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2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0/519

  过了良久一只竹篮从城头缒下,刘进忠瞬间了悟。
  他娘的,鞑子这是在侮辱老子啊!
  这竹篮只能容下一人,很明显是要让刘进忠站进去,城头士兵再将其提上来。
  在刘进忠看来这和钻狗洞也没有什么区别。
  在这一刻刘进忠生出一丝后悔之意。
  是不是不该那么冲动,背叛张献忠?
  张献忠便是再刻薄寡恩,乖戾暴怒,至少在他麾下还算个人。可在鞑子眼中,自己就是条狗啊!
  或者说连条狗都不如!
  可现在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刘进忠十分清楚张献忠对待叛将十分残忍。被抓到的叛将非但不会得到宽恕,还会被残忍的处死。
  斩首、绞杀都算轻的。
  活埋、腰斩也不算可怖。
  张献忠最喜欢把人埋在地下只露出一个脑袋。
  然后用大铁锤砸下,脑袋瓜子瞬间会出现一个豁口,黄白色的脑浆会直喷出来再散开,就像烟火一样。
  刘进忠就亲眼见过张献忠给两个叛将开瓢。
  那种经历真的是毕生难忘。
  正因如此,刘进忠是不可能回到西军中去的。
  除了降清他没有别的选择。
  一咬牙,刘进忠跨进了竹篮之中,大声喊道:“拉我上去。”
  城头上的士兵遂用力拉起绳子,竹篮悬空而起,不停的摇晃。
  随着离地面越来越远,摇晃的程度也越来越大。
  刘进忠两只手紧紧攥着绳子,本能的闭上了眼睛。
  不知过了多久,竹篮终于被拽到了城头。
  刘进忠睁开眼睛,小心翼翼的迈步探了探。
  踩到了地面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刘进忠心里憋的最后一口气也泄了。他躬着腰塌着背跟着一名清军士兵向前走去。
  毫无疑问,他是以一个卑微至极的姿态去祈求清军守将的原谅。
  佟养和见状冲硕詹笑道:“看来这厮是真心想要归降的。”
  “哈哈,有意思,着实有意思。”
  硕詹也被吊起了胃口,急于看刘进忠出乖卖丑。
  “你说说看我要是打这南狗一顿他会不会叫唤。”
  佟养和淡淡道:“当然不会,他背上的荆条就是用来抽打的。”
  硕詹双眼眯成一条缝:“那我便来试试!”
  刘进忠被带到佟养和与硕詹面前后立刻跪倒,泣不成声道:“奴才被献贼蛊惑,这才会自不量力的偷袭汉中。现奴才已经诚心悔过,还请几位主子爷宽恕。”
  硕詹上前一步一把抽出刘进忠背后的荆条,不由分说的就抽打起来。
  刘进忠十分惊慌,可他又不敢去夺,只拼命的咬牙忍住。
  佟养和解释道:“刘将军,我们大清有一个规矩,凡是归顺的将领都要打一顿杀威棍。既然刘将军自备了荆条,杀威棍就免了,直接鞭背吧。”
  这当然是佟养和编出来的说辞。事实上,清廷从未有过什么降将先受杀威棍的规矩。单纯是硕詹想要羞辱刘进忠。
  “奴才谢主子爷指点。奴才愿意领罚!”
  刘进忠此时此刻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别说是鞭背了,就是现在清军要把他活剐了他也跑不了啊。
  那硕詹奋力挥舞着手中的荆条,每出一鞭刘进忠背上便出现一条猩红色的鞭痕。继而那一道鞭痕隆起形成一道蚯蚓模样的血檩子,十分可怖。
  硕詹抽打没有章法可言,故而刘进忠背上的鞭痕纵横交错,很快就像一张渔网一样。
  重复被抽打的地方已经冒出了血珠子,皮肤如花朵一般绽开。
  刘进忠感受到一股撕裂般的剧痛,实在忍将不住喊出了声。
  不知是不是这喊叫声激起了硕詹的兽欲,他越发兴奋的挥舞着荆条向刘进忠的脊背抽去。
  没过多久刘进忠的脊背已经被抽烂了。鲜血顺着伤口流下来,染红了裤子。
  硕詹越抽越兴起,刘进忠却是已经浑身颤抖。
  佟养和见继续抽下去恐怕会出人命,便咳嗽了一声道:“够了吧。”
  硕詹舔了一口溅到嘴角的鲜血,有滋有味的说道:“负荆请罪,有意思,哈哈,真有意思。”
  刘进忠背上的肌肉本能的抽搐着,豆大的汗珠顺着脖子淌了下来。
  “刘将军看来是诚心归顺。不过既然归顺了大清,就要讲大清的规矩。来人呐,替刘将军剃发结辫!”
  佟养和不顾此时天气寒冷,就要让人给刘进忠剃发。
  刘进忠哪里敢反对,惨然一笑道:“奴才谢主子恩典。”
  很快剃头匠就被带到了城头,快刀斩乱麻的剃掉了刘进忠大部分的头发,只留下后脑勺上一小撮。
  按照满洲人的规矩,辫子必须能够穿过铜钱中的空眼,故而又叫金钱鼠尾。
  有经验的剃头匠能够把辫子编的恰到好处。
  这个剃头匠显然是个有经验的,用了没多长时间就把头剃好了。
  刘进忠扯过刚刚编好的辫子瞅了一眼,便兴奋的说道:“多谢主子爷,奴才也有辫子了!”
  “刘进忠,你虽然有大错在先,但念在你诚心归顺的份上过去的事便既往不咎了。从今往后你一定要一心为大清做事,大清不会亏待你的。”
  刘进忠等了良久就是为了等佟养和这句话,连忙拍着胸脯保证道:“主子爷放心,奴才一定为了大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献贼在四川的布置奴才一清二楚,一定能够帮助主子拿下四川!”
  ……
  ……
第二百四十五章
喜忧参半
  也许是赶上了过年的好气运,最近传到宫中的好消息不断。
  首先,文安之上奏说袁继咸已经招降了郝摇旗。几万顺军悉数归降,对袁继咸实力是一个极大的补充。
  虽然朱慈烺对原本历史中郝摇旗的观感不算太好,却也不得不承认他是抗清英雄。
  此人虽然私心重了点,但在大义面前还是拎得清轻重的。
  有了郝摇旗这员悍将,袁继咸也不至于无人可用了。
  其次,继遂昌金矿收归朝廷后,山东的一众金矿也被收回。
  相较于遂昌金矿,山东金矿的存储量更大。
  朱慈烺经过一番初步估算,发现每年光靠挖金子都够供养军队了。
  当然矿山归属朝廷并不仅仅是金钱利益这么简单,更涉及到朝廷和缙绅和地方土豪之间的博弈。
  如果朝廷输了,那势必会是一个国穷民富的局面,会走崇祯朝的老路子。
  只有朝廷胜了,才会步入正轨。
  而现在看来,至少朱慈烺走出了最艰难的一步。
  他不在乎被人议论与民争利。
  眼下事关大明生死,若还瞻前顾后是不可能有生机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0/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