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校对)第5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8/550

张斌还算谨慎的了,为了防止这家伙有什么猫腻,他还停下来摆出层层叠叠的大阵,准备稳打稳扎,慢慢推进,这家伙却是毫无顾忌,直接就率大军冲过来了。
结果可想而知,一阵火炮轰鸣声响起,十万东吁大军顿时被轰得阵脚大乱,紧接着又是一阵密集的火枪声响起,那前排的步卒更是如同割麦子般一片又一片的倒下去,还没冲到明军阵前百步,弓箭手还没来得及放出一箭,整个东吁大军便崩溃了。
这个时候东吁将士的内心是绝望的,开什么玩笑,这哪里是打仗啊,简直就是上去送死啊,明军火枪和火炮太多了,他们根本就冲不到人家跟前,只能在百步开外当人家的靶子!
第779章 逮住他隆王
东吁王太子平达力不知死活,率十万手持冷兵器的步卒阻击六万明军精锐,而且还主动发起冲锋,结果,刚一接战便被明军的火枪和火炮打的屁滚尿流,大败而逃。
张斌亲率大军一路掩杀追至大城附近,平达力连忙令围攻大城的东吁大军调头阻挡明军,可惜此时他手下溃军太多,到处奔逃,以致围攻大城的东吁大军迟迟不能结阵,张斌亦趁机令天雄军和秦军在两百余步外架起虎蹲炮,一顿猛轰,围攻大城的东吁大军顿时伤亡惨重,军心尽丧。
平达力见场面混乱以及,根本无力回天,只得下令全军撤退,随后率溃军一路往北窜去。
张斌看着潮水般退去的东吁大军,正考虑要不要率军继续掩杀,大城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欢呼,紧接着,大城东门洞开,一队队暹罗士兵抬着一捆捆红布从城中跑出来,扯开红布就往地上铺,一众衣着光鲜的暹罗权贵出现在东门外,看着不断向明军延伸的红布,貌似在等待着什么。
这是迎接天朝上使的最高礼节啊!
张斌见状,连忙召集一众将领,下马往大城方向走去。
他刚踏上暹罗士兵铺下的最近一块红布,城门口的暹罗权贵便哗的一下全部趴到地上,他刚沿着红布快步走到城门前,当先的一位暹罗权贵便朗声道:“暹罗国王帕拉塞通恭迎大明天朝上使。”
张斌连忙疾步上前,弯下腰伸出双臂虚抬道:“国王陛下请起,诸位请起。”
暹罗国王帕拉塞通顺势从地上爬起来,激动的拱手道:“大明王师威武,多谢大明王师解围之恩。”
张斌这个尴尬啊,现在不是讨论大明王师威不威武的时候,而是要乘胜追击,一举将东吁王朝主力大军消灭,以免陷入无休无止的持久战。
他耐着性子跟暹罗国王帕拉塞通和一众暹罗权贵寒暄了几句,便迫不及待的道:“国王陛下,此时东吁王朝主力大军溃而未灭,正应一路掩杀,将其彻底消灭,其他的就先不说了,贵国现在能组织多少军队随本公一起去追击东吁王朝主力大军啊,不若国王陛下现在就召集大军随本公去追击吧,不然,让他们逃回王都阿瓦那就麻烦了。”
暹罗王闻言,竟然微笑道:“上使,不急,不急,此处往北不到三百里便是崇山峻岭,而东吁王都距这里足有两千余里,他们跑回去最少也需要一个多月时间,王师一路远来辛苦,歇息两天再去追也是一样的。”
开玩笑,休息两天再去追还追的上吗?
或许追的上吧,但是天雄军和秦军并不是暹罗王想象的那样一路跑过来的,相反,这段时间天雄军和秦军基本上都在船上休息,根本就没赶过什么路,一点都不累。
他想了想,随即向后招手道:“地图。”
很快,两个亲卫便将一张最新的南洋地图举到他的跟前。
张斌看了看地图,随即问道:“国王陛下,现在你们还有多少军队,如果现在就出发,你能组织多少精锐随同王师向北追击?”
