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4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0/411

  这天,他刚坐完班回到府邸,还没来得及吃晚饭呢,下人却突然来报,惠安侯府管家侯之坦求见。
  好吧,这才是侯之坦的真正“官职”,他就是杨聪的管家。
  不过,他这个管家身份可不一般,因为他是和杨聪从小一起玩到大的玩伴,跟杨聪的关系,那简直就亲如一家人一般,朝堂之上,正三品以下的官员见了他都得客客气气的,可以说,他就相当于一个没有官职在身的朝廷大员。
  顾可学自然知道侯之坦是什么人,他跟侯之坦的关系那也不是一般的好,听闻侯之坦求见,他想也不想,便亲自跑到府门外将人迎了进来。
  两人寒暄了一路,来到书房,顾可学终于忍不住问道:“猴子,你不是在东瀛帮太师大人处理日常事务嘛,怎么突然间跑回来了?”
  猴子可不是一般人敢叫的,一般只有正三品以上的朝廷大员才敢这么叫,而且,还得是杨聪这一边的朝廷大员,换做一般官员,那都得小心翼翼的叫他一声“侯管家”。
  侯之坦倒也不是那种狗仗人势的人,他恭恭敬敬的拱手道:“小人是奉了太师大人之命前来给顾大人报喜的。”
  报喜?
  这喜从何来啊?
  顾可学莫名其妙的道:“报喜?报什么喜?”
  侯之坦老老实实的道:“顾大人,您这次可是立大功了,太师大人都说了,凭此功绩,足以让您入阁辅政了。”
  啊!
  入阁辅政?
  说实话,这种好事顾可学还真没想过,他当然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要说管理工部的事物,他还真能胜任,因为他本身就对“格物致知之理”感兴趣。
  比如说炼药,那也是门学问,涉及到好多方面呢,他在炼药一途那可不是一般的厉害,相应的,对《格物致知之理·五行篇》他也是相当的精通,当个工部尚书,足矣。
  不过,要说当内阁大学士,他还真不是很称职,因为他对治国之道根本就没什么研究,在这方面,他充其量也就跟一般的进士出身的官员差不多而已。
  这会儿,侯之坦竟然跟他说他有望入阁为相,说实话,他着实大吃一惊。
  当然,他并不是不想入阁为相,成为内阁大学士那可是朝堂官员梦寐以求的事情,谁不想啊。
  他呆愣了一阵,这才激动的道:“真的吗?”
  侯之坦郑重的道:“当然是真的,小人怎么敢跟您开这种玩笑。”
  这!
  顾可学激动的搓了搓手,这才尴尬的问道:“你说我立大功了,我怎么就不知道呢?我到底立什么大功了,你能不能跟我说说?”
  他是真不知道自己立什么大功了,这段时间他就在工部值房老老实实坐班,哪儿都没去,也没干什么特殊的事情,怎么就立大功了呢?
  侯之坦也不隐瞒,当即便把杨聪的想法和东瀛近段时间发生的事详详细细跟他说了一遍。
  他这会儿才知道,原来杨聪竟然借着他的名义把东瀛最大的银矿给捞到手里了。
  这,这,这简直是喜从天降啊。
  他激动的搓了半天手,这才问道:“太师大人的意思是?”
  侯之坦依旧郑重的道:“太师大人的意思,您赶紧命工部官员组织一批擅长冶炼银矿的匠户,然后亲自带着他们去东瀛接收石见银矿,一旦石见银矿在我们的掌控下正式出产白银,您这内阁大学士之位就跑不了了。”
  这个他在行啊,他当即激动的拍手道:“好,你稍等一日,明天,明天我带人跟你一起去东瀛。”
  就这样,顾可学带着一大帮工部官员和擅长冶炼的匠户跟着侯之坦来到了东瀛,他带着手下人在石见国转了一圈之后,别提多激动了。
  这里不愧是东瀛最大的银矿,银山简直到处都是,而且含银量还相当的高,比大明任何银矿都高。
  银山啊,而且还不止一座,一个月挖个上百万两都不成问题啊!
  那么,为什么石见银矿以往每个月才出产白银五十万两左右呢?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他稍微了解一下便知道了,因为大内氏和尼子氏都没足够的粮食。
  这话貌似有点矛盾。
  开玩笑呢,坐拥银山无数,一个月最少能挖出五十万两银子来,他们会缺粮食?
  他们是真缺粮食,因为东瀛出产的粮食本就不多,大明商贩运送过来的粮食那也是有限的,各路诸侯大多用仅有的粮食来豢养手下的军队了,哪里来的粮食去养矿工!
  也就是说,不管是大内氏还是尼子氏,都没有足够的粮食来养活大批矿工,所以,就算坐拥银山无数,他们也挖不出多少银子来。
  这个问题对于杨聪又或者顾可学来说就不是什么问题了,运送粮食,对于他们来说真的不要太简单,大明东南各省有的是粮食,他们也有的是船来运送粮食,就算汪直和洪铁柱手下的船队不够用也没关系,他们完全可以动用大明水师船队来运送粮食。
  可以说,粮食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就不是问题,哪怕是十万甚至几十万矿工的消耗对他们来说都只是小意思而已,到了他们这里,粮食已然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反而变成了矿工数量的问题。
  那么,东瀛或者说石见国到底能招到多少矿工呢?
