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王(校对)第3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1/364

  朱器圾抬头看了看整整齐齐摆放在龙案左侧的奏折,忍不住抬起手来揉了揉两边的太阳穴。
  当皇帝真不容易啊!
  他每天天还没亮就得爬起来,准备主持早朝,早朝过后,他还得批阅奏折,批阅奏折的同时,还有朝臣时不时跑过来请示这个请示那个,等他好不容易把奏折批完,基本上都天黑了,他还得考虑如何平定南方、讨伐建奴、对付列强等等国家大事。
  这一天天的,没完没了,简直让人奔溃啊!
  当然,他也可以学万历,不理朝政,随那些文官去折腾,他还可以学天启,只管自己的木匠活,让某九千岁公公执掌朝政。
  不过,那样搞的话,恐怕大明还没有一统又要分崩离析了。
  怎么办呢?
  这么搞下去他着实有点受不了。
  如果光是处理政务也就罢了,问题他还得考虑怎么一统天下啊!
  他想了想,突然间问道:“太子呢?”
  刘若愚闻言,连忙回道:“回皇上,太子殿下正在听刘大人讲解《四书五经》呢。”
  这刘大人乃是崇祯十年丁丑科状元刘同升,出身于江西吉水有名的书香门第,其父刘应秋还是万历十一年癸未科探花呢,可谓家学渊源。
  而且,此人在官场上并无劣迹,当初杨嗣昌蛊惑崇祯胡搞瞎搞的时候他还曾上书力谏,结果,直接被崇祯贬成了一个九品芝麻官!
  一个新科状元被贬成九品芝麻官,那意思自然是叫他赶紧滚蛋,他也没啰嗦,直接就告病返乡了。
  张献忠率军打到江西的时候,他还曾组织乡勇抵御,力保赣州不失,也算是个人才,所以,朱器圾听了内阁的建议,把他请来擢为翰林院侍讲学士,专门给太子朱聿钛讲解《四书五经》。
  现在想来,这纯粹是浪费时间,浪费表情啊!
  太子朱聿钛又不需要考科举,天天钻研《四书五经》干嘛?
  差不多就得了。
  对了,科举!
  这会儿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得赶紧重开科举啊!
  朱器圾想了想,干脆把手中的奏折一丢,果断道:“传朕口谕,让太子来御书房批阅奏折。”
  啊?
  刘若愚闻言,不由一愣。
  这个,好像没这么搞的吧?
  皇上正值壮年,又没得病,又没离京,怎么让太子来批阅奏折呢?
  朱器圾一见刘若愚没动弹,不由没好气的道:“怎么了,有哪里不对吗?太子又不是没批阅过奏折!”
  呃,好吧,你是皇上,你说了算。
  刘若愚连忙招来一个小太监,让其传口谕去了。
  没过多久,太子朱聿钛便疾步走进来,崇敬的拱手道:“参见父皇。”
  嗯,这孩子被教的满腹经纶的样子,着实是个批奏折的料。
  朱器圾毫不犹豫的起身道:“以后奏折就由你来批,父皇还有事,就不在这里陪你了。”
  说完,他便大步往外走去,只留下目瞪口呆的朱聿钛和刘若愚站那里大眼瞪小眼。
  这科举的事找谁谈呢?
