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519

  刘三水紧紧攥着枪杆朝稻草人胸腹猛的刺去,如同毒蛇吐信一般。
  但听噗的一声闷响,那稻草人胸前便多出一个窟窿。
  包括朱文彬在内的一众新兵都惊得目瞪口呆。
  这动作也太快了,他们甚至都没有看清,长枪便刺穿了稻草人。
  “长枪使用讲究一个稳准狠,要求一枪下去重创敌人。”
  刘三水将长枪从稻草人身上拔出,冲朱文彬递了个眼色:“你再来试试。”
  朱文彬小心翼翼的从刘三水手中接过长枪,有样学样的攥紧枪杆向稻草人身上刺去。
  “不行,太慢了。”
  刘三水摇了摇头:“战场之上的敌人可不是木头桩子,你刺的这么慢,他早闪开了。”
  朱文彬连忙把长枪拔出,向后退了几步又要再刺。
  “慢着。我教你一个法子。你试试看。”
  刘三水咽下一口吐沫道:“把眼前的敌人想象成你最恨的人。把你的愤怒全部倾注进去。”
  “最恨的人?”
  朱文彬愣了一下,随即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凶神恶煞的形象。
  朱文彬是徽州人,父母早亡,十四岁起便在徽州一个制墨作坊里做工。
  这作坊里的伙计都是长工,平日里就住在作坊中。
  制墨作坊都有督工,平日里监督伙计做工防止他们偷懒。
  何老大便是其中的督头,最是凶狠。他手中总会攥着一根皮鞭,看到谁动作稍稍有些慢就兜头抽下一鞭子。
  朱文彬没少挨打,身上添了不少鞭痕。
  最终朱文彬实在忍受不了这种屈辱的生活,趁着督工不注意和一个要好的朋友王二狗一起逃跑了。
  后来王二狗被作坊的督工抓了回去,朱文彬一路狂奔才逃出升天。
  他不敢在徽州再待,索性一咬牙前往南京。
  他在南京有一个远房表舅,想着前去投奔。
  可到了南京后才发现,这个远房表舅已经病死了。
  表舅母已经改嫁,自然不可能收留朱文彬。
  朱文彬的希望落空,心中满是绝望。
  难道真的要沦落街头做乞丐了吗?
  不,就是饿死他也不要做乞丐!
  便在这时他在街头看到有人张贴告示,经由一名军爷模样的人宣告他才知道原来是神策军要扩军,需要新招募一批新兵。
  要当兵吗?
  朱文彬当时有些犹豫。在乱世,当兵的风险极高,说不定哪天就看不到升起的日头了。
  可当兵的好处同样很明显,就拿这神策军来说,一旦被选为战兵,一个月可以有二两银子拿。即便是辅兵一个月也有一两银子。
  而且可以顿顿吃饱饭,甚至还有肉菜吃。
  这个诱惑力实在太大,让人难以拒绝。
  最终朱文彬还是决定报名投军。他寻思着神策军是天子亲军,应不会经常上前线打仗吧?
  可进到神策军后他才发现自己想错了。神策军虽然是天子亲军,但一样会到前线杀鞑子。
  只不过现在他们还没有训练妥当,还不到上阵杀敌的时候。
  开弓没有回头箭,朱文彬即便是想反悔也没有机会了。
  军营不比徽墨作坊。要是逃跑被捉到可不是一顿鞭子的事情,而是要砍脑袋的。
  何况神策军的待遇确实很好,朱文彬便下定决心要好好在神策军待下去,混出个人样来。
  “何老大,我杀了你!”
  朱文彬把眼前的稻草人想象成了何老大,怒喝一声端枪刺去。
  这一次他的动作显然快了很多,长枪干净利落的刺穿了稻草人的胸口。
  一旁的刘三水满意的点了点头,心道这小子有种,是个可造之材。
  不知为何,从看到朱文彬的第一刻起刘三水就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他当初刚刚进到军营时也是像朱文彬一样怯懦茫然。但慢慢的也适应了下来,性格变得更为坚毅。
  军营果然是个磨炼人的好地方。刘三水相信朱文彬只要坚持下去,用不了多久也会变成一个钢铸铁打的汉子。
  “你这次刺的很不错。”
  刘三水拍了拍朱文彬的肩膀笑道:“继续照这么练!”
  在校场另一侧,火铳手正在练习三段击。
  工部造制的最新一批鸟铳已经配备至神策军中,极少出现炸膛的情况,让将士们欣喜不已。
  “放!”
  王富贵一声令下,第一排的士兵点燃了火绳引子,但听砰地一声几十杆鸟铳铳口青烟冒出,五十步外的稻草人大部分被射穿出大窟窿。
  还有少量一些脱靶的,多是士兵自己的问题。
  “第一排退至第三排后!第二排顶至第一排,第三排顶至第二排。”
  王富贵沉声命令道。
  此时第二排的神策军士兵已经装填好了弹药,走到前排端平鸟铳瞄准了五十步外的稻草人。
  “放!”
  又是一声令下,鸟铳齐射。这次效果更好,只有一人脱靶。
  ……
  ……
第八十三章
剃发圈地
  活着真好啊!
  陈顺才又盛了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狼吞虎咽起来。
  打从德州回来,他每天都要吃到十成饱。仿佛不这么做就对不起自己似的。
  德州之战给他留下的阴影实在太深了。战无不胜的大清八旗面对德州城竟然无可奈何,成百上千的精锐甲兵折损在这里,陈顺才在汉军镶红旗中最交好的几个旗人也都负了重伤。
  所幸的是陈顺才本人毫发无损。这得益于他炉火纯青的装死本领。在入关之前,八旗军与辽西关宁军也有过不少交手。大凌河、锦州、宁远……
  那时的陈顺才还没有抬旗,只是个低贱的包衣阿哈。在战斗中,他和其余包衣奴才一样是被驱驰在最前填壕的。
  其余包衣奴才傻傻的往前冲,多数都被明军射死了。陈顺才当然不想死,虽然他活的很苦,吃不饱穿不暖时常还要挨主子的鞭子,但那也是活着啊。
  人一死可就啥都没了。
  于是陈顺才便学会了装死。
  一开始他还不太纯熟,但随着经验的累积他已经成为了个中老手。不但明军发现不了,督战的满洲甲兵也察觉不出。
  别管每次战斗死掉的包衣阿哈有多少,陈顺成总能够奇迹般的幸存下来。
  也正因为此,他“累功”被抬旗,成为了汉军镶红旗的一员。
  从多尔衮王爷带着大伙儿进驻北京的那刻起,陈顺才便觉得好日子来了,从未想过会有德州之战这么惨痛的失利。
  这是陈顺才距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一只流矢就射在他右眼一拳外的位置。那时陈顺才正一动不动的装死,若那流矢再偏差一分,他的小命便要交待了。
  唉,明军抵抗如此顽强,照这么打下去,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