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2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5/411


第三章
二王
  嘉靖除了任性,还有个毛病,那就是用人忽智忽愚,忽功忽罪,没个定数。
  他欣赏你的时候,你做什么都对,犯什么错误都没关系,他要厌烦你了,你做什么都不对,犯一点错误都有可能会被罢官削籍,甚至直接处死。
  总之,他用人就跟个神经病一样,清流也用,贤能也用,贪官污吏也用,没有理由,没有原因,全凭个人喜好。
  嘉靖初期,他信任张璁、翟銮、李时、夏言等清流,改革前朝弊端,大明甚至出现了中兴的征兆。
  嘉靖中期,他又信任严嵩、赵文华等贪官污吏,使得吏治败坏,南倭北虏愈演愈烈,大明百姓可谓苦不堪言。
  嘉靖后期,他又启用徐阶、高拱、张居正等贤臣,无意间为隆庆新政和万历中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这些都是历史,有的已经发生,有的却不一定会发生。
  比如,这会儿夏言原本应该被严嵩整得焦头烂额,甚至罢官身死,但是,他却还好好的待在首辅的位置上没动弹呢。
  至于原因,倒不是说夏言变厉害了,主要是严嵩忌惮杨聪又或者阳明一脉的实力,不大敢跟夏言起内讧而已。
  杨聪也知道这一点,所以,陪着嘉靖回了趟承天府之后,他又开始韬光隐晦,窝在物理学院逗弄儿女,钻研理学,貌似一点复出的意思都没有。
  可惜,他想低调却已经来不及了,因为他前段时间的表现实在是太过于耀眼了,又是著书立说,又是发明各种新奇的东西,又是修筑顺承铁路,在民间,他甚至都已经被人称之为亚圣了,嘉靖也对其刮目相看。
  这么一个贤能,丢一边不用,那怎么行呢?
  嘉靖回朝之后,处理了一番积压的政务,便命人将杨聪召进皇宫,准备授予其职位,让其为国效力了。
  杨聪当然知道嘉靖找他干嘛,有时候,一个人如果光芒太耀眼,那真是怎么藏都藏不住啊。
  他终于有点明白严嵩为什么一直不动手收拾夏言了,主要他这一直让人家“不放心”啊。
  怎么办呢?
  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看能不能婉拒嘉靖的“好意”了。
  他奉诏来到御书房,行了一番君臣之礼后便恭敬的站那里,闭口不言,貌似不知道嘉靖要找他来干嘛一般。
  嘉靖见状,只能试探道:“清风,这段时间可还忙啊?”
  杨聪闻言,眼珠子一转,随即装作尴尬道:“皇上,实不相瞒,微臣最近着实是忙的不行了,灵儿和贞儿生下的儿女着实可爱,微臣是哄了这个又想哄那个,真恨不得把自己劈成两半才好。”
  呃!
  嘉靖闻言,不由无语。
  你这家伙,就这点出息啊?
  他想了想,随即苦口婆心的劝道:“清风,好男儿志在四方,岂能被儿女私情所拖累,窝在家里不出来啊?”
  杨聪也不敢反驳,只能老老实实的道:“皇上,微臣明白了,微臣一定改。”
  嘉靖闻言,欣慰的点头道:“这就对了吗,这段时间,朕正准备重组詹事府呢,太子也快成年了,是该给他立东宫,请辅臣了。朕想来想去,这詹事府詹事唯有你来出任才是最合适的,怎么样,你觉得这差事如何?”
  卧槽,你竟然让我给你短命的儿子当辅臣!
  这差事,很不怎么样。
  杨聪可是知道,现在的太子就快嗝屁了,裕王才是最终继承大统的人。
  问题,他不敢这么跟嘉靖说啊。
  这个差事,怎么拒绝呢?
  他急急的思索了一下,随即硬着头皮道:“皇上,这教导和辅佐太子之职太过重要了,微臣恐怕不能胜任啊。”
  嘉靖微微笑道:“你就别谦虚了,你教出来的弟子可是连夺两科状元了,要你再不能胜任教导和辅佐太子之职,试问这天下还有谁能胜任啊?”
  尼玛,没想到,弟子教的好还有这“坏处”。
  杨聪又急急思索了一下,随即假装为难道:“皇上,其实微臣也不是闲的没事,天天在家逗弄儿女,京城通往金陵的铁路微臣虽然不用亲自去督造,这材料却都是由微臣准备和调度的。辅佐太子之事着实太过重要了,微臣恐怕因此而耽搁了,那可就不好了。”
  这个!
  嘉靖闻言,再次无语。
  这修筑京城通往金陵的铁路可是他自己提出来的,难道,这会儿又不让人去修了吗?
  他想了想,随即执拗道:“你这满腹的经纶,不能帮朕教授太子,着实太可惜了,要不,你把准备和调度材料的事交给别人去办吧。”
  这家伙可是头犟驴,一旦决定的事情,别人是很难让其改变想法的。
  怎么办呢?
