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校对)第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550

城里几十条大街,几百条小巷,大街小巷,合共起来,大小酒楼有六七百座,茶社有一千余处。
都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到明朝,这金陵城里怕是八百八十寺都不止了。
张斌一行人经过二十多天,终于赶到了金陵城,进城的时候倒没什么锦衣卫打秋风,一行人特意分成了三拨,错开进城,这样一来,就没那么显眼了,这次,甚至连上来盘查的守卫都没有了。
不过,进去之后却没有京城那么顺畅了,一行人都是第一次来金陵,对城里面一点都不熟,一路打听,寻了将近个把时辰才找到金陵皇城附近的长安街。
好在金陵城里的寺庙比京城里还多,住处倒不用到处去找,张斌干脆在五军都督府和六部衙门附近找了家看上去环境寺庙,租了个四合院,住了下来。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还是卯时未至张斌便习惯性的爬来起来,和众人一起用过早膳,又交待了一番,他便独自一人徒步走向距离不远的六部衙门。
金陵皇城外的布局和京城有点像,也是中间一条大街,左边五军都督府、锦衣卫、旗手卫等军武衙门,右边六部、翰林院、詹事府等文职衙门,甚至走进兵部,他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六部衙门和京城的六部衙门简直太像了,都是前面一排小广场,都是里面一排排的小平房,甚至连大门都一模一样。
不过,这次,他的待遇却截然不同了,他刚找到门房,递上调令,那门房竟然点头哈腰的站起来,带着他就往里走。
张斌这个奇怪啊,他看了看大门,忍不住问道:“这门不用看了吗?”
那门房赔笑道:“张大人,您有所不知,我们南都六部本来就是闲散衙门,没几个人来的,就算有人来,让他自己等着就是,小的给您带路才是正经。”
这话倒不是胡说的,整个金陵城好像就这条街最冷清,用门口罗雀来形容那是最恰当不过了,远没有京城六部衙门前那么热闹。
既然人家都不在乎擅离职守,张斌自然不会反对,他毫不犹豫的跟着那门房往里走去,边走还边问道:“本官初来乍到,也不知衙门里的规矩,这第一个去见的是哪位大人啊?”
那门房连忙赔笑道:“规矩不多,不多,衙门大小官员来了都是去见杨大人。”
杨大人,莫不是南都兵部尚书杨文忠?
来之前他倒是打听了一下南都兵书的头头脑脑,不过只打听到两个,一个就是尚书杨文忠,另一个是右侍郎沈正宗,其他左侍郎、各司郎中什么的皆不知。
其实,这杨文忠和沈正宗也没什么名气,连史书上都没什么记载,看样子这南都六部衙门还真是受排挤官员的聚集地,来这里得都是养老的,连尚书和侍郎都没能留名青史。
他与门房闲聊了几句,很快就来到一个较大的书房外面,那门房到这就不再往里走了,而是站在门口朗声道:“新任职方司员外郎张大人求见。”
很快,里面便有一个威严的声音回应道:“进。”
那门房闻言,往里做了个请进的手势,随后便点头哈腰的走了。
张斌站在门口,整了整衣服,这才恭敬的走了进去。
里面面积颇大,进门是个屏风,转过去是个八仙桌,再往里才是一个大书桌。
这时,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正坐书桌后面微笑的看着他呢。
这位应该就是尚书杨文忠了,张斌恭敬的走上前,拱手躬身道:“下官张斌参见尚书大人。”
杨文忠竟然微笑着站起来,走到他面前,拉着他的胳膊亲切的道:“是双全吧,不必多礼,来,来,坐下说话。”
说罢,便拉着他走到八仙桌旁,示意他一起坐下来。
张斌这个奇怪啊,一个尚书,对一个员外郎这么客气干嘛,难道他知道自己的背景?
问题他老爹也就是个正五品的千户,比起这位尚书大人来可差的远了。
他虽然莫名其妙,这尚书大人让他坐,他还只能恭敬的坐下来,抬头挺胸,做听候教导状。
杨文忠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这才微笑道:“双全,没想到你真这么年轻,接到京城吏部文书的时候,本官还以为他们搞错了呢。”
这意思,也就是说,没想到你这么年轻就来养老了啊,真是让人想不明白啊!
张斌无语,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终究还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继续做听候教导状。
杨文忠貌似只是感慨了一句,随即又问道:“双全啊,你可认识孙承宗孙大人?”
这意思,好像是在问,你是不是东林党啊?
张斌连忙摇头道:“不认识。”
杨文忠不以为意,随即又微笑着道:“年轻人,难免有点火气,你是不是和人吵架了?”
这意思,好像是在问,你是不是得罪人了,不然的话,这么年轻,又是二甲进士出身,大计考核还是上等,怎么被人明升暗降,给贬到这里来养老呢?
张斌这个郁闷啊,他算是明白了,这家伙就是个老油子,他明明是想问自己怎么被贬到这里来的,却又不想得罪人,说话绕来绕去的,跟打哑谜似的。
这打哑谜着实让人头疼,他想了想,干脆半真半假道:“大人,实不相瞒,下官之所以来这里,是国公爷的意思,京城那边这会儿争的厉害,国公爷怕我不小心卷进去,所以让我先来这边待几年,等那边风平浪静了再回去。”
杨文忠闻言一愣,随即便小心的问道:“国公爷,你是说英国公?”
