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1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4/411

  他假装发火就是为了多捞点好处而已,十万石粮,勉勉强强好像够了,他辛辛苦苦劫掠一次还不一定能抢来这么多粮食呢。
  银子的话他倒不是很在乎,因为再多银子在草原上都买不到什么东西,只有粮食才是实实在在的。
  不过,他可不会轻易就这么算了,时义都说了,他们粮食还是有一点的,那就是说,十万石还不是他们的底线,还有更大的压榨空间呢。
  他继续装作怒气冲冲道:“哼,十万石粮就想让本王退兵,做梦!你们没银子是吧,那行,拿粮食来补,一万两银子,五十万石粮,一个子都不能少。”
  五十万石粮,他们的确有,但是,他要敢答应,回去咸宁侯仇鸾非把他宰了不可。
  开玩笑呢,辛辛苦苦贪了一年才贪了几十万石粮,一把给人家送五十万石,谁愿意啊。
  时义想了想,随即咬牙道:“大王,我们真没这么多粮啊,要不再加十万石粮,真不能再多了,再多的话,我们侯爷估计就得拼命了。”
  吉囊冷哼道:“拼命?好啊!让你们侯爷有种就来拼命啊,他要不给五十万石粮,本王现在就去跟他拼命。”
  晕死,好像有点弄巧成拙了。
  时义连忙解释道:“别啊,大王,我的意思是说我们拿不出五十万石粮啊,您就算把我们全杀了也没用啊,要不这样吧,我们再多出十万石,真的不能再多了,再多就算是拼了命我们也拿不出来了。”
  又多讹了二十万石粮,吉囊已经很满意了,他假装犹豫了一阵,这才满脸不耐道:“那行吧,这次本王就饶了你们,一万两银子,三十万石粮食,你们什么时候能准备好?”
  时义闻言,不由松了口气,他连忙点头哈腰道:“半个月,半个月时间我们一定准备好。”
  三十万石粮啊,除去大军的消耗剩下的都勉强够他们手下几个部落一年的口粮了,没想到吆喝几句就能白得这么大个便宜!
  吉囊心里是欢喜的不行了,不过,表面上他依旧冷冷的道:“还是让本王到老地方去取吗?”
  上次他们约定的就是在山丹卫演场戏,他假装率军进攻山丹卫中前千户所驻地,咸宁侯仇鸾事先把粮食和银子送到那里,他取了粮食和银子就撤军。
  不过,这次咸宁侯仇鸾貌似有了点其他的想法。
  时义小心的看了他一眼,这才鼓起勇气道:“大王,我们侯爷的意思,这戏要演真实一点,大王您不要取了粮食和银子就撤军,好歹派人去山丹卫驻地外面吆喝几天,造点攻城器械,这样我们才好向上面交差啊。”
  上次他们的戏的确演的太假了,吉囊就是率军去山丹卫中前所取了粮食和银子就走了,前后都不到一个时辰,连嘉靖都觉着有点不对劲,朝中那些大臣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咸宁侯仇鸾希望吉囊能配合配合,假装在山丹卫鏖战几天,这样看上去就比较真实了。
  吉囊倒是看透了咸宁侯仇鸾的得性,这家伙就是个酒囊饭袋,他怕个屁啊。
  所谓“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白得了人家这么多钱粮,演戏就演戏吧,又不会掉块肉。
  他无所谓的道:“本王倒是可以率军去山丹卫驻地外面吆喝几天,造点攻城器械,你们侯爷就不怕本王假戏真做吗?”
  这个!
  说实话,时义还真怕。
  不过,咸宁侯仇鸾倒是说了,这吉囊说话还是比较算数的,应该不会玩什么幺蛾子。
  他只能硬着头皮拍马屁道:“大王说笑了,谁不知道您一言九鼎,这种背信弃义的事情,我们相信大王不会做的。”
  吉囊貌似受用的点头道:“本王的确一言九鼎,希望你们侯爷不要跟本王耍什么心眼就好,到时候把你们侯爷伤着了可就不能怪本王了。”
  时义只能讪讪的赔笑道:“呵呵,哪能啊,大王您就放心吧,我们侯爷也是一言九鼎。”
  吉囊也懒得跟他啰嗦了,直接冷哼一声,随即便挥了挥手,如同赶苍蝇一样示意他滚蛋。
  双方谈妥之后,咸宁侯仇鸾真的按约定好的时间将一万两银子和三十万石粮食送到了山丹卫中前千户所驻地,吉囊拿了银子果然如同约定的那般率军冲到山丹卫驻地,又是造攻城器械,又是喊打喊杀,吆喝了三四天才回转河套草原。
  咸宁侯仇鸾如此资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吉囊刚率军退走,他便八百里加急向朝廷上传捷报,申言自己再次打退鞑子骑兵进攻,并斩获敌首上百,缴获攻城器械无数。
  这家伙是凭借无耻之尤的把戏再次躲过一劫,吉囊率军回到河套草原之后这心思却又活络起来。
  这会儿军粮是不用愁了,吃上几个月都没问题了,要不要去山西那边再转一圈呢?
