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3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2/411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顾可学感觉药力已经充分发挥出来了,这才睁开眼,小心的问道:“皇上,感觉如何?”
  嘉靖闻言,缓缓睁开眼睛,微微叹息道:“唉,舆成,还是你炼的药好啊,其他人炼的,吃了之后基本上没什么感觉,唯有你炼的,吃了之后顿觉浑身舒坦。”
  开玩笑,那些穷道士炼的药哪里能跟我比,他们用的药材撑死也就值个几两银子,我用的可都是价值好几百两甚至几千两的好东西,一分钱一分货,你懂不?
  当然,这话他也就在心里说说而已,表面上,他却是跟着叹息道:“唉,这灵药虽好,材料却难寻啊,微臣恐怕要停一段时间才能给皇上炼药了。”
  啊!
  嘉靖闻言,不由焦急道:“舆成,怎么了,何种材料难寻,朕命人去给你寻来。”
  顾可学缓缓的摇头道:“皇上,恐怕就是您派人去也没用啊。”
  嘉靖有些不信道:“噢,这天下还有朕都管不到的地方吗?”
  顾可学不慌不忙的解释道:“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哪里还有皇上管不到的地方呢,只是,那些地方这会儿皇上暂时管不上而已。”
  嘉靖更是好奇道:“噢,哪里?”
  顾可学紧接着解释道:“皇上,您应该知道,微臣是南直隶常州府人,所以,有很多珍贵的药材微臣都是命人就近种植在苏州府和扬州府,以吸纳五行之水。可惜,这会儿苏州府和扬州府正闹倭寇呢,微臣种植的那些药材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这顾可学的确是南直隶常州府人,而常州府正好在扬州府和苏州府的中间,他将药材种植在扬州府和苏州府倒是很正常,因为这两府靠近海边,水气充沛。
  这下可就有点麻烦了,扬州府和苏州府这会儿到处都是倭寇,嘉靖还真有点管不上。
  他微微有些恼火道:“听说都是那总兵汤克宽和戚景通不听号令,以致海盗和倭寇不能剿尽,要不,朕这就把他们给撤了,换人上去把海盗和倭寇清剿干净。”
  没想到,顾可学却是诧异道:“皇上,请恕微臣莽撞,这话,您听谁说的,微臣听说的怎么不是这样的啊?”
  嘉靖闻言,更是好奇道:“这些都是浙直总督赵文华上奏的啊,你听说的又是怎样的?”
  顾可学闻言,不由恍然道:“哦,原来是赵大人说的啊,微臣明白了。微臣听说的,恰恰相反,在南直隶,谁人不知,他赵文华就是余姚谢氏的女婿,而余姚谢氏原本就是海商豪门,海盗和倭寇就是他们豢养的。前些年,杨聪杨大人总督东南,大肆清剿海盗和倭寇,余姚谢氏可是倒大霉了,手底下的海盗和倭寇几乎都被杨大人给清剿的一干二净,而动手的,正是汤克宽和戚景通等猛将,有这两人在,海盗和倭寇怕是蹦跶不起来了。赵大人这次借题发挥,恐怕是想借机除掉汤克宽和戚景通,好让海盗和倭寇没了束缚,从此为所欲为啊!”
  啊!
  嘉靖闻言,不由大惊道:“还有这种事?”
  顾可学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当然,这事在南直隶几乎人尽皆知啊,微臣斗胆再问一句,皇上当初为什么会派赵文华去总督浙直呢,是不是听了严嵩严大人的建议啊?”
  这!
  嘉靖细细一回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当初可不就是严嵩举荐的赵文华吗。
  他忍不住惊奇道:“你怎么知道的?”
  顾可学看了嘉靖一眼,假装谨慎道:“这个,皇上,您应该知道吧,这赵文华可是严嵩的干儿子。”
  这个嘉靖自然听说过,他只当是有人故意在污蔑严嵩和赵文华呢,什么干儿子不干儿子,这跟朝堂之事又有多少关系呢。
  不过,这会儿他听顾可学这么一说,他心中不由浮想连连,他忍不住好奇道:“你的意思,这事跟惟中还有关系?”
