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冥河问道(校对)第1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155

  姬昌一身为大商效力,可到了这把年纪却被纣王当成了叛臣,他心中又岂会好受,但如今事已至此,再伤感也是无用,当务之急便是如何应对纣王的讨伐,姬昌只能暂时按耐住心中的悲哀,召集文武百官共同商议如何保全西岐。
  大殿之中,姬昌面带一丝失落神色,看着下面站着的人,开口说道:“诸位,纣王因恼怒我未去朝歌,已然宣布我西岐反叛,并派出麾下大军前来讨伐我西岐,不日即将抵达,纣王来势汹汹,不知诸位可有何应敌良策?”
  伯邑考见此,便开口说道:“父亲,纣王昏庸无道,听信谗言,伐我西岐,如今天下百姓对他也是怨声载道,父亲大可顺应天命,敬天称王,以我西岐之力,联合天下诸侯,共剿殷商,孩儿不才,愿为父王领兵,迎战纣王大军。”
  伯邑考此言一出,姬昌脸色大变,如今只是纣王宣布他是叛臣,若是他称王伐商,那岂不是坐实了反叛之名,姬昌又岂会答应,故而正色说道:“邑考,如此大逆不道之言岂可乱说,为父在大商两朝为臣,如此大逆不道之举岂可为之。”
  姬发见此,便也出列说道:“父亲,大哥说的对,纣王昏庸无道,已失民心,而父亲受天下诸侯百姓拥戴,宜当取而代之,为天下百姓开创一个太平盛世,使天下百姓免受纣王残害,自三皇五帝时起,这天下便一直都是仁者居之,纣王自毁江山社稷,父亲取而代之也是无可厚非,还请父亲敬天称王,讨伐殷商。”
  姬昌见连姬发也这么说,顿时脸上露出了为难之色,而群臣听到伯邑考和姬发之言,也纷纷跪拜附议,姬昌见群臣如此,便更加为难起来,伯邑考和姬发说的都有道理,他也都明白,但是他心中的那道坎却始终迈不过去。
  姜子牙见姬昌犹豫,便直言说道:“侯爷,二位公子所言句句在理,当初贫道离开昆仑山之时,老师曾言天机,商灭周兴,天有明主降世,如今纣王昏庸无道,天下大乱,侯爷乃天下少有之明主,敬天称王也是天命所归,还请侯爷看在天下苍生的份上,还天下一个太平吧!”
  申公豹见此,也开口说道:“侯爷,如今我西岐国富民强,兵强马壮,又有我西方教和阐教相助,讨伐殷商并未不可能之事,而且侯爷已得天下民心,顺天而为必得天下人之响应,如今纣王大军即将到来,还请侯爷早作决断。”
  姬昌见群臣如此劝谏,而国师申公豹和丞相姜子牙也大力支持,直言天命如此,姬昌也不好再推辞,便开口说道:“既如此,那本侯便依众卿所言,敬天称王,丞相,这祭礼便由你安排了。”姜子牙听后,大喜,接下了诏命。
  近三日时间,一切祭典事宜便已准备妥当,祭台之上,案桌上摆满了各种极品,姬昌身穿王袍,点香祭天,向天祈告道:“苍天在上,厚土为证,纣王昏庸无道,宠幸妖后,致使朝中奸佞当道,我姬昌顺应天命,今日称王,国号为周,尽起我大周将士,讨伐殷商,还天下一个太平。”
  祭台之下,群臣一起跪拜,高呼大王万岁,而申公豹与姜子牙神色闪动,二人虽然都在西岐为官,但毕竟都是带着使命而来,如今姬昌称王,那么与纣王势必有一场不死不休的战争,这也将彻底拉开封神之战的序幕,阐教、西方教、截教以及人教都已在其中,谁也无法逃脱。
  姬昌称王,建立了周朝,是为西周,而姬昌自称周文王,此消息一经传出,天下都为之大惊,原本纣王讨伐西岐,乃是以西岐反叛为由,如今姬昌公然称王,岂不是坐实了反叛之名,一时间,九州之内风起云涌,一场惊天大战也将打开了序幕。
第四十章
兵阻金鸡岭
  姬昌称王之后,自然便要起兵伐纣,于是广邀天下诸侯共同讨伐殷商,但天下诸侯都畏惧纣王之残暴以及大商的强大实力,纷纷婉言谢绝,都选择了坐山观虎斗,待殷商和西岐打到情势明朗之时,谁强,他们就会帮谁,这也不过只是诸侯们明哲保身的手段罢了。
  虽然没有得到天下诸侯的支持,但是讨伐殷商之举却势在必行,朝堂之上,姬昌与众臣商议,讨论该何人为帅讨伐殷商,伯邑考和姬发二人纷纷自请为帅,这让姬昌头疼不已,此次讨伐殷商,只要建立战功,对二人继承王位自然大有裨益,二人岂会放弃?
