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4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1/411

  他是这么想的,毛利元就的感觉可不是这样的。
  毛利元就原本以为,这位大明工部尚书就是个仗势压人的恶霸,仗着手里掌控着大明工部,硬是把他到手的石见银矿都给夺去了,甚至到了石见国也不怎么搭理他,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这会儿他才发现,这位顾大人好像根本就不是这种人,人家好像是真把他当盟友来着,几十万两的军需物资,就这么给他了,垫钱的事,压根提都不提,而且,这个月的分成他照样可以拿,人家根本就没想过要用分成来拿捏他。
  这种好盟友,上哪里找去啊?
  毛利元就颇有些感动道:“那就多谢顾大人了,说实话,这会儿我手头是真有点紧,这个月的五十万两分成,我就厚颜无耻的拿了,今后顾大人如果有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算你小子还有点眼色,不是个白眼狼。
  顾可学微微笑道:“不用客气,不用客气,我们可是盟友,相互帮忙那是应该的,今后,你有什么困难只管来找我,我能帮的上的一定帮。”
  有了顾可学的全力支援,毛利元就简直是如鱼得水,他很快便将手下人马扩充到了五万,再加上四百门铁炮,他的实力在东瀛各路诸侯中也算是拔尖的了。
  这个时候,他终于露出了獠牙,摆出一副磨刀赫赫的样子,兵锋直指尼子氏手下的山阴八国。
第一八二章
天下战国之上
  天下战国之上。
  这句话出自甲斐国大名武田信玄所著的《甲州法度之次第》,意思就是说,这天下已处于战国乱世,东瀛战国之名也由此而来。
  不过,东瀛战国却不是始于甲斐国,也不是由武田信玄挑起的。
  东瀛战国准确的说应该是始于应仁元年也就是明宪宗成化三年的应仁之乱,当时的室町幕府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政因继承权问题处理不当,引发了应仁之乱,各地守护大名选边站队,大战于京都,使得京都变成一片废墟,幕府也因此式微,逐渐丧失了对地方大名的掌控,各地方大名也为了争夺地盘大打出手,从而使得东瀛进入了混乱的战国时代。
  也就是说,东瀛战国之乱持续至今已有将近百年,各路诸侯也已经打得疲惫不堪,正是动极思静之时。
  这个时候,如果有雄才伟略之辈站出来,打出统一东瀛的旗号,很有可能,这东瀛就要统一了,历史上,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相继横空出世,东瀛,也真正完成了一统。
  只可惜,这会儿有杨聪在这搅风搅雨,东瀛想要一统,怕是不大可能了。
  在他的挑唆下,九州的大友氏、龙造寺氏和岛津氏已然打得不可开交,本州的毛利氏也开始对尼子氏发动攻势,东瀛诸岛再次陷入无休止的战乱之中。
  杨聪之所以如此支持毛利氏,助其一统九州西部,主要就是为了提防后面崛起的丰臣秀吉所向披靡,一统东瀛,然而,尼子氏当代家主尼子晴久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他经历了几场败仗之后,便一状告到了京都,状告毛利氏引狼入室,甘当大明朝的走狗,意图助大明朝霸占整个东瀛!
  说实话,尼子晴久这说法着实有点夸张了,杨聪的想法并不是要吞并东瀛,不过,毛利氏却着实有点“助纣为虐”的迹象,至少石见银矿就被他给“卖”给大明了。
  按道理来说,尼子晴久就算告到京都也没什么用,因为这会儿的室町幕府已然式微,根本就没人鸟。
  不过,他却相当清楚,这一任的征夷大将军足利义辉正想恢复幕府的荣光,重新掌控整个东瀛,而像他这样的诸侯投靠正是足利义辉所需要的。
  这会儿室町幕府虽然式微,实力还是有那么一点的,至少跟尼子氏比起来并不差,而尼子氏也算得上是东瀛有数的诸侯了,像他这样的诸侯,如果能笼络几家,室町幕府重新掌控整个东瀛貌似就有希望了。
  也就是说,他这么低声下气去求助,足利义辉定然不会视若不见。
  征夷大将军足利义辉也不是什么简单人物,他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机会,这毛利氏可是助大明朝霸占了石见银矿,而石见银矿正是东瀛最大的银矿,他相信,如果以此为诱饵,很多诸侯都会上当,为他所用,或者说,被他给糊弄,跑去跟大明朝硬刚,到时候,大明朝被打跑了,各路诸侯也消耗的差不多了,他岂不是就能借机联合尼子氏压住各路诸侯了!
