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1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7/411

  问,人家严嵩都晕倒了,没法问啊!
  他只能小心的问道:“皇上,微臣惶恐,敢问这严大人是怎么倒地的?”
  嘉靖闻言,尴尬的道:“朕好像是冤枉他了,他突然之间喷出一口鲜血,然后便倒下去了。”
  哦,原来是这样。
  这就好办了,御医当即便拱手道:“皇上,严大人这是气极攻心,晕过去了,只要抬回家休养几天便没事了。”
  他这是怕嘉靖怀疑他庸俗无能,所以才下了这诊断,严嵩闻言,心里却是乐开了花:“好,真是说我心坎里去了!”
  话说,他喷个血,装个晕,这事就过去了吗?
  当然不可能,这么大的事那这么容易就含糊过去了。
  嘉靖见严嵩晕倒了,只能命陆炳继续去审问罗龙文了,罗龙文自然是一口咬定所有的事情都是严嵩指使的,而严嵩这会儿又“气极攻心”,身体虚弱,根本就无法与其对证,这事貌似就这么陷入了僵局。
  那么,怎么破这个局呢?
  很简单,罗龙文死了,这局就破了。
  第二天一早,诏狱中的罗龙文喝了碗稀饭便七窍流血而死!
  紧接着,给他送稀饭的驿卒便失踪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事明显是严嵩安排人做的,但是,陆炳却找不出一点证据来。
  所谓“死无对证”,罗龙文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死了,这东南海盗和倭寇肆虐之事到底是他为了一己之私假传严嵩的命令还是严嵩指使他去干的就没法查下了。
  严嵩这招其实并不高明,如果遇到个较真的皇帝,他玩这招也没有,但是,他遇到的偏偏是嘉靖,而且他早就摸透了嘉靖的脾性,知道嘉靖这会儿已经离不开他了,所以,他才敢如此肆无忌惮。
  嘉靖在这件事情的处置上跟严嵩预计的差不多,因为严嵩在他面前的表现着实不像一个大奸大恶之人,而且在很多事情上严嵩做的也十分符合他的心意,他下意识不想失去这么一位“一心一意”为他着想的“贤臣”,为此,他竟然没有下旨彻查此事,严嵩竟然就这么蒙混过关了!
第九十五章
剿倭之道
  杨聪听闻严嵩这样都能蒙混过关,着实有点无语,不过,这会儿他也没空跟严嵩继续斗下去了,因为他得赶紧着手解决海盗和倭寇的问题,要不然,不但东南沿海的老百姓不得安宁,嘉靖和严嵩也会让他不得安宁。
  这海盗和倭寇之事他已经跟详细汪直了解过了,真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因为这海盗和倭寇的成分太复杂了,就连汪直都不能尽数。
  比如说海盗,这次在东南沿海肆虐的海盗并不全是在东瀛和南洋从事海上贸易的海商,其中有一些是海商豪门被打散的部下,还有一些是东南沿海失去生计的平民,甚至还有真正的海盗夹杂其中,就连汪直也搞不清楚,这次到底有多少“海盗”参与对东南沿海的劫掠。
  这也是汪直使不动他们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这些人本来就没有什么统一的从属关系,有好处,大家还能喊的动,没好处,人家压根就不会搭理你。
  又比如说倭寇,倭寇名义上还是有首领的,他们的首领就是东瀛肥前国平户藩的大名松浦隆信,但是,有些倭寇就连松浦隆信也控制不了。
  这时候的东瀛可不止一国,也不止一个藩属,这时候的东瀛足有大大小小六十多个国家,两三百个藩属,松浦隆信也只是肥前国的一个藩属的大名而已。
  倭寇之所以尊松浦隆信为名义上的首领,主要是因为松浦家自元朝开始就组织武士在东南沿海和朝鲜沿海劫掠了,那时候,他们打的旗号是报复元朝的入侵,所以,很受大家的拥戴。
  后面虽然劫掠性质已经完全从反抗入侵变成了海盗行为,但所有流浪武士和东瀛平民还是习惯性的在平户藩集结,然后再前往朝鲜沿海和大明东南沿海劫掠,所以,松浦家的家主一直是倭寇名义上的首领,朝鲜也一直称倭寇为“三岛倭寇”,所谓三岛,就是指松浦家的领地,平户岛、壹岐岛和对马岛。
  其实,这会儿的倭寇早已不是松浦家的武士,倭寇成分之复杂,远超海盗。
  倭寇当中,有因战乱而失去土地的东瀛平民,也有因家主战败而失去生计的流浪武士,甚至还有的是为了劫掠方便而剃头束发,假冒倭寇的大明贼寇。
  这些人参与劫掠的时候是一拥而上,好像是一伙的一般,但是,劫掠完之后便一哄而散,到处躲藏,想要逮住他们不知道有多麻烦。
  杨聪这会儿是头都大了,这如同散沙一般的海盗和倭寇怎么清剿?
