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411

  他忍不住好奇道:“这洪武年间不是分封了几十个勋贵吗,怎么就没剩几个呢?”
  朱元璋再狠,也不可能把几十个勋贵全干掉吧!
  张平继续摇头叹息道:“杨公子,你不是金陵人,可能没听说过洪武勋贵的事,我们金陵本地人基本都知道,这洪武勋贵,真叫一个凄惨啊!”
  勋贵不都是享尽荣华富贵的吗,竟然用凄惨来形容,那到底有多惨呢?
  杨聪忍不住继续追问道:“他们有多惨。”
  张平扳着手指头介绍道:“先帝洪武年共分封公爵十人,侯爵五十二人,伯爵三人,这其中,鄂国公常遇春战死,韩国公李善长坐党诛,宋国公冯胜被赐死,凉国公蓝玉因罪诛,乐浪公濮英战死,其子坐党削爵,颖国公傅友德被赐死,这洪武年,十位国公就剩下四位了,后面,四位国公在靖难之役中都站错了边,除魏国公一系因成祖徐皇后的关系幸免,其他全部被赐死或削爵。五十二位侯爵更惨,洪武年间便被杀了五十个,最后仅剩西平侯沐英和武定侯郭英,西平侯是因为永镇云南,远离中枢,武定侯郭英也因为其妹是先帝宁妃,所以才得以幸免。至于三位伯爵,也就剩下诚意伯这一家,而且,诚意伯刘伯温早就急流勇退,其子都没袭承爵位,其孙袭承了几年也隐世了,所以,他们这一脉才没有遭灾。”
  我的天,这朱明皇室还真狠啊,朱元璋封了六十三个勋贵,自己就杀了五十多个,剩下的又差不多被他儿子朱棣给杀光了!
  杨聪暗暗一算,这洪武勋贵剩下的貌似也就魏国公一系和西平侯、武定侯、诚意伯这四家了。
  魏国公徐达之女是朱棣的皇后,武定侯郭英之妹是朱元璋宠爱的宁妃,西平侯沐英跑去镇守云南了,诚意伯刘伯温则干脆归隐了,就这四家得以幸免,其他的差不多全被咔咔了!
  狠,真狠!
第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诚意伯
  诚意伯刘瑜到底为什么找自己呢,杨聪跟金陵的地头蛇张平了解了一番之后,还是有点摸不着头脑。
  他真没想到,洪武勋贵混的这么惨,立朝的时候分封了六十多个,到永乐朝就剩下四家了,而且诚意伯这家还是急流勇退,躲也起来了,才逃过一劫!
  不过,这会儿貌似洪武勋贵又要起来了,据张平所说,嘉靖十一年续封的洪武勋贵并不止诚意伯这一家,另外还有四家,也就是永乐朝的时候因站错队被削爵的,信国公汤和、曹国公李文忠、卫国公邓愈和洪武朝战死的鄂国公常遇春之后。
  但是,这次嘉靖给他们续封的并不是公爵,而是侯爵,而且他们被续封以后都掌管了南京五军都督府中的一府,这四家分别是。
  信国公汤和八世孙汤绍宗,续封灵璧侯,掌南京前军都督府;
  鄂国公常遇春八世孙常玄振,续封怀远侯,掌南京后军都督府;
  卫国公邓愈六世孙邓继坤,续封定远侯,掌南京左军都督府;
  曹国公李文忠七世孙李祖信,续封临淮侯,掌南京右军都督府;
  如果再加上魏国公徐鹏举掌管的南京中军都督府,整个南京五军都督府等于都交给洪武勋贵了。
  这嘉靖皇帝是什么意思呢,杨聪也有点摸不着头脑。
  他难道想借洪武勋贵来压制永乐勋贵?
