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1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0/411

  这轰天雷和火龙战车好像就需要这几样材料吧,杨聪有些不解道:“缺什么材料,木材还是粘土,还有谁敢不让我们砍或者不让我们挖不成?”
  王宣闻言,尴尬道:“木材和粘土倒是不缺,主要缺生铁啊。”
  生铁?
  一颗轰天雷里面撑死塞半斤铁针吧,一辆火龙战车也就前面需要铸点生铁刺什么的,一百斤撑死了,这能用得了多少生铁啊?
  杨聪真有点想不明白了,如果说铸炮缺生铁还差不多,那家伙,一门大炮最少也得上千斤生铁,这不还没开始铸造火炮吗,所以,他压根没考虑生铁的问题。
  他有些不解道:“这生铁用不了多少吧,撑死二十多万斤,一个宣府镇这点生铁都凑不出来吗?实在不行,我掏钱买啊,需要多少钱,你说。”
  王宣闻言不由一愣,这话说的,好像地上有生铁捡一样。
  他愣了一阵才小心的提醒道:“大人,生铁是不准私自囤积的,更不准私下买卖,这些都归朝廷管。”
  晕死,我不就是代表朝廷来巡按的吗,谁敢不卖?
  杨聪真的有点不明白了,盐也是归朝廷管啊,他要弄个几十万斤来都是很轻松的事情,这铁反倒搞不到了,什么情况?
  他略带怒气道:“是不是什么人卡着捞钱?”
  寻死呢,这些贪官污吏,敢卡着生铁捞钱,老子要你们的命!
  王宣摇头叹息道:“这倒不是,这宣府镇压根就没这么多生铁,想必京城一时半会也不可能给我们凑出这么多生铁来。”
  晕死,不可能吧,堂堂大明,这么大的疆域,几十万斤生铁都凑不出来?
  怎么好像前世的时候听说一个大型炼钢厂动不动就是几千万吨的产量呢?
  杨聪莫名其妙道:“大明这么缺铁吗,我怎么没听说过?”
  王宣摇头叹息道:“唉,大明倒是不缺铁矿,宣化府城北边的大山里就有铁矿,主要就是没人去开采啊。”
  杨聪更糊涂了,这到底怎么回事啊?
  他疑惑不解道:“有铁矿就去挖啊,你编的《五行篇》里面不是有生铁的冶炼方法吗,这个好像不是很费事吧?”
  王宣算是明白了,杨聪压根就不知道朝廷对生铁管控有多严。
  开玩笑呢,你想挖就去挖,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杨聪不是工部官员,不了解这些倒也正常。
  他摇头叹息道:“唉,大人,这铁矿可不敢随便挖,私自开采铁矿比贩卖私盐的罪还重。”
  晕死,这么严重!
  贩卖私盐那可是要杀头的,这私自开采铁矿竟然比贩卖私盐的罪还重,有没有搞错啊?
  他可是巡按御史,代表朝廷的,什么私自开采铁矿啊?
第十四章
挖个矿真心不容易
  杨聪并不是工部官员,家里也不是靠挖矿起家的,而是靠木材起家的,对采矿这个行业不了解也是正常的。
  他跟王宣了解了一阵才知道,这会儿想要采矿可不容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矿山矿藏自然都是皇家的,也就是说这明朝的采矿行业都是被皇室垄断的,或者说被太监垄断的。
  你想要采矿,首先,得有官员向皇帝上奏,提出申请,言明为什么要采矿。
  然后,皇帝会派出太监来监督采矿,也就是所谓的矿监。
  这还不算完,矿监到了地方之后,想要承包矿山的土豪乡绅必须向矿监提出申请,矿监认定了资格之后,当地的土豪乡绅才能组织人去采矿,而且采出来的矿也不能私自售卖,必须在朝廷的监督下售卖给指定的衙门或者个人。
  也就是说,整个采矿的流程都是被皇帝监督的,或者说被矿监监督的。
  这是朱元璋为了防止人造反特别定下来的规矩,毕竟金银铜铁什么的都是战略物资,特别是铁矿,如果有人私自开采出几十万斤甚至几百万斤铁矿,然后打造成兵器,那可就不得了了。
  这规矩按理来说也没什么问题,朝廷控制着所有矿藏的产出和销售,的确能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造兵器造反,一开始也的确没出什么问题,因为朱元璋和朱棣对太监都控制的比较严,他们手底下的太监都不敢怎么张狂,后面仁宗宣宗也比较的正常。
  但是,到了明英宗正统年间,王振一朝得宠,太监便翻身做了主人,这明朝采矿制度的弊端就慢慢显现出来了。
  因为矿监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可以说,矿藏的开采完全掌控在他们手里,太监一旦得势,这矿就不好开了,因为你不把矿监喂饱,人家就不让你开采。
  结果就是,矿监贪污的例子钱是越来越多,而大明的金银铜铁矿的产量却越来越少。
  明朝前期,大明金银铜铁的开采量都稳居世界第一,特别是铁矿的开采量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好几倍。
  但是,从王振当权以后,大明的金银铜铁开采量便开始锐减,到了正德朝,刘瑾当权之后大明的矿产开采更是锐减的厉害,到了嘉靖朝,矿山差不多都停工了,矿工基本都没活干了,必须另谋出路才能维持生计,而戚家军的主体正是失业的义乌矿工。
  矿工穷的都没办法活下去了,只能靠上战场去拼命赚取生活费了,可见这大明采矿行业衰落到了什么程度。
  到了明朝后期,大明的金银开采量甚至连小小的东瀛都比不上了,铁矿的开采量更是一落千丈,甚至连当时比较落后的莫卧儿帝国都不如。
  大明的采矿行业之所以会没落,究其根源就是矿监贪污太狠了,他们所要的例子钱甚至超过了矿藏开采本身的收入,也就是说,你辛辛苦苦组织矿工,制造设备去采矿,结果所有盈利都要孝敬给那些太监,自己还得赔上矿工的工钱和制造设备的费用,这种生意,谁敢做!