  伯邑考和姬发虽然关系甚好,但如今已经明显不是兄弟之间的事了,王位继承可是关系到西方教和阐教传道的大事,二人即便有心退让,如今却也没有了回头之路了,而且他们心中对于王位的渴望也不允许他们退缩,只能步步向前,直至登上至尊王座。
  散宜生自然也看出了姬昌的为难,故而向姬昌进言,何不以此次讨伐殷商为考验,让伯邑考和姬昌各自为帅,兵分两路,一起讨伐殷商,谁先攻入朝歌,便立谁为太子,如此既能让二位公子心服口服,也能堵住西方教和阐教的嘴。
  姬昌一听散宜生的建议,顿觉大妙,此次讨伐殷商,西岐军队倒还是其次,主要还是要看西方教和阐教弟子的手段,殷商独尊截教,截教在殷商为官者甚多,想要对付他们,便只能靠二教之力,如此既能解决继承人的问题,也能让二教为讨伐殷商出尽全力。
  朝堂之上,姬昌当众宣布此事,众臣大惊,没想到此次讨伐殷商竟然还牵扯到王位继承人的问题,尤其是申公豹和姜子牙,眉头大皱,他们倒不是在意分兵伐商,纵然会分散西岐的实力,但殷商也是一样,他们所在意的乃是王位继承人之争。
  若伯邑考成为继承人,那么西方教便能在接下来的时日里在西周大兴,从此西方教东进,也算是了了接引和准提的一桩心事,但若是姬发继承王位,那么则阐教大兴,西方教势必会被打压,甚至被重新赶回西方,一时之间,二人顿时觉得肩上是万斤重担,压得他们有些喘不过气来。
  但事已至此,申公豹和姜子牙也没有了选择,只能纷纷返回师门,求见他们的师尊,准提和元始天尊也大感意外,此事明显是姬昌将西方教和阐教都算计在了其中,这明显是在逼二教全力相助伯邑考和姬发讨伐殷商,没想到凡人竟然也敢算计于他们,二圣自然心中不悦。
  但是此事明显没有回旋余地,即便知道这是激将之计,准提和元始天尊也只能让门下全力相助伯邑考和姬发,毕竟此事关乎传教大事,涉及人族气运之争,二圣显然不会放弃,得到了二圣的支持,申公豹和姜子牙便返回了西岐。
  不出几日,两路讨伐殷商的大军便出发了,伯邑考、姬发各领一路大军,而二人队伍之中,也多有西方教和阐教弟子在内,虽然都是三代弟子,但也是各有神通,而遇到厉害敌人之时,二教的二代弟子自会出手相助。
  西周如此大的动静,殷商自然知晓,闻太师领兵迎战姬发,邓九公领兵迎战伯邑考,双方打得是不可开交,几乎每日都可以看到有真灵遁入虚空,显然是上了封神榜,场场大战下来,双方是互有胜负,但总体上来说,还是殷商吃的亏多些。
  殷商与西周在边关大战,截教、阐教、西方教,就连人教也不断有弟子投入到战争之中,随着四教不断有弟子被打杀上了封神榜,双方一下子也都打红了眼,要知道此时的截教可不是封神演义中的截教,三教联手对付截教,通天教主自然不会让弟子手下留情,只要有机会,直接打杀了便是。
