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1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411

  唐顺之连忙解释道:“大人,这轰天雷的投掷需要一定的技巧,引线燃烧的时间是需要估算的,投早了,轰天雷砸地上就碎了,投迟了,可能刚扔出去就炸了,很有可能会伤到自己人。这个引线的燃烧时间神机营将士估算起来最有经验,边军将士拿着轰天雷手都有点发抖,所以下官只是让神机营将士投掷轰天雷,没让边军将士投掷轰天雷。”
  这个倒也可以理解,就好比放鞭炮一样,没放过的人,一挂鞭炮拿到手里真有点害怕,毕竟给鞭炮炸一下也是很疼的,轰天雷就更不得了了,炸一下可能会扎的满身是铁刺,边军将士害怕也不奇怪。
  杨聪思索了一阵,随即摇头道:“这样不行,轰天雷必须人人会投掷,如果光是估算引线的燃烧时间的问题,可以在引线上做出红色标记,燃到标记处就投,每个将士都试几次不就没问题了。”
  晕倒,每个将士多试几次是没问题了,问题你得有这么多轰天雷啊。
  唐顺之有些为难道:“这个,大人,我们短时间内造不出这么多轰天雷啊。”
  轰天雷不是很简单个东西吗,烧个陶罐,然后把火药和铁针塞进去压紧,在用木塞封住,引根导火索出来就行了,这东西还不是想造多少就造多少。
  杨聪不解道:“先生,现在我们一天可以造多少颗轰天雷?”
  王宣有些尴尬道:“这个,大概一百颗左右。”
  一天一百颗,一个月才三千颗,两个多月才八千多颗,难怪唐顺之不敢让边军将士胡乱试,要知道宣府镇的边军精锐可有上万人,一人试一颗就是上万颗,到时候鞑子骑兵来了,轰天雷全被他们试完了,还投个屁啊!
  一天才能造一百颗左右,这个效率好像有点太低了,要知道这次调过来的军匠和工匠可不少,光是宣府镇的军匠就集中了上百人,京城那边也调来了两百余名工匠,加起来就是三百多,一天才能造一百颗轰天雷,那岂不是说一个人一天还造不了一颗轰天雷?
  杨聪不由皱眉道:“这些军匠和工匠做事也太慢了吧?”
  王宣连忙解释道:“大人,不是他们做事慢啊,这轰天雷虽说结构简单,做起来其实也挺麻烦的,光是烧制陶罐就有采土、练泥、拉坯、修坯、晒坯、烧窑六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要安排十余人,三天才能造出三百余个陶罐,后面还有烧铸铁针、碾制引线、填充火药等都需要人,一百多个人平均一天能造出一百颗轰天雷已经算不错了。”
  杨聪倒没有细致了解过制造轰天雷的工序,听王宣这意思,貌似制造一批轰天雷最少需要三天时间,而且有十余道工序,这样算下来,一百多个人一天造出一百颗轰天雷还真不算太慢。
  这样肯定不行,轰天雷可是一次性消耗品,产能这么低,打起仗来哪能供应的上。
  杨聪想了想,随即问道:“先生,好像采土、练泥这些简单的环节不需要什么熟练工匠吧?”
  有些环节的确不需要什么熟练工匠,像采土,就是拿锄头挖呗,有把子力气便成,像晒坯就是抬着做好的毛坯去太阳底下晒呗,晒干了就收回来,根本没什么技术含量。
  王宣点头道:“是的,有些环节就是力气活,并不需要什么熟练工匠。”
  这就好办了,杨聪毫不犹豫的道:“那行,你到城里贴个告示,招军户家属来做工,一个月一两银子,只要有力气,男女都行,先招一两千人来帮忙。”
  这个!
  招一两千人倒不是问题,城中军户差不多有上万户,每户最少也有三四口人,除去老弱病残,每户出总有那么一两个能干活的,不过,这银子可不少,每人一个月一两银子,一两千人那可就是一两千两。
  王宣闻言下意识犹豫了一下,不过一想到杨家的恐怖资产,他又释然了。
  这会儿杨聪需要的恐怕不是银子,而是功绩,只要能击败入侵的鞑子骑兵,一两千两算什么,恐怕一个月一两万两杨聪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想到这里,王宣略微有些尴尬道:“这个,大人,火龙战车那边人手也有些少,现在我们一天只能造几辆,一个月最多也就能造出两百辆,到时候鞑子如果来了,恐怕这火龙战车也会严重不足啊。”
  这意思就是说火龙战车那边也需要人手呗,杨聪淡淡的问道:“造战车也有一般人干的活计吗?”
