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王(校对)第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2/364

  毕懋康无奈的点头道:“是啊,丙戌年会试和殿试本来是应在今年二三月份举行的,但是,现在都九月了。”
  呃,错过了好像还可以补办吧?
  这个朱器圾还真有那么点印象,因为这事关乎嘉靖帝一系继承皇室正统,所以,万历朝那会流传十分广泛,几乎到了人尽皆知的程度。
  这事是什么事呢?
  这事就是关于明武宗正德皇帝这个奇葩皇帝的传闻,因为正德突然驾崩,而且没有子嗣,嘉靖帝这一系才得以继承大明正统的。
  明武宗着实是个奇葩,传闻他因为南巡作乐,把科举殿试都给耽误了。
  正德十六年本来也是要举办会试和殿试的,明武宗这个奇葩却在南方玩的不亦乐乎,耽搁了归期。
  如果光是耽搁归期也就罢了,他还在游玩的时候不小心落水,病倒了,结果,正德十六年三月十五日的殿试就这么被他耽搁了,因为他三月十四日便驾崩了。
  不过,这次殿试并没有因为这位奇葩皇帝驾崩而中断,一年之后,幸运继位的嘉靖皇帝还是补上了。
  皇帝都驾崩了还能补上,我这还好好的呢,为什么就不能补上了呢?
  朱器圾忍不住好奇道:“会试和殿试好像是可以补办的吧?就好比正德十六年辛巳科殿试不就是一年后补上的吗?”
  这个!
  毕懋康无奈道:“按理来说会试和殿试是可以补办的,问题自崇祯十六年癸未科殿试结束之后,大明连年战乱,不知道多少州府县城被毁,教谕、教授、学政等各级主官也死了不知道多少,很多地方这几年的院试、乡试,甚至是童子试都停了,微臣这里连一份乡试中举名单都没有,又怎么召集举人来参加会试和殿试呢?”
  呃,这个的确是个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连个举人名单都没有,又怎么召集举人呢?
  问题我这急需用人啊!
  怎么办呢?
  朱器圾想了想,干脆道:“要不就找找以往的乡试中举名单,召集历届没有考取进士功名或者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参加会试的举子来金陵参加会试和殿试吧,总之,这次会试和殿试必须补办,要不然,地盘打下来没人去管就麻烦了。”
  没想到,毕懋康还是摇头叹息道:“皇上,恐怕还是来不及了啊,这会儿都九月了啊,就算我们能八百里加急通知各地方举子前来参加会试和殿试,明年二月很多地方的举子也到不了金陵啊,毕竟,有很多人都是走路赶考的,路上需要的时间太长了,比如巴蜀和云贵的举子想要赶到金陵,很多都需要半年时间啊!”
  这个问题?
  朱器圾想了想,随即果断道:“没关系,派快马,派车轮舸去接!命各地州府县报上名单,然后我们派快马将上报的举子接到最近的码头,再用车轮舸拉到金陵来,这样应该耽误不了明年二月的会试。”
  呃,大明好像还没这么搞过吧?
  不过,这样一来,的确不会耽误举子赶考,毕竟,就算是从巴蜀最远的地方坐车轮舸到金陵都用不了一个月时间。
  毕懋康愣了一下,随即咬牙点头道:“好,微臣一定尽力把这次会试和殿试补上。”
  朱器圾又想了想,随即郑重的道:“孟侯,朕决定趁这个机会把秀才、举人和进士的赋役奖励改一改。”
  毕懋康当然知道皇上指的是什么,因为他就是从秀才、举人、进士一路考上来的。
  皇上说的是朝廷对考取功名的秀才、举人、进士免赋奖励,也就是所有考取功名的读书人免劳役,而且秀才名下可以有八十亩地免田赋,举人名下可以有八百亩地免田赋,进士名下可以有两千亩地免田赋。
  改这个?
  毕懋康闻言,不由皱眉道:“皇上,这个怕是不好改吧,两百多年来,读书人都已经习惯了。”
  朱器圾却是摇了摇头,坚决道:“就是因为读书人都习惯了用这个来钻空子,兼并土地,搞得民不聊生,所以,这个必须改!”
  唉,我也是读书人啊,您叫我如何是好?
  毕懋康闻言,不由陷入两难之中。
  他当然知道几乎所有读书人都在利用这个钻空子,兼并土地。
  这样搞,的确不好,因为老百姓没了土地就没饭吃,没了饭吃,就会造反。
  问题,作为读书人怎么能帮皇上为难读书人呢?
  朱器圾见毕懋康满脸为难的模样,不由摇头叹息道:“孟侯,这土地兼并不能不治啊,不治便会逐渐腐蚀一个王朝的根基,腐蚀到一定的程度,王朝便会轰然倒塌啊!朕也不是要收回所有读书人的奖励,朕只是想把奖励的方式改一改而已,劳役还是可以免,不过,田赋不能免,朕会把原来免去的田赋换算成银子或者粮食发给他们。总之,所有人都必须交田赋,包括皇室宗亲!如果哪个藩王敢反对,朕就撤藩!”