  他想来想去,还是率军直扑山西,因为粮食有了,他们还没锅碗瓢盆呢,这些东西草原上可没人会做,大明也不可能卖给他们,他们唯有去抢。
  要不然空有粮食也做不熟啊,总不能直接把大米和面粉丢火上烤吧!
第五十六章
大同镇
  吉囊率大军直扑山西,咸宁侯仇鸾不由窃喜不已,这吉囊果然守信,宁可奔袭两千余里也不进攻河套附近的延绥镇和宁夏镇。
  他内心里其实是希望吉囊去进攻其他边镇的,去年如此,今年更是如此,因为只有吉囊攻破了其他边镇才能凸显他的“功绩”啊!
  到时候,他便可以说,你们看,吉囊并不是不行,人家随便就能攻破其他边镇,但是这家伙率十多万大军进攻甘州镇,不但没有捞到好处,反而被他“打”跑了,这一对比就能显出他的“才能”不是。
  可惜,吉囊去年倒了血霉,碰上了新科状元杨聪那个怪物,被打了个屁滚尿流,搞得他吹都不好意思吹了。
  他估计,今年吉囊肯定不会去宣府镇触霉头了,要去也是去大同镇,不过,他却故意发出八百里加急警报,言明吉囊要率大军去宣府镇报仇!
  他这样做就是为了麻痹大同镇守军,让他们疏忽大意,好方便吉囊攻破大同镇,至于大同镇边军和平民的死活,他压根就不放在心上。
  这年头有几个人不是踩着别人尸骨上去的,他连资敌这种事都能干出来,出卖同僚在他眼里更是稀松平常之举。
  历史上他甚至买通吉囊,让吉囊率军去进攻大明京城,然后他率军“千里勤王”,及时出现在京城北部,从而博取了嘉靖的欢心,获取大将军之位,立军府,总督九边所有人马。
  破个大同镇什么的,这点小事,在他看来真不算什么!
  咸宁侯仇鸾是无耻之尤,新科状元杨聪却不是个傻叉,他收到仇鸾发过来的警报,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吉囊的目标肯定不是宣府镇,而是大同镇。
  他虽然希望吉囊能来宣府镇送菜,但是现实却摆在眼前,吉囊压根就不可能来。
  吉囊又不是个白痴,去年的时候,他才上任不到半年就造出了上千辆火龙战车和上千辆投石机,这都过去一年时间了,他手里火龙战车和投石机肯定多了一倍还不止,这种情况下,吉囊还选择来进攻宣府镇,那真是脑子有问题了。
  至于太原镇,那就更不可能了,因为太原镇在大同镇的南边,不攻破大同镇根本就无法进攻太原镇。
  现在,鞑子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进犯大同镇。
  这事,当如何处之呢?
