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2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1/519

  而且如此一来板子直接打在光屁股上,伤害呈指数增长,被打死的人也越来越多。
  自正德以后几乎每朝都有因为廷杖被打死的人。可以说皇帝和文官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
  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这其中自然有皇帝的原因,但文官阶层也有很大的责任。
  毕竟很多人就是为了沽名钓誉,留名青史,一味的卖直犯言直谏。
  皇帝又不欠你们的,忍无可忍之下自然就会用暴力手段。
  朱慈烺现在就必须做出抉择。
  这么多文官堵住宫门,哭天喊地个不停,也太不吉利了。
  他们不要脸朱慈烺还要脸呢。
  经过一番初步的调查,东厂的人奏报说参与左顺门哭谏的都是五品以下的京官,并无大小九卿、六部内阁要员。
  朱慈烺不由得冷笑。
  果然是一群为博出名不要命的主。
  真正的大佬都知道有几样事绝对不能乱掺和。
  首屈一指的便是皇帝的家事。
  看看历史吧,万历立储,嘉靖认爹。
  哪一件不是闹得惊天动地,最终闹事的臣子都被狠狠廷杖,很多人当即被杖毙。
  但若是细细的筛查,却会发现这其中却没有太多的高品级官员。
  因为这些高品级官员往往都上了年纪,官场经验、人生阅历丰富,知道这是皇帝的逆鳞绝对不能拂逆。
  这种强出头的傻事就留给愣头青们去做好了。
  而这一次,文官们做的更过分。他们等于直接骂朱慈烺是不孝子,比骂嘉靖和万历的那套说辞更诛心。
  朱慈烺若是忍了这次,今后便会有更多文官蹬鼻子上脸。
  是以他绝不能忍。
  这些人想靠着踩朕出名上位?真是太年轻了!
  朱慈烺当即下旨给锦衣卫,命其将左顺门外哭谏的文官全部逮拿至午门执行廷杖。
  既然这些人找死那朱慈烺就成全他们。
  天子的权威绝不能以这种方式被文官挑战。便是为了抗击满清,朱慈烺也必须做到说一不二,乾纲独断。
  ……
  ……
第二百五十六章
廷杖
  左顺门哭谏的文官见锦衣卫气势汹汹的冲了过来,瞬间就明白了。
  皇帝已经被他们谏的哑口无言,只能选择廷杖来泄愤。
  他们虽然会挨上一顿打,但却会因此青史留名。
  这波不亏!
  “诸位同僚,我们今日哭谏左顺门,已经尽到人臣之本分。可惜陛下被奸佞蒙蔽,要杖责忠良。呜呼哀哉,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我们今天便要血溅午门,为天地正道!”
  兵科给事中刘道也振臂高呼道:“谏君父,取正道!”
  一众文官也纷纷高呼道:“谏君父,取正道!”
  这些参与左顺门哭谏的文官都是五品以下的,平日里在各自衙门里基本上都属于被驱驰的那一类人,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
  可在此时此刻他们仿佛化身为大明朝最英武的那一类人,比他们的上峰更敢于拂逆鳞,谏君父。
  即便因此而身死命陨也在所不惜!
  “带走!”
  锦衣卫千户马利大手一挥道:“带去午门行刑!”
  “厂卫鹰犬不得好死!”
  “都是汝辈奸佞小人蛊惑圣上,苍天有眼不会放过你们的。”
  “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邪不压正,邪不压正呐,看你们还能猖狂到几时!”
  马利冷哼一声,丝毫不以为意。
  锦衣卫不像文官,他们只需要直接对皇帝负责。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锦衣卫与文官阶层就是天然对立的。
  锦衣卫组建的目的就是为了监视文官,替皇帝背黑锅。
  反正他们也背了两百多年了,不介意再多背这一次。
  这些文官就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跟他们打嘴炮占不到便宜。
  反正一会就要把他们拖翻在地廷杖,马利就不信到时他们还能喊的出来。
  一百多余官员被锦衣卫压着来到午门准备处刑。
  监刑的便是司礼监秉笔提督东厂太监刘传宗。
  作为当今圣上还在东宫时就伺候在身边的老人,刘传宗明白天子就是他的一切。所以朝堂内外你来我往,他只认准一点,那就是效忠天子。
  如今这些文官竟然以下犯上,跑到左顺门哭谏,给天子添堵。
  绝不能忍!
  “着实打!”
  刘传宗的脚尖向外张开朗声道。
  廷杖中的学问很深,监刑太监如果脚尖向外张开表示要着实打,受刑人最多伤残不会致死。
  但如果监刑太监的脚尖向内收,则意味着用心打,受刑人必死无疑。
  要是刘传宗自己的意愿,肯定会命锦衣卫用心打。
  但圣天子仁厚,特意嘱咐刘传宗“着实打”,算是给这些犯颜的臣子一条活路。
  “去裤!”
  刘传宗一声令下,早已等候多时的锦衣卫校尉将受刑人按趴在地上,撩起官袍扒掉中裤。
  放眼望去,一排白花花的屁股煞是壮观。
  “搁棍!”
  刘传宗十分解气的说道。
  “呵!”
  锦衣卫校尉齐喝一声,将粗重的木棍压在了犯颜官员的臀上。
  这廷杖用的木棍比一般公堂用刑的板子粗很多,又包有铁皮,几棍下去就能叫人皮开肉绽。十几棍下去必定血肉纷飞。
  几十棍下去若还能不咽气的要么是行刑的锦衣卫校尉放水,要么是自身体质极好。
  “打!”
  随着刘传宗一声令下,锦衣卫开始行刑。
  每一名犯官两侧都立着两名锦衣卫,他们保持着极佳的默契,一个人挥棍的时候另一个人则静静等候,如此反复。
  这些犯官自知受刑不可避免也不挣扎,只高声痛骂着厂卫。
  刘传宗心道这些人真是一帮贱骨头,上杆子的抢着受廷杖。
  仿佛有了廷杖的经历就能光宗耀祖一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1/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