暹罗王闻言,估摸道:“大城现有兵力大概十一万,不过大半都是溃败回来的残兵,真正精锐只有五万左右。”
张斌闻言,思索了一阵,随即便下令道:“建斗,这边就交给你了,你率天雄军带着暹罗大军前去追击东吁溃军。”
说罢,他便指着地图向卢象升和暹罗王交待了一番,随即便带着孙传庭,率秦军南返登船,一路往新港城而去。
他这是急着去进攻东吁王朝的都城呢,因为征服东吁王朝的关键并不在于暹罗这二十多万东吁王朝的主力大军,而在于东吁王都,在于东吁的他隆王和其手下的文臣武将,只要能出其不意一举拿下东吁王都阿瓦城,逮住东吁的他隆王和其手下的“满朝文武”,东吁王朝必然臣服。
而击败又或者歼灭暹罗这二十多万东吁王朝的主力大军只能削弱东吁王朝的实力,尽量避免进入持久战,实际上并不能令其臣服。
现在东吁王朝的主力大军已经被击溃,只要咬着他们的尾巴一路追下去,将其全歼又或者彻底打散只是时间问题,如果能趁他隆王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围着阿瓦城,这场战斗基本上就结束了。
那么,他隆王什么时候能反应过来呢,这个时间还真不好确定,不过,绝对不会在一个多月之后,大城距离阿瓦城虽然有两千多里,快马加鞭的话最多十余天就能到,他隆王收到消息可能不会马上想到要逃跑,但是,当他得知大明王师在后面紧追不舍,逐渐逼近阿瓦城的时候肯定会跑。
所以,不能从陆路追着二十多万东吁王朝的主力大军进逼阿瓦城,这样的话,就算冲到阿瓦城也逮不住他隆王,必须走水路,绕过马六甲海峡,然后从大金沙江逆流北上,冲到阿瓦城外,打他隆王一个措手不及,才能逮住他。
这是张斌早就定下的计划,他只是没想到东吁王朝的主力大军会如此不堪一击,刚一接战便奔溃了,他想着起码得打个一两天才能将这二十多万大军击溃呢。
当然,这是好事,东吁王朝的主力大军其实也就能比当初大明的农民起义军强一点,他们被击溃之后战斗力更是连农民军都不如,一万装备精良的天雄军足以打得他们抱头鼠窜,暹罗大军只要跟在后面收押俘虏就行了,这东吁王朝的主力大军已经不用管了,剩下的就是突袭他们都城阿瓦了。
张斌率舰队赶到新港城之后稍事休整了一番,便带着五万秦军和三万福广军出发了,这次,他足足带了六百多艘战舰,除了一百余艘镇远巡洋舰,还有五百余艘轻型铁甲舰,因为大金沙江并不是很宽,就其下游入海口附近能行驶镇远巡洋舰这样的巨舰,到了中游,就只能通过轻型铁甲舰了。
舰队从新港城出发,不出两天便赶到了大金沙江入口,随即张斌便令秦军和福广军分批乘轻型铁甲舰逆流而上,直奔阿瓦城。
当密密麻麻的轻型铁甲舰出现在阿瓦城西的大金沙江上的时候,他隆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当两万秦军堵在阿瓦城北和城东的时候,他还不知道是打是逃呢。
当轻型铁甲舰再次运送两万秦军过来的时候,他终于有点慌神了,可惜,这会儿已经迟了,因为阿瓦城四周已经被秦军给围住了,如果想逃,必定要和明军开战。
四万秦军围着十多万人马驻守的阿瓦城貌似有点荒唐,每个方向最多也就上万秦军的样子,难道他们就不怕城里的东吁大军冲出来吗,十多万大军往一个方向冲,他们顶的住吗?
