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1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411

  当然,这也是一个相当浩大的工程,他这会儿还没法全面展开,现在,他能做的,也就是将藏书中关于地理方面的记载翻出来再加上自己后世的见闻,与罗洪先一起编撰成《格物致知之理·地理篇》。
  这个工作量也相当的大,不过带给他的惊喜也很多,翰林院藏书里面不但有记载大明疆域情况的书籍,还有周边各个藩属国进贡而来的图册,还有郑和下西洋的详细记载,还有前朝北元时期的各种地理书籍。
  这家伙,前朝北元可是横跨整个亚欧大陆的大帝国,他们不但有自己疆域的详细地图,还有敌对的欧陆国家的详图,有了这些书籍,整个亚欧大陆的地形地貌差不多都出来了,至于非洲和南北美洲,先大致标注一下就行了,反正那些地方在这个大航海时代基本就是欧陆各国的殖民地,地图上并不需要做太详细的标识。
  杨聪原本还以为《坤舆万国全图》上关于亚欧大陆的地图都是后面西方传教士从欧陆带过来的,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大明原本就有相关的地图,只是没人把他汇总到一起,合并成一张完整的世界地图而已。
  这个并不奇怪,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像罗洪先这样痴迷于地理的花费了五六年时间也就绘制了半个大明的地图,他甚至都没时间去翻看大明疆域以外的地理书籍,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除非皇帝下旨,不然没人会无聊的去干这事,而《坤舆万国全图》之所以出世,正是因为万历对世界产生了好奇。
  可以说,利用翰林院的藏书就能绘制出大致的世界地图,如果再加上杨聪后世的见闻,绘制出来的地图甚至比《坤舆万国全图》还要全面。
  这个发现着实让杨聪和罗洪先兴奋不已,他们整天痴迷于《格物致知之理·地理篇》的编撰,一晃半个月时间就过去了。
  这天,杨聪还是如同往常一样,下了早朝,稍微休息了一下,便直奔罗洪先的值房,没想到,罗洪先那里却已有客人了。
  这人是翰林院编修赵时春,也是个闲的蛋疼的家伙。
  这个赵时春的事迹杨聪也听说过,这家伙可谓一个奇葩,他是嘉靖五年丙戌科会试第一,也就是会元,而那个时候嘉靖因为大礼议之争跟朝臣起了冲突,所以没有举行殿试,按道理来说,他这个会元就应该顺理成章的成为状元,却不曾想,嘉靖看过会试考卷之后却没有把他定为状元,而是将他定为二甲第三名。
  这家伙,也不知道是正义感太强还是跟嘉靖对不上眼,刚刚步入仕途便跟嘉靖杠上了,有事没事便上奏批评嘉靖,这里不对,那里不对!
  好吧,这年头你跟皇上对着干,结果可想而知,他的仕途差不多因此毁了。
  嘉靖发起飚来谁扛的住,他上了几封奏折之后,嘉靖大怒,直接下旨将他关进诏狱暴揍了几天,而后便将其罢官削籍!
  不过这事都过去快十年了,嘉靖或许良心发现还是怎么了,又将他复官为翰林院编修。
  也就是说,他这么个二甲第三的才俊,步入官场都十余年了,还只是个七品小官!
  这家伙,找罗洪先干嘛呢?
  他还没来得及问呢,赵时春便献宝似的拿出份奏折,请他品评。
  杨聪打开奏折一看,错点没晕倒。
  这家伙,他竟然又想上奏批评嘉靖,不该迷信什么长生之术,而应该勤于政务信号令、广延访、励廉耻……
  大哥,你能不能靠谱一点,这奏折交上去你会有好果子吃吗?
  你这是真想劝嘉靖勤于政务还是想打人家脸呢,跟皇上作对,你这不寻死吗!
