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3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8/411

  那么,到底怎么办呢?
  他苦思良久,仍然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至于什么召集大军硬上,直接冲入西套去找鞑子主力决战那是绝对不可取的,因为路途太过遥远,没有铁路转运粮草太危险了,如果粮道被鞑子切断,再多大军,都会崩溃!
  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这事,看样子还得好好商议一番才行。
  他回头扫视了一样跟在身侧的文臣武将,又考虑了一下,这才问甘州巡抚陈九畴道:“陈大人,你对西套可还了解?”
  这陈九畴本就是甘州巡抚,嘉靖初他就曾在任上击退过鞑子和吐蕃的进攻,只可惜,那时候朝中内斗的厉害,他又属首辅杨廷和一系,很不受嘉靖待见,故而张璁和桂萼等人一弹劾,他便被革职查办,流放三千里,谪戍极边。
  杨聪还是听闻兵部尚书毛伯温提及才知道有这么个人,正好,朝廷现在用兵西北,急需对西北边情熟悉的官员,于是乎,他便上奏永庆,让其官复原职,重新出任甘州巡抚。
  陈九畴对杨聪那也是相当感恩的,要知道谪戍极边可不是一般的苦,很多人熬不了几年就死了,他要不是身体好,也早死在极边了。
  原本,他以为这辈子就这么完了,再熬几年他也会默默的死去,却不曾想,新皇竟然会突然下旨,让他官复原职!
  他回来一打听才知道,正是这位杨大人为其在皇上跟前关说,他才能脱离苦海,官复原职,他怎么能不感激不尽。
  刚才,杨大人对着地图皱眉沉思,他就知道,这位大人肯定是不知如何收拾西套的鞑子。
  为此,他也在跟着沉思,正当他想出一点眉目的时候,杨大人却突然问起他来,这时机,未免也太好了!
  此时不报恩,更待何时?
  他连忙拱手道:“大人,下官斗胆问一句,您可是为西套的鞑子而烦恼?”
  果然问对人了,杨聪闻言,不由饶有兴致的道:“噢,你有办法收拾西套的鞑子?”
  陈九畴连忙谦虚道:“这个下官还不敢夸海口,鞑子毕竟盘踞漠南多年,要想一举将其收拾了,恐怕很难。不过,下官倒是有一计,能让鞑子一蹶不振。”
  要想彻底消灭鞑子,那自然是不可能的,毕竟漠南就浩如烟海,面积甚至比大明两京十三省还要大,更何况还有面积更大的漠北呢,想跑进去把鞑子收拾干净,想都不要想。
  杨聪也只是想尽量削弱鞑子的实力,让其没有能力入寇西北而已。
  这跟陈九畴所说的让鞑子一蹶不振其实就是一个意思,他连忙问道:“什么办法,你说。”
  陈九畴闻言,连忙恭敬的走上前来,指着地图道:“大人,西套水草其实并不丰盛,唯有临近黄河中段这一块才适合鞑子繁衍生息,其他地方可以说都是荒漠,水草稀少的很。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把这一块给夺回来,鞑子想要繁衍生息就难了。”
  杨聪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看,顿时目露精光。
  这块地方并不大,甚至还没河套一半大,也就是黄河几字弯前面那一小块地方,横向还不到五百里,纵向更是不到三百里,拿下这块地方,很简单,因为这块地方就处在宁夏卫和甘州镇中间,只要把铁路从宁夏卫修到甘州卫,这块地方便会被收入囊中。
  杨聪颇有些兴奋道:“你的意思,只要拿下这一块,鞑子就会一蹶不振是吗?”
  陈九畴连忙解释道:“这样还是不保险,因为剩下的区域也不是一点牧草都没有,不过,问题也不是很大,因为有牧草的区域基本都在黄河及其支流附近,离甘州镇并不是很远,我们只要组织大军时不时去这几块地方骚扰一番,鞑子就没法过日子了。”
  杨聪仔细一看,陈九畴指出的几个地方的确离甘州镇不远,最远也就两三百里的样子,组织大军去骚扰一下完全没有问题。
  也就是说,要让鞑子一蹶不振其实并不是很难,只要把他们最大的一块草原给占了,再时不时组织大军去几块小草原骚扰一下,鞑子就没法繁衍生息了。
  杨聪仔细思索了一阵,随即点头道:“很好,陈大人,你这一功,本官记下了,待功成之日,本官定会论功行赏,给你记个头功。”
  陈九畴闻言,不由一阵激动,不过,他并没有得意忘形,他还是连连拱手道:“不敢,不敢,下官也就是动动嘴皮子而已,不敢居功。”
第一二八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西套牧草最为丰盛之地,大松山南麓,俺答汗的汗帐巍然屹立,汗帐四周,营帐密布,延绵足有数十里,鞑靼部精锐骑兵皆聚集于此。
  鞑靼部的势力仍然是如此强大,纵观漠南漠北,依旧无人能与之匹敌,但是,俺答汗却一点也兴奋不起来,因为,明军又开始修筑堡垒了!