  顾可学依旧毫不犹豫的点头道:“那当然,朝中谁人不知,当时海商豪门被杨大人剿的都没有办法了,所以才让赵文华拜严嵩为义父,代表海商豪门归附严嵩,而严大人果然不负众望,将赵文华推上了浙直总督的高位,这海商豪门才获得了喘息之机。这些年,赵文华估计是处处掣肘汤克宽和戚景通,不让他们将仅剩的一点海盗和倭寇清剿干净,汤克宽和戚景通自然不会怎么听他的。”
  嘉靖闻言,不由惊奇的看着顾可学,好像要重新认识这“炼尿尚书”一番,他着实没想到,顾可学竟然会说出这种话来。
  这话,也亏得是顾可学说出来的,要是其他人说的,嘉靖估计早发飙了。
  他盯着顾可学看了半晌,这才郑重的道:“舆成,你为什么这么说,是不是惟中有什么事得罪你了?”
  顾可学同样郑重的回道:“皇上,他不是得罪了微臣,而是让微臣没法给皇上炼药啊。本来,微臣也不想管这朝堂之事的,但是,他们这样搞下去,微臣种在扬州府和苏州府的药材都没了着落了啊!没了药材,微臣怎么给皇上炼药?微臣这也是没办法啊!”
  真的假的?
  嘉靖着实不愿相信,严嵩竟然是这样的奸佞小人。
  他更愿意相信,这顾可学是为了跟严嵩争宠才故意诋毁严嵩的!
第三十一章
圣听
  嘉靖实在是不愿意相信严嵩是这样的人,因为他对严嵩付出了太多的信任。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内心里极度排斥令自己不堪的事情。
  他是那么的信任严嵩,现在,有人来告诉他,严嵩就是个十恶不赦的奸佞小人,东南倭寇之所以闹得那么凶,严嵩就是罪魁祸首,他怎么能相信?
  他如果相信了,岂不证明,他自己瞎了狗眼,竟然挑了这么个人渣来担任内阁首辅!
  事实证明,他的确是瞎了狗眼,历史上,他可是被严嵩给耍弄了二十多年,他这双狗眼,简直是钛合金狗眼,闪闪发光的那种。
  这会儿,顾可学竟然这么说严嵩,他都有点不知如何接口了,憋了半天,他才顾左右而言他道:“舆成,听说你与清风的关系相当不错。”
  顾可学一听这话就明白了,嘉靖这是不愿被严嵩的事打脸,所以暗示他,他这是在帮杨聪说严嵩坏话呢。
  没错,这些话的确是杨聪教他说的。
  不过,这些话也不是瞎编的,而是事实。
  他理直气壮的道:“皇上,微臣与杨大人关系的确不错,因为当初杨大人考上秀才的时候,微臣的胞弟可久正是泉州知府,当初微臣的胞弟对杨大人照顾有佳,杨大人那也是感恩图报之人,对我们顾家那是相当的不错,所以,微臣跟杨大人慢慢也熟了,这杨大人的为人,的确没话说。”
  原来是这么回事,嘉靖还真不知道,顾可学跟杨聪之间还有这渊源,他闻言,不由悠悠的点头道:“清风的为人的确没话说,不过,惟中的为人也相当不错啊,他们之间的事,你就不要掺和了吧?”
  这话,还是看顾可学给他炼药的面子呢,要是旁人当着他的面这么打他的脸,他估计早发飙了。
  没想到,顾可学却是不依不饶道:“皇上,微臣可不是有意诋毁严大人,微臣所说的话,句句属实,皇上您要不信,可以派人去浙江又或是南直隶地面上打听打听,谁不知道他严嵩和赵文华跟海盗和倭寇穿的是一条裤子。”
  这家伙,越说还越来劲了。
  嘉靖无奈的摇头苦笑道:“行了,行了,这事干系重大,朕还得再考虑考虑,你先下去吧。”
  顾可学当然没想过几句话便能改变嘉靖对严嵩的看法,他只是打个头阵而已,他说这些,也只是在嘉靖心里埋下一根引线而已,后面还有让嘉靖爆发的东西呢。
  说实话,嘉靖这会儿对东南之事真有点拿不定主意了,因为他实在是搞不清楚,到底严嵩说的是真的,还是顾可学说的是真的。
  这就是当皇帝的悲哀之处,因为他们说白了就是关在紫禁城中的金丝雀,对于外界的认知纯靠他人的描述,如果有人故意蒙蔽圣听,他们就抓瞎了。
  那些什么电影电视里面,什么当皇帝的微服私访,那都是瞎编的,如果当皇帝的真的遇到什么事都微服私访,亲自跑去看看,那他就不用管朝政了,一年别说是三百六十五天,三千六百五十天都不够他们忙的。
  他们对外界的认知,基本上就只能靠他人的描述,就算是出巡,那也是被围在一堆侍卫中间,根本就体会不到民间的疾苦。
  这会儿严嵩和杨聪其实都在蒙蔽圣听,他们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欺骗嘉靖呢!
