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2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8/411

  五百多万两白银,那可是好几十吨,也够他们卸一阵子的了。
  这东瀛的白银杨聪倒是见过一次了,不过,再次见到这白银的时候,他脸上依旧不免露出一丝古怪之色。
  他之所以面色古怪倒不是因为这些白银有问题,主要东瀛人铸出来的白银样式跟大明的并不一样,看上去着实有点辣眼睛。
  这会儿东瀛的金银又叫板金或板银,其样式有点类似于斧头,不过,两端都没有锋刃,就是平平的一块,一个足有一斤多重,外表粗糙的很,纯度也不是很够。
  他们还要熔炼一番,将这些白银加工成大明制式的银元宝才能拿去买东西。
  这私铸金银等货币那也是严重违禁的,不过这个对于长期从事走私的海商和海盗来说倒也不算什么,主要这过程有点太麻烦了,几百万两啊,每次光是熔炼重铸都得花费个把月时间。
  这东瀛的白银甚至连包装的银箱子都没有,就是一块一块的裸露在外面,用簸箕挑着,看上去着实古怪的很。
  汪直倒是已经司空见惯了,他顺着杨聪的目光略微扫视了一眼,随即便郑重的道:“大人,这次末将去东瀛的时候遇着佛郎机人了。”
  佛郎机人,准确的说应该是葡萄牙人,这会儿葡萄牙正大力“开拓”远东市场呢,他们出现在东瀛倒也不奇怪。
  杨聪淡淡的道:“哦,他们怎么说,是不是对大明还有不切实际的想法?”
  这段时间,葡萄牙人为了打开大明的市场可是下了翻狠功夫,正德年间和嘉靖初年他们都跟大明干了一仗,所谓贼心不死,他们不惦记着大明这块肥肉才怪呢。
  没想到,汪直却是惊奇的道:“大人简直神了,他们是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他们的兵头特意找末将关说了一番,说是想拜会末将的上官。”
  汪直的上官指的当然就是他这个浙直总督了,杨聪闻言,同样惊奇道:“噢,他们想见本官?”
  这些家伙,什么意思,武的不行想来文的吗?
第一三一章
虚惊一场
  汪直以为,杨聪对佛郎机人的请求肯定会嗤之以鼻,毕竟这帮家伙前些年才跟大明干了两仗,妥妥跟大明是敌对关系,总督大人又怎么可能私自接见敌国的使者呢。
  没想到,杨聪考虑了一番之后,竟然饶有兴致的问道:“他们有没有说为什么求见本官。”
  汪直闻言,不由一愣。
  这总督大人怎么回事,私自接见敌国使者那可是重罪,如果不小心传到皇上耳朵里,那可是要杀头的。
  他愣了一下,这才小心的道:“他们的意思是想找大人商量一下,看能不能给他们开放月港作为通商口岸。”
  果然是这样!
  这会儿殖民列强就这德性,如果他们能打的过你,那绝对不会客气,对弱国,他们都是坚船利炮伺候,要么直接变成殖民地,要么逼你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
  如果他们打不过你,就会想方设法找你谈判,骗你开通商口岸,实施经济殖民,慢慢蚕食,等他们实力比你强了,便会毫不犹豫的翻脸动手。
  这套路杨聪自然清楚的很,不过他对于跟列强做生意并不排斥,这经济殖民可不是单方面谁想殖民谁就能殖民谁,主要还是看双方的实力和发展速度。
  大明如果跟历史上一般,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自断发展之路,自然还是少跟这些殖民列强接触的好,因为人家就是白眼狼,不管怎么喂都喂不饱,人家唯一的想法就是把你整个吞下去。
  不过,这会儿,有他在就不一样了。
  现在,大家基本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谁跑得过谁还不一定呢。
  他可是多了几百年的见识,能跑不过这个时代的殖民“土著”吗?
  想到这里,他淡淡的道:“什么时候谈?”
  这总督大人还真敢跟敌国的使者谈判啊!
