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1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0/411

  可惜,人家也不是傻子,不可能傻乎乎的直往军港冲,大明的海岸线这么长,他们随便挑个地方就能登陆,要想加强海防,还是得在战船上做文章,只有战船的质量和数量都占据绝对优势,才能称雄海上。
  他琢磨了一阵,船队便已靠上码头,此时,汤克宽和李兴早已率一众军官来到旗舰下方,列队相迎。
  这场面杨聪倒是经历的多了,他不慌不忙的走下悬梯,与众将一一寒暄了几句,随后便进入金山卫中后所驻地安顿下来。
  第二天便是与汪直约定的日子了,这天一早,还未到辰时杨聪便率大军赶到了南汇渔港,摆开阵势,静候汪直前来会面。
  这次,他足足带了一万一千人马,再加上金山卫的驻军,他手下人马都超过了一万五,他倒是不担心汪直会玩什么花样了,就是不知汪直打探到这阵容之后还敢不敢上岸与他相见。
  汪直当然知道明军在南汇渔港附近集结了多少人马,不过,他并不怎么害怕,因为他手下也有不少人马,他不相信手下人马连这上万明军屯卫都干不过,而且,他也不会深入内陆,只会在渔港附近跟浙直总督会面,如果形势不对,他想跑还是很容易的。
  不得不说,他胆子真的很肥,杨聪这边才刚摆开阵势呢,他就已经率船队出现在南汇渔港的外围。
  此时,渔港已经被清空,杨聪也没有下令将战船开过来,中间倒也没有什么阻碍,很快他便率船队进入了狭小的渔港。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下船,他胆子虽大,却不是什么傻瓜,在没有确定岸上安不安全之前,他是不可能下船的。
  他还是派出了干儿子毛烈前去联系,请浙直总督来港口码头附近相会。
  这时候杨聪也表现出了自己的胆气,他收到汪直的请求,当即就带着一众文臣武将和数十亲卫来到了港口码头后面的空地上,并命人摆了张桌子,倒上香茗,坐在那里优哉游哉的喝起茶来。
  汪直听闻浙直总督竟有如此胆气,心中不由生出些许亲近感,不管这位总督其他方面如何,至少在胆气上跟他有点像。
  他也不再犹豫了,当即便带着手下几个亲信将领和数十个护卫下了船,来到了码头后面的空地上。
  杨聪一看他这架势便明白了,此人就是汪直,因为毛烈就跟在他后面呢,而且还有几个跟毛烈装扮差不多的人也老老实实的跟在他后面。
  汪直这个人,怎么形容呢,他还真不像是个穷凶极恶的海盗又或者倭寇,因为他身材并不高大,长相也不凶悍,他那脸庞倒如同弥勒佛一般,圆润无比,时刻都带着笑意,一看就像个商贩。
  杨聪见汪直过来了,并没有起身相迎,不过,他倒是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然后正襟危坐,摆出一副很重视的样子。
  汪直见状,心里更生亲近了,他最烦的就是那些喜欢摆谱的狗官了,以前他在徽州府做生意的时候也跟地方官员打过交道,那家伙,一个个收了钱还板着个臭脸,那感觉,就好像他送再多的钱也只是还债一般,谁他吗欠你们银子了。
  这位总督大人至少没给他摆脸子,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他走上前去拱手道:“小人汪直,参见总督大人。”
  杨聪点了点头,随即指着对面的座位道:“汪船主,请坐。”
  这年头海盗和倭寇头子一般都喜欢叫自己船主,比如汪直,就自号五峰船主,这点他倒是打听清楚了。
  汪直闻言,不由一愣,他真没想到这位总督大人会用江湖上的诨号称呼他,更没想到人家会请他坐下说话。
  他愣了一下,这才小心的走上前,在杨聪对面端坐下来。
  杨聪亲手给他倒了杯香茗,这才郑重的道:“汪船主,本官将你的家人请到金陵并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和你见个面,好好商议一下,你不用担心,你的家人都过的很好,你老母亲的风寒湿病本官也请人医治过了。”
  汪直闻言,不由感动道:“多谢大人,不知大人招小的前来有何吩咐?”
