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冥河问道(校对)第1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155

  伯邑考一听,大喜,笑道:“没想到妲己妹妹你竟然还有如此造化,看你刚才的法术,就是比之我西岐国师也丝毫不差啊,真是厉害。”当然不差了,申公豹不过太乙玄仙修为,而他眼前的苏妲己可是金仙修为,虽然这并不是靠她自己修炼得来的。
  散宜生听到这则秘闻,也是大为震惊,没想到如今在那朝歌城中迷惑纣王的妖后苏妲己竟然是九尾妖狐变化而来,怪不得搞得朝歌乱象丛生,致使天下大乱,只是眼前这个看似弱不禁风的真苏妲己,没想到也得了一份造化,还真是世事无常。
  伯邑考与苏妲己再次相逢,二人自然有很多话要说,散宜生很是识趣地远远跟在后面,一行人缓缓地向西岐城进发,这里已经是西岐的地界,他们也不用担心纣王的追兵了,而且如今苏妲己神通广大,就是商兵追来又能奈他们何。
  而这时,申公豹也匆匆赶来,见到伯邑考安然无恙,顿时放下心来,只是伯邑考身边多出的这个苏妲己,让申公豹颇为意外,他倒不是怀疑苏妲己的身份,苏妲己一身纯正仙气,却非妖邪可以修炼出来的,他所惊讶的乃是苏妲己的修为,竟然比他还要高。
  申公豹身为西方教弟子,又得准提讲述封神之事,自然也知道此次量劫之中,四教都有各自的布置,而这苏妲己突然冒出来,而且修为惊人,又不像四教众人,甚至就是苏妲己本人也不知道当初救她的究竟是何人,这就着实让人有些奇怪了。
  不过考虑到苏妲己与伯邑考的特殊关系,申公豹也自然没有多说什么,至少目前看来,苏妲己对伯邑考并没有什么恶意,不过此事实在有些蹊跷,申公豹也一时拿捏不下,他打算等回到西岐之后,便找个机会回趟方寸山,前去禀报他师父准提圣人。
  伯邑考平安回到西岐,姬昌自然大喜过望,之前听闻纣王派兵捉拿伯邑考,姬昌还担忧他的安慰,如今伯邑考安然归来,他也放下心来,只是让他意外的是,伯邑考竟然还带回来一个真正的苏妲己,同时也知晓了如今朝歌城中妖后竟是九尾妖狐的惊人消息。
  自然,也有人怀疑苏妲己的身份,姬昌见此,便悄悄从冀州请来了苏妲己的父母,以辩苏妲己之真伪,苏妲己一见父母,立时哭成了泪人,苏护和他妻子听说了苏妲己这些年的遭遇,也是感慨万千,不过这也让姬昌放下心来,至少证明了他们面前的这个苏妲己就是当年与伯邑考相识的那个苏妲己。
  侯府花园之中,伯邑考陪伴苏妲己在园中赏花,看着花容月貌的苏妲己,伯邑考有些歉意地说道:“妲己,真是对不起,父亲他也不是不相信你,只是这实在有些让人难以置信了,我在这替父亲和家人向你道歉了,希望你能原谅他们。”
  苏妲己宛然一笑:“没事,我不怪他们,”突然,苏妲己想起一事,拿出一块玉简,对伯邑考说道:“对了,邑考,光顾着于你重逢高兴了,忘记了大仙吩咐我的一件事,大仙曾说你有紫薇帝命,一身紫微帝气,故而让我给你带来一卷《紫薇帝诀》,让你修行,只要你勤加修行,必能得证仙道。”
  看着苏妲己递过来的玉简,伯邑考大惊,没想到搭救苏妲己的仙人竟然还给他准备了修行功法,真是让他颇为意外,伯邑考刚伸手接过玉简,便见玉简化作一道紫光没入了伯邑考眉心,等伯邑考回过神来,苏妲己突然发现,伯邑考好像有点变了,以往的文质彬彬中透露出了一点淡淡的帝王霸气。
  灵台方寸山中,接引与准提凝视着西岐方面,接引依旧是一副苦瓜脸色,而准提也是面露疑色,许久之后,准提开口问道:“师兄,你说这苏妲己究竟是何人所布置的棋子?能够在数年之内培养出一个金仙来,绝非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如今西岐只有我们西方教和阐教落子了,而老子、女娲、后土都没什么动静,对了,还有那个冥河。”
  接引一脸苦涩,思虑许久才说道:“此女虽是对伯邑考真心以待,但那搭救她之人是否又让她做什么事却尤未可知,我们还需多家地方,老子虽然现在还没出手,但至少不会与我们敌对,至于女娲后土,此次量劫之中,恐怕她们也不会出手,倒是冥河,师兄我颇为担忧。”
