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1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411

  原本上战场是不能带家眷的,不过文官可以例外,因为为官一般都是坐守坚城指挥,不用真正上战场厮杀,带上家眷也没什么。
  这会儿大军出发在即,跟家眷磨磨唧唧就有点不像话了,杨聪干脆直接打马来到神机营阵前,随即便抬手朗声道:“出发。”
  一阵令旗挥舞,整个队伍终于缓缓开始移动,慢慢往西北方向行去。
  这神机营将士并没有骑马,所以整个队伍行进速度并不是很快,杨聪大致看了看后面的队伍,随即便对着那身穿亮银甲的将领朗声道:“朱将军,要不我们走快点吧,这一路足有三百余里,要这么慢吞吞的走下去,恐怕得七八天才能赶到宣化府城。”
  满脸稚嫩的朱希忠点了点头,又问了问旁边的将领,这才抬手朗声道:“跑步,前进。”
  这跑步前进也不是很快,一天能跑个百里就不错了,不过总比慢吞吞的走路要快,杨聪其实也不是很着急,他只是试探一下这朱希忠的脾性而已。
  现在看来,这朱希忠果然是个愣头青,而且还没有世家子弟的傲娇,要忽悠倒是简单的很,就是他身边这员将领,貌似很老成的样子,不知是什么来头。
  杨聪想了想,干脆打马靠过去问道:“朱将军,不知这位将军是?”
  朱希忠连忙介绍道:“这位是明威将军戚祥之后,京营参将,坐神机营指挥,戚景通戚将军。”
  明威将军?
  这应该是开国的时候封的,不够封公侯伯爵的武将一般都会封个将军什么的,看样子这家伙跟成国公府应该有密切的关系。
  戚姓倒是很少见啊。
  杨聪下意识拱手道:“原来是戚将军,敢问令郎叫什么名字啊?”
  这话问得,简直莫名其妙。
  戚景通愣了一下,这才拱手道:“末将育有二子,长子继光,次子继美。”
  杨聪闻言,错点从马上跌下来。
  卧槽,这位竟然是名将戚继光的父亲!
  他也就是下意识随口一问,没想到这戚景通真跟戚继光有关。
  戚继光啊,那可是明朝中后期最有名的名将,既然遇着了,自然不能错过。
  他忍不住激动道:“所谓虎父无犬子,想来戚将军之后定然也是大将之才,不知令郎现在何处任职,如若戚将军不嫌弃,不如一同调来本官账下听用,毕竟这宣府正是鞑子眼红之所在,建功立业的机会很多。”
  这状元郎是怎么呢?
  戚景通满脸懵逼的看了朱希忠一眼,这才尴尬拱手的道:“多谢杨大人,不过,犬子尚且年幼,还不能领兵打仗。”
  你这怕有四五十了吧,戚继光怎么滴也快二十了吧,什么年幼不年幼,先捞过来再说。
  杨聪不依不饶道:“年幼没关系啊,所谓英雄出少年,只要锻炼一下,定能成大器的。”
  你到底想干嘛?
  戚景通愣了半晌,这才拱手弱弱的道:“这个,杨大人说的对,不过继光今年才十岁,继美今年才八岁,他们真的不能领兵打仗,末将在这里替他们多谢杨大人好意了。”
  杨聪闻言,顿时羞的满脸通红。
  晕死,这年头武将都流行晚婚晚育吗,俞大猷是年近三十还未娶妻,这戚景通四五十岁的人了,大儿子才十岁,搞得人好不尴尬啊!
  他讪讪笑了几声,这才尴尬道:“噢,原来是这样啊,没关系,没关系,等以后有机会了再招令郎过来。”
第九章
宣府镇
  宣府镇,又名宣化府,属万全都指挥使司,治所宣化府城,有边垣一千一百一十六里,边墩一千二百七十四座,冲口一百九十二处。
  宣府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别是明朝建都北直隶顺天府之后,宣府镇更是保卫京城,防御北元余孽南下的咽喉之地。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宣府镇被瓦剌太师也先率军攻破,边防设施遭遇严重破坏,其后虽屡有修缮,但断壁残垣甚多,直到嘉靖年间都未曾完全修复。
  这也正是北元鞑靼部吉囊频繁入寇宣府镇的原因,因为宣府镇北边的长城缺口太多了,他随便找一个便能率军冲进来,而当初宣府总兵赵镗正是因为率军去堵缺口不敌身亡。
  宣府镇经此一役,元气大伤,直到这会儿还没缓过来,杨聪率京营前来巡按,也算得上是一股强有力的支援,可谓恰逢其时。
  可惜,现任宣府总兵李凤鸣却不这么想,状元郎来指挥作战,怎么都感觉不靠谱啊!
  杨聪一行自西直门出发,往西北方向疾赶百里左右,当天晚间便来到了居庸关内,过了居庸关就是宣府镇地界了,也就是说宣府镇其实离京城只有百里左右,只是其治所宣化府城离京城有三百余里。
  第二天一早,不到辰时,杨聪便率军越过居庸关,进入宣府镇,没想到,前行还不到十里,前面便出现密密麻麻的边军,那黑压压的一片,足有四五千人。
  杨聪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呢,前面几骑便从边军阵容中跑出来,直朝他们奔来。
  他才刚刚看到一群将领中的汤克宽,成国公世子朱希忠便打马迎上去大笑道:“凤鸣叔,你怎么跑这么远来接我们啊?”
