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1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0/411

  这种事,不得不防啊!
  如果是孟冲欺负陆灵儿,嘉靖自然饶不了孟冲,但是,这信里面的意思明明是孟冲在为难杨聪,跟陆灵儿没什么关系。
  这点嘉靖还是分的比较清楚的,公是公,私是私,他可以因为陆灵儿的关系照顾一下杨聪,但是,他绝对不会因为陆灵儿的关系帮杨聪去排除异己。
  这个杨聪,想用这种手段收拾孟冲又或者陈洪吗?
  你把朕当傻子啊!
  想到这里,他沉声问道:“文明,这杨聪和陈洪闹过矛盾?”
  陆炳连忙拱手道:“是的,皇上,当初陈洪手下管事太监陈忠无故侵占民田,最后闹到了顺天府尹刘淑相那里,刘淑相又将其侵占的民田判回去了,是故陈洪怀恨在心,联合夏言想罢免刘淑相,好在皇上英明,没有这么做。”
  这事嘉靖还是有点印象的,他当初可是听了张邦奇和李时的意见才放过刘淑相的,看样子,这事杨聪肯定在暗中出手了,至少张邦奇这边肯定是受了杨聪的影响。
  原本这事他并没有怎么细细探究,他只当是夏言一党和阳明一脉在明争暗斗呢,没想到,这事压根就是陈洪在后面搞鬼。
  陈洪这家伙,做的有点过分了。
  如果是其他的皇帝,估计就该收拾陈洪了,不过,嘉靖却没想着要收拾陈洪,因为他认为自己平衡之道玩的炉火纯青,不管宫里宫外,都尽在他的掌控之中。
  陈洪做事有点过分他是知道的,但是,陈洪对他却是相当恭敬的,也就是说,陈洪只是对别人狠。
  这个问题在他看来也没什么,陈洪对别人狠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宫里不会因此铁板一块,要所有太监都是一伙的,那他这个皇上就有点危险了,所以,陈洪这个人纵有诸多缺点,他还是不会轻易去收拾人家的。
  陈洪就好比他养的一条狗,养着就是为了咬人的。
  当然,挑起文臣和文臣之间的内斗又或者挑起太监和太监之间的内斗是一回事,是非对错又是另外一回事,他可不会为了挑起手下人内斗而不分是非。
  他想了想,随即问道:“文明,你觉得灵儿说孟冲为难杨聪这事是不是真的?”
  陆炳自然是偏向杨聪的,不过他也明白嘉靖的脾性,就算他想偏帮杨聪也不能直接说,必须显得客观公正,不然,嘉靖反倒会连他一起怀疑。
  他想了想,随即小心的道:“这个,微臣觉得灵儿这丫头应该还不至于胡说八道。”
  嘉靖又追问道:“那如果是杨聪为了捞钱故意欺骗灵儿呢?”
  这个!
  陆炳思索了一下,这才小心的道:“皇上,微臣不知道杨聪能从孟冲那里捞到什么便宜,因为孟冲监督的是煤矿,这会儿煤又不值钱,杨聪如果想多挖点去卖,恐怕运费都赚不回来,倒是铁比较值钱,但是,灵儿并没有说负责监督铁矿开采的李芳为难杨聪啊,杨聪如果想捞钱应该告李芳啊,他告孟冲能捞到什么钱呢?”
  嘉靖闻言,顿时陷入沉思。
  陆炳这话说的有道理,这会儿就没多少人用煤,挖再多的煤有什么用,杨聪如果想捞钱,应该从铁矿下手才对,很显然,这次是陈洪在为难杨聪。
  陈洪这家伙,哼!
