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2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1/411

  这里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形,山地和丘陵占了八成以上,剩下还有一成左右的水路,平原和盆地面积还不到一成,要想增加耕地面积,唯有在山上想办法,开挖梯田,而龙脊山正是广西最为闻名的梯田所在地。
  这会儿并不是没有梯田,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广江西等地都有梯田,而且开挖历史还不短,但是,这会儿梯田并没有普及,至少杨聪就没看到过什么梯田,所以,他才亲自带人来到龙脊,实地考察一番。
  一行人抵达龙脊山附近便下了战马,杨聪在一座高山脚下匆匆交待了一番,随即便带着几个随行官员和一众锦衣卫狼兵精锐等往山上爬去。
  这家伙,这年头的山可不好爬,别说路了,踏脚的地方都没有,漫山遍野不是半人高的野草便是茂密的树林,想要爬上山顶,还得劈开杂草和灌木,开出一条路来。
  还好,随行而来的狼兵和锦衣卫等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开个路对他们来说倒是没什么难度,只是像杨聪这样的文弱书生气力明显不够,爬到山顶的时候,杨聪和张九德等人都已经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了。
  终于到了山顶了,杨聪迫不及待的抬眼一看,对面就是龙脊山梯田了,只见一条条梯田就如同玉带般环绕在山间,好不壮观。
  他看了一阵,这才喘息道:“明举,看出什么没?”
  明举是新任提刑按察使黄光升的字,这黄光升原本是广东提醒按察副使,在整个广东承宣布政使司那可是出了名的公正严明,才能出众。
  杨聪早在东南出任总督的时候就听说过他了,只是他的特长在于农田水利和刑法侦讯,而当时杨聪主要任务是剿灭海盗和倭寇,所以,杨聪虽然听说有此贤人,却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位置拉拢一番。
  这次,正好,广西提刑按察使陈守愚引咎辞呈,空出了这么个正使的位置,杨聪立马便想到了这位贤人。
  黄光升闻言,连忙抬手道:“大人,您看,这龙脊山附近就有河流,取水比较方便,下官以为,这估计是这里能形成梯田的主要原因吧。当然,土质也很重要,看这禾苗的长势,这里的土质应该也是相当好的。”
  水源的确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水稻,水稻,之所以叫水稻自然不能缺水,如果没有水源,那肯定是没法种水稻的。
  他之所以不带着人直接上龙脊山看梯田,而是选了龙脊山附近一座最高的荒山就是想看看这龙脊梯田的成因,要是站在梯田中间看,估计怕是很难看出来的。
  这黄光升果然是农田水利方面的行家啊,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关键。
  杨聪闻言,不由蹲下来抓了一把土,捏在手里仔细碾了碾。
  这座荒山土质其实也很不错,就是有点干燥,根本没什么水份,附近也没什么河流,种水稻肯定是不能成的。
  这找到了主因就好办了,他不由把土一洒,兴奋道:“好,我们就挖渠引水,把那边的水引到这边山脚下来,开几片梯田试试!”
第一八四章
梯田
  这梯田到底是怎么造出来的呢,说实话,这时候的人也没什么经验,因为造梯田实在是太麻烦了,一般官员甚至平原上的荒地都懒得组织人去开垦,又怎么会想着去造梯田呢。
  这年头劳力虽然可以免费征召,那也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老百姓免费服劳役的时间一年也就半个月左右,过了这个时间,那也是要开工钱的。
  所以,一般地方官员都会选择一些时间短,见效比较快的业绩搞一搞,比如修路,挖水渠什么的,有的甚至就直接征召劳役给自己又或者亲友砌房子什么的,公器私用,变向贪污,以致很多地方要办正事的时候都找不到免费劳力了。
  这造梯田一看就是个费时费力的大工程,自然没人愿意去干。
  杨聪要不是手头正好拽着两百余万两脏银,估计也不会在梯田上做文章,这家伙,把个荒山开挖成梯田,想想费劲啊。
  这不,龙脊梯田附近四个寨子,三百余户人家,总共三百多个劳力召集过来之后,杨聪便有点头大了。
  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是那么的渺小,三百多个劳力,再加上他带来的上百护卫和官员,总共四五百人,站在那荒山下面简直就如同一群蚂蚁站在大象跟前一般。
  这家伙,这么点人,又要挖十几里长的水渠,又要清理这么一座数十丈高的荒山,得忙活多久啊?
