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王(校对)第2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4/364

  他连忙抬手虚压道:“诸位一路辛苦,快请坐,快请坐。”
  这种坐下来开会的方式也是他首创的,这会儿基本上没人会让自己手下跟自己平起平坐,众将皆是连连道谢了一番,这才小心的坐了下来。
  朱器圾紧接着就亲切的问道:“怎么样,祥麟,这一路还顺利吧,有没有遇着官兵又或贼寇?”
  马祥麟颇为兴奋道:“这一路相当顺利,这会儿官兵主力都在达州和广元附近,贼寇张献忠部和罗汝才部也在那边跟他们周旋,我们浩浩荡荡两万大军谁敢招惹!”
  这家伙,有点膨胀了啊。
  朱器圾微笑着摇头道:“你们是运气好,过来的时候走的是长江水道,你们要是走陆路北上,恐怕会正好撞上张献忠和罗汝才的主力。”
  啊?
  马祥麟闻言,不由大吃一惊,要知道,这会儿张献忠和罗汝才可不弱,两人加起来足有二十余万大军,要不然,他们也不可能跟十余万官兵周旋这么久不落下风。
  如果他们正好在路上遇着张献忠和罗汝才的主力,那可就麻烦了,毕竟他们总共才两万人马,如果人家铺天盖地的冲过来,他们必定损失惨重。
  还好,还好,他们从重庆出发的时候走的是长江水道,直到郧阳才登岸走陆路。
  他忍不住好奇道:“张献忠和罗汝才不正在达州和广元附近和官兵主力周旋吗,他们怎么可能跑到郧阳附近来?”
  朱器圾微微摇头道:“你那都是十多天前的情报了,据贺九斤密报,张献忠和罗汝才已经率主力偷偷自大平穿过兴安州南部,走竹溪和竹山,抵达房县境内了,你们要是走陆路背上岂不正好在竹山和房县附近撞上他们?”
  这!
  一旁的戚金都忍不住问道:“王爷,他们这么偷偷摸摸意欲为何?”
  朱器圾假装神神秘秘的道:“我猜他们意欲偷袭襄阳,要知道襄阳可是官兵行营所在,杨嗣昌手下人马的粮饷大多囤积在那里,而且襄阳城里还窝了一堆的藩王郡王,张献忠如果拿下襄阳,杨嗣昌恐怕不死也得脱层皮。”
  其实,这个压根不用猜,历史上张献忠就是偷袭拿下襄阳逼死了崇祯的宠臣杨嗣昌。
第274章
未雨绸缪
  张献忠的确想偷袭襄阳,因为他想要杨嗣昌的命。
  他知道,只要拿下襄阳城,夺了官兵的粮饷,再杀掉几个藩王郡王,杨嗣昌就算是再受宠也活不成了。
  为了拿下襄阳,他可是蓄谋已久,他不但招降了数千官兵还弄到了运送粮草的通关行文。
  也就是说,他完全可以让手下将领带着上千官兵混进襄阳城里,而襄阳城这会儿也就几千官兵驻守,他们只要夺下一个城门,冲进去,襄阳城就到手了。
  这个时候,杨嗣昌还蒙在鼓里呢,朱器圾却已经通过事先安插在张献忠身边的密探掌握了这股贼寇的行踪。
  张献忠肯定会拿下襄阳,这点已毋庸置疑,问题是,张献忠拿下襄阳之后会往不会图谋南阳呢?
  这个还真有可能,因为襄阳城距离新野还不到两百里,而且,襄阳就在南阳盆地的南端,从襄阳城往北基本是一马平川,张献忠能不打南阳的主意吗?
  如果张献忠真的想打南阳的主意又怎么办呢?
  说实话,以南阳南边的地形,就算杨嗣昌将十余万明军主力全部调过来都不一定能防住擅于到处乱窜的张献忠。
  朱器圾为了防止这股现今为止最大的贼寇窜到南阳来,只能将戚家军和禁卫军调回来了。
  现在两大精锐已到,南阳南部的防御终于可以开始部署了。
  他缓缓起身,拿起一根白蜡杆指着悬挂在会议桌前的大地图详细介绍道:“诸位,如果张献忠拿下襄阳,南阳等于就是摆在他嘴边的肥肉,他十有八九是样率军来攻占南阳的,所以,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守住南阳南面,防止这股贼寇窜进来。”
  这怎么守?
