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19

  “你们可知道本官为何会在这时吹响号角?”
  见无人响应,赵信冷冷说道:“军队之中最重要的便是令行禁止。你们心中一定会抱怨,本官明明说了明日才开始正式训练,为何大半夜的要把你们折腾起来。不错,本官就是要做到出其不意。从你们踏进军营的那一刻起,就必须用天子亲军的标准要求自己。”
  赵信这一番话让那些迷迷糊糊的人困意全无,羞愧的将头垂了下去。
  “这还是在训练,若是两军对垒,敌军夜袭劫营趁机放上一把火……你们还是这般拖沓,那我们都得葬身火海!”
  赵信将攥紧的拳头松开复又攥紧道:“今日就这样吧,明日起开始正式训练。各营军官将集训者带回营房休息!”
  直到此时刘三水才松了一口气。折腾了这么一通总算又可以躺在床上睡觉了。
  一夜无话。
  翌日卯时,号角声再次响起。
  刘三水和同营房的其他弟兄一样以最快的速度起床梳洗,之后到校场集合跑操。
  按照集训期间的规矩,每天吃早饭前,集训者必须绕着校场跑五圈。用皇帝陛下的话说这也是为了培养组织性纪律性。虽然大伙儿不太明白这个词语的含义,但既然是皇帝陛下说的,那肯定是很有道理的。
  跑操结束后,所有人到伙房用早饭。
  今天的早饭是大米粥配咸菜白馍馍,每人还有一个煮鸡蛋。
  这对这些经常食不果腹的苦哈哈来说绝对是丰盛大餐。
  有些人甚至感动的哭了出来,口中念叨着要是顿顿早饭都能吃的这么好,就是叫他们立刻去打鞑子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当然集训是会淘汰人的,一个月之后他们中的某些人注定要离开军营。这让他们纷纷以更为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训练之中,力争能笑到最后。
  第一天的训练全部是队列训练,这也是朱慈烺特意要求的。
  在他看来一只军队的战斗力直接体现在执行力上,而执行力的强弱则由日常的队列训练决定。
  看起来最简单的几个动作有时却代表一只军队的精神面貌,这也是朱慈烺十分看重的。
  他有心以戚家军的方法训练这只新军,但在此之前他准备先加入队列训练打磨这些新人的性情。
  “稍息、立正,向右看齐!”
  各营队的军官纷纷喊起了口号。他们事先都经过了锦衣卫指挥使赵信赵大人的培训,至于赵指挥使则是由天子亲自面授机宜。
  刘三水和王富贵分到了一排,他学着本队军官的样子将双手紧紧贴在裤腿上,然后出脚、收脚、摆头。
  经过几番训练这些动作他都熟练的掌握了,心里只觉得美滋滋的。看来这队列训练也没有什么难度嘛。
  可本队军官接下来的命令就叫刘三水感受到了站队列的辛苦。
  军官要求所有人保持立正姿势半个时辰,在此期间不能有任何的附加动作。
  开始的时候刘三水还觉得没什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只觉得浑身发痒,本能的想用手去挠痒。
  加之五月(农历)的天气溽热难耐,刘三水已经汗流浃背。
  额头的汗水流进眼睛里蛰的刘三水生疼,他再也忍不住用手揉了揉。
  便是这么一个细微的动作被本队军官看在眼里,他快步走到刘三水面前,兜头便是一鞭子。
  “啊!”
  刘三水痛呼一声,定睛瞧去只见左臂上已经多了一条猩红色的鞭痕。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瑟瑟发抖的呜咽道:“将军,将军我……”
  “废话什么,给老子站好了。再给老子丢脸就自己去领二十军棍。”
  得知自己不会被赶出军营,刘三水悬着的一颗心总算可以放下了。他立刻站的笔挺,心中暗道一定要争气,绝不能再在袍泽面前丢人现眼了。
  接下来还要再站军姿一个时辰,众人虽然心中叫苦却不敢表露出分毫,生怕在这第一关就被淘汰。
  直到正午时分训练才结束,赵信宣布用午饭时众人紧绷的神经才得以稍稍放松。
  好在午饭是大白米饭配东坡肉,这让辛苦训练了半天的士兵们很是欢喜。他们个个狼吞虎咽将饭菜吃了个精光,仿佛不如此就对不起自己流下的汗水似的。
  下午的训练和上午大同小异,但加入了旗语训练。这是士兵们在军中应该掌握的最基本语言。现在看来让他们全面掌握还需要一段时间,不少士兵都会记错旗帜的颜色从而做出错误的反应。
  点将台上,身着便服的朱慈烺感慨道:“军心可用,但若想把他们练成一只所向披靡的强军任重道远啊。”
  “陛下仁厚,一定可以练出一只强军的。”
  赵信冲朱慈烺礼了一礼道:“半年,臣最多需要半年,一定把他们训练成一批不惧刀枪剑戟的猛士。”
  “好!”