  汪直吃惊之余不由对杨聪更为钦佩了,敢作敢为,在他看来才是成功之道,他要不敢做也不敢为又怎么敢跑去跟东瀛人做生意,又怎么会混得这么风生水起。
  这总督大人的,着实令人钦佩啊。
  他恭敬的拱手道:“佛郎机人也是去东瀛送货的,他们比末将晚到了几天,而且他们还要在东瀛收购一些特产,所以,他们回程的时间会比末将晚半个月左右。他们的意思,如果总督大人愿意跟他们谈谈就去末将的老巢普陀等候,他们回程的时候会去末将那里转一圈的。”
  谈谈就谈谈,你们想跟我玩经济殖民,我还想跟你们玩经济殖民呢。
  杨聪思索了一会儿,随即点头道:“普陀吗?好!本官正想去你那里看看呢,这样吧,今天你先在这里休整一番,明天我们就出发,去会会那佛郎机人。”
  汪直自然不敢有任何异议,他恭敬的道了声遵命,随即便指挥手下搬运银子去了。
  第二天一早,天才刚刚擦亮,月港附近海域便挤满了各式船只,这里面有汪直手下的海船,也有浙闽水师的老式战船,还有南台船厂最近造出来的新式战船,大大小小足有两百余艘,看上去壮观无比。
  杨聪站在一艘高大的福船上,看着四周密密麻麻的战船,嘴角不由露出一丝轻蔑的笑意。
  嘿嘿,葡萄牙人既然敢来谈判,肯定是有所依仗的,他们估计也会向自己展示一下“肌肉”,敢跟我比战船,吓不死你!
  想到这里,他不由豪气大发的挥手道:“列阵,出发!”
  随着他一声令下,两百余艘各式船只排出一个巨大的圆阵,缓缓向北方驶去。
  这泉州府距离汪直的老巢还是比较远的,算海路的话大概有一千五百余里,就算是顺风顺水也得五六天,这海上的风也不是你想往哪个方向吹就往哪个方向吹的,所以,杨聪这一行足足花了将近十天时间才赶到舟山东面的普陀岛。
  这会儿普陀岛名义上是归定海卫中右千户所管辖,岛上原本还有定海卫中右千户所下辖的路口巡检司,不过定海卫早已松弛不堪,路口巡检司也早就荒废了,普陀岛早已被汪直占领,就算他归顺朝廷之后也没人敢来收复,因为他已经成了浙江水师总兵官了,占个小小的普陀岛算什么。
  原本,普陀岛四周是不会有什么船只出现的,因为大家都知道这里是海上最大的势力,倭寇头子汪直的老巢,一般就算是海盗都不敢靠近,汪直如果率船出海,这边海面上基本上就是清洁溜溜,一艘船都看不到。
  不过,这几天,普陀附近海域却出现了上百艘战船,这些战船体型虽然不大,样式却十分的齐整,不是苍山船就是蜈蚣船,而且上面炮口林立,一看就令人头皮发麻。
  普陀岛上的海盗和倭寇还以为这些官军是想出尔反尔,趁首领汪直出海之机来收拾他们呢,所以,一个个都吓得惊慌失措,惶惶不可终日。
  没想到,这些官军的战船并没有对他们发起攻击,好几天了,他们也只是在附近海域来回游弋,就好像在等什么人一般。
  几天过后,他们等候的人貌似出现了,南边海面上突然冒出一个巨大的船队,那船只的数量恐怕不下两百艘,而方向正是直直朝着普陀岛而来。
  那先到的百余艘明军战舰看到这只船队立马就靠了上去,很明显,他们等的就是这只船队。
  这家伙,双方的战船加起来足足有三百多艘啊,上面的官兵肯定不下万人!
