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王(校对)第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364

  朱器圾闻言,不由惊喜道:“哦,你这两位知交好友姓甚名谁,现在何处,人品可靠得住?”
  毕懋康郑重的道:“王爷放心,下官既然敢推荐给您,人品肯定是没问题的,他们都跟下官一样,痴迷于这些奇淫技巧,妄图通过这些来实现救国救民的梦想,他们,一个叫宋应星字长庚,现正在微臣好友所开的白鹿洞书院学习。另一个叫王徵字良甫,这会刚好会试落榜,正在西安府其舅父家中郁郁寡欢呢。唉,这两人其实都是难得的俊才,可惜啊,就是太痴迷奇淫技巧了,耽误了学业,他们想金榜题名怕是难了,还不如来全心辅佐王爷呢。”
  宋应星和王徵!
  这两人,的确是不务正业的典范,科举,他们那是真不行,但是,论到所谓的奇淫技巧,他们甚至比毕懋康还强,那都是真正的大科学家,厉害的很!
  朱器圾闻言,不由惊喜道:“好,孟侯,赶紧想办法将这两人招来,你还有什么知交好友推荐吗?就类似于这两位的。”
  毕懋康微微摇头叹息道:“下官倒是还有一位知交好友,此人天纵奇才,不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农田水利,无一不精,八股文章,那也做得相当之精彩,不是下官吹捧,他简直就是天生的宰辅之姿,可惜,他已经金榜高中,进入翰林,成为储相了,想要叫过来,恐怕很难。”
  晕死,你个大喘气,开始说得天花乱坠,最后却给我来句这。
  朱器圾颇有些遗憾道:“这位又是谁啊,你都说得这么厉害的。”
  毕懋康颇为自豪道:“此人就是我们南直隶闻名的大才子,徐光启徐子先啊!”
  好吧,此人的确宰辅之姿,奈何,叫不来啊。
  朱器圾微微叹息道:“那行吧,先把长庚和良甫叫过来吧,其他人,以后再想办法吧。”
  毕懋康依言写了两封邀请信,朱器圾命人送到南阳请刘若愚帮忙动用驿站系统,八百里加急发往西安府和九江府,没过几天,王徵便带着一家大小,屁颠屁颠的跑过来了。
  他是真的郁闷啊,要知道,他是万历二十二年中举的,这会儿,都万历四十四年了,他还是个举人,金榜题名,那简直难如登天,还考个屁啊!
  还不如听知交毕懋康的,来南阳试试,看能混出什么名堂不。
  他着实没想到,毕懋康跟他说的出路是造反靖难,不过,看到蒸汽机床之后,他便迈不动腿了。
  毕懋康是枪迷,他是机械迷,这年头,蒸汽机床对他的吸引力已经超越他对造反的恐惧了,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闷头搞蒸汽机床研制。
  至于造反,那必须得反啊,现在这些昏君奸臣,谁关心什么机械发展?
  不发展机械,怎么救国救民?
  小王爷关心机械发展,重视机械发展,肯定是个明君,就跟着他造反靖难,绝对能救国救民!
  王徵的想法,就这么简单。
  宋应星虽然因为路途原因,晚来了个把月,但是,对于蒸汽机的痴迷,丝毫不下于王徵。
  王徵是痴迷蒸汽机床,他却是痴迷蒸汽轮船,那痴迷的劲头,简直废寝忘食。
  至于造反什么的,他也跟王徵的想法差不多,现在这些昏君奸臣,谁关心什么战船?
  不研发新型战船,怎么救国救民?
  小王爷对战船的研发极其重视,肯定是个明君,跟着他干,不叫造反,叫推动大明发展!
  物以类聚,人以群疯。
  这句话,一点没错,这群痴迷技术的,想法就这么简单。
  他们认为,只有发展技术才能救国救民。
  你不赞同,你不重视他们,你不支持他们搞,你就是昏君。
  你赞同,你重视他们,你支持他们搞,你就是明君,就这么简单!