  这么好的机会,他自然不愿意错过,所以,收到尼子氏的求援信之后,他便毫不犹豫的派出自己的亲信细川藤孝,赶到出云国。
  尼子晴久也不知道足利义辉具体打的是什么算盘,不过,只要足利义辉肯出手,他相信,这毛利氏联军应该就不足为虑了,所以,他对足利义辉派来的亲信细川藤孝那是相当的客气,不但亲自出城相迎,还设宴款待了一番。
  这东瀛的酒宴就不说了,反正就那么点东西,一般也就够宾主两人尽欢,并不像大明一般,一请就是一大桌子甚至是好几十桌。
  两人相对而坐,对饮了几杯之后,尼子晴久便忍不住问道:“大人,不知大将军阁下准备怎么处置毛利氏助纣为虐一事啊?”
  他这大人可不是乱叫的,因为这细川藤孝本就是东瀛的左京大夫,按品级来算,应该算是从四品,而一般的地方守护大名品级也就是从五品而已,也就是说,他的品级还没人家细川藤孝高呢。
  当然,在这战国乱世,京都的官员并没有什么权威,地方大名那才是真正的大佬,细川藤孝也没傻乎乎的摆什么架子,他很是谦逊的道:“名主阁下,大将军对此事自然是恼怒异常,不过,你也知道,就算我们想出兵帮忙也没用,因为幕府大军根本就到不了这里。”
  这!
  尼子晴久闻言,不由一愣。
  他貌似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会儿幕府大军可不是横行无忌,就算大将军足利义辉想出兵帮他,那也得过的来啊!
  幕府大军能过得来吗?
  那基本上是不大可能的,因为尼子氏的领地和京都之间还隔着好多诸侯呢,像武田氏、织田氏什么的,那可都不是吃醋的,人家的势力甚至比幕府大将军还强,要幕府大军敢打他们地盘上过,十有九会被他们给收拾了!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大惊道:“这可如何是好?”
  没想到,细川藤孝竟然微微笑道:“这就要看名主阁下舍不舍得了。”
  什么舍不舍得?
  这会儿毛利氏都快打到出云国来了,他们尼子氏都快完蛋了,他还有什么舍不得的?
  尼子晴久有些莫名道:“舍得?不知大人说的是什么?”
  细川藤孝直接道:“我说的就是石见国的银矿啊,你要舍得,我们大将军就有办法帮你大败毛利氏和大明朝的联军,你要舍不得,那我们也没什么办法了。”
  石见国的银矿?
  说实话,那的确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且还是源源不断的那一种。
  这会儿石见国要在他手里,他当然舍不得,不过,这会儿石见国都被毛利氏给夺去了,而且凭他的实力也不可能从毛利氏和大明朝的联军手里夺回来,他还有什么舍不得的?
  他毫不犹豫的道:“这个有什么舍不得的,大将军如果想要,拿去便是。”
  没想到,细川藤孝竟然微微摇头道:“不是我们大将军想要,而是其他人想要,比如武田氏和织田氏什么的,他们对石见银矿那可是垂涎已久了。”
  这话什么意思?
  尼子晴久细细一想,眼前顿时一亮。
  他也不是什么蠢人,细川藤孝都说的这么明白了,他要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大将军足利义辉显然是想以石见银矿为诱饵,诱使各路诸侯和大明朝火拼啊!
