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冥河问道(校对)第1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155

  屋内突然一阵怪风吹过,四周的油灯尽数熄灭,原本侍候妲己的那名侍女也一下子晕了过去,妲己见此,顿时惊恐万分,只见九尾妖狐从纱帐之后走出,一脸阴笑地看着妲己,吓得妲己魂不附体,但偏偏叫不出声来,正是九尾妖狐施了法。
  九尾妖狐正想靠近妲己,吞了她之魂魄,夺其肉身,突然间,一股庞大的压力降临在九尾妖狐他身上,让它根本动弹不得,九尾妖狐惊恐万分地说道:“大仙饶命,大仙饶命,小妖也只是奉命行事,才出此下策的,还请大仙饶小妖一命。”
  只见屋内突然多出一黑袍男子,看了一眼昏厥过去的苏妲己,随后便看向了这九尾妖狐,说道:“我知道你奉命行事,我也知道你奉谁的命,你要噬其魂,夺其身,取而代之,只是这苏妲己还有用处,自然不能予你,也罢,就让老祖我来助你一臂之力。”
  只见那人伸手那么一点,已经晕厥过去的苏妲己眉心射出一道银光,径直没入了九尾妖狐眉心,随后那人不知从哪弄来一团血液,直接打入了九尾妖狐体内,只见九尾妖狐立时身形变化,最后变得与苏妲己一模一样,连气质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九尾妖狐见此,连忙叩谢:“多谢大仙再造之恩,不知大仙还有何吩咐,小妖一定照办。”能知道她奉谁的命来办这件事,那眼前之人肯定来头不小,虽然有女娲的许诺,但若能搭上另一个靠山,那也是有益无害,九尾妖狐又岂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呢。
  那人也没有理会九尾妖狐,一挥袖,便将昏厥的苏妲己卷走,人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九尾妖狐见那人离去,才放下心来,但心中也有些遗憾,看那人助她变化人身的手段,其修为绝对不弱,可惜那人对她根本不屑一顾,她也只能暗自叹息了。
  第二日,苏护再度率军护送前去朝歌,只是他却不知道,如今的苏妲己早已不是他的女儿,而是一只千年妖狐,可惜他肉眼凡胎,又岂能识得,而且别说是他这个亲爹,就是大罗神仙来了,只要九尾妖狐不暴露,他们也是无法看出端倪来的。
  官道崖壁之上,苏妲己目送着父亲苏护率军离去,双目是泪眼婆娑,只是这离别的伤感之中还有着一丝解脱的欣喜,而这一切则要拜眼前这人所赐,苏妲己跪拜道:“多谢大仙救命之恩。”若非眼前之人出手相救,她早已命丧九尾妖狐之手了。
  那道人淡淡地说道:“我救你,乃是因为你对我来说是一枚不错的棋子,希望你不要白费我一番功夫,我问你,你腰间所挂的玉坠可是西伯侯长子伯邑考所赠?你二人可是情愫已生,这玉坠想必就是伯邑考送你的定情之物吧?”
  妲己一听,先是一愣,随后面露娇羞之色,姗姗答道:“大仙果然神通广大,此玉坠原是一对,正是西伯侯长子伯邑考赠与小女,若非大仙相救,小女恐怕再也没有与伯邑考再见之日。”如今九尾妖狐李代桃僵,替她进宫,那她便有机会去寻那伯邑考了。
第二十七章
乱之将起
  那道人听着妲己的憧憬之语,笑着说道:“确实如此,我救你便是为了让你与那伯邑考团聚,只不过并不是现在,还需等上一些时日,正好我也传你一套修行功法,日后得道成仙,也可与那伯邑考长相厮守,不过你也要答应我一件事。”
  妲己一听,心中的喜悦一下子便消散了,虽然她涉世未深,但也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样的道理,眼前之人救她,又要传她修行之法,还要送她与伯邑考团聚,显然不会平白这么做的,妲己低声问道:“不知大仙要妲己如何做?”
