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411

  他设想的《格物致知之理·地理篇》可不光有大明的地图,还有整个世界的地图。
  不过,这会儿的地图貌似不怎么好画啊,他抬头看了看四周各种稀奇古怪的地图,头皮不由一阵发麻,这会儿可没有什么网上地图供参考,要画一张详细的州府地图出来都费劲,更别说是整个世界的详图了。
  或许,请这位罗洪先来编撰《格物致知之理·地理篇》更为合适,他可没那么多时间到处翻阅地图,甚至去实地考察测量。
  想到这里,他不由诱惑道:“达夫兄,你知道吗,这世界很大,世界上并非只有大明一国,也并非只有大明周边那些小国,在广阔的海域上,还有很多很多国家呢。”
  这个罗洪先当然知道,郑和下西洋可是一件轰动整个大明的大事,像什么莫卧儿、波斯、大食等国家,甚至是昆仑奴的故地米昔儿,大明很多读书人都听说过。
  不过,这个时候《坤舆万国全图》还没有绘制出来,一般人根本就不知道整个世界是什么样子,更不知道世界上具体有多少个国家。
  罗洪先虽然对地图有兴趣,也只是翻找过大明境内的地图,对大明之外的地方,他还真不是很了解。
  他忍不住问道:“清风贤弟,你知道这世界到底多大吗?你知道这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个国家吗?”
  杨聪当然知道这世界有多大,而且他还查过一些相关书籍,对这个时候国家的叫法和大致疆域也有一定的了解。
  他干脆在桌上翻出一张最大的稿纸,然后便提起笔,根据记忆中的印象飞快的画起来,待画出一个简单的世界地图之后,他便开始边标注边解释道:“达夫兄,这就是整个世界的地图。
  这里是大明;
  这里是东瀛;
  这里是西域;
  这里是北极冰川;
  这里是南极冰川;
  这里是莫卧儿;
  这里是波斯;
  这里是大食;
  这里就是昆仑奴的故地米昔儿;
  ……”
第七十四章
危机四伏
  罗洪先目瞪口呆的看着杨聪绘制出来的草图,内心的震撼都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了。
  他真没想到,这世界竟然这么大,在他的印象中大明的疆域已经算够大的了,没想到,在整个世界地图上,大明疆域所占的比例都不到一成,另外九成多的土地上,到底还有多少国家?
  他呆愣了半天,直到杨聪将记忆中所有的国家名称都标记上去,他才充满好奇道:“清风,这些都是真的吗,这世界真有这么大吗,这些,你是从哪里看来的?”
  我晕,这个问题!
  杨聪闻言,不由一愣,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
  想到编撰《格物致知之理·地理卷》的初衷,他不由灵机一动,正好,借此机会跟罗洪先解释一下欧陆各国扩张的野心。
  他放下毛笔,叹息道:“达夫兄,你知道吗,欧陆各国正在迅速扩张,到处抢占所谓的殖民地,而他们抢占殖民地之前都会以经商为借口,到相应的地方查探。大明东南沿海已经有欧陆的商人在行商了,这些,就是从他们所携带的地图上看到的。”
  欧陆各国?
  殖民地!
  罗洪先不由好奇道:“清风,欧陆各国在哪里,殖民地又是什么意思?”
  杨聪指着地图西北角道:“这里就是欧陆,这欧陆的面积虽然没有大明的疆域大,但是其中却有大小十多个国家,而殖民地就是他们武力侵占以后剥削与奴役的国家或者地方。”
  罗洪先看了看地图,又对比了一下大明疆域的大小,不由咋舌道:“这欧陆离大明怕不有上万里远吧,他们怎么过来的?”
  杨聪点头道:“如果走陆路的话,的确只有万里之遥,不过,他们走的并不是陆路,而是海路,就如同当初郑公公下西洋一般,他们都是坐船从米昔儿的最南角绕过来的。”
  罗洪先一看杨聪手指的路线,不由瞠目结舌道:“这样走岂不是有四五万里,路上就要消耗将近一年的时间,光是粮食淡水就不知道要带多少,他们怎么可能过来!”
  杨聪郑重道:“刚不是说了吗,他们侵占了很多国家,在很多地方都有殖民地,他们并不需要带太多的粮食和淡水,因为沿途都有补给。而且海边的人都知道,海上是有洋流和季风的,顺风顺水,速度能快很多,他们从欧陆赶到我们大明东南沿海半年时间就差不多了。”
  罗洪先下意识认为,一个国家最多也就能侵占的一块跟他们国土面积差不多大的地方,而沿途的区域比整个欧陆都大了好几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他们把沿途的地方都给侵占了?
  他忍不住好奇道:“你说的这个什么殖民地,他们到底侵占了多少?”
  这个杨聪还真不大清楚,他哪能知道人家殖民的具体进度,不过,为了达到效果,说大点总比说小点好。
  他指着地图,夸张的道:“传闻,硕大的米昔儿已经被他们侵占将近一半了,而两块被他们称之为美洲的地方差不多都被他们侵占完了,还有波斯、大食、莫卧儿等国也被他们侵占了一些地方,他们的殖民地就快遍布整个世界了,大明或许就是他们最后的目标!”
  啊!
  不可呢吧?
  十几个小国,能侵占比他们疆域大几倍的地方吗?
  这也太夸张了吧,罗洪先有点怀疑道:“他们真侵占了这么多地方?他们真想打大明主意!”
