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19

  不过现在新军也刚刚开始集训,等到从中挑选优秀者到皇明军校读书怎么也得三个月以后了。在此之前皇明军校却也不能闲着,故而挑选总兵、副将子侄作为第一批学员是最好的办法。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朱慈烺可以借机笼络这些旧军阀。在他彻底掌握军权之前,还是要对这些人加以安抚的。
  当然这些军将子侄在某种程度上也相当于人质,可以让这些军头们投鼠忌器。
  结束训话之后朱慈烺并没有立即回宫,而是叫内侍去国子监宣召一人。
  这人不是别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成功。
  只不过此时郑成功还叫郑森,也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国子监监生。
  听闻天子召见后郑森激动万分,也顾不得焚香沐浴了,直接跟着内侍来到皇明军校接受朱慈烺召见。
  朱慈烺前世对郑成功就很推崇,认为国姓爷和李定国是南明少有的有能力改变历史走势的人物。如果郑成功那次著名的南京之战可以获胜,或许整个历史都会随之改写。
  穿越后朱慈烺也十分希望和郑成功见一面,虽然此时郑成功还没有崭露头角,但好苗子早些收到手里总归是没错的。
  头戴翼善冠,身着明黄色衮龙常服的朱慈烺端坐在皇明军校讲武堂上首的位置上。这个位置本来是该由讲官来坐,当然朱慈烺坐在这儿也没有任何问题,毕竟他是皇明军校的校长。
  “宣国子监监生郑森陛见!”
  朱慈烺细细打量着这个迈着方步走入讲武堂的年轻人。
  只见郑森穿了一身绛蓝色的直裰,头戴网巾脚蹬方头鞋,虽是儒生打扮身材却十分健朗。
  再定睛细瞧,郑监生顶高额阔鼻直口方,双目炯炯神情肃然,进入讲武堂后便推金山倒玉柱冲朱慈烺行了大礼。
  “国子监监生郑森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
第二十二章
郑家有子曰成功
  “平身。”
  朱慈烺微微抬手道。
  郑森这才起身,恭敬的束手而立。
  “朕如果没记错的话,汝的父亲便是都督同知郑一官吧?”
  郑森连忙答道:“陛下所言极是。”
  “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啊。”
  朱慈烺感慨了一番道:“郑卿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有他坐镇福建朕心甚安。”
  稍顿了顿,朱慈烺接道:“若是太平年景,治国当然是靠文臣。可如今国事艰难,东虏窃取神京,各镇营兵又不堪用,故而朕要设军校,练新军。汝在国子监读书,于国事可有什么见解?”
  郑森思忖片刻,拱手答道:“回禀陛下,学生以为为今之计当先取山东,苦练水师。只要拿下了山东,不管是防御还是将来主动出击都有大益处。”
  “哦?那你说说看,拿下山东对于主动出击有何益处?”
  朱慈烺颇是起了几分兴致,微笑着问道。
  郑森正色道:“学生以为东虏的优势在于八旗骑兵,大明要克制骑兵只靠步兵是不够的。悊皇帝时,毛军门创立东江镇,极大的牵制了东虏。那时辽事也是一片大好。可惜奸贼袁崇焕矫诏杀害了毛军门,东江镇终成一片散沙……”
  说到这的时候郑森刻意停下来观察朱慈烺的反应,见皇帝陛下没有动怒这才长松了一口气。
  毕竟袁崇焕是在任辽东督师期间杀害了毛文龙。虽然袁崇焕是矫诏,但尚方宝剑却是崇祯给的。崇祯毕竟是今上的皇考,若是今上计较起来郑森也会落个影射君父的罪名。
  “东虏之所以对东江镇无可奈何,就是因为东江镇的主力都在海岛之上,往来皆靠船只。东虏主力一出,毛军门便率着儿郎们骚扰萨尔浒、赫图阿拉等地,扰的东虏不厌其烦。所以学生以为大明要想击溃东虏,得靠水师!”
  说完这番话郑森已经从紧张的心情中平复下来,双手束立。
  “好,说的好!”
  朱慈烺兴奋的站起身来,走到郑森身边亲切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继续说下去,你觉得朝廷收复山东之后,该如何行事?”