  截教弟子众多,所学各种旁门左道法术甚多,纵然三教联手,一时之间也并未占到太多的便宜,尤其是截教十天君布下十绝阵,虽然三教联手破了十绝阵,打杀了十天君,但三教中二三代弟子也是死伤不少,如此更让四教之间仇恨加深了不少。
  但截教号称万仙来朝可不是说说的,随着截教弟子不断出山,西岐的两路伐商大军可谓是步步艰辛,而在一处关卡处,伯邑考和姬发两路大军首次会师,只有闯过眼前的这座关隘,他们才能算是真正地攻入了殷商的腹地,但是此处却不是那么好过。
  此山名为金鸡岭,山下设有一座雄关,关内倒没什么截教弟子,只士兵也不过六万之众,西岐两路伐商大军相加过百万,但面对此关,无论是申公豹,还是姜子牙,又或是人阐西方三教的上仙都十分谨慎,关隘虽然普通,但想要闯过去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金鸡岭关防之外,西周百万大军安营扎寨,帅帐之中,伯邑考和姬发分坐于左右帅位之上,申公豹和姜子牙也在账内,但却是坐在末座,仔细一看,坐在前面的人可都了不得,人教玄都法师、阐教燃灯道人、十二金仙、西方教药师、弥勒,等等,稍微差点的至少也是大罗金仙修为。
  伯邑考和姬发看着人阐西方三教竟然来了如此多的高手,心中甚是奇怪,在他们合兵金鸡岭之时,三教亲传弟子纷纷到来,伯邑考和姬发也是第一次见到三教如此多的高手,金鸡岭下的关隘虽然雄壮,但以西岐百万大军加上三教仙人相助,想破它应该是易如反掌才对,又何须三教高手尽出呢?
  伯邑考看着下面坐着的三教仙人,便疑惑地开口说道:“诸位仙长突然降临,不知所为何事?莫非是为了金鸡岭下雄关而来,此关虽然易守难攻,但以我西岐百万雄霸,又有国师与丞相相助,想破此关应该不是难事,何劳诸位仙长亲来?”
  玄都见伯邑考和姬发面带疑色,便开口解释道:“贫道人教玄都,见过二位公子,二位公子有所不知,我等此次前来,确实是为了眼前这座雄关而来,关内虽然没有截教弟子,兵马也并不多,但镇守此关之人却并不是普通人,此人比之你们之前遇到的截教弟子还要恐怖千倍万倍。”
  伯邑考和姬发一听大惊,之前他们遇到不少截教仙人阻挠他们东进的步伐,虽然大多被三教仙人打杀,但三教仙人也损伤不小,没想到金鸡岭雄关之中竟然有比截教仙人恐怖那么多的人存在,真的很难想象此人究竟有多厉害。
  看三教仙人的脸色,并不像是在开玩笑,显然他们对关内之人也十分忌惮,姬发见此,便开口问道:“诸位仙长,不知镇守此关之人究竟是何来历,难道也是截教仙人不成?如今诸位仙长齐至,想要拿下此人恐怕也不会太难了吧?”