  这个时候的官兵跟以前可不一样了,以前的官兵基本上都是软脚虾,他们一个挑两个都没问题,现在的官兵那都跟猛虎似的,一个挑他们五六个甚至上十个都没问题。
  完了,完了。
  这一下,岛上的海盗和倭寇吓得差点没跳海逃生。
  没想到,三百余艘明军战船靠近港口之后并没有发动想象中的猛攻,唯有一艘大福船率先靠上了码头,而且,率先从船上下来的竟然是他们的头领汪直!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纯粹是一场误会,先来的那百余艘战船是戚景通所率的南直隶水师战船,南台船厂经过这大半年时间的赶工,已经造出整整一个船队上百艘战船了,杨聪首先就将其部署到了最为紧要的南直隶海域。
  这次,为了给葡萄牙人露露“肌肉”,他特意命快马八百里加急通知戚景通赶来普陀汇合,而戚景通跟汪直又不熟,汪直留在岛上的人那更是一帮纯粹的海盗和倭寇,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戚景通干脆就率船队在普陀附近海域等着,结果,搞的岛上的海盗和倭寇都差点吓尿了。
  搞半天,原来是虚惊一场。
第一三二章
殖民者的思维
  弗兰迪克·唐,葡萄牙海军少将,明帝国和东瀛殖民舰队司令官,也就是大明通译所翻译过来的兵头。
  这个时候明军并没有司令官这个说法,所以通译一般都将司令官翻译成兵头,至于为什么不翻译成将军又或者总兵之类的,大抵是看不起这些“蛮夷”,所以故意贬低他们。
  弗兰迪克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殖民军官,他二十岁左右便参加了葡萄牙殖民军队,在攻占南美殖民地的战斗中,他屡立功勋,一步一步,从一个少尉晋升为少将,可以说,葡萄牙高级军官中就属他殖民经验最为丰富。
  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才会被抽调过来,接替哥丁霍,也就是西草湾海战中被明军俘虏的别都卢,出任明帝国和东瀛殖民舰队司令官。
  明帝国和东瀛可都是远东有数的大国,人口数量远超欧陆,如果能将这里变成殖民地,那葡萄牙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了。
  原本,大航海时代的兴起就是因为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夸张的描述远东帝国的富庶,使得欧陆各国起了窥探之心,所以他们才会拼命的寻找通往东方的海路,这会儿他们既然已经找到了马可波罗描述的远东帝国,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只可惜,明帝国不但富庶,而且强大,葡萄牙两次派舰队入侵最终都大败而归,而且明帝国为了防止入侵还实施了严厉的海禁,搞得他们想用经济手段渗透都没了机会,这会儿他们也就能到东瀛来打打主意了。
  这次他抵达东瀛之后,正好听说明帝国又开始向东瀛出售货物了,而且,负责交易的船队首领汪直正好与他有一面之缘,所以,他才会找汪直了解情况,并请求与明帝国的东南总督见面。
  他的想法与杨聪猜测的还有些不同,杨聪认为,他们是武力上干不过了,所以才会想着以谈判的方式慢慢实行经济殖民,他却认为,自己不一定干不过明帝国海军,因为这会儿他手底下足有三艘新型战列舰和五艘戎克船。
  要知道当初哥丁霍手底下才两艘新型战列舰三艘戎克船,人家都敢跟明帝国海军开战,他又有什么不敢的。
  他认为,明帝国海军也就能比哥丁霍的舰队强那么一点,而他手下的战舰差不多是哥丁霍的两倍,要真的打起来,他获胜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
  当然,如果能通过谈判的方式使得明帝国屈服,他也不会来硬的,毕竟明帝国并不是落后的土著国家,人家本来就是远东地区的霸主,实力还是比较强的,凭他现在的实力真正跟明帝国打起来的话肯定会死伤惨重。
  总之,这时候并不是开战的良机,他们还不具备碾压明帝国海军的实力,所以,他想先以武力迫使明帝国开通口岸,等他们赚到了更多的钱,添置了更多的战舰,再一举将明帝国拿下。
  这就是他们的惯用伎俩,当初,巴西、莫卧儿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国土面积都比他们葡萄牙大的多,如果一开始就来硬的,他们最多也就能跟人家打个两败俱伤。
  但是,通过经济等手段,慢慢渗透,不断蚕食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实力会越来越强,而对手只能被他们远远的甩在身后。
  这会儿巴西差不多已经被他们全部占领了,莫卧儿帝国也被他们抢下了一块不小的地盘,奥斯曼帝国在海战中也被他们击败了几次,他们已然成为了不折不扣的海上霸主。
  先通过各种方法站稳脚跟,慢慢实施经济入侵,然后再用赚到的钱不断扩充自身实力,最后一举击溃土著实力,将其殖民,这就是殖民者对付土著强国最惯用的伎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8/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