  他可不想搞个什么耗时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工程,半年都不行,甚至超过两个月他都受不了,他倒不是没这么多银子又或者粮食来招人干活,主要因为这里只是个试点而已,接下来还要向整个广西甚至是整个西南推广呢,时间起码是这里的数倍,如果这个工程动不动就是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那他估计是看不到西南老百姓过上温饱的日子了。
  所谓“万事开头难”,看着巨大的山体和遥远的水源,杨聪真有种不知从何下手的感觉,这么大的工作量,这么点人,一两个月内能完成吗?
  还好,他性格相当的坚韧,不畏艰难,遇到这样的难题,他不但没有打退堂鼓,反而变得斗志昂扬。
  愚公凭借一家子老小都敢去移那太行王屋二山,他掌控五省大权,手里资源无数,还会被这梯田给难倒吗?
  当然不会!
  他仔细琢磨了一阵,随即便问道:“明举,一个月内把水渠修到这里需要多少人?”
  黄光升看了看聚集在前面的青壮劳力,又看了看远处的水源,随即估摸道:“这三百多人全用上,大家都起早贪黑拼命的干,估计都需要一个多月时间。”
  好吧,黄光升在这方面可是行家,他不但出任过按察副使,还担任过参政、参议,负责的就是兴修水利这一块,以他的专业眼光判断出来的时间肯定是没问题的。
  这光是挖个水渠就需要这三百多号劳力全上,那荒山又怎么办呢?
  杨聪看了看巨大的山体,又想到了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的时候都能男女老幼一起上,这会儿为什么不行,他开工钱绝对有人来。
  想到这里,他直接对龙胜知县道:“你命人去各个寨子通知一下,所有能干活的,不管男女老幼,都来,本官给他们开工钱,除去青壮劳力,男女老幼都算半个工,直接发粮食,一个工一个月一石粮。”
  这会儿他已经命人从南直隶和浙江、福建一带收购粮食了,两百余万两足可收购三百多万石粮食,广西所有老百姓就算全员上阵都能坚持一个多月,更何况还有那些老的动不了的,和小的还没有力气的呢。
  龙胜知县闻言,自然是屁颠屁颠的派人去传通告去了,没过多久,附近寨子里的人便发了疯一般的往这边跑来。
  这年头,一家基本都是五口左右,除了还在玩泥巴的小孩和躺床上的老人,其他人基本都能干点力气活,这一听闻总督大人给开一个月半石粮的工钱,这还得了,平时他们一家人一个月还吃不到半石粮呢,这么好的大好事,不去是傻子啊!
  于是乎,四个寨子,全家老幼,只要能跑得动的几乎都来了,足足聚集了上千人。
  这下人手就足够了,不但清理荒山的人够了,就算是挖水渠的,杨聪都给黄光升多配备了一倍的人,这样他们在一个多月时间完工就不怎么费劲了。
  接下来,杨聪便亲自上阵,指挥大家开始清理荒山了。
  这清理荒山的活还真不是一般的多,首先,山上的树木杂草什么的都得砍光,锄干净,然后上面的巨石也得清理一下,要么从山上推下来,要么直接杂碎了做田埂,最后,工作量最大的就是挖梯田了,那家伙,把山坡挖成一圈一圈的耕地,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杨聪还是低估了清理荒山的难度,原本他以为清理那些树木就算是够难的了,因为树木不但要砍掉,连树根都要刨出来,几个人一天干掉一棵树都费劲,那山上树木虽然不多,上千颗还是有的。
  没想到,清楚杂草和灌木更难,那家伙,荒山上的树不多,杂草和灌木可满山都是,把整个山都仔细刨一遍,那简直要人命啊!