  看样子皇上是下定决心了。
  土地兼并的问题的确会动摇王朝的根基,这个问题是必须解决。
  皇上都不惜得罪皇室宗亲了,我还怕什么得罪读书人!
  想到这里,毕懋康咬牙拱手道:“微臣遵旨。”
第388章
双管齐下
  永盛朝初立,杂事繁多,朱器圾是忙了个不亦乐乎。
  科举的事情刚刚安排妥当,他又将目光投向了广东。
  别看这会儿南方好像风平浪静,其实却是暗流汹涌,乱世之中打自己小算盘的人太多了,很多人都不把永盛朝的号令当回事。
  有的是想趁机捞一笔,把地方税赋全部收入自己囊中,一次捞个够本。
  有的是想借机争权夺利,找个藩王捏在手里,名为拥立,实际却是只手遮天,自己掌权。
  有的甚至还想做土皇帝,在地方上欺男霸女,作威作福。
  总之,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崇祯一死,各路妖孽都窜出来了,不好好收拾一番,这地方上是安定不了的。
  浙江已然被史可法和黄得功等人收拾的差不多了,福建也有陈士奇和郑芝龙去平定了,接下来就是广东了。
  朱器圾思虑再三,还是决定派李岩和戚元功率十万新军过去。
  至于广西和云贵,还得慢慢来,因为那边形势太复杂了,势力更是错综复杂,他手下也没有这么多能臣干吏,而且,他最主要的敌人是建奴。
  广西和云贵迟点派人过去和早点派人过去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建奴就不一样了,迟一天讨伐,人家的实力就会增强一分。
  建奴并非没脑子,他们当然知道永盛朝迟早会跟他们开战,所以,他们早就开始做准备了。
  据密卫来报,平西王吴三桂已被调至河南,平南王尚可喜则留在山西镇守,还有建奴大学士洪承畴也被调往山东督师。
  他们都在拼命征召人马,整军备战,这会儿吴三桂、尚可喜和洪承畴手下差不多都有十万人马了。
  而且,蒙八旗也被招至北直隶的最南边驻守,随时准备支援山西、河南和山东三省,这会儿大名府附近集结的蒙八旗大军都已经超过十万了。
  至于建奴本身的满八旗精锐,那都是宝贝疙瘩,轻易不会涉险,豫亲王多铎和四万满八旗精锐不小心栽在南直隶之后,英亲王阿济格便率手下满八旗精锐缩回京城去了。
  当然,他们并不是想当缩头乌龟,不敢出战,建奴打仗向来鸡贼。
  如果吴三桂、尚可喜、洪承畴这几个叛徒和蒙八旗大军能创造机会,他们绝对会毫不犹豫的扑上来。
  也就是说,不管是进攻山西、河南,还是山东,都有可能要面对建奴汉八旗、蒙八旗、满八旗二三十万人马,甚至,你这边刚率大军进攻山东或者山西,人家便会发兵偷袭南阳或者南直隶。
  总之,跟建奴打仗得时刻小心,不能因为实力比他们强就麻痹大意。
  当初萨尔浒大战之前,谁能想到大明朝会败给建奴,要知道当时的大明朝光是边军就多达几十万,屯卫更是多达恐怖的两百多万,而那个时候的建奴总人口还不到五十万,所有青壮加起来也只有五万左右。
  如此悬殊的差距人家都能奇迹般的获胜,现在他就能稳赢不输吗?
  万历朝的时候,估计很多朝廷官员都有这想法,他们可能以为建奴就是一个未开化的小部落,根本就不值一哂。
  殊不知,建奴也是学过兵法的,什么围点打援,什么声东击西,什么天时地利人和等等,人家都会,甚至,这会儿他们连火炮都能造出来了。
  轻敌,那就是找死!
  朱器圾站在兵部尚书孙传庭的值房中,皱眉看着桌上的地图,半晌都不曾言语。
  这会儿他手底下满打满算也就八十来万人马,而建奴经过一番扩充之后,兵力应该不下五十万,而且双方领地犬齿交错,汝州、南阳、湖广、江西、南直隶等地方皆有可能成为人家偷袭的目标。
  这么多的人马,这么长的交界线,一旦开战,不知道会打成什么样子啊!
  朱器圾皱眉沉思了半天,这才开口问道:“离间之计可用否?”
  书桌旁,同样站在那里看地图的孙传庭、马千乘、戚金等将领皆是皱眉不语。
  他们当然知道朱器圾这话是什么意思。
  吴三桂、尚可喜和洪承畴原来皆是大明朝的文臣武将,如果能招抚一个,则交界的山西、河南和山东三省便少了一个,如果三个能全部招抚,建奴基本上就完了。
  问题,这几个人都不是傻子,他们自己干了什么事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
  叛国之贼人人得而诛之!
  皇上就算现在放过他们,一统天下之后也饶不了他们!
  大家都不吭气,看样子这离间之计是不可行了。
  朱器圾其实也没抱多大的希望,他心里也没想放过吴三桂、尚可喜和洪承畴这三个叛国之贼,他只是想看看在场有人认识建奴那边其他关键人物不。
  很显然,没人认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2/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