  他原本想着只要招抚了汪直就能轻易找到海盗和倭寇的巢穴,然后再操练水师逐一清剿便成,现在看来,这想法有点过于天真了,因为这些海盗和倭寇就是一盘散沙,基本没有什么固定的巢穴。
  当然,要说他们一个巢穴都没有也不尽然,东瀛平户藩可以说是海盗和倭寇的老巢。
  但是,这会儿要想拿下平户藩也是不现实的,东瀛这会儿虽然分成了大大小小六十多个国家,一旦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们还是比较团结的,像元朝那么强大,不知道覆海进攻了东瀛多少次都没将其拿下就是明证。
  东瀛这些小国要是联合起来实力也是比较恐怖的,像大明万历年间,东瀛关白丰臣秀吉就曾集结东瀛诸国人马,组织三十余万大军进攻朝鲜,妄图以朝鲜为跳板入侵大明,大明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其打跑的,而这个时候的大明比万历中兴之后的大明还差得远呢,轻易去跟东瀛开战,获胜的希望微乎其微。
  综合这些情况,他只能选择徐徐图之,先稳固海防,确保东南沿海不受海盗和倭寇的侵袭,然后再制造战船,去海上慢慢围捕,将海盗和倭寇清剿干净。
  原本这只是他忽悠嘉靖的拖延之计,没想到这会儿他却不得不选择这个旷日持久的战略,还好他当初没在嘉靖跟前吹牛皮,定下期限,要不然真没法收场了。
  这个策略实施起来倒不是很难,就是耗费的时间比较长而已,当然,耗费的时间长就代表耗费的粮饷多,几万大军一年的消耗可不是个小数目,一般人来当这个总督还真没法调集这么多大军来保证沿海的安全。
  这会儿他已经在南直隶集结了五万屯卫,如果再加上卢镗和刘显手下的人马,加起来足有六万之巨,那么,海盗和倭寇数量加起来到底有多少呢,他竟然要集结这么多人马去应对。
  如果光从数量上来说,海盗和倭寇是相当恐怖的,光是汪直手下就有将近万余人马,而跟汪直差不多的海商或者海盗头子就有徐惟学、叶宗满、谢和、方廷助等,还有比较有名的海盗卢七、沈九、陈思盼、李光头等,光是这些人手下加起来就不下六万,还有其他海盗和倭寇,加起来数量最少有十余万。
  不过,要论战斗力,这些海盗和倭寇大多也就与普通屯卫相当而已,精壮的屯卫只要好好操练一番,不说以一敌十,以一敌三甚至是以一敌五都没有问题。
  所以,这会儿最紧要的问题就是操练,结合武器和阵法对集结起来的屯卫进行操练,然后赶紧将他们分散到沿海各地,保境安民。
  那么,操练的屯卫或者说新兵该怎么着手呢?
