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1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9/411

  要知道嘉靖可没给他承诺供应粮饷,也就是说,这五万屯卫精锐的粮饷必须他自己想办法解决,五万屯卫,一年光是军粮就得五六十万石,如果再加上最基本饷银,一年差不多就是一百万两的开支,一般总督还真不敢这么干,甚至就连嘉靖都不敢这么干。
  开玩笑呢,五万屯卫精锐,并不是说大明没兵,就南直隶这块,十万屯卫精锐都能召集起来,主要大明朝廷没钱啊,别说一百万两,十万两嘉靖拿出来估计都费劲。
  当然,杨聪拿出来也有点费劲,虽说盐业生意一本万利,他们杨家垄断山西的盐引之后,一年赚个两百多万两不成问题,但问题是六万余盐引里面有一半是陆家的,他们杨家,一年也就能分到一百多万两而已。
  他这么搞,是不是疯了,如果再加上武器装备和战船的制造费用,他不但赚不到钱,还得往里贴钱。
  他当然没疯,这笔账他还是会算的,东南海外贸易的收益可不比大明的盐业生意差,他如果能一举取代海商四大豪门成为东南海外贸易的主导者,别说一百万两,一年赚一千万两都有可能!
  他下令征召五万屯卫只是第一步,紧接着,当初领兵来抢人的邵千户便被调离金陵,调到偏远的沂州卫出任千户,从此被打入冷宫。
  就这,还是因为这家伙当初识相,没有跟魏国公世子徐邦瑞顶嘴,要不然,他这千户都别想当了。
  随后,应天府尹又因为贪腐问题被都察院御史弹劾,搞得灰头土脸,差点被革职查办。
  杨聪就是要通过这些举动告诉汪直,靠严嵩是没用的,至少,在这东南地界,严嵩根本就干不过他。
  这一系列手段使出去,又是十余天时间过去了,这时候山西征调过来的神机营精锐和匠户都已经进入南直隶境内,就快抵达金陵城了,汪直终于认怂了。
  汪直真是没辙了,他都不知道求了严嵩的亲信多少次了,但是,他的父母妻儿还是在杨聪的手里,甚至,他派去的人都没法接近他父母妻儿所居住的宅院,他连自己的父母妻儿到底怎么样了都不知道。
  这情况,除非他带人去攻打金陵城,不然根本就没办法救出自己的父母妻儿。
  他敢攻打金陵城吗?
  开什么玩笑,他当然不敢,不说南直隶有多少屯卫,他能不能率军抵达金陵城下,就算他率军顺利抵达金陵城下又怎么样,这会儿杨聪正在召集屯卫精锐呢,金陵城里面驻扎的屯卫最少有三四万,他手下连一万人都不到,跑去金陵城寻死吗?
  严嵩也被整的没辙了,这抢人可不比抢官职,不是说有权有手段就行,关键得有人,他手底下的党羽基本都是文臣,根本就没什么武将,特别是在南直隶,他能使得动一个千户就算不错了,人家杨聪可是五军都督府都使得动,他拿什么跟人家去抢。
  这左求求不来,右求求不来,汪直终于认清了现实,不再依靠严嵩,而是偷偷派出自己的干儿子毛烈,前往金陵城拜会杨聪。
  杨聪听闻汪直的人终于来了,这心里自然高兴的不行了,同时他也有点小紧张,虽说他这会儿已然是浙直总督,能调动千军万马,但是,他自己本身还是个普通人,并不是什么高手。
  这会儿要亲自接见倭寇头子汪直派来的人,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他想了想,还是招来了汤克宽和戚景通,一左一右站在大堂两侧,这才命人把汪直派来的人领了进来。
  毛烈一走进来,杨聪眼睛不由一眯,这家伙,果然不简单了,这体型都快赶上彭虎了,而且满脸刚劲之色,气势一点都不输汤克宽和戚景通,他着实没想到,汪直手下竟然还有如此猛将。
  毛烈一看杨聪,心里也有点小紧张,他虽然功夫不错,但是出身低啊,他就是个渔民出身,看到总督这么大的官,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两人紧张的对视了一眼,五大三粗的毛烈便怂了,他恭敬的拱手道:“小人毛烈,参见总督大人。”
  杨聪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汪直派你来干什么?”
