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4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5/411

第一八九章
跑路
  倭寇如果发现大森城根本就不可能拿下,肯定会选择退兵,这点俞大猷早有预料,任谁也不是傻子,不可能在明知没有一点希望的情况下还留下来跟人死磕。
  为此,他专门安排了一组斥候,十二个时辰轮流盯着倭寇的大营,白天就用望远镜在城墙上盯着,晚上则趁夜色抵近侦查,总之一句话,一旦发现倭寇有撤退的迹象,立马向他汇报。
  织田信长哪里能想得到城里的明军还会专门盯着他们撤退与否,就算他想到了,也不会怎么放在心上,毕竟,他们虽然伤亡惨重,整个大营还是有将近十万人马,而城中的明军撑死也就万人左右,一万对十万,守在城里他是拿人家没办法,如果明军胆敢追出城来,他绝对会毫不犹豫的率军反击。
  开玩笑呢,到了野外,十万人马还干不过一万人马吗?
  俞大猷的确是打算出城突袭,一旦倭寇撤退,他便率军出城,给人家来个猛烈的突袭。
  这个想法貌似有点危险,其实不然,因为倭寇一旦决定撤退,士气肯定低迷,只要选择的时机恰当,倭寇就是兵败如山倒,根本就无力抵挡。
  这跟人数多寡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说白了就是个军心士气,士气都没了,再多人马又有什么用?
  当然,要想一举将倭寇击溃,出击的时机相当的关键,更重要的,还要防止人家使诈,如果人家是假撤退,引诱你出城,你再傻乎乎的冲出去,那跟寻死基本没什么区别。
  这种错误俞大猷当然不会犯,他收到倭寇准备撤退的消息之后便跑城门楼上,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起来。
  看了不一会儿,他便明白了,倭寇,这是真要撤退了,因为人家都把帐篷拆了,开始打包了。
  如果是假撤退,帐篷可能同样会拆,但是,绝对不可能认认真真的打包起来。
  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倭寇是真的要跑了,他当即毫不犹豫的下令道:“传令,命火炮手将所有火炮抬下城墙,装上炮车。”
  这两百多斤的火炮威力是比几十斤的虎蹲炮大多了,但移动起来也麻烦多了,没有炮车的情况下根本就不可能拉到野外去跟人对战,就算是上下城墙,也得几个人合力才能抬的动。
  还好,明军的火炮手对于移动火炮这活计也是相当熟练的,五个人合力,抬起火炮来,速度并不慢。
  很快,上千门火炮便被抬下城墙,装上了炮车。
  俞大猷依旧在城墙上紧紧的盯着倭寇大营,直到所有倭寇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已然开始集合队伍准备跑路了,他才不慌不忙的下令道:“传令,所有火枪手下城墙,推出战车,准备出击。”
  这家伙,城外还有将近十万大军呢,他这一下令,城墙上基本就没人了,如果倭寇趁机发动进攻,他们绝对会手忙脚乱,说不定,倭寇还能趁此机会攻上城墙呢。
  可惜,织田信长压根就没有想过要玩什么假撤退,他哪里能想得到城里的明军竟然这么大的胆子,竟然敢以一万人马追击十万人马。
  这会儿他正呆呆的站在大营中,思考着今后的大计呢。
  他可是雄心壮志想一统东瀛的枭雄,这次大森城之战对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这种打击,不但体现在人员的伤亡上,更体现在各路诸侯的脸上。
  以前,各路诸侯虽然看上去有点大咧咧的,对他并不怎么服气,其实,内心里对他还是相当惧怕的,可以说,他就是公认的东国第一名将,在整个京都四周和本州东部他就是最强的,甚至,光凭这名气,他便能压服部分诸侯,兵不血刃便能让他们屈服。
  不过,经此一战,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一仗,打得着实太窝囊了,他这名将之名恐怕已经成为一个笑柄,想不战而屈人之兵,恐怕是不可能了。
  今后,该如何是好呢?