  戚金和马祥麟等将领闻言皆是眉头一皱。
  要知道,他们总共就两万人马,而南阳南面却是个四五百里宽的大口子,他们就算是集结在一起都不一定能干的过张献忠和罗汝才手下二十余万大军,如果分散在四五百里的区域防守,那不是很容易就被张献忠和罗汝才各个击破了!
  戚金忍不住提醒道:“王爷,我们总共就两万人马,如果集中兵力驻守新野和邓州,利用城池防御,还能顶住张献忠和罗汝才二十余万大军,一旦分散到野外,恐怕会被他们各个击破啊。”
  朱器圾微微点头道:“嗯,你说的很对,两万人马肯定不够,所以,我给你们准备了两万精壮,这两万精壮都是前段时间跟李自成对阵的时候俘虏的,其中有很多还是刚投诚李自成不久的屯卫,战力还算可以,至于忠诚度,你们可以从自己手下抽调一批人马去担任新军的各级军官,层层把关,严格控制,相信应该是没多大问题的。”
  四万人马如果集结在一起跟张献忠和罗汝才二十余万大军当面锣对面鼓的对阵肯定是没多大问题的,问题就是他们得镇守四五百里宽的区域啊,四万人马,还是不够啊!
  戚金还是眉头深锁道:“王爷,请恕末将无能,如果我们将这四万人马分别驻守在新野、邓州、桐柏和唐河这四座城池,或许还能跟张献忠和罗汝才的主力拼一拼,如果是分散在野外驻守,人手还是有点不够啊,毕竟南阳南边这个口子足有四五百里宽啊,如果张献忠和罗汝才不进攻新野、邓州、桐柏和唐河,随便从中间找条路穿过去,我们就算是发现了,也来不及封堵啊!”
  晕,其他安排忘说了。
  朱器圾连忙指着地图解释道:“我会令李万雄率平东军驻守泌阳,命刘忠和率平南军驻守唐河,命艾铁柱率平北军驻守桐柏,这样,南阳东边基本就不用太担心了,毕竟,桐柏和唐河附近地形还是比较复杂的,张献忠就算是想从那边窜过去也跑不快,我们还来得及调集人马封堵。你们只要守住新野至邓州一线这两百余里宽的区域就可以了,怎么样,有没有问题?”
  这个,还是有问题啊!
  要是人家集中兵力攻打新野或者邓州,那自然能顶住,问题人家如果不攻打新野和邓州,直接从城池中间的平原上窜过去怎么办?
  戚金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提议道:“王爷,我们需在新野和邓州一线修筑四个简易的堡垒才行,这堡垒不需太大,只要能挤下五千人马的营帐便成,城墙也不需太高,只要有一丈左右便成。如果我们能修筑四个这样的堡垒,便能和新野、邓州县城连成一条防线,不管张献忠想从哪里进入南阳,必会被这些堡垒派出的侦骑探知,一旦探知他们的踪迹,我们便可以集结附近两个堡垒上万人马先行去阻击,上万人马配上战车和火枪、火炮、轰天雷,阻击几个时辰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这样,我们便有足够的时间调集援军与之决战了。”
  朱器圾闻言,盯着地图思索了一阵,随即便点头道:“嗯,这个办法很不错,其实,从襄阳到南阳的大道就那么多,我们只要将这四个堡垒全修在大路上,张献忠十有八九就要去攻打这些堡垒了,毕竟,如果不走大路走田间小径,二十余万大军恐怕一天都走不到五十里。”
  如果是这样,那自然更好,戚金是不熟悉南阳的地形才会想着要去平原上阻击张献忠和罗汝才大军,其实,襄阳通往南阳的大路总共就那么几条,其他地方基本都是些田间小径,根本就不适合大军通行,只要堵住这几条大路,张献忠和罗汝才就要头疼了。
  毕竟,二十余万大军排成一条长龙的话最少也是十多里长,而且行进速度非常慢,要是敌人从两翼将他们截成数段,各个击破,他们就完了。
  会后,朱器圾便带着戚金和马祥麟等将领开始在新野和邓州一线寻找修建堡垒的合适地点了。
  他们转了一大圈之后便发现,守住新野和邓州一线并没有想象中的难,因为襄阳通往南阳的大道总共就五条,其他小路都是断断续续的,根本不适合行军,而且这五条大路还有两条必须经过新野和邓州县城。
  也就是说,他们只需修筑三个堡垒,将另外三条大路堵住,然后再多派侦骑,往南延伸警戒便差不多了。
  张献忠可没想到,他都还没拿下襄阳呢,人家就已经开始修筑堡垒,防止他进军南阳了。
  他的确想过拿下襄阳之后便进军南阳,因为占据整个南阳盆地之后他便有了根基了,有了根基之后他便能逐鹿天下了。
  只可惜,他预想中的根基正是朱器圾的地盘,想跟疯王抢地盘,寻死呢!