  你这不明知故问吗?
  毛烈也不敢在杨聪面前放肆,他只能老老实实的回道:“大人,义父派小人来主要是想请大人高抬贵手,放过义父的家人。”
  杨聪一看他这态度便知道,汪直这是认怂了,认怂了就好,接下来就好办了。
  他不慌不忙的道:“这个问题可就有点麻烦了,他可是东南闻名的倭寇头子,本官又是专责来清剿倭寇和海盗的,放过他的家人,很难啊。本官如果放过他的家人,皇上能放过本官吗?”
第八十三章
雄心壮志
  毛烈当然知道,想让这位总督大人放过他义父汪直的家人很难,人家把义父的家人抓来肯定是有目的的,人家如果不达到一定的目的,肯定不会放人。
  这点他清楚,汪直心里也有数,就是不知道这位总督大人的目的是什么。
  他小心的问道:“大人,不知我们要怎么做您才能放过义父的家人。”
  这个,很简单啊,只要接受招安,老老实实听话就可以了。
  杨聪依旧不慌不忙道:“你能代表你义父汪直吗?”
  毛烈不假思索道:“小人来的时候义父已经交代过了,大人有什么条件尽管提,我们能做到的,一定照办。”
  这话听起来貌似是什么都能成,其实却不一定,因为这句话的重点是“我们能做到的”,而不是“有什么条件尽管提”。
  看样子汪直也只是派这毛烈来联系一下,这招安之事恐怕还有点麻烦。
  想到这里,杨聪试探道:“东南沿海的海盗和倭寇都是你义父招来的吧,本官想让他马上把这些海盗和倭寇全支走,不要再在东南沿海劫掠,他能做到吗?”
  毛烈闻言,不由面露难色,这事情可没这么简单。
  他想了想,随即尴尬道:“这个小人还得回去问过义父才能给大人答复。”
  这家伙果然就是个跑腿的,那就没什么好说的,杨聪干脆挥手道:“既然如此,那你回去告诉你义父,本官想跟他面谈,地方由他选,最好是在南直隶境内。”
  毛烈闻言,只能告辞了,他本来也没想过自己能凭嘴巴子就让这位总督大人放人,他只是来探探口风的。
  汪直敢跑来南直隶和杨聪会面吗?
  他还真敢,历史上他就是相信了严嵩的亲信,跑到杭州想跟胡宗宪商议,结果,被人逮住直接咔嚓了。
  不得不说,这汪直胆子还是挺肥的,只是运气比较差,遇着了严嵩这个奸佞小人,他注定只能拿自己的人头去给严嵩当捞取政绩的工具了。
  当然,这会儿他遇着的是杨聪,或许,他的命运能改变也说不定。
  不过,这会儿他也没想到,杨聪竟然会邀他面谈。
  他的胆子是很肥,跟朝廷的总督面谈他也不是不敢,但是,他对杨聪并不了解,这面谈的地方就得好好琢磨琢磨了。
  历史上他之所以轻易跑到杭州去跟胡宗宪商议,主要因为他身边就有严嵩的亲信,而且严嵩已经跟他合作多年了,他根本就没想到严嵩会借刀杀人,把他给咔嚓了。
  这会儿换了个他不熟悉的杨聪,他可就没那么随意了。
  他琢磨了半天,最后选定,就在金山卫中后所附近的南汇渔港与杨聪会面。
  这南汇渔港也在长江口附近,他对这边的海域相当的熟悉,倒也不怕杨聪搞什么鬼,而且南汇渔港离金山卫城也不远,杨聪要是怕了,可以直接跑金山卫城躲起来,他也攻不下一座重兵把守的卫城,他相信,杨聪对这个地方应该是比较满意的。
  杨聪收到汪直的答复,不由皱眉沉思了半天,这南汇渔港他倒是比较的满意,问题金山卫离金陵城也太远了,足有六百多里呢,那边他也不熟,不好安排啊。
  不过这会儿他也不能显得胆小如鼠跟个窝囊废一样,他可是想招安汪直,甚至将汪直收服成为自己的亲信,如果显得跟个窝囊废一样,谁跟你混啊!