  那道人大笑道:“哈哈哈,苏妲己,你放心好了,老祖我还不屑来威胁你和伯邑考两个凡人,至于让你所做之事,日后你自会知晓。”说罢,大袖一挥,平地生出一朵祥云,托着二人飞上空中,苏妲己最后看了一眼苏护大军方向,随后二人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另一边,苏护带着九尾妖狐来到朝歌觐见纣王,纣王闻之,原本是想要将苏护斩首示众,但费仲建议说:“大王,可先见见苏护之女苏妲己,若苏妲己之美貌让大王满意,则恩赦苏护,若不满意,这将苏护,连同苏妲己一并斩首示众。”
  纣王听后,便宣苏护及上殿觐见,九尾妖狐见到纣王之后,俯身拜道:“犯臣之女苏妲己拜见大王。”只见九尾妖狐好似一颗樱桃的朱唇微启,转秋波如双弯凤目,眼角里尽显女子之娇滴滴,虽只是淡妆,却也尽显风情万种。
  苏妲己这一句话可把纣王叫得魂游天外,回过神来之后,纣王便命左右近侍道:“快将美人送入寿仙宫中,待孤回宫。”随后又传旨道:“赦苏护满门无罪,苏护官复原职,新增国戚,每月加俸两千石,显庆殿设宴三日,百官庆贺皇亲,夸官三日,文官两员、武官三员送卿荣归故里。”
  自九尾妖狐进宫之后,纣王便被迷得神魂颠倒,朝朝宴乐,夜夜欢娱,朝政荒废,奏章堆积如山,群臣进谏,纣王也置之不理,日日与那九尾妖狐嬉戏于后宫之中,不知岁月为何物,多少天下大事等待纣王处理,但却都被纣王弃之不顾。
  而那九尾妖狐入宫之后,不仅以美色取悦纣王,还以妖法迷惑纣王,使之留恋后宫,而渐渐地,九尾妖狐也发现了作为纣王之妃的好处,虽只是后宫嫔妃,但亦有王朝气运加深,对于原本一无所有的她来说,可谓是天降之喜。
  除此以外,九尾妖狐还发现皇宫之中,大补灵药众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各有无数珍禽异兽,日日可以享用,靠着这些,九尾妖狐的修为可谓是突飞猛进,但因为杀戮珍禽异兽过多,加上修为增长过快,九尾妖狐的妖气还是泄露出了一些。
  朝歌妖气弥漫,也引起了终南山炼气士云中子的注意,云中子乃是阐教门下的记名弟子,道法高深,见朝歌妖气弥漫,故而出山降妖,原本想要以一柄木剑法器置九尾妖狐于死地,奈何天命不在商,纣王听信九尾妖狐之言,将木剑毁之一炬。
  而在九尾妖狐的蛊惑之下,纣王开始变得越来越昏庸无道,制造了各种骇人听闻的残酷刑罚,致使朝中众臣都不再敢进言,而费仲、尤浑二人因为溜须拍马,深得纣王信任,二人时常向纣王进谗言,故而大臣们都很畏惧二人。
  而这一切都被后宫之主姜后看在眼中,故而对纣王直言相劝,奈何纣王早已鬼迷心窍,又怎会理会,无奈之下,姜后只能刁难于九尾妖狐,九尾妖狐便与费仲合计,将姜后陷害致死,而姜后所生的两个儿子也在刑场之上被人救走,从此销声匿迹。
  姜后死后,纣王怕其父东伯侯而在九尾妖狐的蛊惑之下,纣王开始变得越来越昏庸无道,制造了各种骇人听闻的残酷刑罚,致使朝中众臣都不再敢进言,而费仲、尤浑二人因为溜须拍马,深得纣王信任,二人时常向纣王进谗言,故而大臣们都很畏惧二人。
  而这一切都被后宫之主姜后看在眼中,故而对纣王直言相劝,奈何纣王早已鬼迷心窍,又怎会理会,无奈之下,姜后只能刁难于九尾妖狐,九尾妖狐便与费仲合计,将姜后陷害致死,而姜后所生的两个儿子也在刑场之上被人救走,从此销声匿迹。
  姜后死后,纣王怕其父东伯侯姜桓楚谋反,在费仲、尤浑二人的建议下,招四大诸侯前来朝歌觐见,想要想四人一并处死,以防后患,丞相商容在九间殿以死相谏,但纣王却没有回心转意,商容心死之后便一头撞死在九间殿中,呜呼哀哉。
  纣王旨意传到四大诸侯手中,四大诸侯纷纷启程前往朝歌,而西伯侯姬昌在临行之前便已算出自己此行是凶多吉少,虽然没有性命之忧,但也要被困朝歌数年,便命长子伯邑考接管西岐事物,一切都不得轻举妄动,只需静待他归来即可。
