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冥河问道(校对)第1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155


第三十章
子牙投公豹
  朝歌城王宫之中,九尾妖狐一边魅惑这纣王,一边借帝王之便提升修为,却忘了在轩辕坟苦苦等候她消息的琵琶精,苦等数月无果,琵琶精也担心九尾妖狐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危险,于是便化作人形,一路跋山涉水前往朝歌城。
  如今这洪荒乃是人族的天下,修道练武之士甚多,琵琶精不过是一小妖,又如何敢驾妖云前往朝歌,幸得女娲之一道造化清气,才敢在人世行走,只要不在得道之士面前使用妖法,别人倒也无法看出她之根脚,只是苦了她这一路劳顿。
  一路上,琵琶精也在打听九尾妖狐的消息,得知妖后苏妲己祸乱朝政,琵琶精猜测这苏妲己十有八九便是她姐姐九尾妖狐所变化的,于是便打算前去投靠,她如今连仙道都尚未踏入,若能得人族王朝气运以及资源相助,修为必定能够突飞猛进,早日登临仙人之境。
  可惜这琵琶精实在太背,刚到朝歌,便被其繁荣所震惊,后见一占卜算卦之所,于是便去凑热闹,可谁曾想到这行占卜算卦之事的正是姜子牙,一看姜子牙却是没有看出琵琶精的来历,毕竟琵琶精身上有女娲之造化清气遮掩。
  可这琵琶精却好死不死地选择让姜子牙替她看手相,她虽因造化清气之故化得人形,但她之手相又岂是人之手相,一下子便被姜子牙看出了端倪,姜子牙一下子捏住了琵琶精的寸关尺三脉,封了琵琶精的丹田,使之无法逃遁。
  姜子牙如此抓着一个美貌女子的手不放,自然也引起了众人的非议,最后亚相比干路过,一番分说之下,比干便将此事上报给了纣王,纣王听后,于那新建的摘星楼前见姜子牙除妖,而随同的自然还有与纣王几乎寸步不离的九尾妖狐。
  九尾妖狐见妹妹琵琶精被擒,也是暗自着急,但是这大庭广众之下,她也不能为琵琶精求情,只能眼见着姜子牙以三昧真火将琵琶精烧出了原形,不过琵琶精也是命大,幸得女娲所赐的造化清气保住了一命,九尾妖狐则向纣王讨要了玉石琵琶作为收藏。
  而姜子牙也因除妖有功,被封为下大夫,担任司天监一职,九尾妖狐也是恨透了姜子牙,心中一直想要替琵琶精报仇,而琵琶精则被她安置在了摘星楼楼顶,吸收日月之精华,又每日喝上一碗人血,以恢复元气,等待重生之日。
  可惜姜子牙的官运也没有当多久,九尾妖狐一直欲给琵琶精报仇,百般刁难姜子牙,最后无奈之下,姜子牙只能弃官而逃,回到家中,姜子牙将自己得罪了纣王之事告诉了妻子马氏,欲带着马氏逃离朝歌,马氏一听,大惊。
  趁着姜子牙收拾行李之际,马氏从腰间取出一个旧香囊来,打开之后从中取出一张绢布,只见上面写着“随夫离朝歌,享永生富贵”的字样,马氏思虑许久,最终才下定决心与姜子牙一统逃离朝歌,二人走后没多久,便有士兵前来,只是扑了个空。
  逃亡路上,马氏过得也不算哭,毕竟姜子牙那是已成仙道之人,照顾一个马氏也还是忙得过来,马氏见姜子牙如此照顾于她,倒也后悔自己的决定,而且那香囊中的批语乃是当年一仙人所赠,她一生至今为止都在当年仙人所赠之批语之中,马氏不得不信。
  纣王无道,商朝百姓大多纷纷逃难至其他诸侯处,其中便以西岐接受难民最多,姜子牙听后,大觉西岐有明主存在,便带着马氏一路赶往西岐,但见边关不放行,姜子牙便以地行之术,裹挟着马氏以及数百难民一起穿过商朝边关,直接抵达了西岐地界。
  来到西岐之后,姜子牙一打听,竟闻得当年拜师之事一见如故的申公豹竟然在西岐任官,而且颇有美名,深得西岐官民信任,如今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又带着妻室,若只是他一人,随便找个山野之处居住也就罢了,但如今确实不行了,正好与申公豹多年未见,正好前去投奔与他。
  再说这申公豹,也着实颇有手段,虽然不懂如何管理朝政,但却精通各种法术,占卜凶吉、行云布雨、降妖除怪,以致伯邑考对之信任有加,短短一两年的功夫,申公豹便已官至国师,不过申公豹也聪明,他不涉朝政,只负责替西岐排忧解难,深得西岐百姓爱戴。