  嘉靖还是没有冲动的要去收拾陈洪,毕竟陈洪是他养的一条狗,咬人并不奇怪,只是这次陈洪咬错人了而已。
  他想了想,又拿起陆灵儿的信看了看,随即微笑道:“嗯,灵儿这字写得着实不错,这样吧,就把宣府镇那座煤矿赏给她,以资鼓励,至于那孟冲,就让他回京吧。”
  煤在这会儿的确没什么价值,一座煤矿在他眼里真不算什么,他只是想借此警告陈洪,杨聪不能咬,至少这会儿不能咬。
第四十八章
艰难的创新
  嘉靖竟然会把黑岩山煤矿赐给陆灵儿,这个杨聪的确没预料到,他只是想给陈洪上点眼药,以免下次嘉靖派矿监的时候陈洪再趁机安插自己的人,没想到却白捡了这么大个便宜。
  这会儿煤虽然不值钱,那只是用的人少而已,其实煤的价值跟后世并没有多大区别,一个煤矿少说也值几十万两银子,如果储量大的,价值几百万两都有可能,赐给陆灵儿其实就等于是赐给他了。
  这么大个便宜,不要白不要啊,他当即便安排杨家掌柜接手了黑岩山煤矿,至于接下来的开采,那自然是可劲的挖,反正挖出来的煤今后肯定用的上。
  嘉靖此举也证明了一点,他对宣府镇的武器装备制造是相当看重的,这开采铜矿肯定是没有问题了。
  杨聪紧接着就他上奏,请开赤城铜矿,在奏折中,他还解释了一下请开赤城铜矿的原因。
  不过,他并没有解释的太细,什么研发后装式枪炮他都没说,他只是说铁制枪炮加工难度太大,如果要制造出装备六万边军精锐的枪炮,最少需要二十多年,只有换成铜制枪炮才能在四五年内完工。
  他相信嘉靖肯定不愿意等二十多年,这赤城铜矿的开采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就是不知道嘉靖会派谁来当矿监而已。
  接下来等矿监,开采铜矿,准备冶炼青铜最少还需要半个月时间,杨聪自然不可能闲着,这会儿铜矿没有,找点现成的铜先造个新型火枪的样品出来应该没什么问题,他又把精力集中到新型火枪的研制上去了。
  这前面一截枪管既然改成铜的了,后面几个零件也改成铜的自然更好,这样生产效率就会更高,他琢磨了一阵,干脆把后面几个零件也给改了,不但改成铜制的了,连螺纹什么的都加上去了,甚至前面的刺刀机构他都“设计”出来了。
  原本,他想着找点铜做个样品应该是很简单的事情,却不曾想,几个杨家的掌柜派出去,找了几天,竟然还没找到一点铜!
  这年头市面上可没有什么铜锭卖的,朝廷管控严着呢,最后还是一个掌柜灵机一动,去附近寺庙转了一圈,花了十多两银子,买来了一个百多斤重的废铜鼎。
  这铜鼎就是用来供香的,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破了个缺口,杨聪看着眼前一尺左右的铜鼎,简直哭笑不得。
  这年头,做点东西可真不容易啊。
  还好,不管是铜鼎也好,铜锭也罢,这铜总算是有了,而且熔炼铜矿的炉子这段时间王宣也命人改好了,只要将铜鼎砸成碎块丢进去便成了。
  接下来又是造木模,建沙模,浇铸,钻孔等流程,由于有了前面的经验,这次杨聪倒不需要每一步都在旁指导,这会儿的工匠还是很专业的,只要做过一次之后,他们便会了,根本无需反复培训。
  这一换成铸铜件加工起来果然比铸铁件要容易的多,就算是三四尺长的枪管钻起孔来也没那么费事了,两个工匠合力,刷刷刷,不到一个时辰孔便钻好了,当然,这枪管铸造的时候中间就留了不小的孔,并不是实心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后面钻孔也只能算是扩孔而已,如果真在实心的铜棒上钻孔,那也不是这么轻易就能钻出来的。
  这会儿王宣也根据杨聪的提示将铰刀给加工出来了,内孔研磨这道最费时间的流程也解决了,这次新型火枪生产速度貌似快了不少,还不到半天时间,所有零件就加工的差不多了。
  但是,到了最后一步,又卡住了。
  这一步就是在前后两截枪管之间加上螺纹,一个外螺纹,一个内螺纹,总共才两个螺纹,如果是在后世,就算用最落后的板牙和丝锥加工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情,但是,这会儿却没有板牙和丝锥,只能手工凿出来,磨出来!
  螺纹这东西看似简单,手工加工却不是那么容易,就算是木制的,也很难加工出来,更何况是铜制的。
  外螺纹还好点,起码看的到,加工起来也比较方便,内螺纹就不一样了,视角不便不说,加工起来也费劲的很,几个熟练的工匠忙活了半天也只是将前面枪管的外螺纹加工出来了,后面枪管的内螺纹他们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这枪管是铜的啊,不是木头的,根本就抠不动!