  燃灯听道姬发之言,便开口说道:“二公子有所不知,这洪荒之中除了我们人阐截西方四教外,还有一教,名为阿修罗教,此教乃血海冥河老祖所立,而镇守此关之人虽不是阿修罗教之人,但却是冥河老祖的弟子,修为高深莫测,洪荒之中少有敌手。”
第四十一章
战之将启
  伯邑考和姬发露出迷茫的神色,显然他们都没有听过冥河老祖的名号,燃灯只能接着说道:“二位公子可能没听过冥河老祖的名号,冥河老祖修为可比圣人,但却未在人族传教,他之自我尸想必二位必定听过,那便是人族武祖。”
  伯邑考和姬发一听,大惊失色,没想到人族武祖竟然只是别人的一具化身,这简直实在颠覆他们的人生观,从小到大,他们可听过不少关于人族武祖的传说,如今竟然知道这样的秘闻,他们也真心不知道说些什么。
  燃灯又继续说道:“冥河老祖座下共收了三位弟子,大弟子六耳,修为高深,可比一些洪荒隐世大能,二弟子孔宣,乃上古凤主之子,一手五色神光刷尽天下五行之物,三弟子玄龟,相传是补天之玄龟转世,修行武道金身,肉身防御举世无双,而镇守此关之人正是冥河老祖的二弟子,孔宣。”
  伯邑考和姬发听后,心中震惊万分,原本合兵金鸡岭时,他们也曾了解过此处守关将领的信息,守关之人乃殷商百胜将军孔宣,麾下虽只有五万兵马,但却是百战百胜,此军名为五行军,暗合五行之道,擅使五行军阵,据说终是十倍之兵也难破此阵。
  但二人却哪里知道这孔宣竟有如此来历,只是让他们有些奇怪的是,如此人物怎么会甘心在殷商当一名守关将领,实在让二人心中甚是不解,于是伯邑考便开口问道:“敢问仙长,这孔宣既然如此厉害,为何会效命于殷商?”
  这时,西方教药师开口说道:“公子错了,孔宣在此恐怕是为了修行,且不受王命,纵是如今纣王昏庸无道,也从来不敢对他下达什么王命,在孔宣眼中,虽然纣王是殷商之主,但恐怕在他眼中也只不过是蝼蚁一个,又岂会受命于他。”
  姬发听后,于是开口说道:“孔宣虽然厉害,但如今各位仙长齐至,想要击败他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一路行军至此,姬发可是充分见识到了阐教仙长和人教仙长的神通,而伯邑考能同样顺利抵达此处,可见西方教之人手段也绝不寻常,否则如何击败截教仙人呢。
  只是姬发这么一问,三教弟子却无一人说话,尽皆沉默,伯邑考和姬发甚是奇怪,过了一会,阐教广成子终于开口说话了:“孔宣修为高深,若论单打独斗,贫道非他之敌。”广成子此话一出,三教弟子脸色微变,虽然这是事实,但如今说出来,他们始终还是觉得丢了脸面,只有少数几人神色不改。
  伯邑考一听,也是大吃一惊,听申公豹说过,人教玄都法师、阐教燃灯道人和广成子以及西方教的妖师可都是准圣级高手,乃是洪荒之中不世高手,但却没想到广成子竟然承认自己不如孔宣,而且三教弟子也无人有意义,这孔宣竟然如此厉害,怪不得三教齐聚于此,恐怕便是为了合力对付孔宣而来的。
  伯邑考见三教仙人脸色不是很好,于是便开口说道:“这孔宣既然是得道仙人,那明日我等扣关拜访,晓以大义,如果能够劝退此人,那我们也可不动兵戈过得此关,若是说不动此人,到时候只能靠各位仙长出手,降服此人了。”
  三教弟子一听,脸上不由露出古怪神色,他们心中自然清楚,想要过此关,恐怕并非易事,孔宣又岂会为言语所动,若血海与三教之间没有结下仇怨,恐怕这孔宣还有可能被说动,如今见面,恐怕只会兵戎相见,又岂会化干戈为玉帛呢。
  金鸡岭关防将军府中,一儒雅书生手持一卷竹简,看得津津有味,旁边坐着一个昏昏欲睡的青年男子,双眼迷离,好似随时都会睡着一般,青年男子突然抬头看着书生说道:“孔宣师兄,这书有什么好看的,如今外面三教人马已经齐聚,你好像一点也没把他们放在心上啊?”
  这儒雅书生正是冥河的二弟子孔宣,孔宣放下手中的竹简,看着青年男子,笑着说道:“哦,玄龟师弟,三教虽然来势汹汹,教内精英几乎全来了,就连玄都、燃灯、广成子以及药师也都来了,可就是这样,你不会也没有放在心上,既如此,我又何必将他们放在心上呢!”
