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校对)第4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0/550

这蜀王一系一年只能捞一万两银子吗?
摆明了不可能的,光是佃租都不止这个数!
所以,他夸下海口,最少给薛国观捞一百万两银子!
薛国观对史翲捞钱的本事那是深信不疑,再加上这家伙能说会道,肯定能把崇祯忽悠过去,所以,他当天晚上便拟了份奏折,把史翲夸了个天花乱坠,第二天一早早朝过后他便使人把奏折直接送到了御书房。
崇祯一看奏折,当即就竖起大拇指夸奖起来,人才啊,没想到朝中还有这样的人才,在都察院勤勤恳恳当了十多年御史,就因为不党不群,而没被提拔起来!
好吧,很明显,他上当了,薛国观当然知道他的喜好,奏折就是按他的胃口量身定制的,他看了自然会觉得这史翲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不过,围剿反贼这么大的事可不能凭一份奏折就定下来,崇祯虽然昏庸还不是个傻帽,奏折上说的再好,那也得见见真人,要这家伙就是个绣花枕头,那自己这脸可真没地方搁了。
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召史翲到御书房,细细问了一下,看看这史翲是不是真有本事,对围剿反贼又有何良方。
结果可想而知,这史翲早已打好腹稿,对崇祯的问题那叫一个对答如流啊,忽悠的崇祯一个劲的拍手叫好,大呼“用卿恨晚”!
话说这家伙是怎么忽悠崇祯的呢,能把崇祯忽悠成这个样子。
其实很简单,他说的,跟张斌以前对反贼的策略差不多。
围剿反贼战力并不是最重要的,速度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反贼差不多都是些乌合之众,真正的能打的也就那点骑兵,反贼的主力骑兵最擅长也不是打仗,而是逃命,所以,围剿反贼,最重要的就是速度,只有追的上,才能将他们剿灭。
史翲直接提出调广宁铁骑前去围剿反贼,反正这会儿建奴也偃旗息鼓了,关宁铁骑闲着也是闲着。
果然是个人才啊!
崇祯被他忽悠的龙颜大悦,当即便下旨,擢其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并调关宁铁骑助其围剿反贼!
第561章 巨贪上任
五月,花开的季节,繁花似锦,绿荫如海,一切都显得那么热情洋溢,生机盎然。
这天临近午时,张斌熟练的写完最后一张票拟,认真的整理了一下眼前的奏折,又着人通知司礼监的太监将所有奏折全部送去御书房,这才嘘了口气,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的绿荫,悠然小憩起来。
内阁大学士,听起来好像名头惊人,其实就是皇帝的文秘,每天的正经工作就是帮皇帝批阅奏折,写票拟,当然,这只是一开始设立内阁时的职能,后面随着杨士奇、杨荣、杨廷和、李东阳、严嵩、张居正等权臣掌控内阁,内阁权柄日重,不但有了参政、议政的权力,甚至还拥有了一定的决策权,内阁大学士也成了力压六部尚书的宰辅。
不过,不管内阁大学士再怎么位高权重,这写票拟的事还是免不了的,内阁大学士本身也不会将写票拟的事往外推,因为写票拟本来就是对权力的一种掌控。
经过这几年的操练,张斌写票拟的速度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一般百来份奏折他都不需要两个时辰,这奏折批完了,基本就没什么事了,因为他正在韬光养晦,崇祯有什么政事也不会来征求他的意见,所以,他这一天的工作就跟以前的内阁大学士一样,就剩下写票拟了。
正当他考虑下午去干点什么的时候,门外突然响起一个苍老的声音:“双全,有空吗?”
这是内阁首辅徐光启的声音,张斌听到这声呼唤,连忙从椅子上蹦起来,疾步走到门口,亲手打开房门,上前扶住须发皆白的徐光启,关切道:“首辅大人,您怎么亲自过来了,有什么事派人来招呼下官一声就行了。”
徐光启假假意思推拒一番,这才微笑道:“双全,我这还没老到走不动吧?”
张斌可不会撒手,他小心的搀扶着苍老的徐光启走过台阶,将他扶到主位上,又跑去把门关上,这才来到客位坐下来,轻声叹息道:“唉,子先兄,你真的没必要这么操劳了,你早该颐养天年了。”
他这话可不是想劝徐光启下台,然后夺其内阁首辅之位,他是真关心徐光启,因为徐光启是真的老了,年纪大的吓人。
这会儿徐光启都快八十了,这在整个古代官场都算的上是惊人的高寿了,历史上这位博学鸿儒崇祯六年就去世了,他之所以能活到现在,纯靠建宁制药不惜成本的天价丹药在撑着呢。
徐光启自然知道张斌是在关心他,他含笑摇头道:“双全,你是不知道啊,我这人闲不下来,一闲下来估计就不是颐养天年了,而是驾鹤西去了。”
这纯粹是在宽张斌的心呢,他要真闲不下来可以回去著书立说啊,何必辛辛苦苦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上朝坐班。
张斌只能无奈的叹息一声,随即岔开话题道:“对了,子先兄,发生了什么事,你竟然亲自过来了?”