  杨聪看着工匠用尖尖的凿子想方设法去凿枪管的内壁却怎么都使不上劲,眉头不由再次皱了起来。
  这样肯定不行,就算这些工匠能想出办法把内螺纹给抠出来也不行,因为效率太低了,用手工加工螺纹,速度之慢,简直让人无法忍受,根本就没有什么效率可言。
  这一下,他不得不命人取来炭笔和稿纸,画出板牙和丝锥的图纸,让王宣想办法做出来。
  王宣加工板牙和丝锥的时候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丝锥还好说一点,也是外螺纹,就算换成铁制的,费点时间也能加工出来,板牙就麻烦了,又是内螺纹,铜制的内螺纹这会儿都加工不出来,更何况是铁制的内螺纹呢。
  杨聪看着那怎么抠都抠不动的铁疙瘩,头都大了,怎么办呢,这貌似是个死循环啊,反正这会儿就是没法在金属上加工内螺纹。
  他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将板牙从中间刨开,分成两半,这样螺纹就裸露在外面了,加工起来就比较方便了,加工完之后再用铆钉将两边死死的铆在一起,效果也差不多。
  这样一来,加工起来是好加工了,但是,螺纹的衔接却容易出问题,螺纹只要稍微有点对不上,那根本就拧不进去。
  这个杨聪就没什么好办法了,现阶段来说,只能靠工匠的聪明才智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还别说,纯比手工的话,这时候的工匠可比后世的工匠强多了,他们连栩栩如生的龙凤、麒麟什么的都能雕琢出来,这死板的螺纹自然难不住他们。
  几个老工匠琢磨了一阵,很快就把办法想出来了。
  其实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将两边板牙都加热,烧红,然后同时往冷的丝锥上压,只要力度够,上面总会压出螺纹的痕迹来,就顺着这压出的痕迹加工,两边的螺纹基本就对上了。
  这办法不能说好,但是,总归解决了板牙的问题,拦在前面的困难终于都解决了,新型火枪的生产总算是可以提上日程了。
第四十九章
能人
  历尽千辛万苦,一把崭新的铜制火枪终于出现在杨聪面前。
  这铜制火枪与以往的火枪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从外观上来说,新型火枪比原来的火枪看上去要厚实多了,而且重量也比原来的火枪重的多,原来的火枪说白了就是薄铁皮卷成的一根枪管,撑死也就一两斤重,而新型火枪光是前面的枪管就不止一两斤了,整体加起来足有五六斤重。
  直观点说,原来的火枪拿在手里就好像拿了木制玩具刀一样,轻飘飘的,而新型火枪拿在手里却跟拿了把厚实的砍刀一样,相当的有质感。
  那么,这新型火枪到底好不好用呢?
  当然要试试才知道。
  还是原来的校场,还是原来那个火枪兵,还是围了一大堆人,新型铜制火枪样品制造出来之后杨聪便迫不及待的开始测试了。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那火枪兵飞快的往子弹壳里装填好弹药,随即熟练的把子弹往枪栓里一压,再把枪栓往前一推,这装填过程便完成了。
  紧接着便是点火开枪,“啪”的一声,子弹出膛,远处的木板上随即传来一声闷响。
  杨聪亲自跑到木板跟前一看,子弹正嵌在木板上呢,可谓入木三分。
  这就意味着新式火枪差不多试制成功了,至少在杀伤力上来说,已经跟原来的火枪差不多了,装填速度更是原来的火枪无法比拟的。
  紧接着,杨聪又令那火枪兵继续试了几枪,效果相当的好,就是枪管有点发热,炸膛的情况根本就没有出现。
  这一下,杨聪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可别小看这装填速度,要知道原来的火枪在面对骑兵的时候最多也就能开一枪,而现在的火枪,只要陪上足够的子弹壳,骑兵每推进五十步左右便能开一枪。
  也就是说,一把新型火枪在一次遭遇战中最少可以射出去三发子弹,一万人就是三万发,如果再加上火龙战车、轰天雷、手弩和火炮,一万装备齐整的边军精锐足可抵挡五万鞑子骑兵的进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0/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