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4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2/411

  出兵次之,威望较高的武田氏家主武田信玄直接被他封为东军副大将,授正三品大纳言。
  还有上杉氏、德川氏、浅井氏等等诸侯皆封为中纳言、左近卫大将、右近卫大将等等从三品官员,总之,只要参战的诸侯,都有分封,皆大欢喜。
  而且,为了显示自己对石见银矿没有任何野心,他甚至都不曾派出本部人马出战,手下亲信官员也一个未派,这意思就是告诉各路诸侯,你们放手去干,只要将石见国打下来,石见银矿就是你们的了!
  各路诸侯虽然没有欣喜若狂,行动还是相当积极的,不出一月,他们便将十万人马全部集结到一起,直扑出云国而去。
  毛利元就收到消息,着实吓了一大跳,他虽然对手下人马和铁炮颇具信心,却还没狂妄到认为凭借手下四万人马和四百门铁炮便能干翻十多路诸侯集结起来的十多万人马,要知道,他这会儿的实力也就能比尼子氏强上那么几分而已,尼子氏五万大军再加上十万诸侯联军,不打得他屁滚尿流才怪!
  他想也不想便率手下人马退出了出云国,直接缩回石见国,并急匆匆的跑去求见大明工部尚书,请求援助。
  东瀛各路诸侯在幕府大将军足利义辉的指使下集结大军准备收复石见国,这个顾可学自然早就听说了,不过,他并不是很关心这个,因为他本就不是什么统帅出身,石见国也不是他率军打下来的,他只是来负责开采石见银矿而已。
  他早就把这个消息传到平户城,告诉太师杨聪了,杨聪也早已派出俞大猷率一万大明精锐前来支援。
  所以,毛利元就求见顾可学的时候,不但顾可学在场,大将俞大猷同样在场。
  毛利元就是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焦虑的介绍着当前的情况,顾可学却如同没有听见一般,只顾悠闲的在那里摆弄着茶具,为两人斟茶。
  这又是什么情况呢?
  毛利元就是越说越心凉,越说越绝望。
  这顾大人不会是想撇下他不管,直接回大明吧?
  人家是能拍拍屁股走人,他可怎么办啊!
  这个时候,他可没有能耐硬扛本州中部和东部所有诸侯。
  他急匆匆的介绍完之后,便眼巴巴的看着顾可学,貌似想求人家留下来帮忙却又开不了这个口。
  没想到,顾可学一点回复他的意思都没有,就那么端着茶杯在细细的品味着杯中的香茗,一旁的明军大将俞大猷却是端起茶杯,牛饮一口,随即云淡风轻的道:“将军阁下,不必惊慌,你且率军回安艺国休整一番,这石见国,就交给我们来防守吧。”
  啊!
第一八四章
计中计
  俞大猷之所以如此淡定,自然是有原因的,因为这石见国是典型的易守难攻之地。
  石见国的地形原本就相当利于防守,其南面皆是莽莽群山,北面则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要想拿下这银山聚集之地,唯有从东西两面进攻。
  而石见国的西面,皆是毛利氏的领地,也就是说,东瀛各路诸侯联军要想拿下石见国,唯有从东面进攻一途。
  这石见国的东面,也不是那么好进攻的,因为这里银矿太多,为了守住这些银矿,石见国的地方豪族修筑了不知道多少堡垒,石见国的东面可谓是铜墙铁壁,到处都是关隘,能驻扎万人以上的城堡都有两座。
  俞大猷并不是那种狂妄自大之徒,如果是平原作战,他也不会大咧咧的让毛利氏四万大军去修整,仅凭两万明军精锐硬扛东瀛十多万大军,这驻守关隘和城堡就不一样了,对付十多万东瀛大军,有两万明军精锐足矣!
  石见国西北方,达摩郡,大森城,一万明军精锐枕戈以待,城墙上到处都是滚石、檑木、铁锅、沸水、轰天雷等城防设施,两百多斤的火炮更是排的密密麻麻。
  俞大猷淡定的站在城门楼上,举着望远镜看着远处忙碌的东瀛联军,脸上不由露出不屑的笑容。
  这时候的东瀛联军还是以冷兵器作战为主,铁炮数量还相当的有限,看他们的行动就知道,他们攻城还是以云梯和攻城车作为主要手段。
  这种方式,已然过时了!