  这个,还真有点恐怖,听闻石见银矿招工,米饭什么的管饱,还有工钱,整个东瀛都轰动了,什么流民、饥民、浪人、流浪汉,甚至是流浪武士,都拼命往这边窜,十万甚至是几十万那都不是问题!
  最后,顾可学不得不把矿工数量控制在十万左右,因为再多人就不好管理了,毕竟,这里总共才一万明军精锐,再加上毛利元就手下人马,总共也才四五万人,要管住这十万矿工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再多,恐怕就要出乱子了。
  不过,光是这十万矿工已然够吓人的了,石见银矿的产量很轻松便提升到了一百多万两一个月,比以前翻了一番都不止。
第一八一章
盟友
  大明工部尚书顾可学来了,毛利元就自然是给足了面,热情接待了一番,没办法,他等于是欠着人家钱呢,不放低姿态不行。
  但是,这位大明工部尚书却貌似有点不近人情,初次见面之后,这家伙竟然再也没有搭理过他了,甚至就连礼貌性的回访都没有。
  这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石见银矿也越搞越红火,毛利元就却是越来越焦虑了,因为他没钱了。
  没错,坐拥无数银山的他没钱了,甚至,就连手下人马的粮草他都有点无以为继了。
  无奈之下,他只能亲自跑过去求见大明工部尚书顾可学了。
  顾可学倒不是故意摆架子,他是着实忙的不可开交,没空跑去跟人家客套。
  当然,人家都找上门来了,他就算是再忙也不可能不见,毕竟,这里名义上还是人家的地盘不是。
  两人见面,客套了几句之后,毛利元就便忍不住试探道:“顾大人,这银矿开采也有些时日了,不知收成如何。”
  收成如何关你屁事啊,你只管一年分六百万两便成,顾可学含含糊糊道:“这收成还不错,有劳将军费神了。”
  这收成还不错你倒是说说分钱的事情啊,你怎么提都不提一句呢?
  这钱的事情,毛利元就真有点不好意思开口,要严格算起来,这银矿开采还不到一个月呢,而且,他还欠着人家四十万两没给,按契约规定,他一个月也就能分得五十万两,这个时候,他怎么好意思开口问人家要钱呢。
  他想了想,又委婉的道:“我欠下的那四十万两不知道大人准备如何算啊?”
  顾可学毫不犹豫道:“这个简单,直接在分成里面扣就行了。”
  总算提到分成了,毛利元就连忙顺势道:“这个,顾大人,这四十万两能不能下个月再扣,我这正筹备着讨伐尼子氏呢,几万大军的军需物资采购那也是相当费钱的。”
  哦,原来这家伙是缺钱了。
  顾可学那可是人精,人家才说几句,他便猜出人家来的目的了,钱的问题,倒是好说,因为这石见银矿的收益本就不是他的,朝廷也没催着他赶紧把银子运回去,而且,杨聪还跟他说了,要尽力支持毛利氏,让他们尽快在本州岛西部站稳脚跟。
  这会儿人家没钱了,又不好意思开口,该如何应对,他自然清楚。
  他也曾手头拮据过,知道那种感觉,可以说,这个时候正是人最为脆弱也最为敏感的时候,跟人说话可得小心着点,万一一句话不对,把人给得罪了可就不好了。
  他装出饶有兴致的样子,假假意思问道:“噢,将军阁下想采购些什么军需物资啊?”
  毛利元就颇有些不好意思道:“主要就是粮食,另外,铁炮,如果有的话那自然是最好了。”
  这个好说啊,两样东西,我正好都有。
  顾可学假假意思推销道:“粮食好说啊,我正好采购了大批粮食,准备存这里当矿工的口粮的,将军阁下如果急着要的话,我可以先匀出十万石来,至于铁炮,我已命工部赶制了一百门铁炮,这几天就要送过来了,你看,够了吗?”
  还有这等好事?
  粮食都不用去买,直接就有现成的,铁炮也不用到处求购,马上就有人送过来!
  毛利元就免不了有些激动道:“够了,够了,不知道这钱又怎么算呢?”
  顾可学假装豪爽道:“粮食自然给你按最便宜的价格算,就五两银子一石,这铁炮,现在可是三千两一门都求不到了,我还是给你算两千两一门,你看如何?”
  好是好啊,问题,十万石粮加一百门铁炮,又是七十万两,原来的四十万两他都没钱还,这七十万两又怎么说呢?
  就算是在银矿分成里面扣也不够啊,他一个月也就能分得五十万两,这两项加起来就是一百一十万两了,这分成也能预支吗?
  毛利元就真有点不好意思了,他扭捏了一阵,这才硬着头皮道:“这价钱是很公道,就是我这手头着实有点紧,不知这些能不能也在分成里面扣啊?”
  他这其实就等于白拿人家东西不给钱,因为钱都是人家在垫着,还要过两个多月才能拿到手。
  一般人,别说是几十万了,就算是几万两都垫不起啊,他也是看顾可学貌似很有钱的样子,这才咬牙提出这种“非分之想”。
  没想到,顾可学竟然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没问题,东西你先拿去用,钱我们可以以后再算,你要是手头实在紧的不行了,这个月的五十万两分成我也可以先给你。”
  说实话,这几十万两顾可学还真不怎么放在眼里,他们南直隶顾家这会儿也算是大明有数的豪族了,资产不说几千万两,几百万两那是肯定有的,而且,杨聪都说了,要全力支持这毛利元就,预支个几十万两的东西又算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0/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