  王宣连连点头道:“有的,有的,像伐木、取材、拉锯什么的,一般人也能干,没什么难度。”
  那就成了,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杨聪这会儿真不在乎钱。
  他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嗯,你看着办吧,需要多少人就招多少人,三千、四千、五千无所谓,上万人都不成问题,就一点,只能招军户,而且,你也要注意一下,有些重要的工序不要让一般人参与。”
  果然是这样,王宣会意道:“这个下官明白,大人放心。”
  杨聪想了想,随即郑重道:“我不管你招多少人,总之,轰天雷要做到日产五百颗以上,火龙战车要做到日产二十辆以上,有没有问题?”
  王宣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没有问题。”
  这轰天雷和火龙战车的生产问题是解决了,但是,远程攻击手段不足的问题好像还没有解决啊。
  杨聪紧接着问道:“义修,如果每组五个人一人投一颗轰天雷,你感觉这远程攻击够了吗?”
  唐顺之毫不犹豫的摇头道:“不够!”
第二十二章
投石机
  杨聪有点整不明白了,如果人手一颗轰天雷,一万多人一起投,那简直就跟下雨一样,谁能躲的过?
  轰天雷虽然杀伤力不是很大,但数量多了效果就不一样了,浑身扎满乱七八糟的铁针,谁受得了啊。
  他不解道:“人手一颗那可是上万颗,就算轰不死人也能炸的他们浑身是伤口,这难道还不够吗?”
  唐顺之缓缓的摇头道:“大人,我们已经测试过了,轰天雷的威力太小了,炸出来的铁针根本就不能穿透熟牛皮,而鞑子骑兵一般都穿着牛皮软甲,而且他们前排大多配有小圆盾,再多的轰天雷投过去也没用,最多能伤到他们的腿和胳膊什么的,马匹只要不伤到头也没多大影响,所以,这轰天雷效果不是很大,最多能让他们受点轻伤。”
  原来是这样,杨聪眉头不由皱的更厉害了,轰天雷都没多大效果,难道就靠神机营那一千杆火枪吗,就算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那也只能干翻一千个鞑子骑兵啊,人家一来就是四五万,干翻一千个顶什么用,更何况这会儿的火枪威力本就不大,能把人打成重伤就不错了,一颗子弹打死一个敌人,那基本上是做梦。
  看样子还是要尽量的多造火枪和火炮啊,特别是火炮,就算口径最小的虎蹲炮,一炮下去最少也能干翻一个鞑子骑兵。
  想到这里,他不由对着王宣道:“先生,如果全力准备,我们多久时间能制造火炮,就最小的那种,几十斤重的虎蹲炮就行。”
  王宣闻言,想了想,随即估摸道:“造火炮的话,最快也要准备一个多月时间,而且铸造火炮成功率不是很高,火炮和炮弹配不配还得经过反复的测试,要造出成品最少也要三个月左右。”
  晕死,三个月,压根就来不及了啊。
  这会儿造不出火炮来,难道退回去用弓箭吗?
  弓箭肯定不行,弓箭要能行,鞑子骑兵早就被打败了,边军精锐可不缺弓箭,估计鞑子骑兵早就有应对箭雨的办法了。
  杨聪皱眉想了半天,还是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他干脆征询道:“大家有什么好的远程攻击手段没,最好是短时间内能做出来的。”
  众人闻言,全都沉思起来,过了一阵,王宣突然咳嗽道:“大人,下官倒是想到一个东西,可能有点作用,不过,能不能行还得测试一下。”
  杨聪闻言,不由激动的道:“噢,什么东西,你说。”
  王宣连忙解释道:“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投石机而已,不过我们可以将石弹换成轰天雷。一般投石车用的石弹重量大约是三十斤,攻击距离大约是八十步到一百二十步左右,我们如果换成十多斤的轰天雷,攻击距离差不多能达到一百步到一百五十步左右,正好比弓箭的攻击距离远一点。”
  投石机!
  这东西杨聪还真没去想过,因为投石机攻击手段太落后了,准备半天,也就能发射一次,而且发射出去的石弹根本就没什么准头。
  不过,如果换成十多斤的轰天雷,那效果就不一样了,一两斤的轰天雷伤害效果是不怎么样,十多斤的,光是那火药爆炸的威力都能把人给震懵了,里面再加上铁针,估计穿透软甲肯定不成问题,而且轰天雷是范围攻击,准头差一点也没什么。
  想到这里,杨聪不由激动道:“好,这个办法不错,值得一试,大家还有其他办法没?”