  杨聪又急急思索了一阵,脑子里面突然灵光一现,我给你来个东拉西扯,张冠李戴,看你晕不晕。
  想到这里,他假装有些不好意思道:“皇上,实不相瞒,这修筑铁路涉及到的钱财实在是太多了,交给别人去办,微臣着实不怎么放心。微臣还在想,请皇上恩准,将这修筑出来的铁路运营之权交给微臣,以博点微利,贴补修筑费用。”
  这修筑铁路到底耗费多少,嘉靖还真没想过,他一听杨聪这么说,顿时好奇道:“你修筑顺天府到承天府的铁路到底耗费了多少银子,这什么运营又是什么意思,又能贴补多少费用呢?”
  杨聪连忙解释道:“这修筑顺天府到承天府的铁路具体耗费多少微臣也没有仔细算过,几十万两肯定是有的。这运营其实就是多造些火龙车,帮老百姓运送货物又或者直接运人,如果生意好的话,一年赚个几万两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原来是这么回事。
  嘉靖闻言,还是有点不明白,因为他对做生意就一窍不通,这一年怎么赚几万两,他还真想不来。
  他只能假装明白了,微微点头道:“嗯,既然一年能赚回来几万两,那你就去运营吧,这教授太子一事,你看能不能抽出点时间来啊?”
  杨聪只能假装遗憾道:“皇上,您看,光是这修筑铁路就是这么多的事情,微臣还要管着物理学院呢,着实怕把太子给耽搁了。如果皇上觉着微臣这点学问不能教授皇子可惜了,要不您让裕王直接来物理学院就学吧,或者直接将裕王的藩邸修建在物理学院旁边,就近上学也行。灵儿那丫头说裕王十分乖巧,很是讨人喜欢,如果微臣能将裕王收为弟子,想必她应该会相当欢喜吧。”
  这!
  这又是铁路,又是运营,又是裕王,又是陆灵儿的,嘉靖脑子里着实有点转不过来了。
  他长子已然夭折,现在的太子是次子朱载壡,另外还有三子朱载垕和四子朱载圳在世,分别分为裕王和景王,至于其他五六七八子,都已经夭折了。
  八个皇子,夭折了五个,这种事情,真是让人有点神伤啊,他胡乱想了一阵,脑袋都有点晕了,这都什么啊?
  这会儿他又要修炼,又要处理国事,可没这么多时间考虑其他事情,他想了一阵,还是没想明白,干脆就不去想了。
  既然杨聪没时间教导和辅佐太子,那就只能先这样了。
  最终,他只能无奈的点头道:“那行吧,既然灵儿喜欢,就让垕儿去陪陪她吧。”
第四章
一心
  裕王朱载垕,明世宗嘉靖皇帝第三子,生于嘉靖十六年正月,其母为杜康妃。
  说实话,他这“履历”实在是太过平庸了。
  他既不是长子,又不是次子,继承皇位基本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再加上其母不得嘉靖宠爱,以后哪怕去就藩恐怕都得不到什么赏赐。
  这么一个平庸的皇子,怎么会获得陆灵儿的喜欢呢?
  要说乖巧,他着实很乖巧,因为他不受嘉靖待见啊。
  他哥哥朱载壡可是太子,嘉靖自然会悉心教导,他弟弟朱载圳也能经常见到嘉靖,因为嘉靖最宠爱的就是朱载圳的母亲靖妃卢氏了,只有他,一年到头都难得见嘉靖一回。
  这深宫里的孩子懂事早,尤其像他这种不受待见的,他母亲杜康妃几乎天天都教导他,不要招惹是非,以免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到时候连王爷都没得当,甚至被人整死,那可就什么都完了。
  所以,他平时都是战战兢兢,谨慎小心,生怕得罪人,在外人面前,他着实是乖巧的不行了。
  问题,陆灵儿又怎么知道他乖巧的呢,难道陆灵儿经常进宫找他玩不成?
  其实,陆灵儿压根就不知道他乖巧,更没有进宫找他玩过,这些都是杨聪瞎编出来的。
  杨聪之所以这么说,一是想收下个皇子为弟子,堵住嘉靖的嘴,以免嘉靖说他不愿意教导皇子,并以此来推掉詹事府詹事的职位,以免让严嵩心怀戒备,不敢放心大胆去收拾夏言。
  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现在的太子朱载壡肯定是活不过嘉靖的,这裕王朱载垕必将成为顺位继承人,收下这个弟子,以后他就是帝师了!
  这点,可没人知道。
  嘉靖不知道,陆灵儿不知道,严嵩不知道,甚至包括裕王朱载垕自己都不知道。
  他可不知道自己最终将继承皇位,这会儿,他就是个皇上不亲,爹爹不疼的废柴,听闻亚圣杨聪竟然要收他为弟子,可把他给激动坏了。
  杨聪是什么人物,他当然知道,他也不是没读过书,他启蒙的时候学的《三字经》,《千字文》什么的那都是翰林院到詹事府挂职的翰林教的,只是启蒙的时候都不是专人教授,也无需拜师而已。
  这会儿翰林院的翰林日子可不好过,因为内阁首辅夏言“学历”低,没入过翰林,所以有点妒忌他们,很多时候都在刻意打压他们这些翰林,而帮他们这些翰林撑腰的,貌似就只有原来的状元郎杨聪了。
  这些翰林院的翰林们都指望着杨聪能来救救他们,提拔提拔他们呢。
  所以,这些翰林平时谈论的最多的就是亚圣杨聪了,他能不知道杨聪这么大个大名人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5/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