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11

  这老头,超凶的!
  这会儿可没什么不准体罚这一说,这会儿讲究的是鼓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
  这严老先生那是出了名的严厉,他授课的时候,别说是交头接耳了,谁敢不坐直身子,做出认真听讲的样子,他绝对会走过来,冷冷的让你伸出手,然后挥舞着竹尺对着你手掌就是一顿抽!
  而且,他抽完还要告状,告家长,哪个家长要敢偏袒自己的儿子,那么对不起,带着你儿子,滚!
  这几个例生貌似都被他抽过,也被他告过状,家里人也不敢混账,所以,县学里面没人不怕他。
  好险,好险,还好这老家伙还没看到这边来,不然,今天这顿笋片炒肉是吃定了。
  杨聪心里还在打鼓呢,严老先生却已经在讲台上跪坐下来了,他冷冷的扫视了一圈,见所有生员都老老实实的挺那儿一脸认真状,这才冷哼一声,放下竹尺,严肃的道:“今天讲《礼记·文王世子八》。”
  紧接着,他便从条桌旁的书箱笼里拿出一本书,慢慢翻开,举在面前,摇头晃脑的念起来。
  下面的生员动作几乎跟他一模一样,甚至拿书的角度和晃脑的幅度都差不多,唯有初来乍到的杨聪好像慢了半拍,不过,还好,书箱笼里最上面那本正好是《礼记》,所以,他只是愣了一下,很快就跟上了节奏,不然今天这顿板子怕是免不了了。
  严老先生带着所有生员,逮着《礼记·文王世子八》这篇齐齐念了三遍,这才放下手中的书,逐字逐句的讲解起来。
  这古文的确有点深奥难懂,但是,在座的都是读过《四书五经》的,而且都读了差不多十年以上,每一句的大致意思大家差不多都知道,他再把自己的理解讲一遍其实没多少意义,还不如直接说,这句如果用来做科举考题,你该怎么组织语言做答呢。
  杨聪听了一阵便觉得索然无味了,这古文虽说各人理解不同,但基本意思却差不多,这严老先生又不是什么博学鸿儒,根本就讲不出什么深层的意境来,听着一点意思都没有。
  他干脆装出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脑海里却考虑起报仇的问题来,这陈公子到底什么身份呢,自己又如何报这闷棍之仇呢?
  他无意识的看着严老先生那略带花白的胡子,突然灵机一动。
  这位严老先生或许知道那什么陈公子是谁,因为昨天陪那家伙的人里面有县衙典吏的儿子,而且这严老先生还是县令带来的亲信,如果能巴结好了,这仇可能就有得报了。
第五章
以钱借势
  这严老先生可是出了名的死板,对学生更是严厉到可怕,冒冒然上去问他什么陈公子是谁,还妄图让他帮忙收拾那姓陈的,合适吗?
  当然不合适,人家可能压根就不会理你,甚至直接给你来两板子!
  但是,杨聪却一点都不害怕,因为他知道这位严老先生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缺钱。
  其实,这位严老先生的身世和背景在县学里面并不是什么秘密,大家都知道他是个屡试不第的老举人,而且,他相当的缺钱。
  他是穷苦人家出身,家里本就没什么钱,考上举人之后,他又要维持作为一个举人老爷的面子,又要养活一家子人,生活拮据的很,不然他也不会跑来当县学的教书先生了。
  明朝这会儿好像只要考上举人,这生活不说大富大贵,一般富户的水平应该是能达到的,因为从洪武朝开始就有规定,每个举人名下有四百亩地的免税额度。
  那么,这位严老先生为什么会生活拮据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家伙不会捞钱。
  这家伙虽然姓严,却没有他本家严嵩那么会贪捞钱,他和严嵩恰恰相反,他属于那种最不会捞钱的那种。
  就拿免税额度来说,这免税额度如果按官方说法也就是免去了那二十税一的税,按一亩地每年两石的产量计算,四百亩地一年也就能赚四十石粮,也就是二十两银子,这点钱,对一个需要装点门面的举人来说的确有点少了。
  不过,这免税额度其实也可以有其他的理解,因为这地免了税朝廷基本就不会管了,那么,这里面的猫腻就大了,你完全可以把这些地租给佃农种,每亩每年抽取一石的佃租。
  这样搞,利润就大了,四百亩地一年就可以收二百两的佃租!
  这会儿大明立朝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很多事情发展到现在都变质了,很多进士、举人,甚至是秀才名下的地都变成了这种形式,所以,一般的举人都能达到富户的水平,但是,也有例外。
  因为这样搞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这些地必须掏钱买下来,变成自己私有的,不然,就没法租给佃农,抽取佃租了。
  这会儿的地最少也要二十多两一亩,四百亩地就是上万两,一般的举人自然是买不起这么多地的,那么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就要看各人的本事了,你可以娶个有钱的老婆,也可以找人借钱,还可以想办法谋个职位捞钱,总之,把钱凑起来,把地买下来,你就可以过上富人的生活了。
  如果你想不出办法,那就只有将名下的免税额度交给别人去投献,这样一年也收不到多少银子,最多也不会超过二十两,因为超过二十两了人家还不如直接向朝廷交税呢,投献给你干嘛!