第七十六章
热武器和冷兵器
  赵时春这个人杨聪还是跟他聊过几次的,为人的确很正直,才华也比较出众,就是太倔了。
  你说你再为国为民也不能跟嘉靖硬怼不是,你再有道理能怼得过皇上吗?
  这年头正直的人真不多见了,杨聪是真不想眼睁睁的看着他这么白白把自己给毁了。
  他拿着奏折“欣赏”了半天,突然问道:“景仁兄,小弟斗胆问一句,你上奏的目的是什么?”
  你这不废话嘛?
  赵时春莫名其妙的道:“为兄当然是想让皇上迷途知返,勤于政务,好好治理大明,使得国泰民安啊,皇上现在崇信什么虚无缥缈的长生之道,对政务越来越消极,这样下去肯定不行的。”
  我晕,还迷途知返,迷途的是你好不!
  杨聪并没有这么说,而是假装钦佩道:“景仁兄为国为民之心着实令人钦佩啊!”
  赵时春立马露出一丝自得的表情,嘴里却是谦虚道:“过奖了,过奖了。”
  杨聪突然又问道:“景仁兄,以你对皇上的了解,你认为皇上会听你的吗?”
  这!
  赵时春脸上顿时变得尴尬无比,以他对皇上的了解,皇上当然不会听他的,当初大礼议的时候,皇上几乎跟满朝文武都怼上了,最后皇上硬是把德高望重的名臣杨廷和给罢免了,换上了当时还只是白身的礼部观政进士张璁。
  要论犟驴脾性,他可比皇上差远了。
  他想了想,这才大义凛然道:“皇上是不会听我的,但是总得有人提醒皇上不是,我辈有识之士总不能为了自身安危而不顾国家社稷。”
  晕死,还有识之士呢,你这个蠢货!
  杨聪摇头苦笑道:“景仁兄,你又没有想过这奏折递上去之后会是什么结果?”
  这个,赵时春还真想过,他无畏道:“大不了再被皇上关进诏狱用几天刑,然后再被罢官削籍呗。”
  你还知道结果啊。
  杨聪紧接着追问道:“然后呢?”
  然后?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啊,自己都被罢官削籍了,基本上就没然后,皇上总不可能再把他这个屡教不改的逆臣给招回来吧。
  赵时春莫名其妙的看着杨聪,不知道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杨聪见他呆愣的模样,忍不住叹息道:“景仁兄,小弟斗胆问一句,你认为这样做,于国于民有什么好处?”
  赵时春并不是白痴,杨聪的话他自然能听懂,自己这样做于国于民没有一点好处,他只是白白把自己给搭进去了而已。
  想到这里,他脸上不由露出黯然之色,整个人都蔫了。
  杨聪见他这表情,连忙趁热打铁道:“景仁兄,你可是二甲第三名,现在又进了翰林院,如果勤勉任仕,入阁为相都不是问题,你想想,如果你能入阁为相,又能为国为民做多少好事呢?”
  这。
  赵时春脸上慢慢露出挣扎之色,杨聪说的是有道理,但是他这犟驴脾性一时半会还转不过弯来啊。
  杨聪紧接着低声道:“景仁兄,说句大不敬的话,这皇上总有过去的哪天,大明这会儿还亡不了,我们还是有机会的。”
  晕死,这话你都说的出来,你简直比我还猛啊!
  赵时春闻言,着实大吃了一惊,不过,震惊过后,他那犟驴脾性貌似也平复下去了。
  他细细一想,杨聪说的的确有道理,何必白白牺牲自己,留着有用之身,才能真正为国为民做出贡献。
  想到这里,他直接夺过杨聪手中的奏折,一把撕做两半,随即心悦诚服道:“清风贤弟,你说的对,为兄的确太过鲁莽了。”
  杨聪闻言,不由暗暗松了口气,还好,这位正直之士算是救下了。
  紧接着,他又和罗洪先开始讨论起《格物致知之理·地理篇》的修撰来。
  赵时春并没有走,他在旁边听了一阵,便忍不住问道:“清风贤弟,你们为什么要耗费心力研讨这冷门的地图呢?”