  这昏昏欲睡的男子便正是冥河的三弟子玄龟,当初冥河命他们三人出来历劫,孔宣选择了在此为官,而玄龟则是走一路睡一路,不知不觉中便突破了到了武道命星境(准圣),前世的记忆也得以恢复,性格也不似以前那般懒惰了。
  突破之后的玄龟便开始游历洪荒,最后便来到了金鸡岭,与孔宣为伴,孔宣在这训练了五行军,传以五行之道,金木水火土各一万人马,善使五行军阵,百战百胜,玄龟无聊之下,也难得勤快,调教了一万重甲军,攻守兼备,甚是厉害。
  玄龟听到孔宣之言,打了个哈切,眼神迷离地说道:“此次三教虽然来了不少人,但也只有玄都、燃灯、广成子以及药师四人还有些本事,其他的不过蝼蚁之辈罢了,我就是站在这让他们打,恐怕他们也不能伤我分毫。”
  孔宣看了看玄龟,倒也没有反驳什么,玄龟自从恢复前世记忆之后,虽然还是有些懒惫之气,但在修行上却也比以前勤奋了许多,修为也跟着突飞猛进,如今已是命星中期修为(准圣中期),所修炼的武道金身也变得格外恐怖,更有一手超凡的控水神通,如今就是孔宣,也不敢言必胜于他了。
  孔宣看着玄龟虽然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但言语之中却透露着他的自信,笑着说道:“师弟说的倒也不错,师弟的武道金身防御是在太过变态,加上又融合了师弟前世龟壳,防御便更为惊人了,如今恐怕就是人族三祖他们的武道金身也比不上师弟的了,圣人之下,又有几人有能力破开师弟的防御呢!”
  玄龟听后,难得露出了精气神,有些郁闷地说道:“二师兄,你就不要说这个了,之前我突破准圣的时候,本想与大师兄切磋一二,可没想到大师兄一棍子下来,让我疼了半天,如今大师兄的修为实在太恐怖了,他的肉身恐怕比我的还要强上一些。”
  孔宣一听,不由一笑:“师弟,大师兄走的可是跟老师一样的道路,无论是肉身,还是力量,自然都极为变态,你去跟他切磋,不是找揍么,老师曾言道,此次量劫之中有大师兄之证道机缘,恐怕过不了多久,大师兄便会成为洪荒之中第二个混沌魔神了。”
  玄龟听后,顿时感慨万千,前世的他虽然有着先天魔神的根脚,但与如今相比,恐怕还是如今的他更强一些,恢复记忆之后,他便一直庆幸自己当初的决定,要不是拜了冥河为师,他哪里能有今日之逍遥,又怎会有证道混元的机缘呢!
  想想六耳,此次量劫,恐怕他便能成就混沌魔神真身,证道混元,而孔宣已然悟得自己的证道之路,只要他坚持走下去,证道混元绝对是大有希望,至于玄龟,其实他就算是再懒,只要他撑天的四肢还在,便能远远不断地为他赚取功德,以功德修炼武道金身,证道混元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幸亏当初选择了听从冥河的话,否则又哪会有今日之造化呢,玄龟抛开心中的万千感慨,看着孔宣,笑着问道:“如今三教已然齐聚关下,三教精英弟子几乎都在此处,不知二师兄你准备怎么办?需要师弟我助你一臂之力,将他们尽数都留在这里吗?”说到这,玄龟一身懒惫之气一扫而空,流露出的尽是少有的森寒杀意,他的杀心动了。
第四十二章
会面
  金鳌岛碧游宫中,通天教主盘坐于蒲团之上,下面坐着许多截教弟子,多宝道人、金灵圣母、无当圣母、龟灵圣母、赵公明、三霄娘娘等等,都是赫赫有名的截教仙人,不过此时的他们却面带忧愁,不为别的,只因为在与三教交锋中,截教死伤了不少弟子。
  通天教主看着下面的弟子们,开口说道:“如今的形势你们已经知道了,人阐西方三教联手对付我截教,已有不少弟子亡命于他们手下,现在三教齐聚金鸡岭,那里有血海一脉的孔宣在,也算是给了我们重整旗鼓的机会。”
  多宝道人听后,有些疑惑地问道:“老师,孔宣虽然修为高深,但恐怕也未必能够抵挡得住三教弟子吧?如今三教中,玄都、燃灯、广成子以及药师四位准圣齐至,就算单打独斗无法胜过孔宣,若四人联手,恐怕孔宣也抵挡不了多久,我们还是应该早做准备才是。”