  杨聪郑重的点头道:“当然,要不他们的商贩怎么来到大明东南沿海。”
  紧接着,他又指着地图上的巴达维亚道:“这里,也就是大明原旧港宣慰司的驻地好像就快被他们侵占了,还要大明的属国吕宋也快被他们侵占了,还有曾来大明朝贡过的满加刺都快被他们灭国了,你说,他们离大明还远吗?”
  这!
  罗洪先不由大惊道:“这可如何是好?”
  没想到,杨聪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而问道:“达夫兄,你费这么大心里绘制《广舆图》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怎么说呢?
  首先,当然是因为爱好此道,不然也不可能蒙头窝这里画五六年不是。
  然后,当然是为了著书立说,流芳百世,这可是读书人最高的追求之一。
  不过,这些罗洪先都不好意思说出口,他想了想,假假意思道:“这个,我只是想让后人知道我们大明疆域是多么的辽阔,同时也是为了大家出行方便,你也赶过考,那茫茫的路途,你可曾心生恐惧,如果有《广舆图》在手,知道自己要经过哪些地方,又知道怎么到达目的地,这样心中不就有底了,是吧?”
  这年头的读书人还是务虚的居多,罗洪先虽然说的冠冕堂皇,杨聪却是清楚,这家伙心里想的怕不是这些,至少不完全是这些。
  他装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感慨道:“你应该也知道,现在的大明,故步自封,不思进取,朝中内斗不断,边境烽火连连,长此以往,大明危矣!小弟想编撰一套书,提醒所有人,大明周边,危机四伏,同时联合有志之士,探寻强国之道,不知达夫兄以为如何?”
  罗洪先闻言,不由一愣,崇高的理想,这年头的读书人基本都曾有过,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很多人都变得越来越现实。
  他也曾有过救国救民的想法,只是遭遇到一些挫折之后,他也不得不将自己埋在地图堆里,以躲避现实,寻求心理上的慰藉。
  杨聪的话,就如同暮鼓晨钟一样,将他敲醒了,久违了的豪情壮志再次涌现在他心间。
  他郑重的问道:“贤弟想编撰一套什么样的书?”
  杨聪大致介绍道:“此书小弟定名为《格物致知之理》,包含天文篇、地理篇、五行篇、器械篇、风雨雷电篇等等,从各个方面探讨强国之道,而地理篇就是想让所有人都知道,大明周边,危机四伏,我们的敌人不但有北元余孽,有东瀛倭寇,还有欧陆的西班牙、葡萄牙、尼德兰、佛郎机等等,如若大明不自强,终将被这些不断变强的国家欺凌。”
  好崇高的理想啊,罗洪先不由钦佩道:“清风贤弟为国为民之心,着实让为兄汗颜,不知为兄可否略尽绵薄之力?”
  可以啊!
  杨聪激动的道:“小弟就是想请达夫兄来编撰这《格物致知之理·地理篇》,不知达夫兄意下如何?”
  罗洪先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好啊,你说,怎么编撰,里面具体有那些内容?”
第七十五章
更不靠谱的会元
  这年头编撰一本书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像罗洪先为了编撰《广舆图》,不知道查阅了多少书籍,也不知道费了多少心力,这都五六年了,他才堪堪完成一半呢。
  杨聪之所以迟迟没有开始编撰《格物致知之理》这是一个很大的原因,他一个人精力有限,根本不可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而这会儿他手底下根本就没什么会写书的,如果让他一个人来编撰,估计累到死都完成不了这样的鸿篇巨著。
  不过,这会儿就不一样了,他正好有点空闲时间,又遇到了罗洪先这个对地理特别感兴趣的状元郎,所以,他决定先开始编撰《格物致知之理·地理篇》,至于其他的,还得慢慢聚拢人才方能开始。
  为了有个好的开头,杨聪也是费尽心力,这些天他几乎早朝一结束就往罗洪先那里跑,两人商议了很久,还是决定做成那种对开的书页,一边是带符号的简略地图,一边是画着山川河流城池的地形图,两边一对照,看上去清晰无比,赛过以往的地图不知道多少倍。
  至于整个地理篇的内容,当然不光包括大明境内了,整个世界都要包含进去,不过,杨聪也只是大概记得世界地图的轮廓和一些主要国家的大致方位,真正细致到山川河流道路城池等,他也是两眼一抹黑。
  这个问题怎么办呢?
  杨聪原本以为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可能真要逮住几个欧陆来的商人,又或者直接跟殖民强国的海军干一仗,缴获了他的航海地图才能将世界地图慢慢补全,没想到,罗洪先却想到了一个更简单的办法,那就是翻书。
  他真是没想到,原来翰林院还藏有很多书籍,翰林院最前面的三栋阁楼全是藏书用的,里面的书简直浩如烟海,密密麻麻的书架上全是书,整整三栋楼的书!
  罗洪先以前绘制《广舆图》的时候就是从里面翻出相关书籍做参考的,而他翻的只是记载大明疆域情况的书籍,其他的,他很少去翻,也没时间去翻。
  杨聪发现,他真是捡到宝了,翰林院的藏书之丰简直超出了他的想象,不但有地理方面的相关书籍,天文、器械、冶金、水利等等方面的书籍都有,三栋阁楼等于就是一本巨大的百科全书,只是书籍太多太杂,一个人一辈子都看不完。
  他只要有足够的人手,关于这个时代的科技知识,基本都能翻的到,也就是说,只要他将后世的见闻和翰林院中藏书记载的内容结合到一起,一套《格物致知之理》就差不多完成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