第780章 再立新州府
孙传庭这个时候着实有点紧张,一万对十多万,围剿反贼的时候那的确没问题,问题东吁王朝的大军不是反贼啊,他们的装备可比反贼精良,听说这阿瓦城中的守军还有火枪和火炮,他们要把火炮抬出来拼命,那可就麻烦了,人家可是跟荷兰人买的正宗的红夷大炮!
这时候,城里的他隆王比孙传庭还要紧张,因为他不明白明军为什么突然冲到阿瓦城来了啊,这几年他可没去招惹大明,大明这是为了什么呢?
他考虑了几天,还是没敢跟明军开战,这点明军他虽然不怎么放在眼里,但是,大明的实力他相当清楚,如果自己胆敢主动开战,那可不是眼前这区区几万明军就完事了,后面可能会是十几万甚至几十万。
当然,老是这样耗着也不是个办法,孙传庭刚率第二波人马把阿瓦城围住,他隆王便派出了使者,请求谈判,看看大明到底想干嘛。
这下可把孙传庭高兴坏了,谈判,好啊,东吁王朝完了!
倒不是说他有信心通过谈判劝降他隆王,这他隆王既然派来了使者,就证明人家在城里呢,而他根本就不会跟人家谈判。
他的回答是,我们大明天朝上使还未抵达,要谈判,还得等几天。
这也是张斌预先定下的策略之一,不管他隆王什么时候遣使来谈判,都不要急,等大军全部到齐,再跟他“谈”。
等大军全部到齐了,那还有什么好谈的,八万对十余万,再加上数百艘轻型铁甲舰相助,大明王师绝对碾压阿瓦守军,他隆王非降不可,不投降,那就打到他投降为止!
没过几天,秦军剩下的一万人马和三万福广军终于到齐了,整个阿瓦城附近的河道也停满了轻型铁甲舰,张斌也最后一批福广军抵达阿瓦城外并亲自接见了他隆王派出的使者。
他提出的要求简直让他隆王瞠目结舌,他竟然要求东吁王朝投降大明,将所有领土改成大明的州府,接受大明的统治!
开什么玩笑,他隆王想也不想就拒绝了,这大明天朝上使怕是狂的没边了,这家伙以为现在的阿瓦城还是几十年前的阿瓦城吗,为了防止明军再次攻打阿瓦城,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跟荷兰人买了八十门红夷大炮,架在城墙上,明军就算来再多他都不怕。
其实并不是张斌狂的没边了,而是东吁王太子平达力狂的没边了,当初张斌就曾派使者跟东吁王太子平达力提过这个要求,人家根本就没搭理,甚至都没派人通知他隆王,所以,他隆王才会莫名其妙的被明军围在阿瓦城。
张斌可不是跟他隆王开玩笑的,他隆王刚拒绝他的要求,他便下令,开始轰击阿瓦城。
这次,他并没有运来千斤佛朗机炮,因为大金沙江离阿瓦城西还不到两里,轻型铁甲舰上的火炮完全可以轰到阿瓦城里,他根本就不用带千斤佛郎机过来。
这一下可把他隆王给吓傻了,五百门大炮轮流轰击,那滚雷般的火炮轰鸣声几乎没有间歇,着实恐怖啊!
大金沙江离阿瓦城西还不到两里,江面上的轻型铁甲舰能轰到城里,城里的红夷大炮自然也能轰到江面上的轻型铁甲舰,他隆王是令人开炮反击了,但是,效果却差到令他绝望。
明军的轻型铁甲舰根本就轰不烂啊,因为西面城墙上总共也就二十门红夷大炮,他们操控火炮的技术还不怎么样,而且他们还要冒着雨点般的炮弹装填弹药,瞄准开炮,那效率和准头可想而知,基本上一轮下来能有一两发炮弹轰中明军的轻型铁甲舰就不错了,而且明军的轻型铁甲舰中弹之后根本就没什么反应,甚至连炮弹大的窟窿都没有,这怎能不让人绝望!