  这严老先生就属于没想出办法的那种,所以,他很缺钱,为了维持举人大老爷的颜面,为了养活一家人,他不得不出来教书。
  杨聪前世也有穷的时候,他知道没钱的痛苦,有时候一文钱真的能难倒英雄汉,这位严老先生如此差钱,而自己现在又如此的有钱,想问他个问题其实并不难,甚至与其结交都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他发现,以前的“自己”压根就没去结交过这位严老先生,原来这个杨聪就是个典型的败家玩意,成天就知道跟几个富家子弟花天酒地,正事一件都没干过。
  交一些这样的酒肉朋友有用吗?
  人家要比他有钱,还会跟着他混吗?
  正是因为人家没他有钱,才会跟着他混,人家巴结他是想从他这里获得好处呢。
  他倒好,一天就这么傻乎乎的混日子,过得嗨的很。
  这就造成了现在的局面,除了有钱,他什么都没有,而且这钱还是他父母,他爷爷给的,他干什么都要靠家里人,他根本不会利用自己有钱的优势给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当然,这是大部分年轻人的通病,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大多处于无脑阶段,这个无脑并不是说人没长脑子,主要是长了脑子也不想事,凡事都跟着感觉走。
  这样可不好,早已过了无脑期的杨聪自然不会再无脑下去,而且,现在这情况也不允许他在无脑的混下去了。
  原来的杨聪有钱都不会花,他可不一样,钱的妙用他可是知道不少,比如,钱可以用来借势。
  这个严老先生如此缺钱,只要随便花点钱就能借到他的势,甚至还可以通过他借到县令大人的势,当然,那样花钱会更多一点。
  不过,现在这情况,钱对他来说不是问题,除了有钱,什么都没有才是最大的问题。
  他坐在那里沉思了半天,午时终于到了,严老先生直接把书一合,随即朗声道:“下课。”
  “哗”,的一声,憋了一上午的生员们纷纷站起身来匆匆收拾了一下书本,往外走去。
  这时候,一旁几个富家子弟也边收书本边小声问道:“聪哥,今天去那里吃,还是福瑞楼吗?”
  杨聪摇头道:“你们去吧,我找严先生有点事。”
  那几个富家子弟看了看正在慢条斯理收拾书本的严老先生,纷纷脖子一缩,随后便逃也似的往外窜去。
  找严老先生,在他们看来,那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杨聪这会儿心里也有点怵,前面的记忆对他还是有点影响了,原来的他,真的很怕这个严老先生。
  他深深的吸了口气,压下心中的恐惧,这才缓缓站起来,慢慢向严老先生走去。
  这时候学堂里的生员已经走的差不多了,严老先生也收拾的差不多了,他正要起身去食堂吃饭,杨聪却突然抬手道:“先生,请留步。”
  严老先生莫名其妙的看了他一眼,随即略带不耐道:“何事?”
  很显然,这家伙也有点仇富心理,不过,他比那些愣头青生员要成熟一点,并没有表露的太明显。
  杨聪来到他跟前,慢条斯理的拱手道:“学生有一事相询,不知道先生可否赏脸,陪学生去吃个便饭?”
  你个“有钱人”,老夫才懒得搭理你呢,严老先生直接回拒道:“没空!”
  说罢,就待起身走人。
  杨聪一看学堂里就剩下他们两个了,立马放低声音道:“先生,学生不白请教,只要先生肯去,五十两银子奉上。”
  严老先生直接朝他翻了个白眼,那意思,仿佛在说,你有钱了不起啊?
  不过,他并没有生气。
  他那白眼翻得竟然如同一个第一次被情郎占便宜的小姑娘一般,有一丝犹豫,有一丝哀怨,又有一丝期待的赶脚。
  五十两啊,比他一年教书所得还多,他真的有点犹豫了,就陪个学生吃个饭而已,也不算什么丢人的事,到底去不去呢?
  杨聪一看他这表情,心里就有数了。
  有钱了不起吗?
  这个问题,我现在就回答你,他慢悠悠的道:“一百两。”
  严老先生终于满脸便秘般的站起身来,那表情貌似有点无奈,貌似有点生气,貌似还隐藏着一丝激动在里面。
  你钱多的发烧是吧,那好,“走!”
第六章
恐怖的海商豪门
  杨聪终于如愿把严老先生给请出来了,不过,他并没有带着严老先生去福瑞楼,而是选了家离县学最近的酒楼,而且进去之后他还砸了十两银子,把整个酒楼的二楼都包下来了。
  严老先生貌似对他这种败家行为十分不满,直到两人在空旷的二楼坐下来,他还是满脸臭屁的一声不吭。
  杨聪也不着恼,反而装出一副尊师重道的样子,又是帮严老先生拉椅子,又是请严老先生点菜,客气的不得了。
  严行有点莫名其妙的看了他一眼,这才冷冷的道:“杨公子,老夫就是个教书先生,不是你的座师,你不必如此多礼。”
  杨聪马上谦逊的道:“学生以前少不更事,多有怠慢,还望先生不要往心里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