  听了接引的话,准提也是面露愁色,此前他们四圣得罪冥河,冥河必定会在此次量劫之中报复于他们,只是如今除了冥河的三个弟子外,冥河倒没有任何动机,实在让他们有些放心不下,冥河越是平静,他们的心里便越是担忧。
  准提突然抬起头来,看着接引道人,有些不太确定地说道:“师兄,你说这苏妲己有没有可能是冥河的棋子,只是若果真如此的话,我却想不通冥河的意图了,他的三个弟子如今都在商朝地界,即便派一个苏妲己过来又有何用?难不成是为了刺探情报?只是这苏妲己对伯邑考真心一片,恐怕也不会做这样的事,除非冥河以手段控制苏妲己,但这却不像冥河的作风,他还不屑于用此下作的手段,而且他若想要知道些什么,又岂需如此麻烦,那么他又是为了什么呢?”说到最后,准提也越来越不相信自己的猜测了。
  接引听后,脸上的苦色变得更重了,最后叹息道:“不过如何,这苏妲己还是让申公豹多加留意,不过是谁的棋子,只要我们能够弄清她的意图,那便可以着手应对,只是这苏妲己在伯邑考心中地位特殊,对我们不知是福是祸啊?”
第三十七章
双龙现
  昆仑山中,元始天尊一脸疑虑地看着西岐方向,苏妲己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金仙,看似无足轻重,最多也就是别人布置下的一枚棋子,但问题是,这枚棋子是谁落的,冥河?女娲?后土?还是……老子?或是通天?又或是西方二圣故布疑阵?
  元始天尊不知道,这便是最让人为难之处,这就好比两个武林高手过招,若是了解对手,那边算占得一丝一线机,但若对对方一无所知,那便是最大麻烦的,对手的招式、对手的目的、对手的性格等等,你一无所知,那便充满了无数可能。
  看似微不足道的一次落子,却引得诸圣心中万种猜测,不过如何,如今这枚棋子已经落下,而且还是落在了一个特殊的位置,甚至可能影响到此次封神之战,这由不得诸圣不小心,量劫之中,一切都是那么的瞬息万变,就好像诸圣都没有料到苏妲己竟会突然出现一般。
  不管诸圣如何,至少如今的西岐却是一片欢声笑语,被困七年的西伯侯成功地被营救了回来,伯邑考和申公豹自然居于首功,二人在西岐的声望也再度提升,西伯侯姬昌自然也是对二人大肆奖赏,申公豹自然是满心欢喜地接收了。
  对于申公豹来说,人间的富贵于他如浮云,即便是金山银山摆在面前,他也可以做到视若粪土,但为西方教计,他却必须取得西伯侯姬昌以及伯邑考的信任,唯有得到二人的信任,才能够保住他辛辛苦苦替西方教在西岐建立的地位。
  如今身为救主功臣,申公豹自然是深得西伯侯姬昌的信任,这也不枉费他一番努力,他很清楚自己在政务和军事上难有建树,他不可能像姜子牙那样在这两方面建功而获得姬昌的信任,所以只能抓住这样的机会,以保证他立于不败之地。
  至于苏妲己之事,申公豹也曾请示了准提,但准提只是让他多加关注,不得妄动,而且这苏妲己乃伯邑考心爱之人,没有苏妲己危害到伯邑考、或是其他人、又或是西岐的确切证据,申公豹自然不会多说,否则平白引起别人不快,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不过申公豹再怎么留意,却始终没有找出苏妲己任何破绽,好像这苏妲己根本就没有带着任何目的前来一般,苏妲己自然也知道自己肯定会被人怀疑,即便已经得到了她就是真正的苏妲己的证明,谁让救她的那个仙人太过神秘了呢。
  苏妲己也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正所谓日久见人心,她虽然带着那仙人的使命而来,但却不是什么危害西岐之事,那仙人要她做的不过就是督促伯邑考修炼,让他勤政爱民罢了,在苏妲己看来,仙人的吩咐实在有些太过多余了。
  伯邑考身为西伯侯姬昌的长子,身份便等同于一国之太子,他日西伯侯姬昌去世,这西岐自然便是由伯邑考即位,这是毋庸置疑的,论声望,伯邑考深受西岐百姓爱戴,论人脉,西岐百官至少有大部分支持于他,更有申公豹和西方教力挺于他,这西伯侯之位他日非他莫属。
