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519

  塞外草原不比关内,除了牛羊不缺,基本样样都少。
  尤其是盐巴、茶叶,是牧民们最短缺又生活必须的。
  至于辽东的貂皮、人参若拿到关内卖,自然能够卖到一个好价钱。
  但天下商贾那么多,有竞争的情况下要想获利就得压低价格。
  这是范永斗等人极不愿意做的。商人逐利,有谁愿意把嘴边的肉让出去?
  但一旦成为皇商,便可以实行垄断,尤其是供给内务府的皮货,价格自然好说。
  至于盐铁铜这些暴利行业,范永斗等人暂时还不敢想。但他觉得只要打点得当,将来未必没有机会介入这方面的采买。
  当然眼下最重要的是办好摄政王交办的事宜,讨得主子的欢心。
  主子只要开心了,一切事情就都好说。
  为此,范永斗为首的八大晋商在赐宴上就信誓旦旦的保证,一定会将筹措军粮的差事办好,不负摄政王的重托。
  多尔衮心情大好,又赐下各家张家口房地若干以作笼络。
  三个月,多尔衮认为最多还需要三个月,八旗大军就能平李闯、定四川、灭残明,横扫天下!
  所以八大晋商只要筹措到供大军食用三个月的粮食足矣。
第一百四十三章
范文程的野望
  离开紫禁城后,范永斗便径直回到其在京师购置的私宅中。
  甫一进院,他的独子范三拔便凑步上前迎道:“爹,您可回来了!儿子我可担心死了。”
  见儿子面色急切,范永斗咳嗽了一声道:“有什么可担心的,为父这次入宫是摄政王赐宴,是好事情啊。”
  范三拔连忙点头道:“父亲说的是。”
  “不过你有所顾虑也是对的。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为皇家做事总要留几分小心。”
  范永斗瞥了儿子一眼,沉声道:“到屋里说吧。”
  说罢拔步当先走去。
  “哎!”
  范三拔应了一声,连忙跟了上去。
  范永斗进到书房坐定后见儿子还束手站着,皱眉道:“坐吧。”
  范三拔这才恭恭敬敬的坐下。
  “为父这次入宫,被摄政王赐予皇商身份,隶内务府籍。”
  范永斗知道儿子最关心的是什么,也没有拿捏直接说道。
  “啊!”
  范三拔直是吃了一惊。
  “竟然有此事?摄政王说的可当真?”
  范永斗又气又笑道:“当今天子年幼,摄政王以皇叔身份摄政。若他说的话都不能当真,还有谁说的能作数?”
  “父亲教训的是。”
  范三拔垂下头道。
  见儿子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范永斗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他就这么一个儿子,将来范家诺大的家业总归是要传到范三拔手上的。
  范永斗真担心儿子瘦弱的肩膀挑不起这么重的担子。
  “既然要做皇商,便要替朝廷分忧。”
  范永斗稍顿了顿继而说道:“摄政王叫为父和其余七家一起筹措军粮,以解朝廷燃眉之急。”
  在自家儿子面前范永斗也是知无不言。
  “朝廷需要筹措多少粮食?”
  “大军食用三个月的数目。”
  范永斗不咸不淡的说道。
  “三个月?”
  范三拔直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见儿子一惊一乍的,范永斗蹙眉道:“若是能够轻易办成此事,摄政王又怎会找到我们。皇商也不是好做的啊。”
  说罢他冷笑道:“不过也不是不可能。咱家在湖广不是还有路子吗?你托关系跟武昌方面联系,以私人的名义购粮。价格贵一些也没关系,咱家是替朝廷办差事,不需要考虑价格。”
  范三拔有些为难道:“父亲,咱家在武昌方面有关系不假,可一次性购买大量的粮食,恐怕会惹人怀疑啊。”
  “那左良玉是个见钱眼开的主,你以为他会深究吗?”
  范永斗叹了一声道:“做我们这行的就是要刀口舔血,你不冒险有别家甘愿冒险。范家能有今天,不就是为父刀山火海的走过来吗?”
  “可湖广如今也不太平。白旺和左良玉一直对峙,儿子担心粮食运不出来。”
  “那就绕道!”
  范永斗没好气的瞪了儿子一眼道:“还要我说多少遍,这件事即便是硬着头皮也得办成了。我范家能否扶摇直上便看这次差事办的如何了。你怎么就不明白呢!”
  “父亲,儿子明白了,您莫要生气。”
  范三拔抿了抿嘴唇道:“儿子听说最近南面也有不小的动静,看这样子粮价是低不了。实在不行儿子就把家里的存银添上。”
  “这就对了。”
  范永斗微微颔首:“做大事的人岂能拘泥于小节。你别以为现在贴些银子就是吃亏,眼光要放长远一些。咱家和大清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若是大清将来鼎定天下,咱们家便有金山银山。若是残明朝廷从南面打回来,你我父子可还有一丝活路?”
  范三拔闻言直是冒出一身冷汗,连忙道:“儿子受教了。”
  “罢了这种事情你以后多琢磨琢磨也就明白了。为父累了,先回房休息了。”
  说罢起身朝屋外走去。
  “儿子恭送父亲。”
  ……
  ……
  “范先生,此事真可以放心交办给这八家吗?”
  对于多尔衮把筹措大军粮食的任务交给八大晋商一事,代善很不解。
  如此重要,关乎大清国运之事托付给区区商贾,实在有些让人放心不下。
  故而他找来了范文程,想听其分析一番。
  “回王爷的话,奴才认为由范永斗等人去办这差事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范文程欠了欠身子道:“要买粮食只能从南面买。大清入关不久,在南面并没有多少关系,要想买粮十分之难,只能假借范永斗等人之手。”
  “哼,本王的意思是难道就不应该防备一手?”
  代善的意思很明白。
  八大晋商毕竟是汉人,虽然他们曾经尽心尽力的替大清办事,但万一生了异心在关键时候坑了大清一把,那该如何是好?
  范文程如何不知道代善心中所想。可他毕竟也是汉人,有些话不好明着说出来,只得道:“可命这八家把妻儿老小都从张家口堡迁到京师来。如此一来,不怕他们不尽心替大清做事。”
  代善闻言大喜。
  只要手中有了人质,他便觉得踏实了许多。
  虽说汉人奸诈,但也不会无视亲人安危吧?
  张家口堡距离京师不算太远,把八家亲眷全部迁来京师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本王这便去找摄政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