  通天教主听后,微微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多宝,你太小看孔宣了,先不说孔宣修为如何,但就是他的悟性和魄力,就非你们可比的,多宝,你成就准圣走的乃是鸿钧道祖所传下的三尸之道,可孔宣却是另辟蹊径,斩出的乃是五行之尸。”
  通天教主毕竟是圣人,孔宣所走之道他又岂会推算不出来,早在孔宣当初在人皇禅让大典上斩出五行尸之金尸之时,通天教主便发现了其中的端倪,饶是他乃圣人之尊,也着实有些感叹孔宣的魄力,自废先天神通、斩五行之尸,为的就是走一条别人所没有走过的证道混元之路,这等魄力,洪荒之中又有几人拥有。
  说实话,通天教主真的很佩服冥河培养弟子的手段,虽坐下只有三个弟子,但每一个都惊艳无比,若自己门下弟子能有他们一半又或是十分之一的惊艳,如今也不会再三教手上吃亏,就是多宝,虽然已是准圣中期修为,但比之他们还是差了很多。
  多宝等人还是第一次听到他们老是通天教主称赞别人,同时对通天教主口中孔宣的五行之尸也颇为好奇,金灵圣母便开口问道:“老师,这孔宣的五行之尸与三尸之道有何不同?难道此道比三尸之道还要厉害不成?”
  通天教主解释说道:“倒不是说五行之尸比三尸之道厉害,二者可有千秋,孔宣有一天赋神通,名为五色神光,他这五行之尸便是自废天赋神通而斩出的,待到五行之尸全部斩出,并全部修炼至准圣极致,再以五行尸合一,以证混元之道,此等魄力却是洪荒少有。”
  截教弟子听后,都大为惊叹,但就是自废天赋神通这一条,恐怕洪荒之中就没有几人敢这么做,更别说走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证道之路了,难怪他们老师赞叹孔宣的魄力,多宝等弟子听后,心中却是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斗志。
  看着一些弟子们的细微变化,通天教主却是满意地点了点头,他正是想以孔宣来刺激一下自己的弟子,让他们不要夜郎自大,如今目的依然达到,通天教主便继续说道:“如今三教想要闯过金鸡岭,恐怕实非易事,血海与三教本就有仇怨,恐怕孔宣不会手下留情,倒也可以削弱一些三教实力。”
  多宝听后,便开口问道:“老师,三教弟子即便在金鸡岭讨不了好,但是孔宣毕竟不是我截教中人,谁也料不到孔宣会与三教交锋多久,我们还是应该早做准备才是,之前与三教交锋,我们可是吃了不少亏,就连十天君他们惨遭了毒手。”
  通天教主听后点了点头,如今三教与截教已无缓和的可能,封神之战中必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多宝能够想到未雨绸缪,确实不错,通天教主开口说道:“多宝,你说的不错,此前你的那些师弟师侄们都是被三教弟子逐个击破,日后你们若要出山相助殷商,大可结伴而行,共同对付三教之人。”
  截教弟子听后,都点了点头,之前被打杀的截教弟子确实是被三教弟子逐个击破,虽然一开始能够占些便宜,但最后通常都是被三教弟子对症下药,逐个击破,最后一一上了封神榜,若是截教弟子结伴出山,恐怕三教弟子就没那么容易得手了。
  待截教众弟子退去之后,碧游宫中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只剩下通天教主一人,通天教主突然眉头一皱,淡淡地说道:“冥河道友,既然来了,何不现身一见?”通天教主话音刚落,大殿之中便出现一道裂口,只见冥河慢悠悠地从里面走了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1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