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1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411

  这宣化府城虽然冷清,面积还是相当大的,其东西和南北宽度都有八里许,住下二三十万人都不是问题,不过这会儿城里除了边军屯卫和边军家属,貌似就没什么其他人了,据李凤鸣了解,这会儿城中连带一万边军精锐,总共还不到五万人口。
  没办法,自从鞑子入寇宣府之后,这里的人烟是越来越稀少了,生意都没法做了,很多商户都无奈迁走了,这商户一走,很多生活物资都买不到了,城中其他居民也只能想办法迁走了,如此恶性循环下,宣化府城的人口自然是越来越少。
  这人少也有人少的好处,折腾起来方便,杨聪大致巡视了一番,心里便有了谋划,回到总兵府之后,他便拉着李凤鸣来到其书房商议起来。
  这总兵府其实有很多办公用的书房,李凤鸣的意思,原本是想将这间最大的书房让给他的,也被他婉拒了,因为他压根就没想着在总兵办公。
  两人在书房中坐定之后,杨聪便有些迫不及待的道:“李将军,你应该知道,皇上派我来主要不光是指挥大军跟鞑子作战,更重要的是要给边军精锐配上火器和战车,而这些都需要腾出地方来制作。我刚也看过了,城北基本上没什么人,你看看能不能尽快将整个城北全部腾出来,我好让尽快让匠户入住,生产火器和战车。”
  这家伙,莫非疯了不成,整个城北,那是多大的地方啊,宣化府城占地足有两万余亩,整个城北就是将近六千亩!
  城北虽然住户不多,但也不是没人住啊,而且,就算是人家躲别的地方去了,那地,那房子,还是人家的,你总不能强抢吧?
  李凤鸣愣了半晌,这才尴尬的道:“大人,这城北虽然没什么人住,但房子和地都是有主的,要全部腾出来恐怕很难啊。要不这样,末将命所有屯卫军户全部搬去其他地方,这样城北就空了将近六成了,您看地方够了吗?”
  开玩笑,这可不光是地方够不够的问题,火器的生产可不能让鞑子偷学了去,而且兵工厂中有其他住户也不安全,万一鞑子奸细混进来捣乱怎么办。
  杨聪缓缓的摇头道:“这不是地方够不够的问题,整个城北必须空出来,这样吧,原有住户的房子和地,我全部掏钱买下来,另外每个屯卫军户搬迁我补偿十两银子,总之,一句话,要快,最好五天之内能全部搬迁完。还有你记得通知宣府镇所有军匠五天后来宣化府城集合,好好把城北拾掇一下,京城那边的匠户有个六七天差不多也能赶过来了。”
  晕,这小子,怕是不知道城北有多少住户吧,掏钱让人搬倒是个不错的办法,问题你掏的起这个钱不?
  李凤鸣忍不住提醒道:“大人,城北的屯卫军户足有两千多户,而普通老百姓的院子和士绅的府邸也有不少,要将整个城北全部腾出来最少得四五万两银子啊。”
  四五万两?
  很多吗?
  要换做是后世,四五万两银子在宣化这样的市府也就能买套不错的别墅而已,买下一片城区,根本想都不用想!
  杨聪淡淡的道:“四五万两银子是小事,这个你不用管,你只管让人赶紧搬。”
  这银子不管怎么能行,如果答应好的银子不给,到时候肯定会有人闹事,朝廷这种事情干的多了。
  李凤鸣小心的道:“这个,大人,末将如果让人搬了,朝廷真的会给人家银子吗?”
  杨聪莫名其妙的道:“朝廷?朝廷为什么要给人家银子?”
  卧槽,刚说过的话马上不承认!
  你家伙,也太无耻了吧?
