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2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8/411

第一四九章
养寇自重
  大海盗头子陈思盼死了,其麾下剩余的十余艘大海船也悉数被明军水师缴获,其余海盗见状,更是惊慌失措,抱头鼠窜。
  可惜,东风不利帆船南逃,而明军水师又皆是帆桨船和划桨船,船速基本不受风向影响,众海盗想要逃出生天简直难如登天。
  这场海上追逃大战一直持续到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杨聪才下令收兵。
  此次伏击,大明水师几乎将陈思盼集结起来的海盗船一网打尽,除了一开始被千斤巨炮击沉的二十余艘小船,其余将近两百艘海盗船基本被俘获。
  不过,杨聪并没有就此停歇,第二天一早,他便和俞大猷一起,率一百余艘新型苍山船直奔鸡笼而去,至于澎湖这边的善后事宜,他则交给了唐顺之和戚景通等文臣武将处理。
  鸡笼的战斗此时其实也已经接近尾声,滞留在鸡笼附近的海盗也差不多被汤克宽一网打尽,就只余社寮岛上还有上千陈思盼的亲信。
  这时候社寮岛附近也没什么海盗船,汤克宽倒也不用担心岛上的海盗会逃掉。
  杨聪和俞大猷率船队赶到之后架起千斤巨炮就是一顿轰,几轮炮弹砸下去,岛上的海盗便乖乖降了。
  至此,这场历时数天的大战才算是真正落下了帷幕。
  经此一战,大明东南沿海的海盗和他们劫掠用的船只差不多都落入了官军之手,可以说,海盗和倭寇的清剿行动已然完成了一大半。
  当然,就算如此,也不能说东南沿海的海盗和倭寇就不足为患了,因为杨聪还只是捣毁了大海盗陈思盼的巢穴,至于其他海盗光是主力被逮住了而已,其巢穴还留有不少余孽呢。
  接下来,就是审讯俘虏的海盗了,要找到其他海盗的巢穴自然是直接审问来得最快。
  杨聪干脆在社寮岛上布置了一个临时公堂,然后便命汤克宽和戚景通将所有海盗头子甄别出来,押赴社寮岛,交由他亲自审问。
  这第一个接受审讯的就是海盗头子卢七,因为除了陈思盼之外就属他势力最大了,如果能撬开他的嘴,其他海盗头子估计也会纷纷效仿,老实交待。
  卢七这会儿是彻底绝望了,既然落到了官兵手里,他就没想过还能留下性命,至于想让他出卖家人和剩余的手下,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当锦衣卫将其押上公堂之后他并没有露出什么畏惧之色,甚至杨聪拿起惊堂木使劲一拍都没能让他眼皮子动一下,他连死都不怕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大不了就是用刑呗。
  他已经想好了,不管怎么样,打死都不说。
  杨聪见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并没有气馁,要想让这家伙开口,他有的是办法。
  他上下打量了卢七一阵,这才威严的道:“卢七,老实交待,你的巢穴在哪里。”
  卢七抬起头来,翻了个白眼,然后便低下头去,一点开口的意思都没有。
  杨聪见状,又拿起惊堂木,使劲一拍,随即厉声道:“卢七,本官再问你一遍,你说是不说?”
  卢七无奈的抬头道:“啰嗦什么,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你卢爷爷要是皱一下眉头就是你养的。”
  哎呀,嘴还挺硬,就是不知道骨头是不是也一样的硬。
  杨聪见他这副模样,不由冷笑道:“你以为你不说就没人说了吗?你以为你手下人都跟你一样不怕死吗?”
  这!
  卢七闻言,眉头不由一皱,他的巢穴在哪里可不止他一个人知道,他手下人知道的多了去了,这可如何是好呢?
  杨聪见他脸上露出迟疑之色,不由继续诱惑道:“本官之所以要找到你的巢穴只是为了防止你手下人继续去打家劫舍,并不是要将他们赶尽杀绝,甚至是你,本官也不一定会杀掉,你又何必如此抗拒呢?”
  开什么玩笑?
  卢七闻言,满脸不屑道:“你骗鬼呢,你以为我会信吗?”