  这个时候,有人就嘀咕开了,要是能放把火全烧了就好了,不用一天时间,便能烧得一干二净。
  但是,却没有人真点火去烧,因为这些山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都是山连着山,你要放火把这座山烧了,旁边其他山肯定也会跟着着火,山火一旦烧起来,那可不得了。
  不过,还好,杨聪又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挖隔离带,在山底下挖一圈数丈宽的隔离带,这样就不用担心山火蔓延了,反正不管山底和山顶,都得清理得跟隔离带一样干净,就在山底挖一圈,工作量还没原本的一成呢。
  他这办法一想出来,不到三天时间,整个山上的杂草和灌木便被烧的一干二净,当然,那些有用的树木是事先都砍掉了的。
  紧接着便是清理石块,挖梯田了,这个就没什么巧可取了,只能一点点来。
  一个多月之后,水渠修成,梯田也挖的差不多了,四个寨子的老百姓其上阵,一起挑水把梯田里的地一灌溉,这水田便差不多便算是完工了。
  这一下,龙脊山附近的四个寨子一下就多出了几百亩地,虽说辛苦了一点,但是基本的温饱却解决了,当然,他们如果想过的更好一点,还可以继续开挖附近的荒山,反正这些荒山也没什么资源,基本上都是归朝廷所有的,有杨聪做主,他们想怎么挖便怎么挖。
第一八五章
酷热
  八九月份,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广西由于地处南方,更是热到不行。
  正是在这热到让人抓狂的天气里,杨聪却召集广西各州府的知州和知府赶往龙脊议事,商讨重要事宜。
  这家伙,杨聪这么一搞,可把这些大官老爷们给热惨了,这会儿大白天的太阳能把人的皮都晒掉了,赶路的时候有多热,可想而知。
  但是,他们赶到龙脊山的时候才知道,赶路的酷热还不算什么呢。
  这天上午,所有赶来的知府和知州都被召集到了临时公堂里,准备开始议事了。
  杨聪身穿整齐的官袍,正襟危坐在临时搭起的公案前,威严的扫视着下面排的整整齐齐的官员,半晌都未曾言语。
  这里是龙脊古寨最大的吊脚楼,因为他这个总督大人的到来,寨子里的头人自然是空出了最好的地方给他住,不过,就算是再好的吊脚楼,大白天还是热到不行啊。
  这闷热的天气让他想到了考科举的时候趴在号舍里做文章的情景,那低矮的号舍比这吊脚楼可热多了,但是,当时的他就没有现在这种酷热难当的感觉。
  或许,是因为他当官当久了,过惯了舒服的日子吧。
  他内心微微感叹着,表面上却仍是面无表情的盯着下面的官员。
  这些可都是各州府知州和知府,在官场上少说也混了十来年了,一个个年纪都比他大的多,而且还是一堆人站一起,自然比他更难耐酷热。
  按理来说,他应该尽快把要交待的事情交待清楚,然后让这些人找个凉爽点的地方,好好扇扇风,歇歇凉,但是,他就是一声不吭的坐在那里,不停威严的扫视着,仿佛是要罚这些官员站一天一般。
  这家伙,这么闷热的天气穿着整齐的官袍跟一堆人站一起,那叫一个热啊,站了不到一刻钟时间,大部分知州和知府都已经汗流浃背,满脸汗珠子了。
  不过,他们没一个敢去擦汗的,也没一个敢动弹的,因为总督大人正盯着他们看呢。
  这年头,上下尊卑可森严着呢,总督大人在上面坐着,那就代表这里是公堂,他们要敢乱动,那就是不恭不敬,按律那可是要受到惩罚的。
  杨聪为什么这样做呢,难道他有折磨人的特殊嗜好吗?
  当然不是,他这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接下来要说的事情涉及到大量的粮食甚至银子,如果这些粮食和银子被贪官污吏给贪了去,那他的辛苦就白费了。
  他这么做,就是要考验考验这些新来的知州和知府,看他们是不是贪官污吏,一般贪官污吏贪财都是为了享受,这酷热的天气里享受惯了的人如果站的久了,中暑晕倒都有可能。
  同时,他也想通过这种方式让这帮知州和知府明白他这个总督大人的权威,他的权威可是不容冒犯的,让他们站着,他们就得站着,让他们坐着,他们就得坐着,如果他们敢在接下来的事情里做手脚,那不死也得脱层皮。
  还好,这次调来的知州和知府差不多都不是什么贪官污吏,因为广西的事情在朝野上下都已经传开了,大家都知道杨聪这位“铁面总督”正在广西坐镇呢,贪官污吏,谁人敢请调过来找死!
  这些官员在闷热的天气里煎熬了将近两刻钟时间,杨聪终于缓缓开口道:“这次本官招大家来,就是为了梯田的事情,相信大家也看到了,龙脊山旁边又开出了一大块新的梯田,而且,这会儿田里的禾苗都长出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1/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