  洪荒何其之大,人族虽只是占据了过半,但地之广也是不可估量的,西伯侯姬昌身为商朝的四大诸侯之一,其封地也小不到哪去,虽是西伯侯的封地被统称为西岐,但那也是因为都城名为西岐,西岐之下可是统御着诸多城池。
  以申公豹一人之力,又何以能够顾得过来偌大一个西岐,为此,申公豹邀请了不少同门弟子和好友前来西岐,其中懂得通玄神通或是有秘宝傍身的能人异士着实不少,伯邑考见申公豹为他引荐了如此之多的能人异士,自然大喜,纷纷封官任职。
  国师府前,姜子牙带着马氏来到此处,看着气派非凡的国师府,马氏有些担忧地问道:“相公,你真的要进去吗?如今那申公豹已贵为国师,地位显赫,当初你二人也不过是相识几日而已,谈何交情,如今又岂会在意于你。”
  姜子牙笑着说道:“娘子,你这不过是妇人之见罢了,当年我与申兄一见如故,若非一场大风作怪,我二人说不定还能成为同门师兄弟呢,如今我来投他,他又岂会不见我,申兄之气度可非常人可比,你若不信,待我前去一试便知。”
  姜子牙走到国师府前,被卫兵拉住,卫兵问道:“你是何人,为何来这国师府?”姜子牙拱手说道:“还请禀报你们国师,就说故友姜子牙携妻前来拜访。”卫兵一听来人是国师申公豹的故友,也不敢怠慢,立马进府禀报申公豹去了。
  花园之中,申公豹闲来无事,在凉亭之下占卜天机,突见一卦,是为大吉,申公豹掐指一算,面露疑色:“嗯?有故友来访,不知是何人?”这时,卫兵走了过来,恭敬地禀报道:“启禀国师,门外有一个自称是您故友的人前来拜访,他说他叫姜子牙。”
  申公豹一听,顿时面露喜色,当年他们二人再图中想遇,虽人妖有别,但姜子牙却并没有敌视于他,二人相见如故,相谈甚欢,只可惜那一场大风将二人吹散,一开始申公豹还担心姜子牙的安危,后来听闻他拜入了元始天尊门下,才放下心来。
  后来申公豹一心修道,虽然有机会外出云游,但两教有别,姜子牙又一直待在昆仑山中,申公豹也不好前去打扰,一转眼便已过去了四十年,如今老友前来拜会于他,申公豹怎能不高兴,当即起身向外走去,亲自前去相迎姜子牙。
  大门之前,姜子牙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而马氏却面露忧色,这时,门内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哈哈哈,今日我卜得一卦,知有故友前来拜访,却不想还是子牙你来了,真是有失远迎,还请赎罪。”只见申公豹快步走出,一边走,一边笑着说道。
第三十一章
申公豹的疑虑
  姜子牙一见申公豹,便笑道:“哈哈哈……一别四十余载,申兄还是风采依旧啊!倒是我如今已是这般模样了。”姜子牙成仙晚,故而已有老叟之相,虽然成仙之后倒是可以返老还童,但已经习惯如今模样的他又怎么会这么做呢。
  申公豹看着姜子牙,发现他的确是比以前老多了,不过身上倒是透着一点道风仙骨,倒是这真仙修为让他有些意外,曾听师父准提说过姜子牙根骨差,但却没想到差成这样,得了元始天尊大力栽培,竟然只有真仙修为,这根骨得查到什么地步去啊!
  不过申公豹可不是以修为来交友的人,看着申公豹旁边站着一老妇人,便开问道:“姜兄,不知这位是?”马氏一副凡身肉胎,而且年岁不小,申公豹也很是好奇,他自然也不会往妻子那方面去猜,毕竟姜子牙好歹也是成仙之人,又岂会取一凡人为妻。
  姜子牙一听申公豹发问,便开口说道:“这……她是我之内人马氏,两年前,我奉师命下山,去朝歌投了我之义兄,他便为我寻了这门亲事,之后因为得罪了纣王,我二人一路逃到西岐,听闻申兄在此,所以特意前来投奔于你。”
  申公豹一听,大笑道:“说什么投奔啊,我的就是你的,你我之间又何须客气,快快快,二位里边请,我已命人备下酒菜,为你二人接风洗尘。”说罢,申公豹便拉着姜子牙走了进去,马氏也还是一脸喜色地跟了进去,心中暗想这次真的是要发达了,有这国师申公豹照佑,姜子牙至少也能混个好的官职不是。
  申公豹与姜子牙二人分别四十余年,自然有很多话要说,二人纷纷讲起了这些年拜师学艺的经历,大为感慨,听闻姜子牙竟然在朝歌做官,得罪了纣王和苏妲己,申公豹不由笑道:“纣王荒淫无道,姜兄怎么想起来去辅佐于他呢?”