  冷门?
  好吧,赵时春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地理方面的知识在这年头的确是个冷门,压根就没几个人去研究。
  不过,杨聪可不光想编撰一本地理书,而是想编撰一套百科全书,正好,这赵时春不但才华出众,这会儿还闲的很,如果他有什么特长,把他拉进来一起编撰《格物致知之理》岂不是又多了个帮手。
  想到这里,杨聪详细的把自己编撰《格物致知之理·地理篇》的目的介绍了一遍,同时也将编撰一套百科全书的想法说了出来。
  赵时春闻言,不由钦佩道:“清风贤弟,你这才是真正的为国为民啊,为兄受教了。”
  杨聪连忙谦虚道:“可不敢这么说,大家共勉,共勉,对了,景仁兄,你可有特别感兴趣的事物,不若我们一起来编撰这套《格物致知之理》如何?”
  赵时春想了想,随即尴尬的道:“不瞒清风贤弟,为兄喜好兵法,为兄也曾立志要率军击败鞑子,解大明北境之危,可惜,当初出任兵部主事的时候太鲁莽了,几封奏折葬送了自己的前程,如若我能勤勉任仕,这会儿最少也应该是个兵部郎中了吧,领兵出征也不是没有希望,可惜了,可惜了。往事已矣,不说这些了,清风贤弟,你可曾想过在《格物致知之理》中加入《兵法篇》,如果有这个想法,为兄倒是可以略尽绵薄之力。”
  《兵法篇》?
  杨聪细细一想,他还真把这个给漏了,这《兵法篇》好像还真有必要加进《格物致知之理》中。
  他之所以这样想,倒不是蔑视以往的兵法大家,主要以往的兵法侧重的都是冷兵器作战,而现在大明正处在冷兵器与热武器交替的关键时期,或许,正是没有相应的兵法指引,热武器才没有在大明发展起来,最后主宰战场,如果自己能编撰出适应热兵器作战的兵法来,或许会给大明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说不定。
  想到这里,杨聪郑重的点头道:“景仁兄,这《兵法篇》的确有必要编撰,只是我们不应拘泥于以往的冷兵器作战兵法,而应注重于研究热武器作战兵法。”
  冷兵器?
  热武器!
  这会儿可没这个说法,赵时春满头雾水道:“清风贤弟,何谓冷兵器,何谓热武器?”
  杨聪闻言,连忙解释道:“冷兵器指的就是以往的刀枪剑戟等不带火药,纯靠人力施展的兵器。热武器指的就是火枪、火炮等包含火药的兵器。热武器其实有很大的优势,无论是射程还是杀伤力都比冷兵器强的多,对兵源的要求也没有冷兵器那么高,小弟认为,如果能一直发展下去,热武器必定取代冷兵器成为战场的主宰,但是,这会儿却没有热武器相关的兵法,所以小弟想编撰一本出来。”
  赵时春闻言,不由将信将疑道:“热武器真能成为战场的主宰吗?”
  杨聪毫不犹豫的道:“当然能,你想想,如果数万明军将士都能配上火枪,再配上几千门火炮,试问使用普通刀枪剑戟和弓弩的敌人能与之匹敌吗?”
  如果能有几万枝火枪,几千门火炮,那还用想,一轮下去就能干翻几万人,这仗还用得着打吗?
  不过,这也太不切实际了,赵时春摇头道:“如果能有这么多火枪和火炮,那自然是战无不胜,问题不可能有这么多啊,朝廷现在估计几千枝火枪都凑不齐,就更不要说几万枝火枪和几千门火炮了。”
  杨聪微笑道:“不可能吗,所谓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只要我们编撰出火枪战法,让热武器在实战中所向披靡,这火枪和火炮自然会慢慢多起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