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3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2/411

  这天,登莱水城,战舰云集,大明水师和东南军精锐皆齐集于此,听候内阁大学士、太师、惠安侯杨聪的调遣。
  这太师之职是永庆硬塞给杨聪的,毕竟,平定西北,彻底解决鞑子之患那可是天大的功勋,不给点奖励那是不可能的,在永庆的一再坚持下,杨聪也只能接受这太师之位了,他也因此成为大明朝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个正一品大员之一。
  当然,这个屈指可数指的是活着的时候晋升正一品的,死后追封的不算。
  杨聪高坐于登州卫指挥使衙门大堂,威严的扫视着手下的将领,沉默良久,这才吐气开声道:“诸位,东瀛倭寇侵扰我大明沿海多年,以致生灵涂炭,老百姓苦不堪言,朝廷也因此损耗了不知多少钱粮,我们的将士也不知付出了多少伤亡,你们说,这个仇,我们要不要报?”
  那当然是,“要”!
  十余名将领齐声怒吼,那声浪简直震的人耳膜嗡嗡作响。
  杨聪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朗声道:“好,这次,我们就让东瀛倭寇好好看看,入侵我们大明是什么下场!”
  他当然不能说我们要去东瀛“抢”光他们的银子,倭寇入侵那的确是事实,报仇雪恨那也是天经地义,这么好的理由不用那就是白痴了。
  紧接着,他又严肃的道:“据查,东瀛倭寇幕后指使者乃是东瀛肥前国平户藩的大名松浦氏,所以,这一次,我们首要的目标便是拿下平户藩,逮住松浦氏。至于东瀛其他各路诸侯,但有敢冒犯我大明天威者,必诛之!”
第一五〇章
檄文
  《汉书·朱博传》有云:
  合下书佐入。
  博口占檄文。
  檄文特指用于晓谕、征召、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所谓“师出有名”,在古代,檄文可是个很重要的东西,你要想跟人开战,就得以檄文的方式说明开战的原因,要不然,那就就是“师出无名”,会遭到别人的谴责,甚至会有人趁机联合其他人收拾你。
  历史上,最有名的檄文当属建安七子之一陈琳所作的《为袁绍檄豫州文》,据传,曹操看了此檄文直接吓出一身冷汗,后面陈琳为曹操所俘,曹操不但没有杀他,反而任命其为司空军师祭酒,至于原因,就是因为他檄文写得太好了。
  这檄文可不是华夏所独有,自古,华夏之属国,每逢与敌开战之前,大多都会作檄文以壮声威,甚至,就连东瀛都有此习俗。
  比如,万历年间,东瀛关白丰臣秀吉入侵朝鲜之前就曾传檄文与朝鲜国王宣祖李昖,其大致意思就是说:
  大明皇帝,昏庸无道,神仙托梦,令其讨伐,今欲借道朝鲜,讨伐大明,你小子同意还是不同意?
  朝鲜乃是大明藩属,又不是他东瀛藩属,国王李昖自然不可能同意他的无理要求,丰臣秀吉就以此为借口,率军入侵朝鲜!
  丰臣秀吉找的借口可谓胡编乱造,无耻之尤,估计就连他自己都不信,他纯粹就是在东施效颦,惹人笑话。
  这檄文的作用本就是昭告天下,告诉大家,我进攻敌人是对的,敌人就是十恶不赦,该打!
  丰臣秀吉大概是误解了这檄文的意思,认为只要随便找个借口开战便成,结果自然是徒增笑柄耳。
  这一次,杨聪也作了一篇檄文,名字就是《讨东瀛倭寇文》。
  这篇檄文,作的就精彩了。
  檄文开篇,便列举了历朝历代很多例子,证明我泱泱华夏,从不持强凌弱,欺负别人,但是,如若有人敢欺凌华夏,我华夏热血男儿定然会奋起反抗,讨还公道。
  紧接着,他又列举了倭寇在东南沿海的所作所为,证明这帮家伙就是帮毫无人性的海盗,土匪,人人得而诛之。
  最后,他直接指出,东瀛肥前国平户藩大名松浦氏就是倭寇的首领,正是因为有了松浦氏的支持,倭寇才能漂洋过海,抵达大明沿海劫掠。
  所以,大明决意讨伐松浦氏,为沿海死难的同胞报仇。
  东瀛诸国,最好不要参与,但凡敢支援松浦氏者,亦当倭寇首领论处,杀无赦!