  朱慈烺真没有想到郑成功和他想到一块去了,在朱慈烺看来收复山东绝对是北伐大计中的重要一环。
  得到鼓励的郑森接着说道:“学生以为,朝廷可在登州复建水师。只要朝廷有一只强大的水师,便可随时把军队投送到东虏的老巢。”
  “恩。”
  朱慈烺点了点头,背负双手踱起步来。
  如果方才的一番话是其他人说的,朱慈烺或许还不会相信。但说这番话的人是郑成功,是历史上那个可以把十万水师从福建投送到崇明岛长江口的郑成功!
  事实上明末的海船航行能力已经十分强大,从福建往日本、马尼拉进行远航都没有问题,那么从登州往抚顺等地航行自然也不会有难度。
  何况朱慈烺知道在原本历史中郑成功是有成功经历的。
  “你想靠登州水师袭扰东虏,这很不错。但东虏既已入关,势必会把重心放到关内,水师即便投送王师到抚顺,能做的也有限。只要沈阳无危险,东虏便不会尽遣主力回援。”
  朱慈烺的判断来自于他知道的历史。
  满清入关之后,八旗精锐尽数调入京畿,连顺治皇帝福临也在九月抵达神京。这时候的沈阳等地就类似于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的萨尔浒、赫图阿拉,恐怕只会留下较少的旗人。
  但沈阳毕竟是坚城,很难强攻拿下。即便是围困,不围个半年以上也很难让其断粮。如果明军不能在辽东建立根据地,很可能把自己给饿死!
  最可恨的还是山海关在满清手中。要不然便可以阻截住满清的去路,甚至从山海关外直接杀进关去,来一个兵临城下。
  但现在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山海关是天下第一雄关,坚固性毋庸置疑。从建关之初,其就是为了防御蛮族的。故而从关外往关内打十分难打,而从关内往关外相对容易很多。
  “陛下英明,单纯靠水师是肯定不足以剿灭东虏的,但却可以极大的牵制东虏,让其首尾不得兼顾。届时陛下再派大军北伐,必定可以一举光复神京!”
  郑森说的慷慨激昂,神情十分激动。若不是考虑御前不能失仪,恐怕都要挥舞拳头了。
  “你说的这些朕会考虑的。如今国事艰难,你可愿意来皇明军校读书,将来报效朝廷?”
  朱慈烺话锋陡然一转,紧紧盯着郑森。
  郑森先是一愣,随即跪倒在地叩首泣声道:“学生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郑森当年入国子监监学完全是遵其父郑芝龙之命,大概因为郑芝龙是海盗出身,希望儿子能混个体面出身。
  可郑森骨子里却不是甘于舞文弄墨的,如今天子亲自问他愿不愿意读军校,他自然不会拒绝。
  以他的理解,只要从皇明军校毕业,将来就有机会领兵抗击建奴。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啊!
  “好!从即日起你便可以离开国子监去皇明军校读书了。国事艰难,朕特赐你名成功,并赐国姓朱,望你与大明同心同力,早日驱逐鞑虏,恢复神京!”
  成功,成功!国姓……
  郑森此刻已经激动得浑身颤抖。
  他又冲着朱慈烺叩了三叩,泣声道:“学生定不负陛下重托。”
  朱慈烺又把郑成功虚扶起来,语重心长的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朕打算委任郑卿为福建总兵,将来伐清定然会予以重用。”
  朱慈烺对于郑芝龙的封赏只是权宜之计。毕竟郑芝龙历史上有过不光彩的降清卖主行为,虽然眼下这个时空并未发生,可朱慈烺心里还是有疙瘩的。
  但眼下朱慈烺即便是为了郑家的水师也得先用着郑芝龙,绝不能把他逼反了。等到朱慈烺掌握、稳固军权后,再把郑芝龙调到南京。若是郑芝龙识趣,便给他任个虚职架空,若是其不识趣,朱慈烺自然有无数种方法让郑芝龙死去。
  “学生替家父谢陛下恩典。”
  郑成功连忙谢恩。
  “朕还准备创立皇明贸易公司,负责南洋、日本等地的海贸事宜。这件事朕觉得只有郑家能办好。”
  “陛下,这贸易公司是何意啊?”
  郑成功一头雾水的看着朱慈烺。
  “相当于商会。”
  朱慈烺当然不会详细的给郑成功解释这个名词,而是一笔带过道:“朕希望郑家能够入股,利润所得朕与郑家五五分之。”
  郑成功听到这儿脑子翁的一炸,直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朱慈烺也不把他逼得太急,而是和声道:“这件事你可以写一封家书与郑卿说明,朕等着你的好消息。”
  ……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