  朱慈烺顿时生出一股豪情:“只要爱卿按照戚少保的练兵法训练,朕相信儿郎们一定会大有所成的!”
  朱慈烺知道他的敌人一定是满清,对付满清这样的八旗精锐一定要用精兵。像崇祯朝那样堆人数是没有任何用的。辽镇兵马几十万,可跟几万人的八旗军对决时仍然一哄而散。
  兵不在多而在精,训练一只完全听命于天子的精兵确是朱慈烺现在的当务之急。
  ……
  ……
第二十一章
军校开学
  五月初九,南京国子监。
  今日一早这座大明朝最高等学府前便香车宝马争驰于路,热闹非凡。但热闹却不是因为其本身,而是皇明军校的创立。
  作为皇帝陛下钦点的官办学校,皇明军校的定位很明确,那就是为大明培养军官。
  天子亲自交办的事情办事的人自然十分用心。不过这皇明军校的选址却是一件难事。
  工部尚书高弘图觉得重新修建一座官学耗费甚巨,建议天子在现有官学的基础上进行翻修。
  朱慈烺也觉得如今形势严峻,每一分钱都要省着花,便同意了高弘图的建议。
  高尚书拟定的选址共有两处,一处是南京武学,一处是南京国子监。
  这两处都是大明朝廷的官办学校,改造起来也容易一些。
  从类型上说南京武学更贴近于军校,但朱慈烺最终还是选择对南京国子监进行改造。
  因为南京武学的规模实在太小了,没有多余的屋舍用来改造。如果要重新征辟用地的话,就和新建一座官学没有两样了。
  再者两处官学虽然都位于南京中城,具体位置却差的有些远。
  南京武学位于三元巷以南,跑马巷以东,距离应天府衙不远。而南京国子监的位置则更靠北一些,位于四牌楼以北,成贤街以西占地足有一坊。
  如果要找个参照物进行定位的话,南京国子监距离玄武湖极近,就在著名的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北湖烟柳正南。
  南京国子监实在是太大了,且大部分的号舍都空置未用,征辟改造起来十分轻松。朱慈烺之所以选择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国子监以东有府军右衙。如今五军都督府虽然废止,但其遗留下来的园区却可以加以利用,供皇明军校的学生列阵实操。最合适的地方便是府军右衙的小校场。
  唯一的问题是南京国子监的监生们对此反应强烈。
  文人和武人是天然敌视的两个群体,大明朝尤甚。在读书人眼中,武夫都是一群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的丘八莽夫,而如今皇帝陛下竟然为了修建什么皇明军校,要征辟一部分国子监的号舍。
  虽然这部分号舍都是空闲用不到的,可这些监生还是觉得十分不快。
  在他们看来,自己用不上的荒在那里也无所谓,但要让给武人们建造军校,却是绝不能忍受的。
  故而这个方案最终确定下来后,国子监监生们一度聚集到正阳门前请愿。
  这也是文人表达自己看法的杀手锏。不管是文官还是没有入仕的读书人用起来都是得心应手。
  在他们看来,只要他们聚集个几百人,跪倒在地嚎哭一番,天子就得服软认怂。
  可这次天子竟然无动于衷,任凭他们哭天喊地也不予理会,最终跪的膝盖酸痛,灰溜溜的自己返回国子监了。
  国子监监生大规模请愿抗议不了了之后,工部正式派人对国子监进行改造,将其中一部分闲置不用的号舍划圈起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天子交办的任务。
  今日是皇明军校创立的第一天,也是开学的第一天。为此天子甚至亲自驾临,在开学典礼上发表了一通讲话。
  这让国子监监生们嫉妒不已。要知道天子登基后还没有来国子监看望他们这些未来的国之栋梁过,现如今竟然为了一群丘八降尊纡贵……
  他们真想跪倒在皇明军校的大门前借以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可考虑到前不久刚刚在正阳门外跪过半日,现在还膝盖酸痛,这才把这个想法按了回去。
  朱慈烺当然不会有闲心理会这些无事生非的监生,如今要他操心的事情实在太多,常常是一天忙碌下来仍然有许多奏疏没有批阅。
  这便看出内阁的重要性了。若是没有内阁对通政司递送上来的奏疏进行票拟,全部由皇帝来决断,那真得累死不可。
  也就是太祖朱元璋这样的超级工作狂能够乐在其中了。
  皇明军校创立之初生源并不充足,学生基本都是各总兵、副将的子侄。这当然不是朱慈烺的本意。在他的设想之中,皇明军校最主要的生源是新军中表现优异者,以给新军士兵们除了争立军功外又一个上升阶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