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3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1/411

  可惜,赵文华也太小看他了,三四十艘苍山船,每艘船才装备了一门朝廷制式火炮和十来把朝廷制式火枪就想把他的船队给劫了,简直是做春秋大梦呢。
  如果这三四十艘苍山船如同水师的战船一般,每艘都装备了十余门火炮,数十把火枪,那还有可能将他击败,就这点火枪和火炮,还不够他塞牙缝呢!
  不过,这些俘虏招供的另一个消息却是让他吓了一跳,因为据这些俘虏所说,余姚谢氏和宁波屠氏可不光是将他们召集起来冒充海盗和倭寇,人家还召集了很多真正的海盗和倭寇,不知道要干嘛呢!
  这消息,得立马通知杨聪杨大人才行。
  他当即便派出一艘完好的苍山船,赶回南直隶,前去通知戚景通,请戚景通派出快船,向京城传递消息。
  可惜,他这动作还是有点迟了,因为赵文华在派船队拦截他的同时,也派出了真正的海盗和倭寇,跑去南直隶苏州府和扬州府一带劫掠了。
  这家伙,他们可是有虎蹲炮,还有新型燧发枪,火力比沿海的屯卫都强,而且,他们还有内应,南直隶的屯卫怎么可能抵挡的住。
  于是乎,南直隶苏州府和扬州府多个州县告急,海盗和倭寇又来了,而且,比以往来得更猛,他们不但在乡里上肆意劫掠,甚至还围攻县府州城,那火力猛的简直让人无法招架啊!
  杨聪收到消息,错点没直接跑去把严嵩臭骂一顿。
  你他吗的就是祸害之源啊,就为了抢夺海上利益,有必要这么搞吗?
  这事,摆明了就是严嵩指使的,要不然,怎么夏言才刚刚倒台,他才刚刚当上内阁首辅,东南就出事了呢。
  海盗和倭寇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们一旦上了岸,老百姓就要遭殃了,严嵩这家伙却为了自己的利益,一而再,再而三的纵容甚至豢养海盗和倭寇,到处劫掠,简直太不是个东西了!
第二十九章
暗斗
  东南倭寇再起,杨聪气得直想当面去骂严嵩一顿,因为他知道,这事情肯定是严嵩搞的鬼。
  可惜,他只是礼部尚书,而严嵩却是内阁首辅,从职权上来说,他压根就没有资格教训严嵩,严嵩教训他还差不多。
  这年头,尊卑贵贱可是分得很清楚,他如果不管不顾去骂严嵩一顿,不说他有没有理,就凭他冒犯上官这一条,严嵩就能治他的罪。
  内阁首辅,那可是百官之首,要说教训,那也只有当朝皇帝可以教训。
  那么,嘉靖是怎么想的呢,他会教训严嵩吗?
  嘉靖怎么想,那还得看别人怎么说,他又不知道倭寇到底是怎么回事,教训严嵩,开什么玩笑?
  他是认为自己英明神武,好像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其实,他就是个傀儡而已,他的所知,皆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他的所能,也都是通过别人的手去完成的。
  一般情况下那都是严嵩让他教训谁他就教训谁,因为他一般都是找严嵩了解情况,其他人的话,他已经很少听了。
  严嵩那可是糊弄嘉靖的高手,想让嘉靖教训他,基本上很难。
  这一次,他使的又是连环计,东南倭寇复起那还只是开始呢,紧接着,浙直总督赵文华的奏折便到了。
  赵文华当然不会告诉嘉靖,什么海盗和倭寇都是他安排的,他说的压根不是这事,他奏折里面就是一个劲的抱怨总兵汤克宽和戚景通不听指挥,以致他无法调动兵马,将海盗和倭寇根除!
  这事,要说全是假话,那也不尽然,汤克宽和戚景通可是杨聪的亲信,这两人的确不怎么听他的指挥。
  不过,什么因为汤克宽和戚景通不听指挥,所以导致他无法将海盗和倭寇根除,这话就是放屁了。
  这家伙,汪直都从良了,东南哪里还有什么海盗和倭寇,这海盗和倭寇本就是他整出来的好不好。
  嘉靖可不知道这点,他甚至都不知道东南倭寇已经复起了,因为这会儿他正专心修炼了,压根就没管朝堂之事。
  这事还是太子朱载壡亲自跑来找他,他才知道的。
  东南又闹倭寇了,这么大的事,太子朱载壡可不敢做主,所以,他只能拿着一堆奏折,跑来找嘉靖了。
  这堆奏折,大多都是苏州府和扬州府各州县告急的奏折,不过,里面也有赵文华告汤克宽和戚景通的奏折。
  嘉靖看到赵文华的奏折,眉头顿时一皱,再一看附在奏折上的票拟,眉头那是皱的更厉害了。
  严嵩这家伙,自然是火上浇油,他直接在票拟上写道:总督不能统帅三军,又如何剿灭海盗和倭寇,建议按赵文华所说,撤换总兵汤克宽和戚景通。
  这意思就是说,东南倭寇之所以复起,压根就不是赵文华无能,而是手下将士不听号令!
  嘉靖看了,能不皱眉吗?
  这东南倭寇复起本就令人头疼了,这还来个将帅不和,岂不更让人头疼。
  那么,汤克宽和戚景通到底撤换不撤换呢?