  正当他内心里长吁短叹之时,亲卫突然来报:“家主大人,各位守护大人都已经准备好了。”
  织田信长闻言,不甘的看了看远处的大森城,这才朗声下令道:“命所有人,保持阵型,缓缓撤退,出五十里之外再分散开来。”
  他很清楚,各路诸侯已然归心似箭,如果他简简单单说个撤,这些家伙肯定会做鸟兽散,各奔东西,虽然他并不担心城里的明军会追出来,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他们刚一散开明军便趁机追出来,那可就麻烦了,这些家伙都跑了,想要再把他们集结起来那是不可能的,到时候,他们非得吃大亏不可。
  他的心思,着实有些缜密,只可惜,这会儿他已然心慌意乱,压根就没注意到,远处的城墙上已然没了明军的踪迹,人家早就准备发动突袭了。
  这边,各路诸侯才收拾完营帐缓缓东撤,那边大森城的城门突然大开,上万明军推着战车和炮车飞快的从城门中涌出来,不一会儿便在城外摆出了一个整整齐齐的车阵。
  织田信长正满脸失落的打马前行呢,后面斥候突然追上来大声道:“家主,家主,不好了,明军追出来了。”
  他闻言不由扭头一看,果然,大森城外已隐隐约约排出一条黑线,很明显,城里的明军已然出城准备追击了。
  八嘎,真当我们好欺负吗?
  区区一万人马竟然敢来追击十万人马,找死啊!
  他冷哼一声,调转马头,大喝道:“传令各路诸侯调头,严阵以待,准备反击。”
  这个时候调头?
  他的命令发出去,手下人马自然是乖乖调头了,但是,其他各路诸侯却乱做一团,有听命调头的,也有听了命令停下来不调头的,甚至还有听了命令之后加快脚步不顾而去的!
  这会儿各路诸侯哪里还有心思跟明军打,他这命令一发出去,原本还算整齐的撤退阵型顿时乱了套了。
  俞大猷见状,当即毫不犹豫的下令道:“所有战车炮车,保持阵型,全速推进。”
  顿时,明军的车阵就如同装了蒸汽动力一般,飞快的向前压去,不到一刻钟时间,他们便追到了距离东瀛大军不到两里处。
  俞大猷随即下令道:“命所有炮车,放下炮架,所有火炮装填子铳,即刻点火轰击,连射五轮。”
  这个时候已然没什么好隐瞒的了,人家都要跑了,自然是火力全开,能留下多少留下多少。
  很快,明军阵中便响起巨大的火炮轰鸣声,须臾之间一千发炮弹便带着呼啸声砸进倭寇阵中,也不知道多少人被砸得喷血倒飞。
  织田信长见状,不由气得咬牙切齿,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啊!
  要不是这帮家伙自乱阵脚,他就要下令全军反扑了。
  他正在那里犹豫要不要带头冲过去呢,明军阵中突然又响起一阵恐怖的火炮轰鸣声。
  这!
  这怎么可能?
  一千发炮弹,那可是四五千人伤亡,两千发炮弹就是将近万人伤亡,明军的火炮竟然可以连发,那还打个屁啊,各路诸侯纷纷带着手下人马一溜烟向东逃去,压根再没人听织田信长的命令。
  没过多久,明军阵中又响起一阵恐怖的火炮轰鸣声,又是一千发炮弹呼啸着砸过来,又是一阵血雨横飞。
  织田信长见状,只能不甘的怒吼道:“撤,快撤。”
  俞大猷看着仓惶退却的倭寇,不慌不忙的下令道:“传令,收起炮架,保持阵型,全速追击!”
第一九〇章
乱世纷纭
  倭寇败了,败的相当之惨,十余万人没拿下小小一个大森城不说,撤退的时候还被城里的明军逮住机会,一顿穷追猛打,打得屁滚尿流。
  明军那叫一个猛啊,又是火炮又是火枪的,那炮弹和子弹就跟狂风暴雨一样,疯狂的倾泻,搞得他们连停下来反抗的勇气都没了,唯有逃,一个劲的逃。
  这一通穷追猛打足足持续了三四天,直到各路诸侯联军被追的逃出石见国地界明军才意犹未尽的收兵回城。
  至于这一战的损失,过了很久,各路诸侯都还没统计出来,因为明军太狠了,只要他们聚集超过千人,便会招来炮弹和子弹的无情打击,最后,他们都不得不分散成数百人甚至是数十人的小队,疯狂逃窜,很多人就这样被打散了,找都找不回来了。
  话说杨聪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太过冒失了呢,要知道,大明各路商贩都想跟东瀛人做生意,赚东瀛人的钱呢,把人打这么狠,人家还会跟你做生意吗?
