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2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6/411

  比如说,电报和电话的发明与运用,就是因为随着大航海时代开启,人开始满世界乱跑,这样一来,对于信息的传递就有了更高的需求,要是人成天呆一个小村子里面,认识的也就是周边的邻里,又有谁会费劲去研制电报与电话呢,就算发明出来也没多少人用不是。
  这会儿杨聪就遇到一个需求了,而且还是相当迫切的需求,那就是怎么把枕木的产量提上去。
  要知道,他可是夸下了海口,要在两年之内将顺天府和承天府之间的铁路修好,两千余里的铁路啊,光是铁轨就需要五六万根,枕木更是需要几十万根,平均下来,一天最少得生产一百根铁轨和将近两千根枕木才行,如果再加上运送和安装的时间,这产量还得翻倍。
  也就是说,一天生产几百根铁轨,勉强还凑合,可能会拖一点进度,但是,两年之内将铁路从顺天府修到承天府还是没多大问题的,这枕木就不行了,一天生产千余根,两年时间恐怕都不能把两千余里铁路所需要的枕木全部生产出来,更别说是后续的运送和安装了。
  怎么办呢?
  这天,杨聪亲自来到了新建的枕木工场,盯着一对拉锯的木匠父子,一看就是个把时辰。
  他这么盯着人家,着实把人家给紧张的不行了,甚至,这一个时辰,这对父子都不敢休息,就在那里一直不停的拉锯,不停的拉锯。
  结果,连续拉了个把时辰锯之后,老父亲体力不支,手不小心一偏,啪的一声,锯条都被别断了!
  这下,着实把这对父子给吓坏了,在杨大人这神一般存在的跟前,他们竟然把锯条都拉断了,怎么得了?
  杨聪倒是没有像这对父子想象中的那样拂袖而去又或者大发雷霆,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走上去亲切的慰问道:“怎么了,老人家,是不是累坏了。”
  那老头略带惶恐道:“是啊,杨大人,小老儿着实是老了,不中用了,拉个锯都会累得手脚发软,让您见笑了。”
  杨聪依旧微笑道:“人又不是机器,干活自然会累的,更何况是拉锯这种力气活,没关系,没关系,你要是累了就赶紧去休息吧,我再四处转转。”
  说罢,他就这么面带微笑,带着王宣等人飘然而去。
  其实,这会儿他心里也相当的焦急,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如果枕木产量提不上去,两年之内将铁路修到承天府那就是个笑话。
  怎么办呢?
  杨聪就这么带着一行人默默的走向不远处的物理学院,边走边思索着,思索了一阵,物理学院都到了,他这才有些无奈的问道:“先生,普通壮汉能拉锯吗?”
  王宣闻言,不由一愣,他仔细思索了一阵,这才摇头叹息道:“恐怕不成,别看这拉锯好像就是个体力活,其实也需要娴熟的技术,他们可是顺着事先画好的墨线在锯,如果稍微拉偏一点,这木方就废了,一般人拉锯,力气肯定是有的,但是,要控制好锯条,顺着墨线锯下去恐怕很难。”
  杨聪闻言,又继续追问道:“京城周边还有木匠吗?”
  王宣又摇头叹息道:“别说是京城周边了,整个北直隶,能征召的木匠我们都征召过来了。几百人已经算不少了,要知道,为了服劳役,京城周边聚集的匠户可是最多的,一般行省还招不来这么多木匠呢。”
  这疯狂招人看样子是行不通了,那么,怎么提高枕木的产量呢?