  这事,他还是决定找严嵩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再说。
  他直接挥了挥手,命太子朱载壡退下,随即又命人传召内阁首辅严嵩前来觐见。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拿起手中奏折,淡淡的问道:“惟中,你的意思,这总兵汤克宽和戚景通不听从号令是真的?”
  严嵩这家伙,阴着呢,他也不说是真是假,反而阴恻恻的道:“皇上恕罪,此事是真是假,微臣还真不是很了解,毕竟微臣这几年也没去过东南,东南到底是什么情况微臣也不敢胡说。不过,微臣听闻汤克宽和戚景通皆为‘杨家军’将领,他们不听浙直总督赵文华之命令,的确很有可能。”
  嘉靖闻言,眉头皱的更厉害了。
  “杨家军”?
  这“杨家军”之“杨”指的是谁他当然清楚,那肯定是原浙直总督杨聪,不可能是别人。
  杨聪真的拉帮结派,连东南的军队都控制了吗?
  这点,他还真不是很相信,因为杨聪都差点归隐山林了,要不是他一再征召,估计这家伙还在玉渊潭带小孩呢,这么一个人,怎么可能有如此大的野心?
  要说阳明一脉控制了东南的军队,他还有点信。
  他想了想,还是有些犹豫道:“汤克宽和戚景通毕竟都战功赫赫,如果仅凭几句传言就将他们撤掉,恐怕有些太草率了,此事,朕还要再考虑一下,你先下去吧。”
  这话的确说的很有道理,开什么玩笑,就凭几句流言就撤掉两个正二品的总兵,这也太荒唐了吧?
  严嵩也明白,要想将汤克宽和戚景通撤掉没这么容易,要真有这么容易,他早就将这两个家伙给撤掉了,不过,这会儿,嘉靖能考虑撤换一事就算不错了,他也不急,因为他后面还有连环计跟着呢,总之,这两人最终肯定会被撤换掉。
  他这不急,杨聪却是有点急了,因为张邦奇都把赵文华上奏一事跟他说了。
  搞半天,严嵩唱这一出的目的是要撤掉汤克宽和戚景通啊!
  如果真是这样,麻烦就大了。
  因为这会儿东南屯卫精锐和水师战船皆在这两人掌控之下,有这两人在,赵文华想利用朝廷的力量去收拾汪直和洪铁柱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旦这两人被撤掉,赵文华肯定会换上自己的亲信,到时候,这家伙肯定会指挥着朝廷大军去围剿汪直和洪铁柱,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啊!
  怎么办呢?
  这事,当然得召集大家商议一番。
  当天晚上,杨聪一系和阳明一脉的官员,还有徐延德和崔元等公侯勋贵再次聚集在杨府,商议起对策来。
  杨聪也不啰嗦,众人齐聚,他便直接了当道:“东南之事想必大家都听说了,这会儿赵文华已然上奏,要撤掉汤克宽和戚景通,严嵩的目的已然明了,这老狐狸就是要利用朝廷的力量去收拾汪直和铁柱,如果真让他得逞,我们的财路恐怕就要断了,此事如何应对,大家可有什么好办法?”
  众人闻言,无不气愤不已。
  严嵩这家伙,着实太贪了,他还没上位呢,便把盐引的利益全夺去了,这会儿他更是连海上贸易的利益也想抢夺,有没有搞错!
  你他吗什么钱都想捞,别人还怎么活?
  不过,气归气,要说玩阴谋诡计,在座的除了杨聪,还真没人是严嵩的对手,严嵩这一套连环计下来,众人还真是束手无策。
  杨聪一看大家都不吭气,只能无奈的叹息道:“大家都没办法是吗?看样子,这次唯有跟严嵩来硬的了,不过,在此之前,我们也可以先恶心这老狐狸一下。舆成兄,你不是经常给皇上炼药吗,明天上午,你可以如此这般,去皇上跟前先恶心严嵩一把。”
第三十章
争宠
  紫禁城,乾清宫,历来都是大明皇帝居住之所,庄严而肃穆。
  不过,这会儿,这里却被嘉靖改成了修炼之所,很多地方都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比如,原本一处用来沐浴更衣的偏殿,这会儿就变成了一个炼药之所在。
  这天上午,工部尚书顾可学正好找来了几味珍贵的药材,所以,君臣二人又换上了道袍,开始炼药了。
  要说顾可学炼药的本事,那还真不是吹出来的。
  虽然他不能如同传说中那般,将个药鼎耍得飞起来,也不能让各种珍贵的药材自己飞进药鼎里面。
  但是,从一开始药鼎加热到添加各种药材和辅剂,再到翻炒闷烤,他都做得如同行云流水一般。
  特别是最后那一下,将炼好的药用特制的银勺挑出来,放手里一捏一撮,一个浑圆的药丸便会出现在他手里,那家伙,简直就如同熟练的厨子捏饺子一般,看上去,着实有点神奇。
  每每看到这里,嘉靖便会忍不住赞叹一番。
  顾可学照例谦虚了一番,又自己从药丸中随便拿了一颗,吞服下去,这才将剩余的药丸恭敬的交给嘉靖。
  嘉靖接过药丸,也不怀疑,当即便拿起一颗,吞服了下去,随即便如同顾可学一般,闭目盘坐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1/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