  这家伙,檄文传到东瀛,松浦氏吓得差点没尿裤子。
  开什么玩笑啊,大明如此泱泱大国,竟然跟他一个小小的平户藩开战,有没有搞错!
  要知道,他平户藩并不是什么大藩,人口全加起来也只有十余万而已,藩兵数量那更是少的可怜,总共才几千人,跟大明比起来,那就是个屁。
  不带这么持强凌弱的好不好?
  松浦氏收到檄文之后,连忙向东瀛各路诸侯求援,扬言大明朝这是要入侵东瀛,大家不能坐视不理啊!
  可惜,各路诸侯都收到了大明的檄文,他们心里也相当的清楚,肆虐大明东南沿海的倭寇,的确就是松浦氏给弄过去的。
  这事要说起来,还要追溯到北元时期,当时的元世祖忽必烈要求东瀛效仿朝鲜,率众来朝,可惜,东瀛不答应,于是乎,北元朝廷便组织了两次讨伐,征讨东瀛。
  当时,的确是北元朝廷有点过分了,人家不来朝拜你便出兵讨伐,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东瀛自然是拼命反抗,结果,北元大军两次讨伐都没把人家给揍趴下,反倒把人家揍出火来了。
  于是乎,松浦氏便开始组织流浪武士、浪人,甚至是商人前去朝鲜和北元沿海劫掠,美其名曰报复北元的入侵。
  一开始,各路诸侯和大将军足利尊氏对他们的行动是比较支持的,毕竟,北元的确入侵了东瀛两次,报复人家理所当然,而且当时的东瀛深处南北战争,到处都是战败之后失去主人的流浪武士和浪人,这些家伙除了打架闹事抢东西就没别的事干,与其让他们在东瀛抢,还不如让他们去朝鲜和北元抢呢。
  到了后面,大明击败北元建立政权,按道理来说这些个倭寇就不该再去大明沿海劫掠了,因为进攻东瀛的毕竟是北元朝廷,不是大明朝廷,北元朝廷欺负你了,你找北元的敌人大明报复,这事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但是,这时候东瀛已经进入战国时期,大将军足利尊氏早玩完了,各路诸侯基本是谁都不尿谁,再加上松浦氏从劫掠中尝到了甜头,不愿收手,所以,这倭寇之乱到了明朝也没结束,断断续续的,甚至大有愈演愈烈的架势。
  说实话,这倭寇跟其他各路诸侯的关系并不是很大,松浦氏也没给他们什么好处,这会儿人家大明找上门来算账了,关他们屁事啊!
  如果大明只有朝鲜那样的实力,明显干不过东瀛,可能,各路诸侯还会联合起来,帮松浦氏把人家给收拾了,然后乘势打到人家家里去。
  问题,大明的实力根本就不是东瀛可以比拟的,各路诸侯加起来都不一定是人家的对手,跟人家打,寻死呢?
  这会儿大明的檄文可发的到处都是,檄文的最后也说的很清楚:东瀛诸国,最好不要参与,但凡敢支援松浦氏者,亦当倭寇首领论处,杀无赦!
  松浦氏组织流浪武士和浪人去大明劫掠本就不对,这点东瀛各路诸侯都清楚,你个倭寇头子,老是组织流浪武士和浪人去大明劫掠,你是发财了,我们却跟着背上了倭寇的骂名,谁他吗是倭寇啊,我们都是正正经经的诸侯好不!
