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4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6/519

  “陛下,臣妾明白您的意思,垣儿一定不会叫您失望的。”
  “垣儿还是个孩子。若他不生在皇家或许可以娶妻生子平平凡凡的过一辈子。”
  朱慈烺顿了一顿,叹道:“可他偏偏就是生在了皇家,这就注定了他这一生会不平凡。他的肩上担负着与生俱来的责任,他必须日月一肩挑,扛着大明前行。”
  说着说着朱慈烺的眼角便湿润了。
  “这孩子必须舍弃许多东西,朕真不知道对他是不是有所亏欠。”
  皇帝不是那么好当的,除非是做一个庸庸碌碌的昏君。
  但他朱慈烺的儿子大明帝国的继承人怎么可能是一个昏君?
  太子的教育问题朱慈烺是肯定要亲自过问的。
  他肯定不会让儿子受那些腐儒的影响变成一个只懂的儒家文章的庸人。
  真正的帝王必须有远略有心胸有气魄有担当,而这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慢慢培养。
  朱慈烺会亲自负责儿子的教育问题,为此便是耗费再多的心血也是值得的。
  “陛下并不亏欠垣儿的,也不亏欠臣妾的。”
  桐棠柔声道:“臣妾能为陛下之妻实乃臣妾之幸。垣儿能为陛下之子也为垣儿之幸。”
  朱慈烺被这话感动到了。家人果然才是最值得珍视的东西。
  “你放心,朕一定会给垣儿留下一个盛世江山。”
  “臣妾信陛下的。陛下,我们去赏烟花吧。”
  “好。”
  朱慈烺轻点了点头。
  自打他登基以来每年的除夕南京城中都会燃放烟花以作庆祝,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在他看来这是与民同乐的一个好机会。
  在新年邻近的这一刻,百姓们才能暂且放下许多俗事难得的过上几天轻松日子。
  帝王又何尝不是呢?
  朱慈烺虽然年轻气盛可都快要被繁重的政务压趴下了,急需要好好休息一番。
  新年总是美好的,会给人很多希望。
  朱慈烺当然也有愿望。他的愿望便是在弘业三年北伐成功,收复失地光复神京。
  这个愿望当然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行的。要想做到这点需要许多将士们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但朱慈烺认为这是值得的。
  为了不让更多的人一出生就被打上奴隶的标签,为了让更多人不会蒙泪胡尘里他必须北伐。
  若是连他这个皇帝都没有雄心的话,还能指望谁呢?
  这个天下终归还是姓朱的。既如此他就必须履行君王的责任。
  ……
  ……
第五百零三章
天子的旨意
  刚过了正月初六,文安之便开始处理公务了。
  按照民间的说法,不过十五正月便不算完。
  可是文安之可不敢偷闲,北伐在即有许多东西需要准备。
  虽然都是些细微末节的东西,但以他事必躬亲的性格若不一一过问实在放心不下。
  譬如粮草的准备,譬如甲胄的分配,譬如火器的调校。
  至于士兵的情绪也是文安之极为关心的。
  毕竟刚刚过完年就要北伐,这个时间节点很难让士兵们信服。
  只有做好了对下级的关怀,才能让他们的不满情绪有所缓解。
  作为北伐计划的重要部分,四川方面主要攻打的方向自然是汉中。
  若能夺取汉中对进一步攻取关中将极为有利。
  但汉中可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若是准备不够充分很难一举拿下。
  文安之有着丰富的经验,知道他事先准备的越充分,军队在进攻的过程中就能越游刃有余。
  他是一个把问题考虑到极致的人,绝不希望因为自己的过失导致军队的损失。
  毕竟养军队花的钱都来自于民间,都是民脂民膏。
  文安之一时冲动做出的决策很可能会浪费无数老百姓的血汗钱。
  所以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相较而言他麾下的大将就要轻松的多了。
  不论是原来的老川军还是打着旧闯军烙印的袁宗第、刘芳亮,亦或是刚刚归降的李定国、艾能奇。他们都不需要考虑这些细节,只要打好仗就行。
  虽然文安之不知道天子为何会这么迫切的北伐,但作为臣子奉行君命便是他需要做的。
  陛下自然有陛下的道理,连兵部都同意了他还能说什么?
  在文安之看来大明能够有这样一个乾纲独断的君王乃是社稷之幸。
  就在文安之准备召集诸将商议北伐的具体计划时突然有心腹奏报天子派来的钦使到了。
  原来之前文安之只是通过兵部的渠道得知即将北伐,但并没有圣旨亲自下给他。
  文安之左等右等等不来圣旨心中还是有些没底的。
  现在好了,圣旨一到所有的细节便能都呈现在眼前。
  文安之连忙命人排香案准备接旨。
  正好文安之穿着大红色圆领公服,连更换衣裳这个环节都省去了。
  等到一切准备妥当文安之来到院中对着钦使跪了下来。
  “臣四川巡抚文安之恭领圣旨。”
  那钦使显然经常外出传旨,只见他微微颔首随即便展开圣旨抑扬顿挫的念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文安之认真的听着,前面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套话没甚的意思。
  可他听着听着就觉得有些不对劲。
  兵部的文书里不是说要北伐吗?可圣上的旨意里怎么说只叫热气球队北上焚烧东虏的粮仓?
  这和他所做的准备工作大相径庭啊。
  但他还是耐着性子把圣旨听完。
  因为这是领旨的规矩。贸然打断钦使宣读圣旨可是大不敬。
  有什么疑问可以等到圣旨宣读完了再说。
  等到圣旨念完,文安之领旨谢恩后才对一旁的钦使道:“敢问钦使,陛下这道旨意与之前兵部的文书为何有相异的地方?”
  那宦官浅浅一笑道:“文大人说笑了。咱家不过就是个替陛下传话的奴婢,哪里知道这其中的分别。不过奴婢觉得文大人当以陛下圣旨中的说法为准。”
  文安之连忙谢道:“多谢钦使赐教。钦使一路舟车劳顿一定辛苦了。来人呐,送钦使去休息。”
  “文大人客气了。既然如此咱家便却之不恭了。”
  那宦官也不拖拉,甩开袖子便跟着仆人离去。
  文安之待那宦官离去后复又从架子上把圣旨取了下来展开来看。
  为了比对他还命人把之前兵部下的文书也一同取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6/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