  这点,根本就无需担心,因为东瀛人有个怪毛病,你要是比他弱,他便会看不起你,甚至欺负你,你要是比他强,他在你面前简直就跟孙子一样,恭敬的很。
  这一战,俞大猷是彻底把东瀛各路诸侯给打服了,从这以后,东瀛各路诸侯皆是谈明军而色变,别说是跑去进攻明军了,甚至就连后面遇着大明的商贩,他们都比以前客气多了,丝毫都不敢得罪。
  更为奇葩的是,这一战过后,竟然有很多参战的诸侯偷偷派人跑到平户城,想尽办法联系东瀛总督府的人,又是赔礼道歉,又是求爷爷告奶奶,哭着喊着要买铁炮!
  东瀛人奇葩也就罢了,大明太师杨聪比他们还要奇葩,他竟然抽时间一一接见了这些诸侯派来的亲信,并承诺卖给他们铁炮!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双方可是刚刚打了一场大仗,他还卖铁炮给人家,这不是资敌嘛!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偷偷找过来的都是些不怎么有名的小诸侯,像织田信长和武田信玄这样的“东瀛名将”可拉不下这个脸来向大明求购铁炮,而杨聪的目的就是要将东瀛的水搅浑,越浑越好。
  如果是织田信长和武田信玄派人找过来,他自然不会见,因为这两家伙太厉害了,要是卖些铁炮给他们,他们很有可能会力压各路诸侯,变成比毛利元就还强大的存在。
  要真是那样,可就麻烦了,这种野心勃勃的人一旦强大起来肯定会想着一统东瀛,到时候,他们恐怕又会打石见国甚至是平户藩的主意。
  而这些不怎么有名的小诸侯就不一样了,这些人求购铁炮大多是为了自保而已,也就是说,卖铁炮给他们就等于是给织田信长和武田信玄这样的枭雄制造麻烦,让他们没办法轻松扩张。
  当然,也不排除这些不怎么有名的诸侯买到铁炮之后凭借铁炮之威慢慢扩张实力,最后变成如同织田信长和武田信玄一般的野心勃勃。
  这个杨聪当然也考虑到了,他们就算是变强了也没关系啊,等他们强大起来以后,随便命人找个借口去资助他们的敌人便成,反正,他不会让一家独大的局面出现,就包括毛利元就,杨聪最多也就助他灭了尼子氏,成为西国新一代霸主,如果这家伙想一统东瀛,那么,不好意思,顾可学很有可能会莫名其妙的搞不到铁炮了,这家伙的敌人也会莫名其妙的获得大明某某朝廷大员的青睐,买到铁炮,跟这家伙干起来。
  总之,他的目的就是让东瀛乱下去,越乱越好。
  其实,就算他不从中挑拨,这会儿东瀛也安定不下来了,因为他这一通搅和,已经把东瀛的水给搅浑了。
  原本有可能开创一统东瀛大业的织田信长因为大森城一败涂地,已然威望尽失,再加上他在最后撤退的时候犹豫了一下,损失最为惨重,要想恢复元气,恐怕非得十来年不可,要想威压各路诸侯,让其自动归附,那更是不可能了。
  原本势力稍弱的毛利元就在大明工部尚书顾可学的支持下可谓异军突起,独占本州西部五国不说,拿下中西部的山阴八国也只是时间问题,可以说,未来东瀛最强的诸侯非他莫属,当然,这是在他老老实实当西国霸主的前提下,如果他不甘寂寞,想要一统东瀛,那绝对会栽大跟斗。
  还有一股势力,不得不说,那就是原本默默无闻的室町幕府幕府大将军足利氏。
  原本,在东瀛战国时期,可以说没室町幕府什么事,因为各路诸侯都防着他们呢,他们想要扩充势力,恢复权威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杨聪这么一搅和,原本京都四周比较强大的织田氏和武田氏都实力大损,想要完全压住室町幕府貌似已经不大可能。
  当然,这本来就是幕府大将军足利义辉的诡计,他就是要让京都附近各路诸侯跟明军拼个两败俱伤,这样他就有机会东山再起了。
  这一战过后明军是没什么损失,京都附近的各路诸侯却是损失惨重,可以说,他的目的基本上是达到了,只是尼子氏还是要面对毛利元就的入侵,没有功夫来帮他助声威而已。
  这个问题,倒也不难解决,尼子氏不行,还可以再换一家,只要他能给出足够的利益去诱惑总有地方诸侯会站他这一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5/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