  这点,读过一点兵法的人都知道,操练新兵,首要编伍。
  这个编伍包括军中各级将领的任免,也包括军队基层结构,一般常规的编伍方法都是五人一伍,为最基层的结构,编伍之名也因此而来。
  不过,这次杨聪并没有按传统的方法,将五人一伍作为最基层的结构,他选择的是十二人一队,作为最基层的结构,至于原因,很简单,因为戚家军的鸳鸯阵就是这么编伍的。
  鸳鸯阵就是对付以短兵器为主的海盗和倭寇的最佳阵法,这点已经经过了历史的证明,他自然选择套用这最为适用的阵法。
  这会儿戚继光虽然还未成年,鸳鸯阵的真正创始人唐顺之却已经跟随他多年了,杨聪干脆以探讨为名,将自己了解的鸳鸯阵结构跟唐顺之详细描述了一番,唐顺之果然一点就透,很快就掌握了鸳鸯阵的精妙之处。
第九十六章
时不我待
  金陵城,正阳门外,羽林右卫以南有一块方圆数十里的荒地,这里原本叫大校场,大明初期定都南京之时,京营屯卫,天子亲军足有五十余万,其中大部分就是驻扎在这大校场附近。
  不过,自从大明迁都北直隶之后,这里驻扎的大军急剧减少,永乐朝短短二十余年时间,这里驻扎的四十余万大军几乎被迁徙一空,就剩羽林左卫,羽林右卫,留守左卫,留守右卫等几个卫所。
  至嘉靖朝,历经百余年变迁的大校场早已不复当初的盛况,原本密集如林的营房早已坍塌大半,剩下的,差不多都已经破败不堪,只有零星一些匠户、商贩、乐户等底层百姓住在里面,荒芜的就如同鬼域一般。
  不过,自从杨聪上任浙直总督之后便将此处定为屯兵和操练之所,五万屯卫精锐陆续赶来,原本破败不堪的营房被翻修一新,原本坑坑洼洼的校场也被填埋的平平整整,久违的号令之声又出现了,这里再一次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这天一早,卯时方至,天色才刚蒙蒙亮,杨聪便带着一众文臣武将出现在了校场北侧的点将台上。
  这点将台原本就只剩下一个方形的土包了,不过,此时上面已经搭起了硕大的凉棚,桌椅板凳更是一应俱全,容纳上百人都没问题。
  此时整个大营已然号令阵阵,一队队明军屯卫从营房中涌出来,飞快的踏上校场,排成一个又一个整齐的阵列,从点将台往下看去,密密麻麻全是人影,着实壮观无比。
  杨聪站在点将台前端默默注视着下方,一脸严肃,心里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总督大人亲自督练,下面的屯卫自然不敢怠慢,各级军官都跟打了鸡血一般,卖命的吆喝起来,所有屯卫也全神贯注,认真配合着,一时之间整个大校场到处都是嚎叫声,到处都是飞扬的尘土,就仿佛激烈的战场一般。
  只可惜,这些屯卫操练时间还不是很长,阵型配合难免有点生疏,看上去还是有点乱。
  杨聪默默的站那里看了一阵,这才转身进入凉亭,来到凉亭中的大书桌前。
  这时候硕大的书桌上已经摆满了各种简略的阵图,汤克宽、戚景通等将领和唐顺之、赵时春等文臣都围在那里,探讨着鸳鸯阵变化之道和操练之法,众人一见他过来,连忙收声肃立,恭敬的站在那里。
  这年头规矩还是很严的,尤其是军旅之中,主帅或者主将的威严更是不容冒犯,哪怕私下关系再好,这场合也要注意尊卑。
  杨聪微微点了点头,缓缓走到帅椅上坐下来,这才抬手道:“大家都就位吧。”
  众人闻言,连忙分文武左右错开,在帅位两侧整齐的排成两排。
  杨聪缓缓扫视了一圈,随即问主将汤克宽道:“长胜,鸳鸯阵操练的如何了。”
  汤克宽闻言,尴尬的拱手道:“大人,这操练时日尚短,还未出什么成效,这会儿基本阵型站位倒是操练的差不多了,但阵型变换和相互之间的配合还生疏的很。”
  杨聪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对左边的王宣道:“王老,五万大军的武器装备的如何了?”
  王宣连忙拱手道:“回大人,长枪、镗钯、腰刀、盾牌、狼筅、轰天雷皆已装备齐整,新式军刀、火枪和虎蹲炮还需赶制。”
  这个可以理解,毕竟枪头、腰刀、盾牌什么的南直隶这边原本就有不少存货,轰天雷在对阵倭寇的时候用量本就不多,他们这次带过来的基本上就够用了,镗钯、狼筅什么的打造起来也不是很难,至于新式军刀、火枪和虎蹲炮打造起来就有点费时间了。
  杨聪沉吟了一下,随即又追问道:“还需多长时间才能将五万大军装备齐整?”
  王宣估算了一下,随即拱手道:“大概还需要两个月左右。”
  两个月,怕是等不了了,杨聪暗暗叹了口气,随即朗声道:“我们等不了这么长时间了,准备起拔吧。”
  啊!
  众人闻言,无不大吃一惊。
  要知道,南直隶的屯卫荒废已久,大多都已经变成纯种地的农民了,这些集结起来的屯卫说是精锐其实也就是身体强壮一点而已,五万屯卫集结在一起总共才操练了一个多月,这就起拔,太仓促了吧?
  胡宗宪忍不住劝解道:“大人,此时五万大军装备尚未齐整,操练时日也不够,贸贸然派上战场,恐怕会损失惨重啊!”
  唐顺之也跟着附和道:“是啊,大人,现在火枪和虎蹲炮数量严重不足,远程攻击方面这些屯卫甚至都比不上那些海盗和倭寇,贸然与之接战,恐怕会出问题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7/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