  杨聪招汪直前来自然是为了招安人家,不过也不能一开口就是招安,毕竟两人相互之间还不熟悉,他还不清楚汪直值不值的招安,汪直也不大可能一见面就接受一个素不相识的官员的招安。
  他不慌不忙的道:“你应该也知道,皇上命本官来东南是专责清剿海盗和倭寇的,而现在东南沿海肆虐的海盗和倭寇听闻都是船主招来的,所以,本官想请你帮个忙,让大家都消停消停。”
  汪直闻言,竟然跟毛烈一样,面露难色,他想了想,这才小心的道:“大人,此事小的恐怕很难让大人满意。”
  这个汪直,什么意思?
  杨聪想了想,随即担保道:“你们是不是怕本官秋后算账?这个你可以放心,只要能改过向善的,本官都可以网开一面,既往不咎。本官也知道,你们很多人只是想做生意,并不是想跟朝廷对抗。”
  汪直闻言,不由感叹道:“是啊,我们原本只是想做点生意而已,奈何朝廷不准啊,很多人都被抓起来杀了,我们也是不得已才组织人手自保啊。”
  这些貌似都是废话,根本就不能解决问题,杨聪干脆直接问道:“现在本官都担保既往不咎了,你们为什么不能消停下来呢?”
  汪直无奈的摇头道:“不是小人不愿意让人消停啊,这些人大多是小人召集的没错,但是,他们都不是小人的下属,小人召他们来劫掠发财,他们自然没意见,但是,小人要他们收手就难了,因为他们都尝到甜头了,根本就不听小人的了。”
第八十五章
招安
  杨聪着实没想到,汪直竟然会这么说,原本他是想着这些人既然是汪直召集过来的,只要汪直发话,这些人应该会消停下来。
  他可没想过自己一下就能将海盗和倭寇全部剿灭,他也知道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当前的要务就是让这些海盗和倭寇先消停下来。
  只要这些人消停下来,接下来就好办了,他可以拉一波,打一波,愿意接受招安的,又没什么恶绩的,他便放人家一马,甚至给人家个小官当当,不愿意接受招安的,又或者作恶多端的,他便联合汪直将其剿灭。
  没想到,这些人竟然不听汪直的了。
  他不由诧异道:“既然你都掌控不了,当初你为什么要将他们召来呢?”
  汪直闻言,脸上再次露出为难之色,他犹豫了一阵,这才咬了咬牙,凑上前小声道:“大人,小的也不想这样啊,小的只想安心做买卖,根本就没想过要跟朝廷对抗,是当朝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严嵩严大人让小的这么干的。”
  啊!
  杨聪闻言,不由目瞪口呆,他知道严嵩坏,却没想到,严嵩竟然坏到了这种程度。
  这家伙竟然勾结海盗和倭寇,让人家来大明沿海劫掠,脑子进水了还是怎么了?
  他愣了一阵,这才好奇道:“严嵩为什么这么做,你又为了什么?”
  汪直不假思索道:“小的这不是想朝廷能开放海禁吗,只要朝廷能开放海禁,小的就能放心大胆的做生意了,哪用得着跟现在一样,时时刻刻都提心吊胆的。严大人也说了,只要小的召集所有海盗和倭寇不断在东南闹事,向朝廷施压,皇上就会答应重新开放海禁的。”
  很显然,这家伙上了严嵩的恶当了,历史上严嵩可没有提过什么开海禁,严嵩在把这家伙当枪使呢。
  那么,严嵩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杨聪闻言,不由陷入了沉思。
  从历史来看,严嵩虽然不是个东西,但还是比较倾向于剿灭海盗和倭寇的,历史上胡宗宪就是获得了严嵩的支持才能在东南打开局面,甚至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都跑东南参与了剿灭海盗和倭寇之事,这足以说明严嵩对海盗和倭寇的态度是以清剿为主。
  现在,汪直竟然说严嵩支持开海禁,开什么玩笑!