  他最后还是决定去,但是,不是马上去,他准备带着神机营的精锐一起去,而这会儿神机营的精锐离金陵城还有几天的路程呢。
  正好,这会儿金陵城附近军营也聚集了将近四万屯卫精锐,可以拉去壮壮声威。
  他当即便命汤克宽挑选了一万屯卫精锐从陆路先期奔赴金山卫,同时又命南直隶沿海各卫所集结二十余艘战船在金陵附近水域相候,神机营精锐抵达金陵城之后,他只是命所有人修整了一天,随即便带着戚景通和唐顺之等文臣武将和一千神机营精锐上了南直隶各卫所调集的战船,直奔金山卫而去。
  说实话,他这还是第一次乘坐战船呢,虽然他家就在东南沿海的泉州府,但是这会儿大明实施海禁,能在海上航行的船只原本就少,明军水师实力更是一落千丈,早就不复郑和下西洋时的雄风,一般人别说坐明军水师的战船了,就算看都很少看到。
  不过,明军水师的战船在这个时期还算是比较先进的,因为欧陆诸国这会儿才步入大航海时代不久,造船能力跟大明比起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只可惜,欧陆各国是拼命造船,拼命发展海军,大明却是反过头来实施海禁,根本就没心思发展海上力量,此消彼长之下,大明水师慢慢就被欧陆各国超越了。
  这个时候应该算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欧陆各国专注钻研航海技术,造船能力正在逐渐赶超大明,而大明自永乐朝以来都是在吃老本,这会儿老本也快吃光了。
  还好,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明水师虽然一落千丈,但战船还是比较多的,什么大福船、小福船、苍山船、蜈蚣船、车轮舸等等,各式各样的战船都有,只是都已经严重老化了而已。
  杨聪站在如城楼般的福船平台上,看着四周灵活自如的战船,心中不由感慨万千。
  可惜,真是可惜啊。
  大明如果从永乐朝开始就保持海上霸主的实力,以海上贸易的利润为支撑,不断壮大水师力量,何至最后走上亡国的道路啊。
  只可惜,大明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群臣都被落后的思想所影响,重农而轻商,根本就不关注海上的利益,只知道把目光盯着现有的“一亩三分地”,以致将海上霸主之位拱手让人,失去了发展的良机。
  这一次,或许他能彻底改变这个局面吧。
  这次,他只要能将汪直招安,甚至收为己用,剿灭东南沿海的海盗和倭寇就只剩下时间问题,到时候再利用自己掌控的力量垄断东瀛和南洋的海上贸易,便能赚取惊人的利润。
  有了这些利润,他便能造更多的战船和火炮,大明水师便会越来越强,到时候,还有谁是大明的对手!
  想到这里,他不由生出一股雄心壮志。
  他,要造出无数的坚船利炮,让大明成为真正的海上霸主!
第八十四章
会面
  南都金陵到长江口,一路顺风顺水,以帆船的速度,不说一日千里,一天航行七八百里还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船行不到一天,杨聪一行便赶到了金山卫辖区。
  这时候与汪直约定的时间还未到,杨聪也没有选择在南汇渔港登陆,他选择的是金山卫中后所的军港。
  此时,汤克宽早已率军抵达,就驻扎在金山卫中后所,而金山卫指挥使李兴也早早率一众卫所军官在此等候,港口码头可谓旌旗招展,戒备森严。
  杨聪卓立船头,环顾四周,默默观察着军港的防御。
  他发现,这沿海卫所的军港防御做的还是很不错的,港口四周都有城墙和箭楼,敌人战船如果进入港口,守军只需一通火箭伺候便能将其全部烧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9/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