  如果杨聪是咸宁侯仇鸾那种想法,自然是巴不得鞑子攻破大同镇,因为这样同样能显示出他的能耐啊,鞑子能攻破大同镇,在宣府镇却吃了个大败仗,这显得他多能的不是。
  当然,他并不是咸宁侯仇鸾那种只为一己私利,浑然不顾他人死活的无耻之徒,鞑子要去进攻大同镇,他自然要想方设法的给予协助。
  正好,这会儿他累积制造的火龙战车已经超过四千辆,投石机也超过了两千辆,另外大小轰天雷和手弩也存余不少,分一半给大同镇是没有问题的。
  原本他是想着等到年中赞够了六千辆火龙战车、三千辆投石机和相应数量的大小轰天雷,手弩等武器装备,一次性给大同镇和太原镇的边军都换上,毕竟大家同处山西,而且巡抚曾铣和刘天和对他都不错,他也不好厚此薄彼。
  但是,这会儿已经来不及了,他只能先将两千辆火龙战车和一千辆投石机还有配套的大小轰天雷和手弩一把送到大同镇,并派出几队老兵去指导他们使用,以期能帮助大同镇顶住这次进攻,同时他还派人联络了大同巡抚刘天和,言明如果大同镇顶不住,他一定会率一万边军精锐前去支援。
  这大同镇毕竟位于宣府镇以西三百余里,而且其北边就是鞑靼土默特部,所以,鞑子骑兵来得相当之快,杨聪这边火龙战车和投石机等武器装备才刚送到,鞑子骑兵已然出现在大同镇以北的长城外围。
  这次吉囊足足带来了九万精骑,可以说,他整个家当都差不多全带上了,如果陕西边镇还是去年那个样子,他自然不敢如此鲁莽,不过这会儿咸宁侯仇鸾已然窃居三边总制的高位,陕西边镇等于已经废了,他压根就不担心咸宁侯仇鸾会率军抄他后路,再加上咸宁侯仇鸾给他“资助”了足够的粮食,所以,他干脆把能带上的精骑全带上了。
  这家伙,九万精骑,着实把大同巡抚刘天和给吓了一大跳,他虽然不是那种酒囊饭袋,奈何大同镇兵力有限,而且大同镇北部将近千里的长城差不多全部与鞑靼土默特部接壤,中间不知道被人家偷挖了多少缺口,他压根就没法去防啊,他只能将有限的兵力全部集结在鞑子最有可能进攻的玉林卫附近,以期能挡住鞑子的主力。
  吉囊会如他所愿进攻玉林卫吗?
  这次吉囊的确打算进攻玉林卫,因为玉林卫附近的长城缺口是最多的,不过,他并没有如同上次一般将所有兵力全部集结在一个地方。
  经过上次的失利,他也看出来了,面对投石机阵,进攻阵型越密集,损失越大,而大同镇就在宣府镇旁边,他也不能排除杨聪率军支援大同镇的可能性,所以,他将大军分成了三路。
  他亲率三万精骑突袭阳和卫附近的长城,如果成功突入,则直奔大同府城附近,劫掠周边;
  其弟俺答率三万精骑突袭玉林卫附近的长城,如果成功突入,则直奔应州,劫掠周边;
  其弟昆都力哈三万精骑突袭镇虏卫附近的长城,如果成功突入,则直奔蔚州,劫掠周边;
  这样一来,他手底下的九万大军就分散开了,就算有一路遇到宣府镇精兵的阻击也没事,大不了赶紧跑嘛,其他路照样能有收获。
  刘天和着实没想到他会玩这招,结果,西路俺答率领的三万大军的确被他堵住了,俺答刚率军突破玉林卫附近的长城,还没冲到应州,中途便遇上了严阵以待的两千辆火龙战车和一千辆投石机所组成的方阵。
  俺答一见这阵仗,二话不说,撒腿就跑,压根就没跟刘天和所率的大同镇主力接战。
  刘天和还以为他如同杨聪一般,正好堵鞑子进攻的路线上,把鞑子给顶回去了。
  结果,他还没来得及高兴,大同府城和蔚州相继传来急报,鞑子已突破阳和卫和镇虏卫附近的长城,正直奔大同府城和蔚州而去!
第五十七章
支援
  吉囊率大军攻破大同镇,这个消息传出来,整个朝野都震惊了。
  没人怀疑这个消息是假的,因为传出这个消息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同巡抚刘天和,他刚得知阳和卫和镇虏卫附近的长城被突破,便派人八百里加急向京城汇报了。
  他也不敢隐瞒,如果让鞑子在大同镇肆虐,甚至突入太原镇,那他就死定了,把消息传出去,请求朝廷和附近各边镇支援,将鞑子尽快赶出大同镇,他或许还能躲过一劫。
  面对这个消息,各方面反应不一。
  嘉靖自然是气坏了,怎么肥四,宣府镇和甘州镇不都顶住鞑子的进攻了吗,而且甘州镇还连续两次将鞑子打跑了,为什么这大同镇一下就被鞑子攻破了。
  这个时候,他真有心把刘天和给砍了,不过,最后他还是忍住了,临阵杀将,于事无补,还是先将鞑子赶出大同镇再说吧,他当即就下旨,命宣府镇和太原镇组织大军全力支援大同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4/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