  姜子牙一听申公豹调笑于他,不由有些尴尬地说道:“当初我也只是去朝歌寻我义兄,结果阴差阳错才当了官,本来还打算劝谏于纣王,可谁想到纣王根本听不进去,还想让我替他去监造那劳民伤财的露台,我一气之下进谏于他,却不想他竟要出世我,我只能携妻远遁了。”
  申公豹一听,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他与姜子牙虽然当初相识不过数日,但也不像是那种助纣为虐之人,于是申公豹便开口问道:“姜兄已然已经弃了那纣王,不知今后有何打算,若是有什么需要我相助的,尽管开口。”
  姜子牙一听,便开口说道:“我奉师命下山辅佐明主,从朝歌到西岐这一路上都听了如今这西伯侯长子伯邑考之美名,故而前来相投,既然申兄贵为国师,不知可否为我引荐一番?”若有申公豹引荐,倒是可以省去不少事。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可是在磻溪之上、渭水之滨隐居多年,才等到周文王前来想请,其实也是,贸贸然前去投奔,即是被封官,恐怕也不是什么大官,所以姜子牙只能等,但现在就不一样了,若是能得申公豹引荐,直接见到伯邑考,只要展示真才实学,必能得其重用,又何必再去做那隐士。
  申公豹一听,倒是一愣,微微思虑一下,便开口说道:“姜兄莫急,暂且先在我府上住下,等有机会,我便为公子引荐于你,可好?到时候以姜兄之大才,必能得公子赏识,到时候建功立业指日可待。”姜子牙听后,也不疑有他,便答应下来。
  当夜,待姜子牙和马氏休息之后,申公豹立刻驾云西去,西岐本属洪荒东方之西,与没多时,便已来到了方寸山,守山的弟子见申公豹回来,便开口问道:“原来是申师叔,您不是在那西岐安享国师之富贵,今日怎么有空回来了?”
  申公豹没有理会那人,只是说了声:“自然是有急事求见师尊。”说罢便急着急急忙忙地向山上走去,那弟子也大为惊奇,平日里这申公豹待人和善,即便是向他们这样的三代弟子,也不会如此,看样子是真地遇到急事了。
  来到准提座前,申公豹便跪拜道:“弟子拜见师尊。”准提看到申公豹急匆匆的样子,不由有些奇怪,便开口问道:“徒儿为何如此,可是遇到什么事了,起来说与为师听听。”在准提印象里,申公豹一向稳重,必是遇到什么事了。
  申公豹起身后禀报道:“师尊,今日傍晚,徒儿府上来了一人,正是那阐教姜子牙,当初徒儿与他在拜师途中相识,虽只是几日,但却也是相谈甚欢,后来一场怪风将我二人吹散,今日他突然前来拜访,想要让我为他引荐那西伯侯长子伯邑考,孩儿拿不定主意,特来请教师尊。”
  准提一听,也是微微一愣,思虑了许久,突然笑了起来,好像是想到了什么开心的事,只见准提笑着说道:“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徒儿,既然你与姜子牙相见如故,又是旧友重逢,如今他有求于你,你自当为他引荐才是,又何必前来请教为师呢?”
  申公豹一听,有些疑惑地说道:“师尊,你让弟子下山辅佐明主,如今徒儿深得伯邑考信任,才让我西方教能够在西岐立足,徒儿虽与姜子牙相见如故,但又岂可因一己之私而有损我西方教的利益,若是姜子牙得了重用,那岂不是白白便宜了阐教。”
  见申公豹一心为西方教着想,准提欣慰地点了点头:“你能为我教考虑,甚是难得,不过你虽然法术通玄,但对处理政务、领兵打仗却是一窍不通,而那姜子牙却精通此道,你二人配合,共同辅佐西岐,必能大事有成。”
  听了准提之言,申公豹脸上露出了疑惑之色,平日里,他师尊纵是想着在东方传道,但一直被人阐截三教阻止,如今他好不容易在西岐为西方教打开了局面,但却又要分给阐教一杯羹,这实在不像是他师尊的作风,但他又不能说,只能心存疑惑了。
  准提好似看出了申公豹之疑惑,便开口说道:“既然你疑惑,那么为师便与你说了吧,如今天地量劫已起,此为封神量劫,乃是为天庭册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两千副神以及八万四千天兵天将,这两千副神和八万四千天兵天将自有量劫之中死去之人填满。而这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则落在了人阐截三教和我西方教头上,皆因三皇五帝时期,四教辅佐人皇发了杀戒,因此需在这凡尘的王朝更替中历劫,但你应该知道,如今商朝乃是截教的天下,而截教号称万仙来朝,势力庞大,就是人阐西方三教加起来也比不上。如今你虽然在西岐为我西方教站住了脚跟,但若想灭掉商朝,到时候必会与截教对上,以我一教之力又如何与截教相抗衡,如今姜尚来投你,正好可以让你卖姜尚和阐教一个人情,若能与阐教联手,那么对上截教,我们也能更有把握一些,你明白了吗?”