  在前往朝歌的路上,姬昌有幸捡得一天将婴儿,起名为雷震子,收为他第一百个儿子,后被云中子收为弟子,待日后姬昌脱困之日,父子二人自有相见之时,姬昌自知此去朝歌,带着雷震子实在有些不方便,便只能将灵雷震子托付给了云中子。
  四大诸侯来到朝歌之后,纣王突然发难,东伯侯姜桓楚和南伯侯鄂崇禹被纣王斩首示众,而北伯侯崇侯虎贿赂费仲、尤浑二人,幸免于年,而西伯侯姬昌则因为众臣求情,加上有圣贤之名,纣王也不能无辜杀害,因此也幸免于难,但却被纣王囚禁于羑里,以防后患。
  而此时,昆仑山中,姜子牙拜入阐教门下已有三四十年,不过一身修为却也堪堪入了真仙之境,这让元始天尊也颇为郁闷,姜子牙虽然修道刻苦,但天资实在太差,虽然花费了诸多资源,但一身修为还是低得可怜,若不是看在他是封神之人的份上,元始天尊恐怕早就把他逐出山门了。
第二十八章
下山
  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姜子牙有飞熊之相的消息还是走漏了出去,不过元始天尊却没有动怒,反倒是觉得脸上有面子,封神之人拜入阐教门下,那么封神之战便将由阐教主导,在这一点上,阐教可是得了先机,可元始天尊的得意并没有持续多久。
  没过多久,便传出了西方教准提圣人新收的入门弟子申公豹竟然也有飞熊之相的消息,元始天尊和准提通后,俱是大惊,天下竟然出现了两个有飞熊之相的封神之人,一番查探之下,二人果然都是有着飞熊之相,而且身上劫运笼罩,难以推算。
  话虽如此,但相比之下,准提却格外地得意,不为别的,就为申公豹的天资要比姜子牙好上无数倍,姜子牙拜入元始天尊门下三十余年,元始天尊费尽心思地培养他,灵果、灵药、仙丹是服用了不少,但偏偏修为就是上不去。
  而申公豹就不一样了,在准提圣人这,申公豹所得到的修炼资源可比不上姜子牙在元始天尊那得到的,但申公豹的修为却是蹭蹭地往上涨,不过三十余年时间,便从地仙提升到了太乙玄仙修为,比姜子牙足足高出了两个大境界。
  二者一比较,元始天尊自然觉得脸上无光,其实想要让姜子牙的修为飞速提升,那也不是没有办法的,只需去他大哥老子那讨一粒提升修为的金丹即可,就算九转金丹稀少,七转八转的金丹绝对能够讨来,但是,元始天尊实在是抹不开面。
  连教徒弟这种事都要求助别人,这事要是传出去了,那元始天尊的脸面可往哪里放啊,所以只能听之任之了,各种修炼资源照给,道法照讲,至于姜子牙能到哪一步,那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若他是真正的封神之人那最好了,若不是,元始天尊也没有办法,总不能去西方教把申公豹给抢过来吧。
  姜子牙修道精进速度缓慢,但他也不气馁,而修道之余,姜子牙也学习着兵法和治国之策,这也是元始天尊布置的功课,封神之战在于商灭周兴,那么这封神之人自然是要懂得兵法和治国之策才行,元始天尊这也是在未雨绸缪。
  姜子牙在阐教之中,虽然修为不高,但却是实实在在的阐教二代弟子,而且还是除了十二金仙之外的唯一一个亲传弟子,辈分极高,但姜子牙生性随和,无论与二代弟子,还是辈分低的弟子,他与他们相处的都还算融洽。
  而申公豹的境遇就要比姜子牙好得多了,修为进步神速,堪称天才,又深得准提圣人器重,而申公豹又生性爽朗,喜欢结交朋友,平日里与教众弟子相处得极好,而一有时间,便游历洪荒,结交各处能人奇士,俱以道友相称。
  最让准提欣赏申公豹的一点还是申公豹还未西方教拉来了不少散修,这件事也最让准提开心,如今他虽然身在东方,但也只是为了封神之事,他也不会在这个关头大肆渡人入西方教,免得引起东方诸圣的敌意,但申公豹做这件事就不一样了,既是小辈,又是封神之人,诸圣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二人拜师的第四十个年头,这一日,元始天尊突然招来座下白鹤童子,开口吩咐道:“童子,你去请你姜尚师叔来,为师有话与他说。”白鹤童子听后,化作一只仙鹤,飞翔在昆仑山上空,在一处大石之上,找到了正在打坐修炼的姜子牙。