  明军的堡垒战术着实让他头疼无比,打又打不过,挡又挡不住,如之奈何?
  他盯着眼前的地图看了半天,依旧是一筹莫展。
  还好,这会儿汗帐中并没有其他人,也就是他和胞弟昆都力哈而已,要是其他人在,他也不会露出如此无奈的表情。
  昆都力哈本就是个急性子,让他憋半天不说一句话,他真做不到,眼看着俺答汗皱眉盯着地图一点说话的意思都没有,他终于忍不住问道:“大汗,我们难道就任由明军这样修筑堡垒,不闻不问吗?”
  俺答汗叹了口气,抬头道:“我们又能如何?”
  昆都力哈粗声粗气道:“我们率军去突袭啊,明军就算是防守再严密又如何,他们总不能把十几万人马摊开,护住所有堡垒和那什么鬼铁路,我们专挑人少的地方下手不就行了,他们又追不上我们的骑兵,万一形势不对,我们可以跑啊,有什么好怕的?”
  俺答汗无奈的摇头道:“小昆都,你不懂,明军的堡垒修的太密集了,我们如果贸贸然跑去偷袭,很有可能会被包围的。”
  昆都力哈的确不懂,他莫名其妙道:“明军的堡垒之间间隔最少也有几十里吧,以步卒的速度,几十里最少需要赶半天时间,而我们只需个把时辰就能打个来回,我们只要小心点,怎么可能被包围?”
  唉,你这个愣头青!
  俺答汗无奈的解释道:“人家的堡垒可不光有防守的作用,还能屯兵,还能传讯,最重要的,还可以为侦骑提供后勤之所。你之所以认为我们不可能会被包围,主要是忽略了他们的侦骑。没错,以前明军的侦骑的确很难在草原上生存,因为他们不但时刻面临生命危险,还没有地方补充粮食和饮水。所以,以前明军的侦骑很少深入草原,我们在草原上的行动,他们也很难探查的到。这会儿就不一样了,有堡垒为依托,他们完全可以将侦骑散布在百里方圆之内,反正他们骑马回堡垒补给一趟也用不了一天时间是吧。他们甚至还可以派几队侦骑轮换,十二个时辰不间断轮流盯着我们,我们又如何去偷袭?现在的情况,我们还没靠近他们的堡垒百里便会被发现,而我们深入百里偷袭,然后再回转,需要多少时间你算过吗?”
  昆都力哈老老实实的摇头道:“没算过。”
  俺答汗没好气的道:“我已经算过了,奔袭百里,差不多需要一个时辰,然后,不管偷袭多少明军,要将他们歼灭,最少需要半个时辰以上,然后,我们再原路返回,还得一个时辰左右,前前后后就是将近三个时辰,而明军这会儿可不是纯步卒,他们有战车,三个时辰,足以让方圆数百里之内的明军全部围过来了,到时候,我们跑的掉吗?”
  这个,还真有可能跑不掉,昆都力哈虽然是个愣头青,却不是个傻子,现在的明军有多厉害他还是清楚的,不需要太多,只要有个四五万明军围上来,哪怕他们有十万精骑估计都很难跑的掉,因为明军的火枪和火炮实在是太厉害了,那一顿轰,简直让人无法招架!
  昆都力哈尴尬的摇了摇头,随即又粗声粗气道:“那我们可以玩围魏救赵啊,他们不是将主力集中在堡垒四周吗,我们可以去偷袭宁夏卫又或者甘州镇啊,这两处驻守的明军最多也就万余,我们还能打不过吗?”
  你还知道围魏救赵啊?