  李凤鸣只能无奈的摊手道:“要是没银子,这事情真不好办啊。”
  杨聪总算是听明白了,这家伙还以为搬迁的银子是朝廷出呢。
  朝廷有个屁的银子出,嘉靖可是一两银子都没调拨给他。
  不过,嘉靖已经下旨了,从今年开始,宣府、大同、太原三镇的盐引都变成五百斤盐一引,如此一来,杨家和陆家的收益会因此而暴涨八成。
  当然,这盐也不是白给的,杨家和陆家必须承担宣府、大同、太原三镇边军精锐打造装备的全部费用。
  其实,这也算是嘉靖对对杨聪变相的一种奖励了,因为杨聪的承诺只是今年将宣府镇一万边军精锐装备上火器和战车,大同和太原两镇最快也要等明年,如此一来,大同和太原两镇今年多出的那八成食盐就算是白赚的。
  嘉靖这份大礼可不小,因为杨家这会儿已经省去了从南京户部分配盐引份额时要交的例子钱和从两淮盐政司兑换食盐时要交的例子钱,光是这两项,杨家就省去了一百二十余万两银子。
  而这会儿山西巡抚已经换成了两袖清风的曾铣,宣府巡按也换成了杨聪本人,大同镇那边相信也不敢为难杨家,也就是说,从边镇兑换盐引的时候杨家也不需要交例子钱了,这又省去了六十余万两。
  如果再加上这多出的八成食盐,杨家今年就算是按以往的半价销售食盐,也能赚将近两百万两!
  一年就能赚将近两百万两,杨聪会在乎这五万两吗?
  他这次带到宣府的金银核算下来都有十多万两,而且他还随时可以从京城、保定府和太原府调拨银子,这五万两对他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他毫不犹豫的道:“银子我等下就可以给你,这搬迁一定要尽快。”
  啊!
  李凤鸣闻言,不由目瞪口呆。
  这位巡按大人,四五万两银子丢出来竟然眼睛都不眨一下,真的假的?
第十一章
杀鸡儆猴
  杨聪有钱,而且不是一般的有钱,他可是正宗的富家子弟,惠安杨家资产最少有两百多万两,而且老太爷杨荣也已经兑现承诺,整个杨家的资产都归他管。
  他已经将家中的金银慢慢向北方转移了,这会儿北直隶和山西两地最起码囤积了价值百万两的黄金和白银。
  原本他是想将这些黄金和白银全部用在收购粮食兑换盐引上的,但是,这会儿这些黄金和白银大半都用不上了,因为他突然间被嘉靖委派来巡按宣府,假假也算是个封疆大吏了,宣府、大同、太原三镇的官员和将领谁敢收他家的例子钱,六万多引,六十多万两的例子钱就算是省下来了,他准备把这些钱全部用在建造后勤基地上!
  五万两银子,他真的当天就给了李凤鸣,搞的李凤鸣都懵了半天,有了这些银子,搬迁起来就快了,随着他一声令下,两千多屯卫军户便开始往城东、城西和城南搬迁了。
  其实他们搬迁也用不了什么银子,因为宣化府城原本就是军镇,而且鞑子没入寇之前城里足足住了两万多军户,城东、城西和城南好多原来军户空下来的院子呢,他们只要搬过去稍微收拾一下便成了,杨聪给的十两银子等于是白赚的,他们自然高兴的不行了。
  不过,其他人搬迁就没那么简单了。
  一般平民百姓倒还好说一点,只要给银子,他们就搬,这会儿宣化府城的房子和地也不值钱,一个几百平的院子给个十两银子就算不错了,因为这会儿这边随时可能打仗,人都急着往外搬呢,房子那都是烂便宜,甚至有的人家都已经偷偷溜走了,银子都不知道给谁去。
  但是,那些土豪乡绅就不好说话了,因为他们家大业大啊,搬起来不是很方便,而且,有很多人都住惯了自家府邸,根本就不想搬,就算是给钱他们都不想搬。
  这下可把李凤鸣给折腾惨了,他是威逼利诱想尽办法,忙活了三天三夜,城北十余户土豪乡绅他才劝走了五户,还有七八户,死活都不肯搬。
  没办法,这年头是重文轻武,他一个武将根本就没什么人搭理,但凡在朝堂上有点关系的都不怕他,他就算带着上百将士上门都没用,人家就坐那里不动,你能把人怎滴!