  没想到,一直在旁边没吭气的沈炼突然拱手道:“大人,属下觉得手弩也不错,虽然手弩的攻击距离只有五十步左右,但是胜在轻巧,挂身上根本就不碍事,而且使用起来也很方便,放完一箭,直接往腰上一挂,马上就可以转换成其他武器。”
  手弩这个东西杨聪也没考虑过,因为一般大规模作战都是用脚弩或者床弩,手弩一般都是执行特殊任务的人用的,比如说斥候去查探敌情又或者锦衣卫去暗杀什么人才会用到手弩。
  弩箭这东西射速要比弓箭低的多,杀伤效果甚至还不如弓箭,所以脚弩或者床弩,一般情况下也只有守城方才会用,如果是进攻方,床弩你根本就抬不动,脚弩还要停下来上弩箭,有那功夫人家箭雨早罩下来了,手弩就更不用说了,攻击距离才弓箭的一半,人家弓箭都射你身上了,你还够不着人家呢。
  不过,这会儿有火龙战车就不一样了,躲战车里面,鞑子的弓箭根本就伤不到人,等鞑子靠近了,一通弩箭射过去,杀伤力还是很可观的。
  想到这里,杨聪不由点头道:“嗯,手弩这东西的确很不错,有了火龙战车的保护,手弩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先生,这些工匠应该会制作手弩吧?”
  弩箭这东西结构其实都差不多,不管是床弩、脚弩还是手弩,无外乎就是弩身、弓弦和扳机,只是大小有区别而已,而且越小还越容易做。
  王宣不叫思索的点头道:“这些工匠都是打造兵器的行家,制造手弩肯定没问题。”
  那就成了,杨聪扫视了一圈,见没有什么人发表意见了,便果断的抬手道:“那行,先造台投石机和几把手弩试试,今天的测试就到这里吧。”
  众人很快散去,杨聪则干脆跟着王宣来到宣化厂,督促那些工匠尽快制造投石机、大型轰天雷和手弩。
  投石机的结构其实并不复杂,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人制造投石机用于战争了,到了隋唐时期,投石机的使用更是达到了巅峰,可惜,投石机这东西局限性太大,运输起来也不是很方便,一般只能用于防守,进攻方要用,那也是临时制造,费时费力不说,效果还不是很好,所以,投石机在战场上应用的并不是很广泛,特别是火炮出现之后,投石机基本上被威力更大的火炮给取代了。
  不过,如果投石机的石弹换成轰天雷,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这也算是冷兵器和热武器的结合,威力到底如何,大家心里还真没个底。
  还好,宣府镇的军匠和工部招过来的工匠都是经验丰富的行家,投石机对他们来说压根就不算什么,轰天雷造大点对他们来说也不个事,就是把陶罐做大一点,多塞点火药和铁针而已,根本没什么难度。
  在杨聪的全力督造下,不出三天,投石机和大型轰天雷的样品便造出来了,手弩也造出来几十把,接下来就是测试了,那么投石机和大型轰天雷结合起来会有什么效果呢?
  且看下回分解。
第二十三章
效果
  投石机、巨型轰天雷和手弩造好之后,一众将领再次带着数千将士来到校场之上,准备测试。
  不过,这次测试并不是真人测试,因为巨型轰天雷的威力无法估量,而且,就算巨型轰天雷不爆炸,十多斤的瓦罐以较高的速度砸人身上,不死也会重伤。
  杨聪可不想测试的时候就出人命,所以,这次他交待唐顺之和朱希忠,就用木架子代替骑兵,先测试出投石机和巨型轰天雷组合的威力再说。
  这次还是唐顺之安排演练战术,他交待了一阵之后,戚景通便带着十个强壮的士卒往投石机方向走去,而汤克宽则带着上千将士,抬着数百个八尺左右的木架在投石机前面大约百步远处排成一个整齐的方阵。
  一切准备就绪,戚景通立马抬手大喝一声:“拉绳。”
  十个士卒得令,飞快的跑到投石机下面,一起拉着一个大约小孩胳膊粗的麻绳,将投石机的扭力臂缓缓拉下来,然后又用一根三指左右的麻绳将扭力臂绑在底座上。
  戚景通紧接着又抬手大喝道:“装弹。”
  十个士卒的小队长闻言,立马跑到一边,将一个西瓜大的巨型轰天雷小心的摆放在投石机的投框之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