  东瀛联军数量是多的吓人没错,大森城外,密密麻麻的全是营帐,倭寇数量,最少有十万以上,如果以冷兵器作战理论来判定,以十敌一,不管多么坚固的城池,那都是守不住的,只可惜,这会儿的明军精锐装备的基本上都是火枪和火炮,冷兵器在他们面前,基本上就是一盘菜。
  杨聪之所以让俞大猷接下石见国的防御,就是要让东瀛各路诸侯明白,大明朝的天军,他们根本就无法战胜,就算是以一万抵十万,也能打的他们屁滚尿流!
  当然,这也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明军防守,倭寇进攻,如果是野外遭遇战,那就不好说了,毕竟,倭寇那都是不要命的疯子,如果他们不顾枪林弹雨,四面八方不要命的冲过来,一万明军精锐,就算是装备再多的火器那都是假的。
  这也是杨聪没有全面进攻东瀛各路诸侯的原因,因为发动全面进攻必定会遭遇东瀛各路诸侯的拼死抵抗,不说多了,人家五十万大军还是能组织起来的,而且,作为进攻方,明军必定要面对数不清的坚城,如果一座座打下去,恐怕二三十万大军都不够,而这会儿大明正是百废待兴之时,如果集结二三十万大军,光是粮饷都能把朝廷给拖垮了。
  所以,他选择了利用铁炮去挑起东瀛各路诸侯大战,让他们自己消耗自己的实力,只要他们稀里糊涂的打下去,必定会越打越穷,越打越弱,而大明凭借铁炮收入便能赚的盆满钵满,如此反复,不出十数年,东瀛便会变得孱弱不堪,到时候大明要拿下东瀛简直易如反掌。
  他也没想到,东瀛幕府大将军竟然会这么快便反应过来,他这才刚刚挑起本州岛的大战呢,人家便已经组织联军前来围殴了。
  这种事情,自然不能惯着他们,如果是野外遭遇战又或者明军去攻城,他或许还要慎重考虑一番,如果只是守城的话,那就没什么好考虑的了,直接硬刚,打到他们怕为止!
  织田信长心里倒是清楚的很,石银矿就是足利义辉抛出的诱饵,目的就是让他们跟大明朝硬刚,从而消耗他们的实力。
  这种小伎俩,自然是玩不到他的。
  他率军抵达大森城外之后,并没有急于组织进攻,毕竟,这攻城战也不是跑过来就能打的,起码,得先造些攻城器械,要直接率军冲上去,那绝对是冲不上城墙的。
  这造攻城器械是常识,没有谁会傻乎乎的提出反对意见,而他则利用造攻城器械这段时间,组织各路大军的首领开始商议了,美其名曰商议石见银矿的分配问题。
  织田氏简陋的帅帐中,各路诸侯云集,织田信长虽然被任命为东军总大将,却也没有张狂到目中无人,所有诸侯,凡是率军来参战的,他都给准备了一个小条桌,大家就那么跪坐在小条桌后面各抒己见,平等协商。
  当然,这也是他耍出的一个小伎俩,这个小伎俩就是让所有诸侯都认为,在这场大战中,大家都是平等的,至少,在利益分配方面是平等的。
  众诸侯坐定,织田信长便抬手朗声道:“诸位,这次大将军指定信长统帅大军讨伐叛逆毛利氏,驱逐大明朝入侵之众,信长倍感荣幸,同时也甚感惶恐。讨伐叛逆,驱逐外敌,这是我们的责任,作为统帅,我倍感荣幸之至。不过,大家都是一方豪杰,却偏偏让信长来当这个统帅,信长着实惶恐之至。”
  八嘎,这都什么屁话?
  在座的诸侯大多面露傲然之色,你小子,有自知之明就好,不要以为你实力强那么一点就能指手画脚,指挥大家了。
  说实话,这会儿大家都不怎么关心谁是统帅的问题,毕竟,他们都是为了银矿而来,谁是统帅又有什么关系,只要分银子的时候我们不吃亏便成。
  当然,大家都不吃亏,那是不可能的!