  杨聪淡淡的道:“本官为什么要骗你?”
  卢七依旧满脸不屑道:“我可是海盗头子,你能绕过我吗?”
  杨聪微微点头道:“当然能,杀了你有什么好处?本官可不是什么嗜杀之辈。”
  卢七还是满脸不屑道:“你装什么装,杀了我没好处吗?你不能加官进爵吗?”
  杨聪微微笑道:“加官进爵?你对大明的官阶应该有所了解吧,本官现在已经是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兼兵部侍郎了,再加官就是六部尚书了,陈思盼和其手下那么多人头,还不够本官晋级的吗?本官还能想什么?内阁大学士?内阁首辅?你要是夏言,你要是严嵩,能把位置让给本官吗?”
  这话说的,貌似有点道理啊,这家伙年纪轻轻的就已经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兼兵部侍郎了,再晋一级,当上六部尚书就算是顶天了,至于什么内阁大学士和内阁首辅,不说夏言和严嵩愿不愿意让位,就算是他这年纪也不够啊,大明朝这么多年来还没听说过有二十来岁的内阁大学士呢,更别说内阁首辅了。
  不过,卢七再仔细一想,又冷笑道:“你就别糊弄我了,这年头,还有人嫌自己功绩多吗?”
  没想到,杨聪却是摇头道:“这你就错了,所谓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你想想,如果本官把你们都剿灭了,这总督之位还能坐下去吗?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
  这家伙想养寇自重!
  卢七闻言,脸上不由露出激动之色,他要是不知道朝堂上的龌龊兴许还不会相信杨聪的话,问题他知道杨聪和严嵩还有海商豪门都不对付啊,如果他们这些海盗和倭寇真被这家伙给剿灭了,估计这家伙浙直总督之位也就坐到头了,严嵩和海商豪门肯定会想尽办法把他调走,到时候,这东南的天恐怕又要变了。
  想到这里,他将信将疑道:“你真不会杀我?”
  杨聪淡淡的道:“这就要看你识不识趣了,你不识趣自然有人识趣是吧,反正本官只要留下几只鸟意思意思就行了。”
  这话好像也有道理啊,人,哪有不怕死的,但凡能活下去,谁又愿意去寻死呢,这兴许真是个机会,可不能白白错过了。
  想到这里,卢七不由咬牙道:“我可以招,大人,你说话可得算数啊!”
  这大人都叫上了,自然是成了,杨聪闻言,不由微笑道:“本官说话自然算数,你就放心吧,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本官没有必要为了这点小事而背上背信弃义的骂名不是。”
第一五〇章
从中作梗
  卢七终于经受不住诱惑,招了,他不但招出了自己老巢的位置,甚至主动请缨,给官兵做向导,带着官兵去端自己的老巢!
  他这么卖力的表现当然是为了在杨聪眼里留个好印象,他能当上海盗头子自然不是什么白痴又或者弱智,有很多话,杨聪都没有明说,他心里却清楚的很。
  这总督大人虽然说饶了他们,可没有说要放了他们。
  他相当清楚,就算躲过了这一遭,以后肯定也要在这么总督的监视或者囚禁下过活,反正总督大人是不可能再放他们出去了,现在表现好点,将来待遇肯定也能好点。
  其他海盗见卢七如此表现,纷纷效仿,甚至不用杨聪多费口舌,他们便纷纷主动请缨将自己的家人和留在老巢的手下接了过来。
  这家伙,海盗及其家属一聚集,数量就比较恐怖了,原本将近四万海盗加上老婆孩子什么的,人数竟然超过了十万!
  杨聪真会绕过这些海盗吗?