  可惜,这打仗不是纸上谈兵。
  俺答汗依旧是无奈的摇头道:“围魏救赵,那也是要在你不怕人家反把你给围了的前提下,我们去偷袭宁夏卫又或者甘州镇又有什么用,人家这会儿防守严密的很,我们想要突破外围的长城都很难,就算突破了,我们又敢冲进去吗?人家只要调集大军从后面抄上来,我们同样跑不掉啊!”
  昆都力哈着实没想到这些,他的思维基本还停留在以前明军被动防守的时候呢。
  俺答汗却是相当的清楚,这会儿的明军已经不同以往了,只要他稍不小心,鞑靼部的主力精骑便有可能被明军给围歼了。
  偷袭,明显是不可取的,因为明军不但不怕他偷袭,反而想着他率军去偷袭,他如果真率军去偷袭,那就完了。
  那么,到底怎么办呢?
  俺答汗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不错的办法,那就是,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明军不是靠堡垒推进吗?
  他也修一座堡垒,挡住明军的去路!
  他之所以有这想法,倒也不是异想天开,因为大松山和小松山之间原本就有一座堡垒,那还是百余年前明军修筑的呢,虽然有点破旧,修补起来,还是可以用的。
  而明军这会儿堡垒推进的方向正好是松山堡方向,如果能将明军堵在大小松山东面,他们至少还可以利用西面的通道和北边的部族保持联系,鞑靼部的主力也不用退出这块丰盛的草原,如果明军把堡垒推进到甘州镇,那就麻烦了,到时候,他再怎么不愿意,也必须放弃这最后一块丰盛的草原。
  这会儿他也顾不得其他部族同不同意了,再怎么不愿意,那也得抽调步卒来帮他防守松山堡,要不然,他可就不客气了。
  明军他是干不过,收拾漠南其他部族那还是很轻松的。
  漠南各部族也没有办法,面对鞑靼部的主力精骑,他们同样没有什么还手之力,他们只能按俺答汗的要求,各自抽调青壮,前往松山堡,帮助俺答汗修复堡垒,守城。
  不到一个月时间,各部族的青壮便陆续抵达松山堡,而这个时候俺答汗早已指挥本部青壮把松山堡修复的差不多了。
  松山堡虽然不是很险要但里面却足足集结了漠南各部将近五万步卒,孙子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按这个说法,明军必须集结二十五万大军才能攻克这座堡垒。
  明军能集结二十五万大军吗?
  杨聪又能拿这松山堡怎么办呢?
第一二九章
班门弄斧
  松山堡,位于大松山脉和小送山脉正中的隘口,始建于大明洪武年间,至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的历史。
  不过,其存在的历史却只有六十余年,因为明英宗正统年以后,大明基本失去了对关外草原的控制权,松山堡也因此被鞑子捣毁,一直不曾收复,也不曾修复。
  原本,这松山堡的命运也就是随着大明的衰落和灭亡逐渐掩盖在历史的尘埃当中,只是,历史的轨迹貌似已经改变了,大明好像不会这么快亡了,松山堡貌似也不会因此而消亡了。
  这会儿松山堡已然被俺答汗修复了,只是修复后的模样,怎么说呢?
  俺答汗小心的走在松山堡的城墙上,目光时不时扫向脚下,那样子,就好像生怕被什么东西绊倒一般,没办法,这城墙上着实有点崎岖不平,有很多地方有坑,也有很多地方有凸出的石块,如果不小心点,还真有可能摔倒。
  这堡垒是修复了,但是,修复后的模样却着实有点惨不忍睹,这城墙上起码还能看出点路面的样子来,那女墙和箭垛却是跟狗啃了一样,参差不齐,至于城门楼,不说也罢,那简直就跟个乱石堆一样。
  俺答汗在“崎岖不平”的城墙上走了一小段,便没了继续走下去的兴趣,这堡垒修得,着实令他有点汗颜。
  他也不是没有攻克过明军的堡垒,人家那堡垒修得,那才叫堡垒呢!
  算了算了,将就将就吧。
  他闭上眼睛,平复了一下因难堪而有些复杂的心情,这才睁开眼,略带恼火道:“铁背台,你就不能命人运点土上来把这城墙上填平一点吗?这要是打起仗来,多少人得摔跟斗啊?”
  铁背台不是一个铁背也不是个台子,而是个长得有点像俺答汗的小伙子。
  这小伙就是俺答汗唯一的儿子,而这松山堡就是由这位铁背台小王子负责督建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8/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