州府,导致成都城防守空虚,被反贼轻易拿下,蜀王朱至澍一家也因此遇难,消息传回京城,朝堂上下一片哗然。
蜀王这一系对老百姓虽然不怎么样,但是对皇室正统却是出了名的恭顺,历代皇帝都对其赞誉有佳,贤王之名早就传遍天下了,这一下被反贼给干掉了,崇祯那脸上简直就跟被抡了一板子一样,火辣辣的,脸都没地方搁了。
出了这么大的纰漏,四川巡抚邵捷春肯定要革职查办,押回京城问罪,问题谁去接替他剿灭反贼呢?
崇祯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斌,因为每次张斌都能旗开得胜,打的反贼屁滚尿流,派张斌去,肯定没有问题。
但是,很快,他就否定了这个想法。
朕,难道就只能靠张斌吗?
他这心里不爽啊,又要压制张斌,每次有事又得依赖张斌,这不是脑子有病吗!
他可不认为自己脑子有病,所以,他决定,这次不用张斌!
大明这么多文臣武将,他还不信了,离了张斌这反贼就收拾不了了。
不用张斌用谁呢?
这一省巡抚倒不一定要廷推,他自己钦点一个也没问题,主要问题他这脑子里没有合适的人选啊。
崇祯想了一阵,实在想不出个合适的人选来,干脆一个口谕下去,让薛国观给推荐一个上来,这薛国观可是吏部尚书,一个巡抚人选,应该难不倒他。
一个巡抚人选的确难不倒薛国观,谁出价高就给谁呗!
他认为这会儿建奴已经熄火了,就一股贼寇而已,小小意思,随便调几万精锐就能剿灭,谁去都是一样的,关键问题就是钱,这巡抚之位,价高者得!
这消息一传出去,当天晚上,薛国观家大门外又挤满了人,当然,这些人都不是来丢臭鸡蛋的,更不是来泼粪的,他们是来争夺巡抚之位的。
现在朝中大多数官员都和薛国观大致都是一个想法,就两万反贼而已,随便调几万精锐过去,那还不手到擒来,要这是两万建奴,估计没人敢去,两万反贼敢去的却大有人在。
这就是个美差啊,轻轻松松就能拿下大功一件,而且还能在天府之国横行三年,不管军政民政,想怎么折腾,怎么折腾,三年清知县都是十万雪花银,三年巡抚,这利润简直不敢想象啊。
薛国观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对巡抚之位敢兴趣,他好一阵忙活,直到晚上亥时许才将所有竞争人选过了一遍,最后,他选中了都察院老牌御史史翲。
这史翲在都察院已经当了十多年御史了,又曾巡按淮扬,还当过巡盐御史,这资历是足够了,最重要的,他出价高!
这家伙,一开口就是十万两白银,而且,这还只是添头,正经的价码远远不止这个数。
话说,一个御史而已,能拿出十万两已经顶天了,薛国观怎么会相信他能拿出更多的钱呢?
这史翲可不是一般人,原本他就是齐党大佬王永光手下的干将,出了名的会捞钱,在阉党中那都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
这家伙当初可谓胆大包天,他巡按淮扬的时候就把府库里面十多万两脏银全吞了,他当巡盐御史的时候更是把前任巡盐御史张锡命贮存的库银二十多万两全部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那时候,王永光对他都赞不绝口,可惜,王永光很快就倒台了,要不然这家伙早就窜起来了。
话说这会儿朝中的齐党都被收拾光了,为什么王永光手下这个干将去没被撸掉呢?
只能说这家伙运气好,他是王永光手下的干将不错,但张斌收拾齐党的时候王永光早就死了,当时齐党当权的是谢升谢陛兄弟和张至发,而他跟着三人都没多大瓜葛,而且他还是北直隶保定清苑人,压根就不是山东人,所以,他幸运的躲过了一劫,留在了朝堂之中。
这次他之所以掏出十万两白银来贿赂薛国观,而且还承诺后面能给薛国观更大一笔银子,可不是他头脑发热,因为他知道蜀王府很有钱,蜀王一系统治天府之国将近两百五十年,就算一年只捞一万两银子,那也是两百多万两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9/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