  再说了,大明的实力那可不是吹出来的,没有任何一路诸侯是其对手,这点东瀛各路诸侯更清楚。
  总之,讲道理,松浦氏明显理亏,讲实力,没人干的过大明,这会儿丰臣秀吉还只是个小屁孩呢,东瀛可没人敢去捋大明的虎须,所以,东瀛各路诸侯都选择了明哲保身,压根就不搭理松浦氏。
  至于大明是不是真来入侵东瀛的,这个还有待观察。
  如果大明把松浦氏给收拾了就算了,这就证明,人家的确是来报仇的。
  如果大明把松浦氏收拾之后还找各种借口进攻其他诸侯,那就是大明的不对了,到时候大家再联合起来给大明对抗也不迟。
第一五一章
恭宪王
  釜山,庆尚右道水军节度使营,朝鲜恭宪王李峘带着一众属官身着吉服,恭敬的候立在水师码头上。
  大明发出的檄文他自然也收到了,对于倭寇,他也是恨之入骨,因为倭寇不但侵袭大明沿海,对朝鲜沿海的劫掠更为频繁,朝鲜历代国王都被整得头疼无比。
  当然,就算再恨倭寇他也不可能组织大军去征讨,因为朝鲜根本就干不过东瀛,如果他敢主动跑去东瀛征讨,东瀛各路诸侯绝对会借机反扑,打到他们朝鲜来,这点,他相当清楚。
  他之所以带领一众属官来到庆尚右道水军节度使营主要是为了迎接大明天朝上使,太师、惠安侯、内阁大学士杨聪。
  太师啊,那可是大明官员中级别最高的,他虽然是国王,在大明的官员体系中其实连藩王都比不上,人家藩王好歹是皇室宗亲,见官大一级,而他,最多也就相当于一个布政使而已。
  这一次,太师杨聪亲自率军前来他可不敢待在王宫不闻不问。
  他是刚过了午时便开始组织人手在码头恭候了,整整一个下午,海面上却未见任何船只的踪迹,所有属官包括在码头周围站岗放哨的士卒都为此暗暗皱眉不已,唯有他,一直陪着大明兵部前来联络的官员恭敬的站在那里,没有一丝不耐之色。
  话说,这家伙是不是脑子有病呢,带着上百官员,数千将士白白在这站一个下午,闲得蛋疼还是怎么了?
  其实,他脑子没任何问题。
  他这是表明一种态度,一种向大明太师表达崇敬之意的态度。
  他当然知道登莱水城离庆尚右道水军节度使营有一千多里,就算大明水师船队一大早就出发,而且顺风顺水,最快也要日落时分才能抵达,如果风向不对,晚上能抵达就算不错了。
  按理来说,他就算是吃过晚饭再率众来迎都还来得及,但,他就是从未时便开始准备了,一直站码头上等着。
  其他人或许心中颇有怨言,但是,前来联络的大明兵部官员却是满脸欣慰之色。
  这就对了,作为一个藩属国的国王,他压根就不用在乎手底下官员满不满意,大明天朝的官员满不满意才是最重要的。
  夕阳西下,正当所有人都站的双腿发麻之时,远处海面上突然出现一片密密麻麻的黑点。
  大明水师的船队终于来了!
  这个时候,几乎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兴奋之色。
  毕竟,他们都等了一下午了,只要大明天朝上使一到,他们再跟着国王陛下假假意思客气一下便可以回去吃饭休息了。
  不过,当大明水师船队逐渐靠近的时候,众人脸上却纷纷露出震惊之色,因为这大明水师的船队实在是太吓人了。
  当先的大福船,他们并不是没有见过,属国朝鲜的朝廷重臣大多都曾去大明国子监深造过,福船,他们肯定是见过的。
  问题,他们最多也就见过一艘两艘而已,而这一次,大明水师船队里的福船却是密密麻麻的,足有几十艘之多!
  一艘福船就如同一座海上城堡一般,几十艘福船排着整齐的阵型缓缓压过来是什么概念?
  那感觉,就如同看到一群洪荒巨兽迎面扑来一般,简直骇的人动弹不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2/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