  白鹤童子盘旋在姜子牙头顶,张开长长的尖嘴,叫道:“姜师叔,老爷让我来传唤于你,着你速速前去。”姜子牙一听,便从大石之上站了起来,朝着白鹤童子挥了挥手,示意自己听到了,整理了一下着装,便急急忙忙地向玉虚宫赶去了。
  进了玉虚宫,姜子牙便见元始天尊高坐于道台之上,双目微闭,好似在打坐一般,姜子牙不敢怠慢,上前跪拜道:“弟子姜尚,拜见师尊,不知师尊有何事召唤弟子。”每次来见元始天尊,姜子牙都有些提心吊胆,生怕元始天尊因为他资质差的缘故而逐他下山。
  不过今日他的预感倒是成真了,元始天尊睁开微闭的双眼,开口说道:“姜尚,你拜入了为师门下已有整整四十年,可惜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享尽人间富贵,如今成汤气数将尽,周王室将兴,却是到了你下山之时了。”
  姜子牙一听,大惊,苦苦哀求道:“师尊,弟子乃是诚心求道,虽然进境缓慢,但弟子道心坚定,已不再留恋凡尘之事,还请师尊大发慈悲,留弟子在这昆仑山中。”一听元始天尊让他下山,姜子牙立马是声泪俱下,只求元始天尊能收回成命。
  元始天尊叹气道:“痴儿,天意如此,为师也无法违背,如今量劫又起,封神大战在即,你乃封神之人,又岂可久留山中,待你完成封神大任,自有上山之日,你也不必如此,还是早点收拾收拾,下山去吧!”说罢大袖一挥,便已然没了踪迹。
  姜子牙见此,只能跪拜道:“弟子领师尊法旨,这边下山去。”回到自己的洞府,姜子牙收拾好了东西,便与师兄弟们告辞,下了昆仑山,只是在这昆仑山上待了四十年,如今突然下山,一时间却也不知往何处去了,忽然想到自己还有一结拜兄长,正好前去投他,日后再做其他打算。
  与姜子牙一般,申公豹也得了准提法旨,让他出山辅佐明主,与姜子牙不同,申公豹好友满天下,何处不可去得,离开方寸山之后,申公豹便四处拜访好友,顺便也打听打听这人间之事,谋定而后动,否则贸贸然出手,很容易吃亏的。
  一番打听之下,申公豹对这人间天下之事已然了解个大概,商纣暴虐,朝政混乱,绝非明主之相,而崇侯虎助纣为虐,残暴不仁,亦非明主,除去已被杀害的四大诸侯之二,那么便只剩下西伯侯姬昌了,只是姬昌如今被囚羑里,一时难以脱困。
  思虑再三之后,申公豹还是决定先到西岐去看一看,如今商朝乃是截教的天下,申公豹身为西方教弟子,常受准提以及门中弟子影响,早已没了当初想要拜师时对截教的好感,反倒是西岐,截教的手还没有伸到这来,正好让他为西方教在这封神之战中打开一个缺口。
  如今西岐之中,万事皆以姬昌长子伯邑考为主,又有众多贤士相助,如伯夷、叔齐、太颠、闳夭、散宜生等人,相比于九州其他地方,西岐的地界上倒是一片祥和,见到如此情形,申公豹倒是觉得自己来对了地方,于是便在西岐暂住了下来,以便他行事。
  正所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申公豹便直接入了西岐城中,开了一间占卜算卦的门面,凡是求卦之人,他只收一文,而这占卜算卦乃是申公豹的强项,自然是卦卦皆准,一下子便在西岐传开了名气,日日上门求卦之人络绎不绝,申公豹也是来者不拒,日日辰时开门,酉时关门,从未间断。
第二十九章
同相不同运
  西岐城中,夜深人静之时,申公豹坐于油灯之旁,手指连连掐动,突然开口笑道:“呵呵,总算没有白费我这些日子摆摊算命,终于让我等来了机会,成与不成,就看明日了。”申公豹伸手一挥,便灭了油灯,只留下一缕青烟在月光的照耀下缓缓升起。
  第二天一早,申公豹准时开了门,门外早已排满了前来算卦之人,只是申公豹看了一眼,脸上却是露出了一丝笑意,第一个前来算卦的乃是一青年公子,申公豹看着这年轻公子,笑着说道:“不知公子想要算些什么?”