  当然是真的,他本就不是什么嗜杀之人,怎么可能把这十余万人一把全杀了,就算一个首功值一百两银子,朝廷也没这么多钱给不是,他又何必枉做这恶人呢。
  他想要养寇自重那也不是开玩笑的,因为他早就发现这东南沿海海盗和倭寇肆虐根本就不是因为时局太乱又或者天灾不断导致民不聊生,这南倭之祸完全是人为造成的。
  朝廷或者说当皇帝的不愿意开海,而东南沿海的利益集团又想利用海禁大肆走私赚钱,这才造成了海盗和倭寇肆虐,很多海盗甚至倭寇原本就是海商豪门豢养的,想要彻底将海盗和倭寇清剿干净,根源压根就不在东南,而在朝堂之上。
  他这会儿如果“功成身退”,丢了浙直总督的位置,严嵩肯定会联合海商豪门来夺取东南的控制权,到时候东南必定又会回到海盗和倭寇肆虐的老路上。
  他养寇自重完全就是为了拖延时间,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他便能将东南打造的如同铁桶一般,到时候严嵩和海商豪门想要“翻天”就难了。
  至于这些海盗和其家属怎么处理,他也早有了详细的方案。
  这些人可有大用,不但不会给他带来负担,还能给他创造不菲的收入呢。
  至于这收入从哪里来,自然是从东瀛来。
  东瀛这会儿最缺的是什么?
  自然是食物,东瀛这会儿不但粮食奇缺,就连蔬菜、瓜果和肉类都缺的厉害,粮食倒还罢了,东南沿海粮食价格本就不高,拿银子去收购便成。
  这蔬菜、瓜果和肉类就不一样了,这会儿可没什么专门的蔬菜基地又或者肉食基地,老百姓种植蔬菜,养殖家畜主要都是为了自己吃,或许,也有些会拿去卖,不过这数量并不多,收购起来也比较麻烦,如果能集中种植和养殖那就不一样了。
  东番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水量充沛,正适合种植蔬菜瓜果,养殖家畜,而且这里离东瀛并不远,来回也不需要多少时间,地理位置绝佳,不开发起来,实在是浪费了。
  杨聪召集当地百姓一商量,直接将鸡笼附近大片土地圈了起来,作为“看押”俘虏之所,至于原本在这里有田地的老百姓,杨聪不但给他们发放了迁移补贴,还命人押着海盗俘虏在淡水河畔给他们开出了足够的良田,反正这会儿东番荒地多的是,根本就不用担心地不够用。
  这样一来,可谓皆大欢喜,老百姓既得了钱又有了地,小日子过的比以前还要好,海盗俘虏也能安下心来在鸡笼附近种植蔬菜瓜果粮食,养殖家畜,吃穿什么的都不用愁,更不用时时刻刻担心自己会掉脑袋,何乐而不为呢。
  紧接着,杨聪又招来了洪铁柱,将所有缴获的海盗船全部交给他管辖,并在鸡笼附近的港湾里建起了庞大的港口码头,至于船员水手什么的,则全部在东番本地招收,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有人会泄露机密了。
  他忙活了好几个月,直到鸡笼港一切步入正轨,这才上奏朝廷,东南大捷,最大的海盗头子陈思盼极其手下被全部歼灭,共斩获首级千余,击沉击毁海盗船只二十余艘。
  这消息一传到京城,朝堂之上又是好一番热闹。
  嘉靖自然是喜笑颜开,南倭的问题可是困扰他将近二十年了,从杨聪的奏折来看,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貌似解决在望,他能不高兴吗。
  阳明一脉那也是欢欣鼓舞,杨聪可是他们全力捧出的后起之秀,如果他能完成剿灭倭寇的大业,嘉靖肯定会对其刮目相看,大力提拔,这样一来,连带他们都有可能因此翻身,压倒严嵩和夏言一党。
  严嵩和夏言这会儿却是愁眉不展,尤其是严嵩,那是脸都绿了。
  赵文华当初可是拍着胸脯向他保证,这次陈思盼绝对能在广东沿海闹出一番大动静来,他甚至是连弹劾杨聪的奏折都命人准备好了,没想到,传来的却是海盗陈思盼被全歼的消息。
  这下可如何是好,如果让杨聪这么发展下去,岂不是几年之内就要步入内阁,跟他们分庭抗礼了!
  严嵩能让杨聪这么一帆风顺的走下去吗?
  当然不会,甚至就是夏言也不愿意看到杨聪这个死对头一飞冲天,冲到内阁来跟他争权。
  于是乎,这两个家伙又开始暗中使坏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8/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