第三十二章
引荐
  申公豹一听,顿时点了点头,他生来聪慧,又岂会不明白其中关键,只是他心中仍有疑虑,于是开口问道:“师尊说的弟子都已明白,但弟子怕姜子牙有朝一日得势,阐教在西岐大兴,到时候必然会冲击到我西方教在西岐的地位,那该如何?”
  准提听后,微笑着点了点头,申公豹做事稳重,思虑周全,而且一心为西方教考虑,实属难得,于是开口说道:“你的担忧也不无道理,但与阐教联手却是不得不做之事,你只需做一件事,必能保住你在西岐的地位不受威胁。”
  申公豹一听,思虑片刻,突然灵光一闪,笑着说道:“我明白了,师尊是想让我帮伯邑考救回其父西伯侯姬昌,到时候,弟子便成了整个西岐的恩人,姬昌父子自然也会对徒儿更加信任,而且就算姜子牙再得重用,那也是徒儿为西岐举荐的人才,如此就算不能让我西方教在西岐压过阐教,那至少也能做到平分秋色。”
  准提见申公豹反应如此之外,大笑道:“好好好,申公豹,为师真是唯有看错你,不过想要救姬昌,那也不是一件易事,届时,伯邑考必会亲自前往朝歌,为师本想占卜一二,但却见天机一片混乱,恐怕此行祸福难料,到时候你要自请与他同去,保他完全。”
  申公豹一听,点了点头,如今七年之期将至,若朝歌无意放人,那么依伯邑考的性情,到时候必定会前往朝歌为父赎罪,如今纣王昏庸无道,喜怒无常,谁又能料到伯邑考此行是福是祸呢,若是伯邑考身死,那么他在西岐所得到的一切必定会受到冲击。
  告别准提之后,申公豹便连夜返回了西岐,回到府上,他便开始演算起了伯邑考的祸福凶吉,果然如师父准提所说的一般,根本无法算出,申公豹看着即将落下的皎月,不由眉头微皱,心中也开始算计起如何救西伯侯姬昌之事,这对他、对西方教来说可都是一件大事。
  算到天明之时,对于如何救姬昌之事,申公豹心中已然有了打算,之时看着姜子牙所住客房的方向,申公豹叹了一口气:“子牙啊子牙,真是天意弄人,若是当初我二人拜入同一师门,又岂会有今日之不能坦诚,天道无常,徒之奈何?”
  第二日一早,申公豹便让人去请姜子牙夫妇前来用餐,餐桌上,申公豹笑着问道:“姜兄,不知昨晚休息得可好?若有什么觉得不好的地方,尽管与我说,我让下人重新布置,你与我可不要客气,否则就是拿我当外人了。”
  姜子牙摆了摆手,笑着回道:“申兄说得哪里的话,我姜子牙早年便家中贫困,后来拜师下山之后,若不是义兄宋异人救济,我也只能贫苦度日,如今住在申兄府上,却是比我以前之住所要好上数倍,哪里还会有什么不满之处。”
  申公豹听着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如此就好,若是怠慢了姜兄,那岂不是我之过错了。”申公豹顿了顿,又说道:“姜兄,用过早餐之后,可换身衣服,随我前往侯府,拜见公子伯邑考,到时我便为你引荐,至于能有何作为,那就要看姜兄的本领了。”
  姜子牙一听大喜,笑着说道:“那就多谢申兄了,其实这些年在昆仑山中,师尊见我修道难有成就,便让我苦研治国之道与领兵之道,在这两方面,我也算是颇有心得了。”说到这,姜子牙脸上便露出了自信的神采。
  申公豹见此,也是笑了笑,政务军事这两样他都不在行,正好由姜子牙来补这个缺,不过想让姜子牙更感激他,还需用点手段才行,吃完早餐之后,申公豹便命人给姜子牙送上了新做的衣服,然后领着姜子牙便向侯府走去。
  侯府之中,伯邑考正与其弟姬发商议救父之事,如今七年之期将近,但据他们在朝歌的探子回报,纣王并没有打算释放其父姬昌的意思,而朝中也无人提起此事,二人自然颇为担忧,故而二人聚在一起,想要商议一番如何救父亲回来。
  这时,卫兵来报:“启禀两位公子,国师在门外求见,他还带了一人,说是为西岐举荐的人才。”伯邑考一听,顿时笑道:“国师果然是心系我西岐,时常为我西岐举荐人才,既如此,那还不赶快去请他们进来。”姬发也是跟着笑了笑。