  说来也有些奇怪,伯邑考自从修炼了苏妲己带回来的功法之后,整个人都有了变化,原本伯邑考是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但自从修炼了《紫薇帝诀》之后,整个人便开始变得英武起来,文质彬彬之中却带着一股威严帝气,这是一个王才有的气质。
  伯邑考的变化自然引起了多方关注,尤其是姬昌,他是打心底里高兴,伯邑考身为他的第一继承人,若总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文雅模样,又如何能够在他百年之后统帅西岐,如今伯邑考终于变了,而且还是向他所希望的那样变化,姬昌又岂能不高兴。
  申公豹对伯邑考的变化也感到很欣慰,当初他与伯邑考初见之时,便已看出伯邑考身有紫微帝气缠绕,但在见到其弟姬发之后,申公豹心中便有所忧虑,因为姬发的紫微帝气竟然比伯邑考还要浓郁,这对他和西方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如今申公豹和西方教都将宝压在了伯邑考身上,若是伯邑考无法继承西伯侯之位,自然对西方教的传道大有影响,不过如今的伯邑考却让申公豹很是满意,修炼之后的伯邑考紫微帝气大涨,俨然已经压过姬发,而且还在日益增长之中,不知到哪才是个头。
  随着紫微帝气的增长,伯邑考也开始变得有了一点君王之风,对西岐朝政也更加上心,时常替姬昌排忧解难,姬昌也对伯邑考寄予了厚望,朝中百官也多有依附者,这对申公豹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但一切也并非都让申公豹赶到顺心。
  而这不顺心的源头自然便是他时常把酒言欢的好兄弟姜子牙了,原本申公豹引荐姜子牙,是想卖阐教一个面子,也算是拉拢阐教的一种手段,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姜子牙就好像一头被困浅滩的蛟龙,西岐的朝堂便是大海,蛟龙入海,风起云涌,一发不可收拾。
  姜子牙虽在道术方面远差于申公豹,但在治理天下和整训兵马上却有着无人可比的天赋,在西岐近十年内,姜子牙硬生生地从上大夫一路晋升到了丞相之职,朝中文武百官对之颇为钦佩,就是西伯侯姬昌对他也是信任有加。
  这还不是让申公豹最为头疼的,即便姜子牙再有本事,他日伯邑考继承西伯侯之位,他一样还只是丞相,伯邑考对他申公豹的信任还是高于姜子牙的,可不知怎的,姜子牙竟然与姬发搞到了一块,二人相谈甚欢,这让申公豹不得不有所忌惮。
  西伯侯姬昌有百子,除了那个被云中子收为弟子的雷震子外,申公豹都见过,除了伯邑考和姬发二人,其他的都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最多也就有几道稀薄的紫微帝气,但他们既无能力,又无声望人脉,对伯邑考根本构不成危险。
  但姬发就不同了,他身具浓郁的紫微帝气,而且在政务军事上的才能都要胜过伯邑考,虽然伯邑考现在有所改变,但毕竟在这些西岐事务的处理能力上,他还是落后姬发很多,而因为姬发的出众能力,也让他在西岐颇有名望,深得姬昌喜爱、百官爱戴。
  如今这姬发又与姜子牙混到了一起,虽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但这对申公豹来说便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姜子牙是谁,阐教二代弟子,元始天尊的徒弟,虽然如今西岐之中阐教只有姜子牙一人,但他却实实在在代表了整个阐教。
  如今姬发和姜子牙走得近,申公豹自然忧虑,姬发和姜子牙在政务军事上都颇有建树,这也是他和伯邑考的弱势,若姬发再得了阐教和元始天尊的支持,那么等到姬昌百年之后,这西伯侯的位置是谁来坐,那还真的说不好呢!