更令他绝望的还在后面呢,明军的火炮轰击好像就没有休止一样,一连轰了几个时辰都没有半点停歇的迹象,而西面城墙上的二十门红夷大炮才轰击了几轮就全废了,城墙也被轰得到处都是洞,更为可怕的是,有些炮弹直接从城墙上飞过,飞进了城里,阿瓦城西数里范围内到处都被轰得七零八落,城西的平民百姓都拼命往城东躲,整个阿瓦城都乱套了。
他隆王并不是个意志坚定,不怕死的英雄,他真被明军这猛烈的炮击给吓坏了,这样下去,就算是铁铸的城墙也扛不住啊,被明军轰了几天之后,眼看这西边城墙就要变成秃子了,他终于派出使者,向明军请降了。
他隆王率文武百官投降,东吁王朝彻底臣服大明,征服南洋的战略就算是大体完成了。
张斌并没有把他隆王怎么样,他只是要求他隆王签署命令,命东吁各地守军全部向明军投降,随即便派出秦军将士,分散前去受降。
至于他隆王,他不但没有囚禁又或是打杀,反而组织人力在琼州府给他隆王修建了一座豪华的王宫,给他颐养天年,同时还按大明亲王级的待遇给他分封了土地,包括暹罗国王、安南国王和占城国王都是如此,甚至连安南阮氏和安南郑氏都封了郡王,而且都在琼州府给了相应的封地。
这种作法,让南洋诸国的国王又是惊喜又是无奈,他们知道,以后他们肯定是没有机会再雄霸一方当土皇帝了,不过,能维持奢华的生活,并有世袭的封地着实让他们惊喜不已,他们都以为大明很可能会将他们干掉呢。
南洋至此就基本上算是平定了,不过,这还只是开始,要将整个南洋完全纳入大明朝廷的掌控可没这么简单,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
比如南洋诸国都必须撤去原来的区域规划,建立新的州府和行省,以方便朝廷管理。
对此张斌倒是早有准备,东南半岛面积大约相当于大明四五个行省那么大,张斌直接就将其划成了四个行省,除了原有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他还设立了广南承宣布政使司、中南承宣布政使司和东南承宣布政使司,原来的孟养宣慰司、木邦宣慰司、缅甸宣慰司、车里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老挝宣慰使司则直接改成州府,还有东吁王朝、暹罗和占城等地域,全部按大明的规制设置州府县城,统一由朝廷直接管辖。
至此,南洋才真正成为大明的内海,大明的海防前沿直接南移了数千里,此举不但让列强的舰队很难威胁到大明的本土,还为大明沿海的繁荣和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谓一举两得。
第781章 永兴盛世
设立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广南承宣布政使司、中南承宣布政使司和东南承宣布政使司之后,这南洋基本是划入大明朝廷管理范围之内了,但是,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比如,被俘虏和已投诚的东吁军、暹罗军、安南军和占城军,其中东吁王朝大军足有三十余万,暹罗军和安南军也分别有十余万和二十余万,如果按以往的作法,这些军队要么就地解散,要么先押去干几年劳役再解散,但是南洋这情况却不能这么办。
这南洋可没有大明本土那么安全,周边还有很多其他国家呢,如果没有一点兵力防守,人家跑来进攻怎么办?
难道还从大明本土调大军过来守卫南洋各地吗?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大明现在留下的精锐之师就那么多,连京城附近都没什么军队驻守了,还调大军来驻守南洋各地,岂不荒唐。
所以,这南洋必须保留一定的兵力以防止周边各国进犯,而且,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带着他们去开疆扩土。
张斌考虑了一阵,还是决定保留十五万常备军,分别驻守广南、东南和中南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当然,这常备军就不能按原来的编制由东吁军、暹罗军,又或是安南军缩减而成了,这样反而会造成隐患,张斌采取的是混编,也就是从东吁军、暹罗军、安南军和占城军中选拔出十五万青壮,混编成广南军、东南军和中南军分别驻守三个承宣布政使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8/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