第80章
疯王急了
  郧阳抚治陈禹谟上奏,为抑制郧阳周边粮价,确保治下安定,请设郧阳船厂,造船从湖广运粮。
  他既不要朝廷出钱,也不要朝廷出人,就要朝廷出个公文,确认造船的合法性。
  这种小事自然没人会跟他这个正三品的封疆大吏过不去。
  而且,大家都清楚,如果谁上奏反对,以致郧阳抚治辖下五道八府九州粮价飙升,激起民变,那不死都得脱层皮。
  所以,陈禹谟的奏请很快就得到了朝廷的批复,大明内阁和工部联合发文,批准成立郧阳造船局,不拨一两银子,也不给一个人,反正意思就是你陈禹谟自己想办法去造船,能造出船来运粮,抑制了郧阳周边的粮价,那是好事,造不出船来,那是你自己找事。
  陈禹谟其实也是个撒手掌柜,郧阳造船局的事是浙川疯王提出来的,造船厂也是朱器圾派来的人在张罗,钱也是朱器圾掏的。
  朱器圾给他的理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养活更多的流民,这对于他来说也是好事。
  所以,他根本不管朱器圾造什么船运粮,只要这疯王别造些火炮架船上,变成真正的战船就行了。
  他只是应疯王的要求,任命了一个叫宋应星的举人为造船局的主官或者说大使,其他还有几个副使工头什么的,然后就直接撒手不管了。
  反正这些人就是没品级的临时官员,吏部不会给他们升迁,户部也不会给他们发俸禄。
  就这样,工部郧阳造船局成立了,大使宋应星筹集“民间善款”在郧阳城南,汉江河畔,码头附近征了硕大一块地盘,建起高大的围墙,挖出宽阔的造船水道,修起庞大的船坞,准备开始造船了。
  谁都不知道,郧阳抚治已经和郧阳造船局的大老板宋应星签了个承包契约,契约确认,郧阳造船局由大使宋应星承包,自负盈亏,自万历四十四年起,往后三十年,朝廷不会掏一分钱,如果朝廷想收回造船局,需得支付宋应星投入的所有费用。
  这契约合不合法暂且不论,以后,谁要想霸占郧阳造船局捞钱,反正会有点麻烦就是了。
  不管怎么说,他们都得过宋应星这疯子这一关。
  宋应星也不用疯得太厉害,只需列个几十上百万两的清单出来,吓唬吓唬人家就行了。
  想要船厂,可以,把我投进去的钱给我,船厂就给你,不然,给你拆个精光,留几个水坑给你!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这会儿造船厂还在建设中呢,根本捞不到什么钱。
  造船厂开工建设了一个多月之后,朱器圾又乔装易容一番,前来查看进度了。
  上千木匠、石匠、泥水匠什么的一起上,造船厂的建设进度还是很快的。
  这时候,十条造船水道都已经挖好,船坞也搭建的差不多了,如果急着造船,很快就可以开工了。
  不过,宋应星和朱器圾却在此时出现了一点小小的分歧。
  造船厂一个基本完工的船坞内,朱器圾和宋应星对坐在一个简陋的小条桌两侧,两人中间的桌面上摆着一张复杂的图纸。
  这就是他们接下来要造的船,车轮舸。
  车轮舸,大明正统朝之后建造最多的一种两百料小型战船,船长四丈二,宽一丈三,船两侧装有四轮,轮头入水约一尺,两人相对,以踏板踩动,航速远快于人力划桨船。
  朱器圾细细看了看图纸,这才抬头道:“长庚,你想要将这种战船改造成小型蒸汽轮船再批量建造?”
  宋应星很是兴奋的点头道:“是啊,王爷,您看,我们只需在脚踏板的位置加上两个蒸汽机就行了,改造起来并不难。”
  朱器圾又稍微看了看宋应星手指的地方,随即皱眉道:“长庚,你有没有考虑过,由于船里面空间的限制,这两个蒸汽机肯定不用原来的,需得重新设计一种专用的,然后批量制造,这个时间算进去是多久,你知道吗?还有,我们现在还没有大量生产蒸汽管道的能力,一艘船所需的蒸汽管道要多长时间才能做出来,你算过吗?”
  宋应星闻言,尴尬道:“这个,重新设计再制造一种专用的蒸汽机最多也就几个月时间吧,我们在这几个月时间里再好好想想怎么大量生产蒸汽管道不就行了吗?”
  朱器圾微微摇头道:“几个月?没这么快的,新的东西,你做出来都得测试,知道吗,专用蒸汽机需要测试,新做出来的官道需要测试,新造出来的蒸汽轮船更需要测试,这样算下来,新型蒸汽轮船一年能实现量产就算快的了。”
  一年?
  宋应星微微点头道:“嗯,这么算的话,应该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王爷,您觉得一年时间还太慢了?”
  朱器圾略带焦急道:“一年时间不算长,关键问题在于,我们等不起啊!我们必须快点把车轮舸造出来,赶紧去湖广进购粮食,不然就来不及了。”
  宋应星闻言,不由好奇道:“王爷,怎么了?难道,湖广的粮价也在暴涨?”
  唉,这个怎么跟你解释啊。
  杨镐这货即将出任辽东经略的消息已经传过来了,萨尔浒之战,大明必败啊!
  历史上,萨尔浒之战,就是这杨镐凭一己之力硬把大明给坑输的,换任何一个人去,大明都不大可能输啊。
  说句不好听的,换头猪去,大明都不大可能输,因为猪不会瞎指挥啊,问题,杨镐他就会瞎指挥!
  到时候,萨尔浒之败的消息传出来,粮食价格必定会暴涨一波,早点进,就能赚一大笔,进迟了,那可是要亏一大笔的。
  这些东西,要解释起来就麻烦了,甚至,这次大战为什么要叫萨尔浒之战都解释不清。
  朱器圾干脆拍板道:“总之,这车轮舸必须赶紧做出来,蒸汽轮船暂时就不要做了,你只要预留摆放蒸汽锅炉的地方和蒸汽机的接口就行了。”
  这!
  宋应星闻言,不由面露不甘之色。
  朱器圾见状,只能耐心的解释道:“长庚,我们这时候做出来船都是用来运粮的,不是用来打仗的,真正的战船,我们现在还不能造啊。还有,你知道吗,光是蒸汽锅炉加上里面的水就重达千斤,还有煤,烟囱,管道,蒸汽机什么的,全加上,那就是将近两千斤,这船载种总共才五百石啊,你把这套东西加上去,每趟就要少运将近三成的粮食,你知道不?”
  呃,这个,好吧,您是王爷,您说了算。
  宋应星无奈的点头道:“好,王爷,过几天,等船坞全完工了,我就带着他们开始赶制车轮舸。”
  朱器圾微微点头道:“嗯,先造一百艘出来,需要多长时间?”
  宋应星估算道:“一条造船水道大致可以同时建造五艘车轮舸,按每艘工期半年算,十条水道同时开工,大概需要一年多时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