  严嵩是故意指使海盗和倭寇闹事,反倒污蔑汤克宽和戚景通是杨家军将领,不听赵文华指挥。
  他的目的就是想将这两人换了,然后派自己的人上去指挥朝廷大军,将汪直这个“倭寇头子”剿灭,从而独霸东瀛市场。
  杨聪是在背着嘉靖指使汪直和洪铁柱在做海上生意,而且垄断了东瀛甚至是南洋的市场,表面上却装作跟海盗和倭寇一点关系都没有。
  那么,嘉靖的圣听到底会“听”谁的呢?
  接下来就精彩了,严嵩会使连环计,杨聪何尝又不会,他们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意图让嘉靖倒向自己这边。
  严嵩是指使自己的亲信,不断上奏,搬弄是非,颠倒黑白。
  一会儿,某某海巡使上奏了,据查,浙江水师总兵汪直表面投效朝廷,实际上却和杨聪坑壑一气,大肆违反海禁,私通倭寇,和东瀛做生意。
  一会儿,某某知县上奏,杨家管事和掌柜在其辖区内大肆收购东瀛款式布匹和绫罗绸缎,准备卖去东瀛。
  一会儿,又有某某知州甚至知府上奏,逮住东瀛密探,经严刑拷打,查明,乃是受了“倭寇头子”汪直的指使,上岸来打探消息的,汪直正准备在其辖区内大肆劫掠呢,还请朝廷尽快派兵支援!
  这些事,有那么一些是真的,但大部分都是假的,问题,待在紫禁城中的嘉靖又如何能知道真假,如果只看这些奏折,杨聪估计是麻烦了,嘉靖绝对会认为是他在勾结倭寇,东南倭寇之所以闹得这么凶,就是杨聪的责任。
  还好,杨聪也在指使自己的亲信,不断上奏,澄清事实。
  比如,戚景通上奏,前段时间接到浙直总督赵文华的命令,命他即刻率水师船队前往广东境内,说是那里出现了什么海盗,结果,他跑到广东,连个海盗的影子都没看到,南直隶这边却是遭劫了。
  汤克宽同样上奏,前段时间接到浙直总督赵文华的命令,命他率步卒精锐前往浙江,围剿倭寇,结果,他率军跑到福建一看,同样连个倭寇的影子都没看到,南直隶那边却是遭劫了。
  这么多的奏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嘉靖到底相信谁呢?
  戚景通和汤克宽的奏折貌似更可信一点,因为他们奏折后面都附带了赵文华命令他们行事的公文。
  其实,赵文华压根就没给他们下这种命令,这么明显的事情,赵文华怎么会做呢,赵文华只是声东击西,事先命人在广东和浙江假扮海盗和倭寇闹事,将戚景通和汤克宽引了过去,至于命令什么的,人家就不听他的,他下什么命令?
  严嵩看到戚景通和汤克宽的奏折,错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赵文华几时曾下过这些命令,这两个家伙,明显是在伪造公文啊!
  伪造公文的事,他也不是没干过,当初他就命鄢懋卿伪造公文欺骗嘉靖来着。
  鄢懋卿伪造的公文那就挑不出一点毛病来,因为人家的公文就是真的,根本不存在什么伪造不伪造的问题。
  这戚景通和汤克宽伪造的公文他同样挑不出一点毛病来,因为人家伪造的公文就跟真的一模一样,甚至,就连赵文华的字都模仿的一模一样!
  杨聪,你无耻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2/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