  他还真不敢把人怎滴,要人家发动关系,告上朝廷,那他就麻烦了,有的人家那关系甚至成国公府都兜不住。
  到了第四天,他实在想不出办法了,只能找杨聪汇报了。
  这会儿杨聪已经搬进一座两百余亩的大府邸了,这府邸原本是个副总兵的住宅,只是那副总兵年老之后便回乡休养去了,就留下一个管事在这边看着,看能不能把府邸卖出去,杨聪直接三百两银子丢过去,人家便屁颠屁颠的拿着银子走了,这兵荒马乱的时候还能把房子卖出去,真心不容易啊。
  这座府邸自然没杨聪在京城的府邸那么阔气,不过前后足有五进,房间也多的很,住他一家人那是绰绰有余了,甚至一百锦衣卫住在前院都不显得很挤。
  这天上午他正在二进的院子指挥手下护卫整理公堂和书房呢,外面锦衣卫突然来报,总兵李凤鸣求见。
  李凤鸣这个人倒是挺老实的,虽然脸上时不时露出无奈之色,但是,对他的命令从来都不打折扣,杨聪对这位总兵还是比较满意的,听闻人家来了,他当即便丢下手头的事情,直接来到前院相迎。
  这会儿李凤鸣对杨聪的看法也已经有了些许改观,至少在花钱这事上他是比较佩服杨聪的,五万两银子啊,人家拿出来眼睛都没眨一下,而且他也打听清楚了,这银子压根就不是朝廷出的,就是杨家出的,这家伙,真是豪爽啊。
  可惜,他拿到了银子事情却没办法,他这心里着实有点惭愧,所以,当杨聪迎出来的时候,他羞愧的脸都红了。
  杨聪一看他这样子,不由关心道:“李将军,你这是怎么了?”
  李凤鸣低着头,羞愧的道:“大人,末将办事不利,现在城北还有七八户人家不肯搬走,末将实在是没办法了,还请大人责罚。”
  还有这种事?
  杨聪不由好奇道:“都是些什么人啊,为什么不肯搬走?”
  李凤鸣老老实实的道:“都是本地的乡绅,在朝廷都有点人脉关系的那种,他们就是不肯离开故居,说什么都没用。”
  尼玛,又是这些乡绅,尽给我找麻烦。
  杨聪琢磨了一阵,随即咬牙道:“这些乡绅里面谁家关系最硬啊?”
  李凤鸣直言不讳道:“北门附近的张家关系是最硬的,张家老太爷是进士出身,还曾出任过湖州知府,这会儿张家老太爷虽然致仕了,朝堂上还是有些故旧的,很不好惹。”
  撒尼耐唧唧,不就是个知府吗,还是个致仕了的,狂什么狂!
  杨聪当即大喝道:“沈炼,集合人马。”
  沈炼闻言,连忙跑到前院一通吆喝,很快,一百锦衣卫便集结好了。
  杨聪也不啰嗦,他直接招呼了李凤鸣一声,随即便带着锦衣卫往北门方向走去。
  他新买的府邸本就在城北,离北门还不到一里路,很快,一行人便在李凤鸣的指引下来到了张府大院外面。
  杨聪打眼一看,这家伙,这院墙比他新买的府邸还要长,估计里面最少四五百亩。
  这张家好大的派头啊,府邸足足占了半条街!
  他阴阴一笑,随即便挥手带着锦衣卫往里闯去。
  张家的家丁和护院一看是锦衣卫自然不敢阻拦,他们只能慌慌张张的跑去内院报信,不过,张家老太爷听到消息却一点都不害怕,因为他知道,这巡按说白了就是个七品的都察院御史而已,虽然权力大,也管不了致仕的官员。
  杨聪带着锦衣卫一路闯进内宅,只见一个满脸富态的老头正老神在在的坐内宅大堂中间的主位上,甚至连起身相迎的意思都没有。
  他眯着眼睛冷冷的盯着那老头看了一阵,那老头不但不害怕,眼中竟然还露出了嘲讽之色。
  很明显,这老头是在蔑视他。
  撒尼耐唧唧,你当我是李凤鸣啊!
  杨聪毫不犹豫的挥手道:“拿下。”
  沈炼也不含糊,当即便带着人冲进去,把张家老太爷从座位上楸起来,双手往后一绞,绑了个结结实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