  如今这西岐,朝堂之中基本分为两派,一派为伯邑考和申公豹,背后有西方教的支持,而西方教弟子和申公豹请来的好友在外掌握了西岐超过大半的军队,另一派则为姬发和姜子牙,背后有阐教的支持,二人掌握了二人亲自训练的全部新军。
  虽然总体上来说,伯邑考还是占据了优势,但申公豹却一点也不敢放下心来,姬发得姜子牙便是如虎添翼,一个有实力、有能力、还有帝王之气的人,即便他暂时没有什么想法,但他的威胁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由不得别人不警惕,虽然如今两派安然无事,都一心为着西岐的壮大而努力,但谁又能料定明天会发生什么呢。
第三十八章
封神,始
  血海中央,圣灵岛浮于其上,上空便是笼罩整个血海的周天星辰大阵,缕缕星辰之力垂下,滋养着圣灵岛上的一切,冥河盘坐于云台之上,双目微闭,仿佛置身于世俗之外,一切都与他无关,一身气息若有若无,让人根本无法看出他的身前。
  突然,冥河睁开眼睛,眼中精光闪动,如果仔细看的话,你会发现冥河的眼睛竟然映射出了整个洪荒世界,天地间的一切都无法逃过他的眼睛,冥河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天地间的煞气已经积蓄到了一定的地步,天发杀机,量劫真正地开始了。
  冥河起身,遥望着洪荒大陆,口中喃喃自语:“洪荒,封神量劫,快点开始吧!这也是我在洪荒最后一次的谋划了,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我便要离开了,洪荒虽好,但却限制了我的发展,外面还有更广的世界,那里才会是我的舞台。”
  首阳山中,在感受到了天地间煞气的变化后,老子也睁开了他的眼睛,量劫开始了,人教身在劫中,自然无法独善其身,唯有入世应劫,只是此劫非比寻常,龙汉量劫与巫妖量劫之中,圣人都未曾真正出过手,而此次量劫,应劫的乃是圣人弟子。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圣人虽然高高在上,但是却无法完全抛出自己的私心,此次四教虽是应劫,但局势却已基本明朗,截教主殷商,阐教、西方教主西岐,遥望着风雨飘摇的洪荒大陆,老子眼神之中流露出一丝悲伤,但转瞬即逝,随后眼神之中尽是无比坚定之色。
  昆仑山玉虚宫中,元始天尊坐于云床之上,望着天地间飘荡的煞气,心中可谓感慨万千,此次量劫,虽阐教身在劫中,但这未尝不是一个机会,一个让阐教大兴的机会,只要把握住这次机会,阐教便有可能成为洪荒第一大教,彻底盖过人、截、西方三教。
  当然,抱着这个念头的可不止元始天尊一人,西方二圣的接引和准提也是同样的想法,如今申公豹和西方教在西岐还是彻底压倒阐教,毕竟阐教只有姜子牙一人在而已,只要在接下来的封神之战继续保持优势,那么此次量劫过后,西方教必定能够大兴。
  金鳌岛碧游宫中,感受到天地量劫的开始,通天教主的眼神一下子变得无比锐利,目光所及便如剑气临身一般,甚是可怕,其背后显出一片虚影,一张阵图之中,四柄利剑高悬其中,煞气、杀戮之气、剑气交杂,围绕在通天教主身边,久久不曾散去。
  通天教主一手伸出,一杆小幡便现了出来,三角凡面,尾有六条,此番之上,煞气环绕,一经现身,天地煞气便有聚拢于其上之迹象,让人见之便有一种毛骨悚然之感,可见此宝甚是不凡,否则通天教主看着它时也不会露出犹豫的神情。
  看着此幡,通天教主叹气道:“希望没有用到你的时候吧!”说罢,手一握,便将此幡受了起来,遥望着洪荒大陆,通天教主自言自语道:“天发杀机,龙蛇起陆,封神量劫,天机难测,不知我截教究竟能否平安渡过呢?”