  晕,原来是宣府总兵李凤鸣,听朱希忠这口气,这李凤鸣应该是成国公府的亲信。
  他想了想,干脆打马迎上去拱手道:“李将军,劳烦在此相迎,一路辛苦了。”
  李凤鸣看了看满脸稚嫩的朱希忠,又看了看年纪轻轻的杨聪,脸上满是无奈之色,这朝廷到底怎么回事啊,竟然派两个毛头小子跑边镇来瞎指挥,这以后可怎么得了啊!
  他无奈的朝朱希忠拱了拱手,道了声“世子好久不见”,随即便朝杨聪拱手道:“巡按大人,这边关时刻都有危险,末将害怕鞑子收到消息前来偷袭,所以私自做主率军前来相迎,还望巡按大人勿怪。”
  他这心里着实无奈的很,这家伙,一个成国公世子,一个新科状元郎,如果出了什么事,那他就百死莫赎了。
  杨聪闻言,不由吃惊道:“鞑子竟然能闯入宣府镇偷袭吗?”
  唉,果然是个愣头青!
  李凤鸣在心中叹息一声,随即解释道:“宣府外围长城损毁太严重,虽然大的道口基本都已经修复,但是很多小地方还是断壁残垣,如果鞑子集结几万大军前来,我们事先就能收到消息,他们自然不可能无声无息的闯进来偷袭,但是如果只是几百上千人马,他们随便哪个部落都能拉出来,我们也无从防备。”
  晕死,这意思,宣府镇岂不是千疮百孔!
  杨聪闻言,眉头不由一皱,他想了想,随即问道:“鞑子骑兵现在何处,可有消息。”
  李凤鸣郑重的点头道:“大人,消息是有的,前几天延绥镇那边传来紧急军情,鞑子骑兵正在河套集结,估计今年他们还会入寇。”
  这!
  杨聪闻言,脸色不由一变,他这还什么都没准备好呢,要是鞑子骑兵这会儿冲过来,他真没一点办法。
  李凤鸣见他这表情,脸色无奈之色更甚。
  唉,这都什么事啊!
  他无奈的解释道:“大人请放心,河套离此足有两千余里,鞑子骑兵不将陕西三镇边军收拾一顿是不敢轻易进犯宣府的,毕竟他们还要顾及自己的后路。”
  原来是这样,杨聪嘘了口气,随即追问道:“如果鞑子要入寇宣府,一般是什么时候?”
  李凤鸣如数家珍道:“这几年鞑子一般是二月份开始在河套集结,三月份开始进犯陕西三镇,最快也要六月份才会跑到这边来。”
  还好,还好,这会儿才二月,还有三个多月时间。
  杨聪当即便挥手道:“那行,我们现在就出发吧,边走边说。”
  李凤鸣虽然头疼,也只能听杨聪的行事,别看杨聪只是个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读学士,甚至他这巡按的实际官职只是正七品的都察院御史,但是,人家代表的是朝廷前来巡按,可以说是见官大三级,他只能听人家的。
  这一路从居庸关出发到宣化府城还有两百来里,杨聪这会儿倒没要求急行军了,他一路拉着李凤鸣细细询问,每过一个地方都要李凤鸣好好介绍一番,不管是城池还是堡垒,甚至是边军屯卫他都仔细了解一番。
  他发现,这宣府镇防守其实挺严密的,几乎每隔二十里左右便会有一个城池或者堡垒,而且里面都驻扎着边军屯卫。
  只可惜,这些边军屯卫装备实在太差了,别说是北元骑兵,甚至是人家的步卒都不一定打的过,所以,每次鞑子入寇的时候,他们都只能守着城池和堡垒,眼睁睁的看着鞑子骑兵在城外肆虐。
  这着实是个问题啊,如果边军屯卫能人手一杆火枪的话,鞑子骑兵别说是来四五万了,就算是来四五十万都要栽在这宣府镇,可惜,这会儿边军屯卫手里刀枪弓弩都配备不全,根本没法跟人家打啊。
  这时候,他也明白了,大明并不是没有兵而是没有武器,缺乏训练,如果大明能重视边军,何至于此啊。
  像这宣府镇,原来就有边军屯卫十五万余,虽然几经劫难,现在还剩下边军八万余,也就是说,只要把这一镇边军全部装备齐整,训练成精锐,足以打得北元余孽抱头鼠窜!
  只可惜,这会儿大明的主要精力都消耗在内斗上了。
  朝臣和朝臣斗,朝臣和太监斗,皇帝和朝臣斗,大家眼中就只有窝里斗,也不想想斗来斗去便宜了谁。
  他这会儿还没办法去管那朝堂的纷争,他只能尽力做好自己的事,争取在宣府镇闯出一番天地来了。
第十章
搬迁
  低矮的平房,冷清的街道,寥寥无几的行人,杨聪看到眼前的一切,很难想象这就是宣化府城,这里简直比惠安县城还差劲啊,而且是差的远。
  这宣化府城城墙倒是挺高大的,但这城里面也太冷清了,简直就跟个鬼城一样。
  杨聪一行人经过五天的缓慢行军,终于赶到的宣化府城,李凤鸣将手下将士和神机营精锐安排去军营修整以后便带着杨聪等人来到了城中的总兵府,按他的意思,是请杨聪和朱希忠在总兵府后院东西厢房住下来,他自己去住军营,但是,杨聪却婉拒了。
  杨聪此行可不是光指挥边军对战鞑子,更重要的是要把边军的后勤体系建立起来,把边军精锐装备起来,也就是说,他必须在宣府建立后勤基地,总兵府那么点地方,根本就不够。
  他在总兵府稍稍休息了一阵,又将陆灵儿和张贞留在总兵府的迎宾楼暂住,并留下一众护卫高手保护,随即便带着锦衣卫还有一众随行官员和李凤鸣一起在宣化府城巡视开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