  杨聪脑海里开始回想起前世的所见所闻来,一幕幕的场景飞逝,突然,他想起了一个东西。
  这东西,怎么说呢,如果硬要起个名字,那就叫锯床吧。
  其实,这锯床并不是什么结构复杂的床子,也就是一个圆形的大锯片在中间飞速的旋转,然后,木方从上面的平台上推过去便成,总体来说,就是一块大圆锯片和一套推动其飞速旋转的装置。
  这东西做起来并不难,因为推动物体飞速旋转的装置早就有了,钻床上那一套搬过来就能用,缺的也就是一块大圆锯片而已。
  想到这里,杨聪当即比划道:“先生,马上命人打造一个锯片,要圆形的,就跟一块薄饼一样,直径大概一尺左右,中间开几个固定的孔就行了。”
  这东西对于现在的物理学院来说真不算什么,厚厚的齿轮他们都能做出来呢,更何况是薄薄的锯片,王宣交待下去,不到一个时辰,一块新鲜的圆形锯片便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这会儿杨聪早已命人将一台车床的传动装置拆了过来,并且准备了一张长约一丈,宽约半丈的大方桌。
  锯片有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杨聪直接命王宣的弟子将锯片装在钻床的传动装置上,然后又在大方桌中间开了跳缝,让锯片伸出桌面一小半,这简易的锯床就算是成了。
  接下来就是测试了,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杨聪亲自打开了阀门,让那锯片飞快的旋转起来,紧接着,他便亲手拿起一块木板,顺着桌面推向那飞速旋转的锯片。
  这方向貌似有点不好控制,木板是锯开成两块了,中间那条线却是个斜的。
  杨聪想了想,又命人在锯片旁盯了个木方,然后又亲手拿起一块木板,顺着桌面,紧挨着那木方慢慢从飞速旋转的锯片上推过去。
  这一下,锯开的木板两边都是笔直的,就跟一个熟练的老木匠锯出来的一般!
  众人见状,无不满怀崇敬的看向杨聪。
  这杨大人,真是神了,一个时辰便能想出这么个使用的东西来,以后,这枕木的产量就不用愁了,因为这东西锯木头的速度比熟练的木匠快了十倍还不止!
第二二五章
发明
  赵旗是王宣手下的弟子,今年才二十三岁,别看他年纪不大,跟随王宣的时间却不短了,因为他是王宣第一批招收的弟子。
  他家是陶户,也就是烧制瓷器的匠户,陶户和织户在匠户里面应该算是最常见的,不过,陶户过得却比较惨,因为他们一般都只能在官窑里面干活,而且每天不是弄的满身泥土就是被窑火烧的满脸通红,不像织户那样,可以坐在家里,悠闲的织着布,又干净,又没有烟熏火燎。
  他原本也不叫赵旗,而叫赵七,也就是在叔伯兄弟里面排行第七的意思,不过,他考上秀才功名之后,嫌这名字太土气,所以取了个谐音,改了个赵旗。
  没来物理学院之前,他的生活原本是相当拮据的,虽说他考了个秀才功名,但是,由于出身低,又没有什么过硬的关系,进入衙门充当小吏的资格都不够,平日里,他也就能教教其他匠户的子弟,勉强混口饭吃而已。
  不过,进入物理学院之后,他的生活就变得不一样了,这物理学院教授的东西虽然比较奇葩,对待弟子那确是相当好的,不但吃的好,穿的好,住的好,甚至每个月还有一两银子的“补贴”。
  这家伙,一两银子一个月啊,在神一般的杨大人眼里,这一两银子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对于他们这种穷苦人家出身的秀才来说确是一笔很不错的收入了,因为这一两银子,他全家甚至都可以混个温饱。
  为此,他在物理学院相当的勤奋,学什么都想当的用心,干什么也相当的卖力,因为他害怕这么好的“营生”因为自己不努力而没了啊。
  他的用心和努力自然被王宣看在眼里,所以,他经常被派到杨聪跟前打下手,一来二去,他跟神人般存在的杨大人也熟了,有时候杨大人甚至跟他开玩笑,要给他介绍个对象呢。
  这次杨聪发明锯床他自然在场,而且,正是他帮杨聪把锯床组装起来的。
  这蒸汽机他已经熟悉到不行了,铜管怎么连接,齿轮怎么固定,连杆又应该怎么装配,他闭着眼睛都不会出错,钻床他也熟悉的不行了,枪管、炮管什么的他也会钻,就算是钻床出了什么小问题,他也会修。
  他脑子算是王宣一众弟子里面最活的了,平常的时候,他总觉着自己很聪明,相当的聪明,但是,一旦遇着神一般的杨大人,他明显就感觉到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使了。
  就好比这次,他着实没想到,把钻床上那套东西拆下来,加个锯轮,便能变成如此厉害的锯床。
  看着飞速旋转的锯轮和轻易锯开的木板,他不由想起了拉胚的时候用的那个转盘。
  那东西,一般人可用不来,因为转盘上面就一个孔,拉胚之前,你得把根棍子插那孔里使劲的转起来,然后飞快的扯掉棍子,将转盘上的陶泥捏成碗状、碟状又或者瓶状。
  这门手艺,别说是没做过瓷器的外行了,就算他们这些陶户里面也没多少人掌握的了。
  因为那转盘你拨的再快,它也转不了多久,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要将转盘上的陶泥捏成碗状、碟状又或者瓶状一般陶户都做不到,只有那些练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师傅才能一气呵成,一次成功,像他们这些年轻的,一般都得拨几次,一旦手离开那陶泥,再捏上去,做出来的东西多少都会有些瑕疵,所以,拉胚这门活计,只有那老师傅才能做的来,他们这些小年轻,最多也就能上去练练手而已。
  他为什么会想到这个东西呢?