  时间流逝,秋去春来,西岐在一个个春秋之中逐渐壮大,天下的百姓、流民、难民纷纷前往西岐,而九州之中,诸侯多有依附于西岐这,西岐坐拥人族九州之雍州,而依附于西岐之诸侯便有四州之众,西岐俨然已经成为除去商朝外最强大的势力。
  相比之下,商朝却是日薄西山,纣王昏庸无道,妲己祸乱朝政,先有比干挖心而死,后有武成王叛逃西周,朝中奸佞当道,百官明哲保身,虽有闻太师还朝,直见纣王,稍有成效,但后因诸侯叛乱,闻太师才次出征,朝政又再度被纣王荒废下去,大商国力是一日低过一日。
  此消彼长之下,不少人都已看出了势头,而商朝的众多大臣纷纷向纣王进言,言明西岐之危险,就连费仲和尤浑二人也看出了势头不对,也向纣王进言,纣王听后,便听从众臣意见,开始打压西岐,并且传召西伯侯姬昌再次前来朝歌。
  西岐城中,西伯侯姬昌在接到纣王旨意之后,便立刻召集朝中文武百官前来议事,大殿之上,姬昌坐于高阶之上,虽已年过九十,但却已经容光焕发,看起来不过五六十岁一般,这还不是托了当初纣王按照冥河吩咐悄悄为他服下的一粒增寿仙丹,否则如今他恐怕早已归西了。
  也正是因为西伯侯姬昌他健在,西岐虽然在日益壮大,但朝中已然渐渐分为了两派,伯邑考和姬发二人再朝中都颇有建树,又分别得申公豹和姜子牙辅佐,姬昌对二人也颇为看重,但也正因为如此,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姬昌也颇为为难。
  伯邑考身为长子,本就是候位的第一继承人,而且自从伯邑考将他从朝歌营救回来之后,整个人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有苏妲己相伴,但也并未沉溺于花前月下之中,反而开始关心起了政务,学着如何处理家国大事,一声帝王之气已渐渐成型。
  但相比之下,姬发虽为次子,但在处理家国大事的能力上却远超伯邑考,又与丞相姜子牙亦师亦友,如果说伯邑考即位可以当一个守成之主的话,那么姬发即位就绝对是开拓之主,如今天下纷乱四起,收成并非什么好的选择。
  姬昌高坐于殿堂之上,俯视着朝中的文武百官,伯邑考与姬发各立于大殿文武百官两列之首,看着两个有出息的儿子,姬昌既高兴,同时也有些头痛,要知道,这可不仅仅是继承人之争,背后还牵扯到阐教与西方教的博弈,这一点姬昌很清楚,两教哪一个都不是他能得罪得起的,故而他只能一直拖着。
  不过幸运的是,这些年来,姬昌并未感觉到自己有任何衰老的迹象,面容一直维持在六十岁左右的样子,身体健朗得跟四五十岁一般,他曾替自己算过一卦,虽无法知晓自己究竟何日寿终,但卦象显示,他寿元正旺,至少也还有个十几二十年可活,如此这继承人一事都也大可不必着急。
  如今纣王显然已经对西岐产生了忌惮之心,否则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再度招他前往朝歌,姬昌接到诏书之后,便为自己算过一卦,卦象显示为绝卦,十死无生,姬昌已年近百岁,早已看透生死,但他怕自己死后,西岐大乱,故而不敢擅动。
  故而今日召见文武百官,共同商议此事,大殿之上,姬昌手持纣王诏书,正了正生色,说道:“诸位,今日召见你们,乃是因为本侯收到了来自朝歌的诏书,命我即可前去朝见纣王,本侯想要听听各位的意见,此次本侯该不该去朝歌。”