  当然是找内阁首辅礼部尚书毕懋康。
  因为他没有设专门的内阁,所以内阁首辅毕懋康也不在皇宫的内阁值房中,想要找毕懋康,那还得去皇城外的礼部衙门呢。
  这会儿皇宫和皇城的守卫还没有配备齐全,甚至就连太监和宫女都不是很多,整个皇宫和皇城之中基本都是密卫在值守,只是后宫的密卫都是女的而已。
  这么搞到底行不行朱器圾也不知道,他现在也没空来管这个,毕竟天下还没一统,皇宫和皇城只要足够安全就行,至于什么太监和宫女,说白了就是服侍人的,他还不需要那么多人服侍,他的皇后和两个贵妃,包括皇子和公主也没有这娇惯的毛病。
  或许这样搞还能省下养几万太监宫女的钱,避免奢华浪费,又或许这么搞久了皇城和皇宫反而不安全了,毕竟密卫也有可能被收买被控制。
  唉,谁知道呢,只能先这样了,要不要改回旧朝的模样,还是以后再说吧。
  他一边暗自叹息着一边带着宁丑旦和几个密卫往皇宫外走去。
  密卫倒是有一点好,那就是不多嘴,只要他不下命令,人家就不会凑上来烦他,更不会拦着他不让他出皇宫出皇城。
  他悠哉悠哉的走了将近两刻钟时间,才来到皇城外的礼部衙门中。
  这个时候礼部衙门里人也不是很多,各科主事甚至都还没有配齐。
  没办法,连年战乱下来,科举都停了,好多进士举人什么的也被农民军和建奴干掉了,不但京城各衙门缺人,地方上各衙门也缺人。
  就好像毕懋康和毕懋良兄弟,都是快七十岁的人了,原本早就应该回家养老了,问题朱器圾手下缺人啊,根本就找不出人来担任内阁首辅、礼部尚书、内阁大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这些重要职位,他们只能老骥伏枥了。
  朱器圾走进礼部尚书值房的时候,毕懋康也闷头在那里处理奏折呢。
  不过,他处理奏折的状态跟朱器圾还不一样。
  朱器圾是看见奏折就头疼,他却好像很感兴趣的样子,看奏折的时候那是聚精会神,甚至连皇上进来了他都没有理会。
  当然,他并不是有意在当皇帝的面前摆架子,主要他处理奏折太投入了,根本就没注意有人进来了。
  朱器圾也没吭气,直到毕懋康提笔写完了手中奏折的票拟,他才温声道:“孟侯,先歇一歇,朕有事跟你商量。”
  毕懋康闻言,吓得立马颤巍巍从椅子上站起来,连连拱手道:“哎呀,微臣不知皇上驾临,还望皇上恕罪。”
  说完,他就要把自己的位子让出来给朱器圾坐。
  唉,到哪里都这样,当皇帝就是麻烦。
  朱器圾干脆摆了摆手,直接坐到客位上,随即假装生气道:“孟侯,我们这么多年同甘共苦,早就如同一家人一样了,你怎么还这么见外呢,你坐你的,如此多礼就有点做作了啊。”
  毕懋康闻言,愣了一下,随即缓缓坐下来,慢慢回想起这么多年与小王爷相处的日子。
  是啊,这么多年了,大家同甘共苦,早已亲如一家人了。
第387章
根基
  毕懋康跟随朱器圾的时间着实太长了,长到很多记忆都有点模糊了。
  他们第一次见面应该是在万历末年吧,那时候他还只是个巡按御史,小王爷还骗他说什么去看流民的安置情况。
  结果,一看就把半辈子给搭进去了!
  那时候他可没想到小王爷真的能靖难成功,他更没想过自己会成为百官之首,内阁首辅。
  他只是从一把火枪看到了大明中兴的希望,然后就莫名其妙的跟着小王爷反了!
  唉,冲动了,冲动了。
  造反靖难可是要株连九族的,当时怎么就那么冲动呢?
  还好,小王爷成功了!
  想到这里,毕懋康不由感慨道:“皇上,这些年来,我们是真不容易啊!”
  谁说不是呢。
  当初我可只是个随从不到十个,封地全是荒地,连个王府都没有的小小郡王。
  朱器圾不由跟着感叹道:“是啊,打天下不容易,治理天下更不容易,当初朕是只想着靖难称帝,一统天下,现在朕却是看到奏折就头疼,哈哈哈哈哈哈。”
  对了,奏折。
  皇上要批阅的奏折可不止他这么一点点,他们是七个内阁大学士写票拟,皇上却是一个人处理他们七个人呈上去的奏折。
  毕懋康看了看眼前的奏折,忍不住好奇道:“皇上百忙之中来微臣这里是有什么要事吗?”
  朱器圾微微点头道:“是啊,这会儿新朝初立,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再不开科取士,打下来的地盘都要没人治理了,孟侯,你可曾想过这个问题?”
  开科取士?
  这个问题毕懋康当然想过,他可是礼部尚书兼内阁首辅,这事就是他负责的。
  他略带遗憾的道:“这个微臣当然想过,只可惜丙戌年科举的时间刚好错过了,大明两百年来未曾中断过的科举这会儿怕是要被迫中断一次了。”
  时间错过了?
  朱器圾忍不住吃惊道:“这么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1/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