  这朝局是越了解就越扑朔迷离,搞的人是云里雾里,压根就不知道这当今皇上到底想干什么。
  杨聪就这么迷迷糊糊来到了诚意伯府,伯府里的人倒是对他相当的客气,他才把礼单送上去,礼物还在马车上呢,那管事刘葛就殷勤的迎出来了。
  这公侯勋贵的府邸就是大啊,他跟在刘葛身后转了大约一刻钟才来到主宅大堂,而这时候,一副仙风道骨模样的诚意伯刘瑜早已微笑着坐在主位相候了。
  两人一番见礼之后,刘瑜便亲切的请他坐下来,又命人上了香茗,这才微笑道:“杨公子果然一表人才,卓尔不群,看样子传言非虚啊。”
  什么传言,我怎么没听说过?
  杨聪可不敢在人家诚意伯面前当公子,他连忙拱手道:“爵爷,您太抬举晚辈了,晚辈怎么敢在爵爷面前称公子,爵爷若不嫌弃,就叫晚辈清风吧。”
  刘瑜闻言,洒脱道:“那好,我就叫你清风,你也别爵爷爵爷的叫了,我本乡野一散人,只是皇上相招,才不得不来承了这爵位,这爵爷我听了还真有点不习惯,你就像一般人家叫长辈那样,叫声世伯便成。”
  这下杨聪更迷糊了,你都不想袭承这爵位,那你找我来干嘛?
  不过,白得这么位世伯貌似也不错,这位可不是一般人,而是诚意伯,他连忙顺势道:“那晚辈就厚颜叫声世伯了。”
  刘瑜欣慰的点了点头,随即问道:“清风,听说你跟邹大人、湛大人还有张大人很熟,你是怎么认识这三位大人的呢?”
  这意思,貌似是在问自己是不是属于阳明一脉吧。
  怎么说呢,这会儿孤魂野鬼可不好混,再说了,邹守益和湛若水都为了他硬钢了严嵩一把,自己再跟他们撇清关系,貌似就有点不厚道了。
  他斟酌了一番,这才“坦诚”道:“晚辈其实并不认识邹大人、湛大人和张大人,只是晚辈跟泉州府通判徐阶徐大人相交莫逆,所以,徐大人让我来金陵的时候拜访一下邹大人、湛大人和张大人。”
  徐阶也算是阳明一脉里面比较有名的后辈了,跟他相交莫逆,又经他介绍拜访了阳明一脉的三位大佬,大致就算得上是阳明一脉阵营里的人了。
  刘瑜闻言,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泉州府好像就在海边上把,你对海盗和倭寇有什么看法?”
  这意思大概是问他海盗和倭寇要不要剿吧,这貌似跟派系也有关系,因为所谓的皇党一开始是站在海商豪门那边的,到后面,海盗和倭寇是在太猖狂了,惹得嘉靖震怒了,严嵩才顺着嘉靖的马屁拍下去,极力赞成剿灭海盗和倭寇。
  现在,如果赞成剿灭海盗和倭寇,那就证明自己跟皇党那些人没有瓜葛,大概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杨聪细细一想,尼玛,反正严嵩最后要倒台,反正徐阶能笑道最后斗败皇党,他只要小心一点,肯定也能笑到最后。
  这选边可不能跟个墙头草一样模棱两可,他很干脆的道:“这海盗和倭寇自然是要剿灭的,不过,不能一味的剿,还要找出海盗和倭寇日益猖獗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刘瑜貌似对杨聪的回答很是满意,他欣慰的道:“很好,大明的海面上岂容嚣小横行,这海盗和倭寇必须剿灭,对了,你认为光凭东南的屯卫能剿灭海盗和倭寇吗?”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洪武勋贵貌似已经完全掌控南京五军都督府,这东南的屯卫有一大部分都是他们的属下,实话实说貌似有点打他们的脸,还是委婉一点的好。
  杨聪考虑了一阵,这才含糊道:“这东南的屯卫跟其他地方的屯卫都差不多,说实话,这会儿他们不一定是海盗和倭寇的对手,需得找几位良将好好操练一番才成。”
  刘瑜闻言,点了点头,又沉思了一番,突然又问道:“清风,你还没成亲吧?”
  晕死,这又是什么意思,你不会想把女儿嫁给我吧!