第一八三章
诱饵
  毛利元就这会儿很激动,因为他已经率军攻进尼子氏的老巢出云国了,只要拿下出云国,尼子氏差不多就完了,本州以西就是他的天下了,他必将成为新一代的西国霸主。
  这年头就是这样,不管多么强大的诸侯,都有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就好比大内氏的周防国,周防国基本上被叛逆陶晴贤给占领了,所以,大内氏只能沦为傀儡。
  至于什么逃往其他属国以图东山再起,那就是做梦,因为不管多小的国家都有地方豪族,你强大的时候,人家没办法,得听你的,你要是逃难过去,人家不弄死你才怪。
  所以,只要拿下出云国,大内氏差不多就完了,至于大内氏属国其他地方豪族,那都不足为虑了,大内氏纠集四五万人马都干不过他,其他地方豪族又能集结多少人马,能集结四五千人马就算不错了,这点人马,那就是盘菜。
  可惜,正当毛利元就踌躇满志,幻想着成为西国霸主之时,室町幕府突然发出檄文,申言毛利氏引狼入室,甘当大明朝的走狗,意图助大明朝霸占整个东瀛,但凡东瀛地方守护,皆有义务共讨之!
  当然,这些都是屁话,对于各路诸侯来说,毛利氏是不是大明朝的走狗根本就不是重点,重点是毛利氏和大明朝的联军到底有多强,打败他们之后又有什么好处。
  如果毛利氏和大明朝的联军强到令人绝望,根本就无法战胜,自然没人敢去管人家。
  如果拼了老命将毛利氏和大明朝的联军击败之后一点好处都没,那自然更没人去管尼子氏的死活。
  幕府大将军足利义辉当然清楚这一点,所以,在檄文的最后,他直接点明,毛利氏和大明朝的联军总共也就五万人马而已,战力是比尼子氏强,但也强不到哪里去。
  更重要的,他还说了,尼子氏甘愿放弃石见国的所有权,但凡前去帮忙的诸侯,都能从石见银矿的收益中分一杯羹。
  如果是一家去帮忙,那石见银矿就归这家所有,如果是几家联合去帮忙,那石见银矿就归这几家分。
  这一招,的确厉害,石见银矿的收益谁人不知,一年那最少也是五六百万两白银啊,虽说东瀛各路诸侯都想方设法在各自的领地开采白银,但是,没有任何一家能跟石见银矿的收益比,甚至所有诸侯的白银收益全加起来都没法跟石见银矿比。
  石见银矿,东瀛各路诸侯的确垂涎已久。
  这么大的诱饵,就算知道里面带着鱼钩又如何?
  现在,幕府大将军竟然带头说瓜分石见银矿,那还不是应者云集。
  本州各路诸侯皆是见猎心喜,纷纷表示愿意派出人马讨伐毛利氏,夺回石见国!
  当然,他们也不会傻乎乎的被幕府大将军足利义辉糊弄,派出所有人马去跟大明朝拼命,他们虽然叫的凶,真正派出的人马却不是很多,手下有四五万人马的,最多就派出一两万人马,手下有两三万人马的,最多就派出一万人马,反正他们都是来占便宜的,而不是来拼命的。
  不过,光是这样,本州中部和东部十几路诸侯联合起来,也拼凑出了十万大军,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足利义辉一看这形势,不由暗自欣喜。
  十万大军,貌似不是这些诸侯的全部实力,但最少也是他们一小半的实力了,这十万大军如果耗完了,各路诸侯基本都会元气大伤。
  再说了,各路诸侯一旦参战,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十万大军如果真扛不住了,他们肯定还会继续增兵支援,而大明朝肯定也不会轻易放弃到手的石见银矿,战事一起,恐怕就无法善了了,各路诸侯联军跟大明朝会拼成什么样子还不得而知,不过,有一点却可以肯定,各路诸侯,经此一战,实力绝对会实力大损。
  到时候他再联合尼子氏找几个软柿子捏一捏,恢复幕府的权威,那简直是手到擒来!
  为了挑起各路诸侯和大明朝的战斗,他可谓煞费苦心,他不但抛出了石见银矿这个令人垂涎的诱饵,还大肆分封参战的诸侯。
  出兵最多,威望最高的织田氏家主织田信长直接被他封为东军总大将,授从二品内大臣,全权负责讨伐毛利氏和大明朝联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1/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