看样子这货是明白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了,张斌装出一副仰慕的样子,骄傲的道:“正是,家祖曾有幸在定兴王麾下任职。”
定兴王,是第一代英国公张辅死后追封的,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杨文忠闻言,那脸上瞬间如同笑开了花一样,那口气也变得更为亲切了,就如同重新认识了张斌一般,他用充满赞赏的语气道:“我就说嘛,像双全这样年轻有为,政绩卓越的干吏,怎么会陪我们这些老头子在这里养老呢?原来是国公爷安排来历练的,前途无量,前途无量啊!”
张斌闻言,嫩脸一红,谦虚的道:“大人过奖了,不知下官应当做些什么。”
做什么?这位就是来熬资历的,还敢安排他做什么,杨文忠连忙摇头道:“双全啊,南都六部是什么衙门你也知道,不过呢,我们兵部有时候还是有点事的,所以,必须安排轮值。”
原来不用每天坐班啊,这个好,张斌连忙点头道:“下官明白,但凭大人做主。”
杨文忠点了点头,欣慰的道:“双全不愧是勤勉之仕,这样吧,以后,每个月初九,十九,二十九由你来值守。”
一个月坐三天班,这还叫勤勉啊,张斌简直无语。
不过,他也没想在这里混个什么名堂出来,自己的事还多着呢,自然是越清闲越好,他连忙拱手道:“下官遵命。”
杨文忠最后提醒道:“嗯嗯,每天点卯的册子有空记得填一下,这个上面是要查的。”
好吧,原来只要找个时间把点卯的册子填满就算是每天都坐班了,这些人,还真会偷懒啊。
第67章 再等三年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上任伊始,张斌虽然没有那种迫切想要干出点成绩的傻帽劲头,但是对兵部的事务他还是比较热心的。
因为这南都兵部虽然没有什么实权,工作规程却和京城六部差不多,而他对自己以后的规划中,不管是掌握兵权巡抚还是总督又或督师,按规矩,基本上都是从兵部调派的。
也就是说,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会在兵部任职,对兵部的各项事务自然是越了解越好。
别看这兵部衙门总共才二十多个人,管的事情可多着呢,平时没事的时候他都会带点兵部的典章制度回住处研读,轮到他坐班的时候他更是时常跑去跟各司主事闲聊,查漏补缺,增长见识。
就这样过了将近一个月,坐了三次班,他对兵部各项事务总算有了大致的了解。
像他任职的职方清吏司,主要掌管武职官员的叙功、核过、抚恤、还有军队的检阅、考察、巡防等事务,并管理关禁与海禁。
兵部另外还有三个清吏司,分别是武选清吏司、车驾清吏司和武库清吏司。
武选清吏司,主要负责考核武职官员的品级与选补、升调、承袭、封赠等事务,并管理土司。
车驾清吏司,主要掌管全国马政及驿传等事务。
武库清吏司,主要掌管全国之兵籍、军器,并负责管理武科考试。
另外,他还了解到,南都六部并不是没有一点实权的挂名机构,虽然南都六部的权力远不如京城六部,但南都六部也有一定职权。
这主要还是因为南直隶辖区虽有十五个府又三个直隶州,但却没有设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这三司的职权实际上是由南都六部负责的。
其中,南都户部职权最大,南京户部不但负责征收南直隶以及浙江、江西、湖广诸省的税粮,同时还负责漕运、全国盐引勘合及全国黄册的收藏和管理。
而南都兵部则和南都守备太监、南都守备勋贵一起负责南直隶的守备,南直隶四十九个卫所事实上都是由南都兵部负责指挥调动的,而南都兵部尚书一般都挂着参赞机务的职位。
不过,南都守备太监、南都守备勋贵包括南都兵部都很久没去管过卫所的事务了,这会儿南直隶四十九个卫所具体还剩下多少人马,根本就没人去核查,只要每个卫所指挥使按时孝敬,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去管他缺员多少,也不会去管他怎么压榨屯卫种地捞钱。
这种情形也不知道持续了多久,以至于现在南都兵部发月俸都形成了一次发两份惯例,一份是朝廷发的,一份则是下面卫所孝敬的。
比如张斌,他是从五品,朝廷给的月俸是十四石,也就是差不多白银十二两左右,而下面卫所给的孝敬足有一百二十两!
这天,正是各部衙门发俸的日子,兵部衙门所有大佬难得聚在一起,张斌特意让谢正刚驾着马车带他去了兵部衙门,领了月俸和孝敬钱,又和兵部其他大佬寒暄了一阵,半天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当他带着一百多两银子,坐着马车,心情复杂的回到租住的四合院时,眼前的景象着实把他吓了一大跳。
这会儿,张差等人全部面色古怪的站在大门外,那心情貌似比他还复杂,而大门外可不止他们八个,还有十多个人,十多辆马车,都快把门前的大路给堵死了!
这应该是家里人过来了,但是,一次怎么过来这么多马车,这也太夸张了吧。
他跳下车,跑到张差跟前问道:“怎么这么多车,是不是家里人过来了。”
张差满脸古怪的点头道:“大人,老夫人也来了。”
晕死,原来是自己的老妈过来了,张斌连忙大步往院子里走去。
他刚一进院子,便听到左厢房传出黄氏的声音,貌似正在那里指挥人干什么呢,他连忙马不停蹄的往里走去。
刚一进屋,还没看清楚里面的人呢,一阵香风便扑了上来,他老妈黄氏一把抱住他,激动的道:“五姑娘,你可回来了,想死为娘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