  这一个张贞已经让他黯然神伤了,再来一个他可受不了。
  杨聪连忙委婉的道:“晚辈是未曾成亲,不过晚辈已经和锦衣卫都指挥佥事陆松陆伯父之女定下了亲事。”
  刘瑜闻言不但没有露出失望之色,反而眼睛一亮。
  陆松是什么人,他自然知道,陆家跟当今皇上的关系他也清楚的很,这小家伙,前途无量啊。
  他仔细打量了杨聪一番,又煞有其事的掐指算了一阵,这才神神秘秘的道:“清风,你知道吗,你有状元之相,不过,好像又缺点什么,至于到底缺什么,就要你自己琢磨了。”
  杨聪闻言,不由激动的浑身一颤,传闻第一代诚意伯刘伯温就能算出未来之事,他的后人应该多少学了点吧,难道自己真有望中状元!
  这个,可能吗?
  他乡试才排名第六好不好。
第十八章
不能做墙头草
  杨聪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来了,又莫名其妙的走了,直到坐上马车他还没整明白,诚意伯找他来到底是为了什么事。
  这刘瑜貌似是想给他说媒,又好像是想拉拢他,不过,每每说出那么点意思来,人家又不继续往下说了,搞得他着实云里雾里。
  那么,刘瑜为什么找他呢?
  其实,很简单,是魏国公徐鹏举请诚意伯刘瑜做媒。
  不过,魏国公徐鹏举也没说一定要把小女儿嫁给杨聪,他只是让刘瑜先考校杨聪一番,看杨聪有没有资格娶他的女儿。
  这公侯勋贵的子女看似尊贵,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除了嫡长子能袭承爵位,其他基本都是联姻的工具,尤其是女子,她们在家是能享尽荣华富贵,但是,婚姻却不能由自己控制,不管她们喜不喜欢,只要对家族有利,她们都得嫁。
  这魏国公一系貌似还没到要靠女儿来获取利益的地步,但是,洪武勋贵却被收拾的太惨了,永乐朝至今一百多年时间里,魏国公这一系基本上就是光杆司令,势单力孤不说,还要时时刻刻提防着朱明皇室跟他们翻脸,削了他们的爵位。
  这朱明皇室可是出了名的狠辣,不管你是谁,不管你立了多大的功劳,他们要想收拾你,就收拾你。
  比如,功劳堪比汉代丞相萧何的韩国公李善长,莫名其妙的就被牵连进胡惟庸案,一家七十一口,全部被赐死,要知道他儿子还是朱元璋的女婿呢。
  又比如宋国公冯胜,就因为朱元璋怀疑他跟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冯胜的女婿周王朱橚图谋不轨,也赐死了。
  还有战功赫赫的颖国公傅友德,压根就没罪,也被朱元璋给赐死了!
  魏国公一系可不认为他们的祖上曾经出过个皇后就能高枕无忧了,老朱家如果发起狠来,自己的兄弟子侄都杀,更何况是他们这种姻亲。
  原本他们都绝望了,每天只能提心吊胆的等着,等着哪天皇上看他们不顺眼,一把将他们收拾干净。
  没想到,这嘉靖皇帝上位不久,突然如同发神经一般,续封了五个洪武勋贵,又把南京五军都督府全部交给他们掌控。
  这事着实让当代魏国公徐鹏举喜出望外,不过,洪武勋贵的处境还是没有得到彻底改观,因为他手下才几个勋贵,而且,这会儿早不是武将的天下了,而是文官的天下,他们就算掌控着五军都督府也没有调兵的权力,说白了就是挂着个都督的头衔,名义上管着一些卫所的屯卫,要调兵,那还得兵部的调令呢。
  他真不想再这样提心吊胆下去了,他想给自己编织一张保护网,保住魏国公一系的荣华富贵。
  而这会儿跟皇室联姻已经不可能了,而且也不保险,唯有与掌权的文官集团搭上伙才有可能高枕无忧。
  正好,这杨聪找上门来,他还真没想到一个商户的子弟能考上秀才,后面杨聪的表现更是令他刮目相看,这小子竟然考了个乡试第六,这成绩,很有离金榜题名已经不远了。
  所以,他想试试,他想把女儿嫁给这个有前途的文官,看能不能让洪武勋贵拥有自保的能力。
  说白了,杨聪包括他自己的小女儿都只是他的试验品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