  杨聪听到这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尼玛,这些太监竟然贪婪到这种程度,是不是太夸张了?
  王宣见杨聪不信,干脆令当地的匠户带路,带着杨聪来到了宣化城北的怀山铁矿,实地去看看。
  这怀山铁矿离宣化府城也就十多里路,出了北门再往北奔行一刻钟左右就到了。
  杨聪一看怀山铁矿的情形,终于信了,因为这铁矿条件实在是太好了,怀山铁矿就在一个巨型山沟里面,把表层的土挖开,里面就是铁矿石,通往山沟的道路也修好了,开采起来容易的很。
  但是,这会儿怀山铁矿一个人影都没有,只有满山沟的铁矿石氧化之后露出的褐红色山坡。
  这家伙,这会儿生铁可不便宜,这么好的铁矿,随便雇上个几百人,一天最少也能挖个几万斤,再拉到城中稍微冶炼一下,一天出产一两万斤生铁是不成问题的。
  这么好的铁矿竟然没人开采,很显然,不是矿的原因,而是人为的原因。
  杨聪看着满山的铁矿石,不由激动道:“先生,要不马上就组织人来挖矿吧,我调一百辆马车过来,一天就能拉十余万斤矿石去城里冶炼加工,有这座铁矿,我们造火枪、火炮、轰天雷和火龙战车就不愁没生铁了。”
  王宣连忙摇头道:“不行啊,朝廷要是发现了,那可是重罪。”
  杨聪撇嘴道:“怕什么,我上个奏折不就行了,皇上可是派我来制造武器装备的,还能不让我挖矿吗?”
  王宣还是使劲摇头道:“大人,真不行,那些太监可不管你是挖来干什么的,只要让他们收到消息,我们就完了。”
  杨聪莫名其妙道:“什么完了?我马上就回去写奏折,然后命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半天时间就到了,这不就不算私自采矿了吗?”
  王宣依旧摇头道:“你不知道那些太监有多贪啊,没矿监私自开矿那简直就是找死啊,他们会在皇上面前进谗言,说你意图谋反啊!”
  意图谋反!
  这罪名杨聪真有点怵,那可是要诛九族的。
  他只能偃旗息鼓道:“你的意思,先上奏折,等皇上派矿监来再开采?”
  王宣点头道:“对对对,反正准备炼铁炉也需要时间,而且炼铁还需要煤,你可以一并上奏,申请开采,靠近大同镇那边的黑岩山就有很多煤。”
  这不耽误时间吗?
  杨聪也没办法,其他事倒还没什么,这意图谋反的罪名他可真担不起,而且这会儿朝廷几乎都掌控在夏言一党手里,夏言跟宫里的大太监陈洪关系更是密切的很,如果人家起心害自己,这意图谋反的罪名还真有可能扣自己头上。
  他只能和王宣一起回到巡按衙门,然后按王宣提供的清单,认认真真的写了份奏折,然后命人八百里加急发往京城。
  紧接着,他又写了封信,命人八百里加急送往定襄,请他父亲派两个家族的掌柜过来,并带上十万两银子。
  据王宣所说,这开矿必须向矿监孝敬银子,不然人家就会想方设法让你开不成矿。
  杨聪也不是什么愣头青,他也清楚有很多规矩不是一时半会能改变的,如果自己不小心破坏了规矩,肯定会遭到既得利益集团的疯狂报复。
  嘉靖身边的大太监他还真不敢随便得罪,因为他对宫里的太监一点都不熟,这种动不动就会被扣上谋反罪名的事情,他可不敢胡来。
  这会儿他只能破财免灾,先把事情办好再说。
  唉,挖个矿真心不容易啊!
第十五章
两个太监
  嘉靖对于杨聪这边的事情还是相当看重的,杨聪刚把奏折八百里加急送上去,第二天嘉靖的批示就到了,嘉靖的意思,这规矩还得遵守,不过他会尽快派矿监过来,三天之内,一定能抵达。
  这个倒也无可厚非,毕竟当皇帝的都怕人造反,嘉靖就算信任杨聪,相信他不会造反,也怕他炼出生铁来到处乱卖啊,毕竟这铁矿开采并不难,一天几万斤,一天几万斤,疯狂开采几个月,那产量也是相当惊人的,所以,必须派人看着,谁也不能乱来。
  杨聪也觉着等三天没什么,因为冶炼生铁的炉子也需要时间来建造,按王宣的规划,是要搭建几个日产千斤的大熔炉,而一个这样的熔炉起码得十天时间才能搭建起来。
  也就是说,就算矿监要三天时间才能到也没关系,他们这边召集矿工,准备采矿设备,都需要两三天,搭建一个熔炉还需要十来天,三天时间并不耽误什么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0/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