  织田信长心中冷笑一声,继续朗声道:“废话我就不多说了,想必大家都对石见银矿的分成比较感兴趣吧?”
  这话一出,在座的诸侯果然都收起了傲然之色,露出兴致盎然的表情。
  织田信长心中再次冷笑一声,随即继续道:“我们十几路守护平分,那自然是不大可能的,按实力来分,相信也有很多人不服,所以,我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按军功来分,也就是说,谁杀敌多,谁就分的多,你们以为如何?”
  这!
  众诸侯闻言,无不露出诧异之色,按军功来分,还真是有点出乎大家的意料。
  不过,大家细细一想,都没出言反对,反而频频点头,以示这方法还算公允。
  织田信长见状,心中冷笑更甚。
  这帮白痴,知道足利义辉之计又如何,殊不知,他这是计中计。
  足利义辉不是想利用石见银矿为诱饵来削弱大家的实力吗,他同样能利用石见银矿为诱饵来削弱大家的实力。
  至于银矿的归属,到时候还不是凭实力说话,你们还以为真凭军功来分啊!
第一八五章
消耗
  织田信长以银矿的分配权为诱饵,果然勾起了各路诸侯的兴趣,他还没说让人冲上去攻城呢,各路诸侯便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这些人既然已经上当了,那就不用急了,再给他们来个欲擒故纵之计,他们就会乖乖冲上去送死了。
  他假装沉吟了一阵,这才满脸正气道:“大将军既然让我出任总大将,我自然要身先士卒,明天这头阵就由我来打,你们随后再上,如何?”
  如果没一点好处,大家自然不会有任何意见,你家伙想上那就上呗,攻城战可不是那么好玩的,先上的必定死伤最多,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问题,这会儿军功可是跟银矿的分配权联系到一起来了,而大森城里的守军总共就那么多,让织田氏率军先冲,如果他一举冲进去了怎么办?
  那军功岂不是全被他给抢去了!
  而石见国西面的大型城池总共就两座,这一座城池的军功如果被他给抢光了,那岂不是代表银矿的分配人家一下就要占去一小半!
  这怎么行?
  各路诸侯连连摇头道:“织田大人,你可是统帅,怎么能让你率军冲前面呢?”
  “织田将军,我们可不是什么贪生怕死之徒,你让我们先上吧。”
  一堆人七嘴八舌说了半天,织田信长终于“无奈”的点头道:“那行,你们先上,我在后面压阵。”
  这帮白痴,明军的火器可不是开玩笑的,你们以为大森城是这么容易拿下的吗?
  你们先去试探一下明军的火力,消耗一下明军的弹药再说吧!
  于是乎,一场大战就这样拉开了序幕,第二天一早,各路诸侯便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匆匆将造好的攻城器械抬出来,在大森城东面摆开阵势,只待织田信长一声令下,他们便要冲上去抢人头,抢银子了。
  当然,这些诸侯也不是个个都是白痴,比如说武田信玄,他就没有被银矿的分配权给引诱的头脑发热,大家都在摩拳擦掌准备攻城的时候他却是不慌不忙的在那里整理攻城器械,貌似一点都不急的样子。
  城墙上的俞大猷同样不急,他手底下这上万精锐可是装备了上千门中型火炮和数千把新式燧发枪,如果在野外遇到这十万倭寇,他可能还会担心人家突破防线冲进本阵,这守城,他压根就无需担心,这些人在他眼里就是靶子而已,冲上城墙,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他举着望远镜淡淡的扫视了一圈,这才不慌不忙的下令道:“命令,所有火炮装填子铳,准备开炮。”
  中型火炮的威力如何,说实话,他心里还没什么具体的认知,因为测试的时候也就是以木桩或者木板为靶子,根本就不可能让真人去吃炮弹,所以,这中型火炮的炮弹到底有多大杀伤力这会儿还没个定论,可以说,这眼前的倭寇就是试验的靶子。
  倭寇也没让他等多久,十余堆人乱哄哄的吆喝了一阵,紧接着,织田氏大旗一挥,五六万人马便如同抢钱的土匪一般,争先恐后的带着攻城器械往城墙方向狂奔而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2/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