第275章
誓死不降
  襄阳,跨连荆豫,控扼南北,自古以来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据史料记载,历史上发生在襄阳的大规模的战斗就高达两百多次。
  三国时期,武圣公关羽就曾在此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宋朝末年,宋军也曾在此与蒙元大军在此展开了长达三十八年之久的拉锯战,战斗之惨烈,可谓震撼古今,双方光是伤亡人数就达到了四十余万,前后参战的军队更是超过了百万。
  按理来说,反贼张献忠和罗汝才想占领这样的重镇,必将引发大战,因为明军实在没有理由将这样的重镇拱手送给他们。
  可惜,自从浑河血战之后明军就如同被打断了脊梁骨一般,渐渐丧失了血性,有的时候甚至连仗都不会打了,很多天下有数的雄城,他们都莫名其妙的送给了敌人。
  比如京城,比如金陵,比如洛阳,几乎都是没有发生什么真正的战斗便落入了敌手。
  襄阳,也是如此。
  张献忠仅率两千精骑假扮成官兵,一天狂奔三百里,抵达襄阳城外,然后命手下数十高手乔装成催粮的队伍堂而皇之的拿着通关行文进入城中,并于当夜纵火夺门,一晚上便拿下了这天下有数的重镇!
  宋朝末年,以宋军出了名的弱势都能利用襄阳城与当时天下无敌的蒙元大军大战三十八年,到了明朝末年,襄阳竟然没有坚持一天便被两千反贼拿下了!
  明军变得如此羸弱,谁之过?
  天启纵容阉党残害熊廷弼,害死蔡复一,罢免孙承宗,气走袁崇焕,将南居益罢官削籍。
  崇祯又听信阉党谗言,莫名其妙活剐了袁崇焕,再次罢免孙承宗,气死邹维琏,害死卢象升,将朱燮元弃之不用,将孙传庭打入诏狱。
  可以说,但凡能能征善战的统帅都被自己人祸害完了,天启和崇祯更是时不时发疯,任用诸如王化贞、王在晋、高第、陈奇瑜、洪承畴、高起潜、杨嗣昌等等这些莫名其妙的人来统帅明军,明军还会打仗才怪!
  就好比这次,自己的敌人张献忠和罗汝才都从四川跑到襄阳去了,杨嗣昌竟然还不知道,这仗还怎么打?
  不得不说,杨嗣昌是真的奇葩,崇祯的眼光更是奇葩中的奇葩。
  这两个奇葩玩起了惺惺相惜,襄阳这样的重镇就这样莫名其妙的玩丢了。
  此战,张献忠不但截获了十余万明军几个月的粮饷,更是将襄阳城中的襄王朱翊铭、贵阳王朱常法和十余名郡王全宰了。
  杨嗣昌闻讯,无颜面对崇祯,惊忧而死。
  崇祯闻讯,彻底疯了!
  福王、襄王、贵阳王等等,他的亲叔叔,亲叔爷爷不知道被干掉多少,更重要的,他最宠爱的杨嗣昌死了。
  崇祯真的疯了!
  他竟然亲自撰写祭文,追赠杨嗣昌为太子太傅,并哀叹:“自杨嗣昌殁,无复有能督师平贼者!”
  洛阳和襄阳这两座重镇沦陷,藩王郡王被贼寇杀了一堆,杨嗣昌本应负全责,但他却来了个功过相抵,将杨嗣昌的罪责全免了!
  朝中清流也气疯了,杨嗣昌犯下如此滔天大罪,竟然功过相抵,不予追究!
  他有什么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4/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