  很简单,因为他觉着,把这蒸汽机装到转盘下面,那转盘就会不停的转下去,根本就不用去拨弄,这样一来,哪怕是生手也能胜任拉胚的活计了,而且,一天拉出来的粗坯肯定比老师傅还多。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便有点不可抑制了。
  杨聪在的时候,他还不敢吭声,杨聪一走,他便忍不住凑到王宣跟前,激动的道:“恩师,学生想到一个东西,与杨大人这锯床有点相似,不知恩师可否恩准学生做个样品出来试试。”
  这蒸汽机他可不敢胡乱用,因为一套足足价值上百两呢,把他卖了都不值这么多钱。
  王宣闻言,不由饶有兴致的问道:“噢,什么东西啊,你说来看看。”
  他连忙将拉胚的转盘和工作原理详细的介绍了一遍,并将自己的想法也详细的解释了一遍。
  王宣闻言,连连点头道:“好,你这个想法很不错,赶紧的,去拆套蒸汽机,然后再让人做个转盘出来,今天一定要做好,为师明天要给清风一个惊喜。”
  啊!
  赵旗着实没想到,恩师不但赞同他的想法,竟然还说要给杨大人一个惊喜。
  这东西,杨大人能看上眼吗?
  他觉着,杨大人肯定看不上眼。
  人家杨大人多厉害的,蒸汽机车这么复杂的东西,人家几个月就做出来了,锯床这种从来没出现过的东西人家一个时辰就想出来了,他这拉胚的自动转盘,说白了就是给转盘加个蒸汽机而已,一点都不新奇,杨大人怎么能看的上眼呢?
  当然,不管杨聪看不看的上眼,他对这个自动拉胚机还是相当有兴趣的,因为这个是他自小就接触的东西,他很想改进一下,让整个拉胚过程都变得简单起来。
  这东西说白了真不难,就是在转盘下面装个蒸汽机和传动装置而已,赵旗对此可谓轻车驾熟。
  他很快便从钻床下面拆下来一套蒸汽机和传动装置,紧接着,他又在学堂里面转了一圈,找了个大致合适的圆桌,然后跟王宣一说,直接把圆桌腿给卸了,又找了个木匠同学,稍微加工了一下,暂且充当到拉胚的转盘,随后便将这转盘和蒸汽机传动装置连接起来,这就算是成了。
  整个过程,他也只花费了一个多时辰时间,一看天色还早,他干脆找了几个陶户同学,在学堂附近转了一圈,挖来了一担粘土,搅和成跟陶泥差不多的样子,然后亲自上手去试了试。
  还别说,这东西还真好用,你压根不用担心转盘会停下来,只要管好手中“陶泥”的形状便成,这可比以前的转盘要好用了无数倍。
  看着手中慢慢成型的碗状“陶泥”,他脸上不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他,并没有改变整个世界,但是,他却改变了陶户拉胚的过程。
  从今往后,陶户拉胚就不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了,瓷器的产量肯定会因此而飙升!
第二二六章
奖励
  第二天一早,卯时,杨聪府邸特设的学堂,张居正等人依旧是早早便正襟危坐在那里了,而杨聪也是准点出现在讲台上。
  他也不啰嗦,直接便挥手道:“今天暂且就不温习了,为师带你们去看个东西。”
  说罢,他直接转身往外走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6/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