徐光启闻言,直接从怀里掏出一张公文,递给张斌,也不说话,就那么坐在那里摇头叹息,貌似很烦忧的样子。
张斌展开公文一看,竟然是内阁、吏部和兵部联合行文,擢原都察院监察御史史翲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并调三万关宁铁骑协助他前往巴蜀剿贼!
这种操蛋的事情,不用问,肯定是崇祯和薛国观这对昏君奸臣干的好事。
张斌先是皱了皱眉头,随即又展眉洒笑道:“这个史翲,算他走运,当时清查齐党的时候把他给漏了,后面他又投入了薛国观的麾下,搞的我都不好下手。嘿嘿,薛国观胆子还真肥啊,这么个巨贪他都敢用,好啊,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徐光启不由惊奇道:“你的意思,这事我们都不管,让他们乱来?”
张斌点了点头,睿智的道:“欲让其灭亡,先让其疯狂,薛国观不捅出个大篓子来,皇上又怎么能看清楚他的真面目呢?”
说罢,他直接将公文合起来,递换给徐光启,这意思就是什么都不要管,直接签发!
徐光启接过公文,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即又担忧道:“只是这么个巨贪主政一方,巴蜀老百姓又要遭罪了。”
张斌摇头叹息道:“没办法,我们如果不隐忍,那就不是巴蜀百姓遭罪了,大明的百姓都要跟着遭罪。”
他是真没办法,崇祯那脾性已经无药可救了,如果他发动所有人去阻止此事,崇祯不但不会把史翲换掉,反而因此跟他翻脸,到时候,这天下就要大乱了,毕竟,他名不正言不顺,如果不是太子亲政而是他摄政,那些愚忠的大臣不跟他翻脸才怪。
张斌既然不反对,徐光启也不会去多事,史翲这个巨贪就这么成功的上位了。
崇祯可不知道史翲是个巨贪,他还当这家伙是个难得的能臣干吏呢,他对史翲的支持那也是不遗余力的,他不但给这家伙配了三万关宁铁骑,还下旨命张斌联系工部和东盛堂,抽调火车,将关宁铁骑和一应粮草辎重直接从山海关附近运送到西安。
蜀道难,蜀道难,要从中原进入巴蜀,真的很难,因为中间横坦着茫茫群山,要横穿秦岭和大巴山,唯有走前人开拓出来的古道,崇祯给史翲定下的路线是坐火车赶到西安,然后走库谷道直奔汉中,再走米仓道直奔巴蜀,这样行程就只有一千余里,大概半个月时间就能赶到,要是按老办法走官道,就算是骑兵,北直隶到四川这一路四五千里少说也得一个多月才能赶到!
张斌心里这个灼气啊,你让个巨贪去主政一方,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你竟然还让我组织运力把这巨贪送过去,你还能更操蛋一点吗?
不过,为了避免和崇祯起冲突,他也只有咬牙忍了。
这会儿京城到山海关的铁路还只修了一半,才修到丰润,还没到永平府呢,不过这个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北直隶顺天府到陕西西安府这两千多里路程,如果按原来的速度,就算纯骑兵,最少也要二十来天,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有了火车日夜不停的奔行,总共都花不了五天时间!
于是乎,史翲这个巨贪成为出了张斌之外第一个享受铁路网络方便快捷的朝廷大员,两千多里路,不用五天时间就赶到了,着实让他大吃一惊。
不过,他也仅仅是大吃一惊而已,他对火车和铁路并没有什么想法,他甚至都懒得夸张斌和毕懋康一句,因为这会儿他满脑子都是蜀王府那几百万两白银,怎么把那些银子捞到手,装进自己腰包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第562章 入川受阻
史翲这一路满脑子都是银子,他以为这次自己捡了个大便宜,三万关宁铁骑对两万贼寇,那还不是手到擒来,自己只要追着贼寇抢银子便成。
他甚至都已经开始考虑怎么把这些银子运回去,怎么跟薛国观分赃以保住自己的巡抚之位,又怎么在四川刮地皮,继续贪腐等等。
他的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当他率关宁铁骑赶到西安的时候便收到消息,贼寇已经攻占新宁、达州、开县、奉节等地,整个夔州府差不多都被张献忠占领了!
这个消息着实让他吃了一惊,不过也仅仅是吃了一惊而已,张献忠大概以为朝廷大军会走湖广或者郧阳兴安州一线入川,所以急急忙忙的攻陷了夔州府,因为夔州府在四川的东北角,东边与湖广交界,北边与汉中的兴安州交界,要从湖广和兴安州入川,必须经过夔州府。
可惜,张献忠算错了,他走的压根就不是湖广方向,而是陕西方向,入川压根就不用经过夔州府!
他正暗自得意呢,结果,赶到汉中府之后,又一个坏消息传来,反贼已经攻占了广元、剑阁、梓潼、巴州等地,整个保宁府差不多都被张献忠占领了!