  开海禁对他有什么好处,这会儿海商豪门都依附他了,不开海禁,他还能凭借走私贸易获取巨额的利润,开了海禁,他能捞到什么?
  严嵩是想以此来向朝廷施压,但是,他的目的肯定不是开放海禁,结合历史分析,严嵩很有可能是想派自己人过来负责清剿海盗和倭寇,这样他就能掌控整个东南甚至东瀛与南洋的海外贸易了。
  想到这里,杨聪总算有点明白了,他忍不住摇头叹息道:“汪船主,你恐怕是上当了,严嵩根本就没在朝堂上提过开海禁的事,他倒是举荐自己的亲信杨顺来东南清剿海盗和倭寇来着。”
  啊!
  这下,轮到汪直大吃一惊了。
  他有些不信道:“大人,真的吗,严大人派来的亲信可不是这么说的。”
  杨聪不由嗤笑道:“严嵩派来的亲信自然不会这么说,但是,现在事实就是如此,他举荐的人是没来,本官却来了,皇上可没让本官来开海禁,本官就是专责来剿灭海盗和倭寇的。”
  汪直闻言,不由满脸凝重,这个时候,他才感觉到有点不对劲了,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听到过任何开放海禁的风声,倒是朝廷又派来个总督专职清剿海盗和倭寇。
  这些都是事实,由不得他不信。
  想到这里,他不由略带沮丧道:“大人,那您说小的该如何是好,就此退走吗,就算小的愿意退走,其他海盗和倭寇也不愿意啊。”
  这是好事啊,人家不愿意才好呢。
  当然,杨聪并不是为了功绩不管沿海平民的死活,他之所以认为这样很好是单对汪直而言。
  其他海盗和倭寇这会儿他还管不上,不过,这个汪直这会儿他却有机会收服了,因为人家的父母妻儿都在自己手里呢,而且,从汪直的表现来看,这家伙真的只是想好好做生意,甚至汪直都很是后悔自己把其他海盗和倭寇招来了。
  这些都是好事啊,他不失时机的试探道:“汪船主,本官也想开放海禁,让大家都能好好做生意,你信吗?”
  汪直闻言,不由眼前一亮,不过,很快他又满脸黯然的叹息道:“大人,并不是小的信不过你,问题大人是皇上派来清剿海盗和倭寇的,这跟开放海禁本来就相悖吧?”
  杨聪微微点头道:“从这点上来说,的确是这样的,不过本官想开放海禁也不是骗人的,你可以着人去打听打听,本官跟你一样,也是商户出身,而且我们杨家还是福建泉州府比较有名的商户,对于做生意,本官是持支持态度的。”
  汪直毕竟在海外待了很久了,杨聪的出身他还真不知道,他没想到,这位总督大人竟然跟他一样是商户出身,他有些意外道:“大人,没想到您竟然也是商户出身,您既然支持开放海禁,为什么不向朝廷建言呢?”
  杨聪无奈的叹息道:“唉,很多事情不是你想办就能办的成的,现今的形势根本就不适宜开放海禁,这点,你要理解,如果以后有机会,本官肯定会上奏朝廷,提议开海禁的。”
  汪直有些不解道:“大人,为何现在的形势不适宜开放海禁呢?”
  杨聪耐心的解释道:“很简单啊,朝廷为什么实施海禁,不就是海盗和倭寇闹的吗,这会儿海盗和倭寇闹的这么凶,朝廷怎么可能开放海禁呢,本官要这个时候上奏,请求开放海禁,皇上非把本官革职查办了不可。”
  汪直闻言,不由沮丧的点头道:“大人说的对,现在这种形势朝廷的确不会同意开放海禁。唉,都是小的惹得祸,小的惭愧,不知大人要小的如何做才能放过小的的家人。”
  嘿嘿,火候差不多了,可以开始招安了。
  杨聪不动声色的问道:“汪船主,你有没有考虑过投效朝廷,为皇上办事呢?”
  汪直闻言,不由一愣。
  这个问题他还真考虑过,但是,他认为这个想法有点不现实。
  他可是有名的倭寇头子,投效朝廷,有好下场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0/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