  没一会,申公豹便领着姜子牙走了进来,见到伯邑考和姬发,便与姜子牙一听行礼道:“贫道申公豹(姜子牙),见过二位公子。”伯邑考与姬发打量了一下申公豹身旁的姜子牙,颇为疑惑,姜子牙看起来像是一个七旬来人,倒也不像之前申公豹为他们引荐的得道仙人。
  虽然二人心中有疑虑,但是毕竟是申公豹亲自带来的,伯邑考也不好失礼,便说道:“二位请坐。”二人坐定之后,伯邑考便开口问道:“国师,不知你今日引荐的这位道长在何处修道,有何神通?”而姬发倒是颇为好奇,直盯着姜子牙上下打量。
  申公豹笑着说道:“二位公子,容我介绍,这位乃是我昔日好友,姓姜,名尚,字子牙,早年于拜师途中相遇,奈何天公不作美,一场怪风将我二人吹散,后来我拜入我师准提圣人门下,而姜兄则是拜入了玉清圣人门下,昨日我二人才得相见,只二位公子惜才,所以特来引荐。”
  伯邑考和姬发一听,倒是颇为意外,以往申公豹为他们引荐的大多是同教中人,又或是散修好友,却没想今日为他们引荐竟是阐教中人,还是玉清圣人元始天尊的弟子,这怎能不让他们意外,看着申公豹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二人心中也不由佩服起了申公豹的胸怀。
  二人虽然是普通凡人,但是身为西伯侯之子,二人也是见多识广,洪荒之中有四教:人、阐、截、西方,四教与人族传教,明争暗斗,看看商朝就知道,截教一家独大,哪有其他三教的影子,即便有,那也都不是什么高官罢了。
  如今申公豹竟然放下教派之见,为西岐引荐阐教之人,伯邑考和姬发自然颇感意外,伯邑考正了正神色,便向姜子牙问道:“姜道长拜师于玉清圣人门下,想必学了不少玉清妙法,不知道长有何本领,说来与我兄弟二人听听,也好长长见识,为道长安排职务。”
  姜子牙一听,开口说道:“二位公子,说来惭愧,贫道虽有幸拜入圣人门下,但奈何天资不佳,仙道难有所成,虽学得一些法术,但却不及申兄之高明,故而也就不献丑了,不过贫道与昆仑山修道之际,自学了治国之道与领兵之道,曾有幸拜读过当年九天玄女赠与轩辕黄帝的兵书,受益颇多。”
  伯邑考和姬发一听,大为惊讶,他们没想到姜子牙竟然有幸拜读过当年九天玄女赠与轩辕黄帝的兵书,要知道,自轩辕黄帝之后,这兵书便无人见过,没想到姜子牙竟然读过,其实想来也是,广成子当初身为轩辕氏的老师,故而保留了一卷副本,后来姜子牙拜师,广成子作为师兄,便将此本兵法送于了姜子牙。
  伯邑考见姜子牙如此有才,思虑许久之后,便开口说道:“姜道长既然对政务兵法颇有心得,那么本公子便封你为中大夫,参与朝政如何?”姜子牙虽有申公豹引荐,又是圣人门下,但在西岐并无功绩,贸然封高官确实不妥,中大夫已经是破例了。
  姜子牙一听,自然大喜,这可比他之前当得下大夫要高出一级,但申公豹却进言道:“大公子,姜兄之大才乃国之大才,非一中大夫可比,还请大公子看在贫道的面子上,重用之,贫道在此感激不尽。”申公豹一开口,伯邑考、姬发和姜子牙都颇为惊讶。
第三十三章
三清?
  伯邑考和姬发自然很是意外,自申公豹在西岐出仕以来,虽然屡立大功,但却从未要求过什么,今日竟然为了一个并不是同门的好友相求于他们,当真是让人颇感意外,而姜子牙也是满心的意外,中大夫对他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官职了,但申公豹竟然为他向二位公子求取更高的官职,太让他意外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1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