这下,他彻底傻眼了,因为他从汉中入川必须经过保宁府啊,米仓道的出口就在巴州。
就算他辛苦一点,走更长的金牛道,也必须经过广元,但这两个地方这会儿都已经被反贼占领了!
这个邵捷春,还真是没用啊,竟然让两万反贼在巴蜀如此肆虐,他手里那一万屯卫是摆着看的吗?
他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巴蜀的形势哪里有这么简单。
邵捷春虽然疏忽大意失可成都,但是,他并非什么无能之辈,主要张献忠太厉害了,或者说天时、地利和人和都不在他这边,天要大旱,蜀王又不肯出钱赈灾,导致四川到处都是饥民和流民,再加上成都又被张献忠偷袭得手,他真是无力回天了。
这会儿他只能率军困守德阳,等待着朝廷的审判,至于去围剿张献忠,别开玩笑了,他不被张献忠给围剿了就算不错了。
张献忠这会儿手下哪里只有两万人马,他还没跑出大巴山之前便已经和巴蜀各地的饥民和流民首领联系好了,只要占领了成都,抢了蜀王府,大家就跟着他一起混,保证有饭吃,有衣服穿,还有银子花。
这种好事流民和饥民怎么会拒绝,他们之所以背井离乡,到处流浪,不就是为了找吃的吗。
所以,他刚一占领成都,巴蜀各地的饥民和流民便蜂拥而至,一天一万都不止,这会儿都过去快二十天了,投奔他的饥民和流民二十万都不止了!
当然,这些饥民和流民也不是个个都能上战场,其中的青壮连一半都不到,尽管是这样,他手下人马也已经超过十万了。
他从蜀王府里面搜刮的数百万两银子和上百万石的粮食可不是给史翲准备的,而是用来疯狂扩军的,有了这些银子和粮食他手下人马增长速度已经不是滚雪球式的了,而是爆炸式的。
他挥军占领夔州府和保宁府以后,手下人马的增长速度更是惊人的恐怖,因为巴蜀的流民和饥民都知道,朝廷大军要来围剿,不是走夔州府就是走保宁府,只要堵住这两个地方,朝廷大军就进不来了,他们就安全了,造反,有饭吃,还不用担心朝廷围剿,谁还会犹豫!
史翲正在犹豫走哪条路的时候,张献忠的扩军速度已经超过一万人一天了,他手下的老管队、管队、小管队甚至是夜不收那都是造反的行家了,招起人马来那叫一个快啊,一天一万多人那还只是刚刚起步,相信用不了多久整个巴蜀能招揽的流民和饥民都会被他们招揽过来,甚至,张献忠连粮草的问题都不用考虑,因为他手下老人都会打土豪抢粮食啊,老百姓没饭吃,那些乡绅土豪、皇亲国戚手里可有的是粮食,带着人去抢就行了!
史翲犹豫了几天,最终还是选择了走米仓道,因为这条路最短,而且是崇祯钦定的,反正在他看来走哪条道都差不多,他走米仓道还能给崇祯一个奉旨办事的好印象,何必跑去走别的道呢。
他认为反贼之所以能占领夔州府和保宁府,主要是邵捷春无能所致,自己可不像邵捷春那么没用,而且他手下还有三万关宁铁骑呢,怕个球啊,可能他刚率军冲出米仓道,反贼就望风而逃了,就算不逃,张献忠凭借手下两万乌合之众,能是他手下三万朝廷精锐的对手吗?
他这纯粹是美梦连连,不说张献忠手下这会儿不止两万人马,就算真只有两万人马,张献忠也不会怎么怕他,因为关宁铁骑这会儿已经不是明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了。
张献忠害怕的是天雄军、戚家军、川军白杆兵、秦军和福广军,因为这些军队现在都装备了火枪和火炮,城防在他们面前就是个笑话,至于关宁铁骑,在张献忠眼里,那也是个笑话。
开玩笑呢,骑兵攻城,不说成都这样的雄城,就算是巴州这样的州城是靠三万骑兵就能攻下来的吗?
史翲刚率军抵达汉中张献忠便已经收到消息了,他刚率军走进米仓道,张献忠便已经开始调集人马驻守巴州了,三万关宁铁骑是吧,他直接调集了一万精锐老兵和五万新兵前去驻守巴州,而且,他还命令各地新征召到的人马不断向离巴州才百余里的保宁府城集结,随时准备支援巴州。
史翲率军穿过米仓道来到巴州的时候,那脸顿时就绿了,因为巴州城四面城墙上密密麻麻全是反贼,那数量哪里只有两万,三万都不止!
这个时候,他倒没有选择绕过巴州直接冲向成都城,他再没领兵作战的经验也知道粮道的重要性,如果他率关宁铁骑直接绕过巴州,人马是过去了,粮草怎么办,入川的通道全部被反贼掐断了,粮草根本就运不进来,手下将士如果没饭吃会怎么样,用屁股想也能想的到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0/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