  青年公子看着申公豹,笑着说道:“道长精于占卜算卦,既如此,那又何必问我?”看着这青年公子一脸的笑容,申公豹自然知道他这是在试探自己的本领,于是伸手端起桌上的茶碗,随手往地上一泼,只见水迹在地上留下一个字来。
  青年公子一见地上现出的‘父’字,脸色微变,又接着说道:“道长好本领,那道长可知我所问之人何日方归?”申公豹掐指一算,随后取来一根竹简,提笔便在上面写了一行字,然后递给了那青年公子。
  青年公子接过竹简一看,面色微变,于是起身说道:“道长果真是好本领,竟然道长依然算出此卦,那么想必也已知道我的身份,在下伯邑考,乃西伯侯长子,听闻城中来了一位算卦解命的仙长,故而特意前来拜访。”
  来人正是伯邑考,伯邑考听闻西岐城中来了一位奇人,本着招贤纳士的本意,他自然想将申公豹收归麾下,为西岐效力,但也恐申公豹徒有虚名,故而才打扮后前来试探一番,若是申公豹真有奇才,他自当亲自邀请与他。
  而申公豹给他的两卦,正是伯邑考心中所想,当初姬昌临行之时,便已然为自己算出了凶吉,他在朝歌有七年牢狱之灾,与申公豹所写的正好吻合,此事只有姬昌与伯邑考二人知晓,其他人都不知道,既然申公豹写出此卦语,显然是他算出来的。
  申公豹看着伯邑考,笑着说道:“公子想要试探贫道,如今是否已有答案了?”申公豹在昨晚便已算出今日有贵客临门,只是他没有想到来人竟是如今西岐的主事之人,着实有些出乎意料,但这反倒正合了他的心意,原本他便是打算接近伯邑考的。
  如今伯邑考自己送上门来,申公豹自然心中是大喜过望,而管这伯邑考的面相,紫薇之气环绕,大有帝王之相,申公豹心中窃喜,他果然没有来过地方,这伯邑考十有八九便是他老师准提口中所说的明主了,若能辅助于他,必能有所作为。
  伯邑考见申公豹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于是开口问道:“不知道长何处修道,又为何来我西岐?道长于这西岐城闹市之中开这么一间占卜算卦之所,恐怕也不只是为了替百姓解命躲灾吧?”伯邑考何等聪明,又岂会不明白申公豹此举的意图。
  申公豹一声大笑,带着自信说道:“贫道名为申公豹,乃是西方教准提圣人座下弟子,今奉师命,下山寻找人间明主,我见这西岐龙气升腾,故而前来查看一番,今日得遇公子,见公子紫薇之气环绕,方明吾师之所言。”
  伯邑考听后,便开口问道:“原来道长乃是圣人弟子,真是失敬,如今我西岐求贤若渴,道长可愿为我西岐出力,出任司天监一职,位同中大夫,不知道长意下如何?”这司天监一职真是为了占星卜卦而设,倒也适合申公豹。
  申公豹一听,便笑着说道:“既然公子诚心相邀,贫道自然不会推诿。”他原本就是为了接近伯邑考,如今目的已然实现,司天监与中大夫对他来说只是其次,他要做的就是让伯邑考看到自己的本领,从而赢得他的信任。
  相比于申公豹,姜子牙便没有那么幸运了,他离开昆仑山之后,回到了如今的朝歌城,来到他义兄的府邸,只见门庭要比以前更加华丽了许多,门口绿柳长存,观其风水,此处也是一风水宝地,居住于此处,一生荣华富贵自然是少不了的。
  宋异人一听门童禀报,说是故友姜子牙前来拜访,顿时大喜过望,四十年过去了,姜子牙一直都音信全无,宋异人自然也很担心,如今见姜子牙平安归来,他自然很是开心,立刻高高兴兴地出门相迎,兄弟二人时隔四十年再次见面,自然是一番感慨。
  如今姜子牙归来,宋异人自然是问了许多,见如今姜子牙还是孤身一人,便开口说道:“古语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贤弟,你我兄弟一场,明日为兄便为你寻一门亲事,生下一儿半女,也好传宗接代,不失姜姓传承。”
  姜子牙虽然有心推脱,但奈何宋异人坚持如此,只能推诿容后再议,却不想宋异人第二日一早便去了马家庄,去为姜子牙说亲,这马员外有一女,年已六十有八,但却依旧是一黄花闺女,至今未嫁,今日宋异人前来说亲,马员外自然满心欢喜地答应下来。
  选定良时吉日之后,在宋异人的帮衬下,设酒席,邀请庄前庄后邻居、亲朋好友,庆贺姜子牙娶妻,姜子牙虽然心中有所抗拒,但奈何兄长宋异人一番好意,他也不好拒绝,只能与那马氏入了洞房,成为了一对名副其实的老夫老妻。
  成亲之后,宋异人又帮衬着姜子牙做起了生意,但是姜子牙好像霉运缠身一般,无论做什么都不顺,先是卖笊篱,辛辛苦苦数日,根本没卖出去,随后又去买面粉,只卖了一点,面粉便被一阵狂风吹得一干二净,为此,马氏可没少跟姜子牙闹腾。
  好在宋异人家大业大,又将他的一间酒肆饭馆交给了姜子牙经营,但姜子牙依旧是日日亏损,最后无奈之下,也与申公豹一般,开始给人算卦卜运,生活这才有了起色,马氏也才安定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1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