第三十九章
姬昌称王
  姬昌这么一说,众臣纷纷议论纷纷,伯邑考第一个站了出来,劝谏到:“父亲,纣王突然召唤,必然不怀好意,上次召见父王,致使父王被困羑里七年之久,幸得上苍保佑,父亲才能得以平安回到西岐,若是此次再去朝歌,恐父亲会有性命之忧。”
  伯邑考刚说完,姬发便接着说道:“父亲,如今纣王昏庸无道,殷商已然日薄西山,天下诸侯反叛者甚多,而我西岐在父亲的治理下日益壮大,此时纣王召见父亲,分明是忌惮于我西岐之强大,欲以父亲为质,使我西岐投鼠忌器,父亲不可前去。”
  听到伯邑考和姬发的话,姬昌自然明白其中关键,但纣王乃是王,王命不从便是叛,姬昌自纣王之父帝乙在世便已是大商之臣,但若要行反叛殷商之举,他心中实在是有些抗拒,故而虽然明白其中关键,他还是难以抉择,这才召集众臣商议,看是否能有两全其美之计。
  申公豹擅长察言观色,看到姬昌神色之中的犹豫,稍加思索,自然明白了其中关键,于是便出列说道:“侯爷,正如二位公子所言,纣王如今残暴不仁,侯爷此时前去,必有性命之忧,侯爷看透生死,前去朝歌也无妨,侯爷此时心中怕是在想,以自己一己之身换得西岐平安,也是值得的。”
  姬昌听到申公豹之言,神色一变,显然是被说中了,但申公豹又接着说道:“但侯爷可曾想过,纣王忌惮西岐,并未只是忌惮侯爷,恐怕更多的是忌惮西岐的富强,侯爷即便愿意牺牲,恐怕纣王也未必会放过西岐,到时以侯爷为质,纣王大军攻入西岐,西岐百姓必将生灵涂炭,还请侯爷多为西岐百姓考虑,三思而行。”
  申公豹着实聪慧,姬昌年近百岁,看透生死,愿意为西岐牺牲,若以他自身安危劝阻,未必会有什么效果,但若是西岐百姓之安危相劝,以姬昌之仁德,必会听从劝阻,申公豹也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才开口劝谏,显然他这话是打在了姬昌的软肋上。
  姬昌听闻之后,神色大变,若按申公豹所说的这种可能,那么西岐必然覆灭在即,以伯邑考和姬昌的孝顺,又岂会不顾他之安慰而抵抗纣王,姬昌看着申公豹,有些急切地问道:“国师,王命已至,我若不去也必然会引来纣王大军讨伐,届时必将天下动荡,西岐遭殃。”
  申公豹听后,心中叹息,姬昌到底是凡人一个,虽精通周易八卦,但眼界还是窄了点,如今量劫已起,明面上虽是王朝争霸,但实际却是四教争锋,即便现在商朝实力还是高于西岐,但西岐有阐教和西方教做后盾,也差不到哪去,若真打起来,西岐未必会吃亏。
  其实申公豹也看得出,不是姬昌畏惧纣王,而是他不想反,可惜天下的事不是他不想就万事大吉的,他不想反,那便让纣王来逼他反,申公豹开口出了一个主意:“侯爷只需回复纣王,称自己病重,不能舟车劳顿,待病好再去朝歌朝见于他即可。”
  姬昌听后,觉得也是个不错的办法,便照申公豹之言回复了纣王,可惜事情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解决,数月之后,姬昌所接到的便是纣王的讨伐诏书,纣王直接宣布他姬昌为叛臣,并派出大军前来讨伐西岐,姬昌整个人一下子都不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1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